刘建明;孙圣华;詹娟;左晟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技术为1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胸腺扩大切除术,其中Ⅰ型10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Ⅲ型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能在胸腔镜下完成,无手术死亡,总有效率79%.结论电视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技术是可行的,疗效确切,较胸骨劈开切口行胸腺切除有优势.
作者:梁毅;姜海明;何建行;叶红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蛔虫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和纤维支气管镜镜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在2000年1月~2004年2月期间的蛔虫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症状、体征、胸片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结果女性发病多于男性,以青、壮年发病多见,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咯痰和胸痛,典型的X线表现和化验结果很难见到,超过半数病人同时合并支气管结核,镜下病变部位有双侧支气管同时受累及、多见于右中叶支气管和左主支气管的特点,镜下表现以黏膜广泛充血水肿和溃疡为主.结论当出现临床不易解释的刺激性咳嗽、咯痰和胸痛,喜食泡菜或凉拌菜,特别是新鲜的鱼腥草叶及其根茎者,应考虑到蛔虫性支气管炎的可能,纤维支气管镜观察结合刷检涂片检查是诊断蛔虫性支气管炎的重要方法.
作者:高冰;夏峻巍;卢家泉;袁希彦;肖体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的效果.方法应用腹腔镜同时治疗伴胆石症的肾囊肿11例.结果11例全部手术成功.随访6~18个月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途径同时处理肾囊肿及胆囊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徐缓;景福林;郭献庭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气道术后狭窄的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气道术后狭窄病人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结果7例病人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狭窄管腔全部通畅.结论经纤支镜微波热凝术为气道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崔丽英;徐常丽;董京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及手术处理对策.方法对该院265例合并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及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共完成260例手术,中转开腹5例,占1.92%,术后无早期并发症,全组无死亡.结论思想上重视,准确掌握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灵活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基本原则及策略处理术中特殊情况是处理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胆囊颈管部结石嵌顿的关键.
作者:谢敖文;曹文声;吴新军;邓中军;李祖红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引导下定位准确的气管内支架置入方法.方法采用双鼻腔操作法,以纤维支气管镜直视跟踪经另一侧鼻腔送入气管的置入器与支架,引导调整,将支架准确地施放于气管狭窄部位,为11例气管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了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1例病人均一次性成功地放置了支架,呼吸困难即刻得到缓解,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双鼻腔操作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直视下操作,定位准确,安全简易,避免了支架释放后再调整引发的并发症,亦无需X线定位,是治疗气管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慧生;朱君祥;董爱红;徐长生;吕坤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不张的病因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年3月~2003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218例肺不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肺不张中,肿瘤占首位,其次为炎症.但随年龄的增长,肿瘤引起的肺不张有上升趋势,纤维支气管镜可明显提高肺不张的病因诊断.结论在肺不张的鉴别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能指导肺不张的治疗.
作者:赵兰艳;石正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99例获成功,3例中转开放手术.一次取净结石71例,二次取净结石14例,三次取净结石3例;结石总取净率86.30%.平均手术时间1.25 h.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30ml.平均住院时间7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创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吴荣海;廖勇彬;陈立新;黄晓生;庞健;程洲平;黄黎明;余新立;林绮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310例结石漏入腹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310例胆囊结石漏入腹腔的处理方法,包括原因、预防、处理措施.结果310例胆囊结石漏入腹腔病例均没有发生腹腔脓肿,均为7~9d出院.结论术中紧急处理漏入腹腔之胆囊结石,可减少并发症及腹腔脓肿的发生,对结石漏入腹腔未能全部取出的病人可严密观察随访,不必中转开腹.
作者:王兵;莫伟明;王文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诊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血气胸的优点、适应证及疗效.方法18例自发性气胸、血气胸患者入院后即行急诊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平均69 min,术后胸管引流量平均145.5ml,拔胸管时间平均为5 d,平均住院10.54 d.全组治愈出院,随诊1个月~1.5年,无1例复发.结论该法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少、康复快等优点,更适合治疗自发性气胸、血气胸,值得推广.
作者:古卫权;杨劼;叶国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导的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的安全性及高渗盐激发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同时收集肺泡灌洗液作相关细胞因子测定.方法选择对象为缓解期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分为气道高反应组、COPD组及对照组(肺部病变为右肺中叶以外,无慢性咳喘及COPD者),其中气道高反应组26例,C0PD组23例,对照组21例.所有受试者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及肺段内高渗盐激发试验,观察激发后肺段内压力变化、激发试验中、试验后的安全性.结果高渗激发后气道高反应组的压力升高明显(6.20±0.60)cmH2O,COPD组次之(3.38±0.34)cmH2O,对照组较弱(1.32±0.34)cmH2O,气道高反应组与COPD组、对照组比较,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01);该组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患者耐受良好,仅气道高反应组中有3例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哮喘发生,术后经支气管解痉、平喘及气雾剂等治疗缓解,无重症哮喘出现,有5例出现少量痰血,术后3 d内基本消失,行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者均能耐受,无心律紊乱、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气管镜介导的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对气道高反应性研究在技术方法、激发试验、激发剂释放等方面有较好的安全性,为开展气道内激发研究建立了新方法.
