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仲伟;李晓惠;解正良;刘跃建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的治疗方法.方法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8例采用经鼻内窥镜切除纤维瘢痕后射频处理创面,并置入橡皮管扩张.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4 a,无1例再次出现鼻后孔闭锁,双侧鼻腔通气良好.结论鼻内窥镜下射频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具有术式简单,术野清晰,创伤小,疗效良好等优点,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后孔闭锁的佳手术方法.
作者:吴跃军;殷泽登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本科1993年3月~2004年7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LC 9 200例中,胆管损伤11例,发生率0.12%.其中急诊LC 475例,急诊率5.16%,无一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93例,中转率为2.09%,中转开腹胆管损伤2例,损伤率1.05%.胆管损伤术中发现8例、术后诊断3例;胆管修补(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6例、胆肠Roux-en-y吻合4例,腹腔穿刺+鼻胆管引流1例(ENBD);再次胆道手术1例,再手术率9.09%.结论遵循辨-切-辨手术程序是避免LC胆管损伤的关键;严格掌握LC和急诊LC的适应证,果断及时中转开腹是避免胆管损伤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实时处理胆管损伤能有效降低胆管损伤的再手术率.
作者:杨尽晖;周海兰;蒋波;易为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CTVB)对较大气道病变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技术(CTVB)及纤维支气管镜(FOB)对30例较大气道病变的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发现CTVB在较大气道所获得气道管腔内壁、腔内病变及管腔形态等方面的图像效果与FOB所见基本相同,且可以显示严重狭窄、阻塞部位远端的情况,可为气道手术方案提供重要参考资料,但无法提供黏膜色泽及细微改变.结论CTVB对较大气道病变是一种很好的诊断方法.
作者:黄信刚;王云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膨宫液)的吸收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一过性血糖的升高与低钠血症的相关性,检验并揭示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择60例子宫内膜良性病变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以5%葡萄糖作为膨宫介质,于术前、术毕、术后1 h、术后3 h分别采静脉血测定血清钠、氯、钾、CO2-CP、尿素氮、肌酐、血浆渗透压、阴离子间隙及血糖等指标,结果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后血清钠、钾、血浆渗透压、阴离子间隙、尿素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血糖于术毕明显升高(P<0.05);控制灌流液吸收因素后,血钠的降低与血糖的升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中灌流液的吸收可引起一过性血清钠、钾、尿素氮、血糖、血浆渗透压及阴离子间隙的改变;一过性高血糖不会加重低钠血症,使用5%葡萄糖作为灌流液安全可行.
作者:赵文翠;赵秀娥;陈爱平;周淑华;徐金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年龄组肺不张病因的特点.方法X线、CT诊断肺不张112例,经纤支镜观察、活检、刷检及细菌学、抗炎治疗等明确诊断.结果112例确定病因的肺不张中,肺癌70例(62.5%),炎症27例(24.1%),结核12例(10.7%),异物3例(2.7%).老年组肺癌(84.5%)占首位,炎症(13.8%)次之,结核(1.7%)少见;中年组以肺癌(54.3%)和炎症(37.1%)为主,结核(8.6%)较少见;青年组结核(42.1%)和炎症(31.6%)多见,异物(15.7%)和肺癌(10.5%)较少.结论中老年肺不张多数为肺癌所致,青年人肺不张以结核和炎症多见.纤支镜检查是确定肺不张病因的主要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仲伟;李晓惠;解正良;刘跃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明确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对我院ICU收治的105例机械通气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对检查结果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得到有效改善(P<0.05),各项指标好转(P<0.05),对导管堵塞、肺不张、咯血有较好的诊断及治疗作用.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在ICU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常文秀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膀胱癌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可行性.方法对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22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患者均顺利康复,无明显合并症,术后复诊,4例出现肿瘤复发,复发部位不位于前列腺窝.结论同期施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安全,住院时间短,不会有前列腺窝的肿瘤种植.