作者:廖力微;黄惠珍;吴绪伟;梁咏雪;魏星;虞涛;戴路明;史有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用自制镰刀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应用膀胱注射针经尿道膀胱黏膜下注射1%利多卡因,再用自制镰刀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T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5例.结果45例术中无1例发生膀胱穿孔,也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术后随访1~5a,复发3例(6.7%).结论经尿道利多卡因黏膜下注射并以自制镰刀状电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止血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瞿兆奎;沈华才;卢晓明;王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期间的呼吸力学变化,为术中麻醉呼吸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病人20例,ASAⅠ-Ⅱ级.全部病例采用全身麻醉,呼吸参数设定:潮气量(VT)=体重×10mL;呼吸频率(RR)=12次/min;调整后的呼吸参数:VT=体重×6、7mL;RR=16~20次/min.维持调整前、后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35~45mmHg之间.用Datex气体监测仪测定麻醉诱导后5 min、气腹前5 min、气腹后5 min、调整呼吸参数后5 min及放气后5 min的Paw、肺顺应性(CL)和PETCO2.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在分时通气量不变的情况下,气腹5min后Paw明显增加,CL下降;调整呼吸参数后,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放气后恢复至气腹前水平.结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气腹影响肺通气,致使Paw增高,CL下降.通过调整呼吸参数,使呼吸力学指标明显改善.因此,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手术,应注意术中呼吸管理.
作者:张锦;李莉;邵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汽化切割并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TUVP)并用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10例,其中80岁以上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患者16例;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房颤20例;糖尿病患者4例;肾积水肾功能不全8例;脑血管并发症患者10例.结果手术顺利,出血量少,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TUVP结合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效率高,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尿道刺激症状持续时间短.
作者:田建华;李铭;卢东;田宝;李瑾宜;赵晓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膨宫液)的吸收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一过性血糖的升高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检验并揭示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以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于术前、术毕、术后1 h、术后3 h分别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钠、氯、钾、CO2-CP、尿素氮、肌酐、血浆渗透压、阴离子间隙及血糖等指标,结果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血清钠、钾、血浆渗透压、阴离子间隙、尿素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血糖于术毕明显升高(P<0.05);控制灌流液吸收因素后,血钠的降低与血糖的升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中灌流液的吸收可引起一过性血清钠、钾、尿素氮、血糖、血浆渗透压及阴离子间隙的改变;一过性高血糖不会加重低钠血症,使用5%葡萄糖作为灌流液安全可行.
作者:赵文翠;赵秀娥;陈爱平;周淑华;徐金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支气管结核(EBTB)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73例经纤支镜确诊的支气管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和对照组(97例),治疗组在常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每周经纤支镜对病变部位介入治疗1、2次.对照组仅用常规治疗.2个月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比较,治疗后1年内定期复查.结果疗程结束治疗组肺不张由术前45例降至9例,张力空洞从15例降至1例,痰阴转为84.4%;对照组肺不张由47例降至33例,张力空洞由17例降至12例,痰阴转62.1%,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纤支镜是目前治疗EBTB的较好途径
作者:刘建明;孙圣华;詹娟;左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992年10月~2003年10月共1253例纤支镜活检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 029例肺癌纤支镜下表现为:管内增生型579例(56.3%),管壁浸润型372例(36.2%)管外压迫型54例(5.2%)正常型24例(2.3%).组织学类型以鳞癌多,525例(51.0%),小细胞未分化癌337例(32.8%),腺癌141例(13.7%),支气管类癌2例(0.2%),小细胞未分化癌伴鳞癌2例(0.2%),未定型癌22例(2.1%).4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纤支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12例(30.0%),黏膜糜烂、附有炎性渗出物4例(10.0%),乳头伴/息肉样肿块突向管腔13例(32.5%),支气管黏膜灰白粗糙有小结节隆起11例(27.5%).170例支气管黏膜炎症纤支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有的附有炎性渗出物151例(88.8%),管腔狭窄5例(2.9%),息肉样肿块突向管腔14例(8.2%).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部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是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泽兴;吴荣芹;王成勇;王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气胸的病因及持续不愈的原因,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应用电子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对26例患者进行检查并在直视下选择合理的治疗.结果该组26例有24例中查明气胸持续不愈的原因,包括胸膜下肺大疱、肺大疱、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和胸膜结核.结论该方法在探明气胸原因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晓娟;吴桂欣;吕志平;乔元秋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3月~2003年6月收治的胸腹腔镜术后8例,胸腔镜术后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中2例肺动脉栓塞的病人资料.结果12例病人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用肝素、尿激酶抗凝、溶栓.2例肺栓塞行2 h溶栓,1例发生肺栓塞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予心肺复苏、溶栓抢救成功.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发病率,要尽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发生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要及时予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才能挽救病人生命.高危病人术前可植入腔静脉滤器防治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作者:卢永明;邱振明;林祖朝;叶加洪;陈宝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方法174例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患者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发现的73例(41.95%)胆总管下端狭窄患者行内镜下治疗.结果上腹痛缓解率在单纯胆总管下端狭窄者、合并急性胰腺炎者、合并结石者分别为83.33%、73.81%、80.95%,胆总管内径恢复率在单纯胆总管下端狭窄者、合并急性胰腺炎者、合并结石者分别为100%、88.89%、100%,术后所有患者血ALT,AST,ALP及r-GT恢复正常.结论EST可作为治疗胆总管下端狭窄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张正坤;周丽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