作者:陈从波;王晓康;姚启盛;陈立新;杨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992年10月~2003年10月共1253例纤支镜活检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1 029例肺癌纤支镜下表现为:管内增生型579例(56.3%),管壁浸润型372例(36.2%)管外压迫型54例(5.2%)正常型24例(2.3%).组织学类型以鳞癌多,525例(51.0%),小细胞未分化癌337例(32.8%),腺癌141例(13.7%),支气管类癌2例(0.2%),小细胞未分化癌伴鳞癌2例(0.2%),未定型癌22例(2.1%).40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纤支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12例(30.0%),黏膜糜烂、附有炎性渗出物4例(10.0%),乳头伴/息肉样肿块突向管腔13例(32.5%),支气管黏膜灰白粗糙有小结节隆起11例(27.5%).170例支气管黏膜炎症纤支镜下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有的附有炎性渗出物151例(88.8%),管腔狭窄5例(2.9%),息肉样肿块突向管腔14例(8.2%).结论纤支镜检查对肺部疾病诊断的准确率较高,且是肺部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泽兴;吴荣芹;王成勇;王秀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激光消融治疗在气道内良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6例气道内良性肿瘤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Nd:YAG激光进行消融治疗,观察患者咳嗽、气促、血气分析及气道内新生物改善情况并进行密切随访.结果经激光治疗后所有患者气道内新生物均完全清除,患者气促、咳嗽等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周咳嗽完全缓解者21例,气促由治疗前的(3.3±0.7)级改善为(1.5±0.5)级(p<0.001);PaO2由治疗前的(8.4±1.4)kPa上升为(11.8±1.2)kPa(P<0.001);18例患者术后3 d内治愈出院.治疗过程中除11例出现一过性低氧血症及1例少量出血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60个月,除1例乳头状瘤术后1 a左右复发外,其余患者气道一直保持通畅.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Nd:YAG激光消融治疗气道内良性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优先于开胸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纪全;陈正贤;涂海燕;李静;汪斌超;李惠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呼吸系统急重症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应用Olympus P20纤支镜在监护下对48例呼吸系统急重症患者实施88例次纤支镜检查与治疗.结果21例肺不张并发呼吸衰竭者应用纤支镜33例次,经抽吸及支气管灌洗(BL)17例被纠正,4例未纠正,有效率80.9%;21例重度肺部感染应用纤支镜49例次,21例中15例PSB培养获得阳性结果,阳性率71.4%,进行49例次BL及注药治疗,均达预期目的;6例大咯血患者应用纤支镜6次咯血症状均被控制.1例大咯血患者在操作中出现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经治疗很快得以纠正.结论纤支镜在呼吸急重症的救治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姜东亮;李玉玲;李建华;岳鹏;赵云;于法明;李惠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102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患者运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中99例获成功,3例中转开放手术.一次取净结石71例,二次取净结石14例,三次取净结石3例;结石总取净率86.30%.平均手术时间1.25 h.术中估计出血量平均30ml.平均住院时间7 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及肾结石创伤小,出血少,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恢复快.
作者:吴荣海;廖勇彬;陈立新;黄晓生;庞健;程洲平;黄黎明;余新立;林绮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汽化切割并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经尿道汽化(TUVP)并用前列腺电切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110例,其中80岁以上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患者16例;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房颤20例;糖尿病患者4例;肾积水肾功能不全8例;脑血管并发症患者10例.结果手术顺利,出血量少,视野清晰,手术时间缩短.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尿流率以及残余尿量均有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TUVP结合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安全,效率高,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尿道刺激症状持续时间短.
作者:田建华;李铭;卢东;田宝;李瑾宜;赵晓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气道术后狭窄的内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7例气道术后狭窄病人进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微波治疗.结果7例病人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狭窄管腔全部通畅.结论经纤支镜微波热凝术为气道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崔丽英;徐常丽;董京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科临床应用的价值,该文总结两家医院自1998年9月~2002年10月成功实施的各式VATS共173例.方法173例手术中包括自发性气胸103例,肺活检3例,肺楔形切除术30例,肺叶切除4例,胸腔积液9例,胸膜病变2例,纵隔占位17例,纵隔淋巴结活检3例,外伤肺修补术1例,膈肌修补1例.结果手术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自发性气胸术后复发3例(1.7%),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1例发生复张性肺水肿,亦治愈;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VATS极大地丰富了胸外科手术的内容,为多种胸外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一种新途径.但VATS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应注意其手术适应证.
作者:仲崇文;彭笑怒;于晓锋;崔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引导下定位准确的气管内支架置入方法.方法采用双鼻腔操作法,以纤维支气管镜直视跟踪经另一侧鼻腔送入气管的置入器与支架,引导调整,将支架准确地施放于气管狭窄部位,为11例气管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了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结果11例病人均一次性成功地放置了支架,呼吸困难即刻得到缓解,无1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双鼻腔操作法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内支架置入术,直视下操作,定位准确,安全简易,避免了支架释放后再调整引发的并发症,亦无需X线定位,是治疗气管狭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慧生;朱君祥;董爱红;徐长生;吕坤聚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肺不张的病因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不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1994年3月~2003年12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218例肺不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肺不张中,肿瘤占首位,其次为炎症.但随年龄的增长,肿瘤引起的肺不张有上升趋势,纤维支气管镜可明显提高肺不张的病因诊断.结论在肺不张的鉴别诊断中,纤维支气管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能指导肺不张的治疗.
作者:赵兰艳;石正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LC术中胆囊三角处理技巧的改进,以期减少医源性胆管损伤、避免胆囊管残端过长和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166例LC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经验.结果对不同类型的胆囊炎,用不同的方法解剖出胆囊三角区,使LC手术成功率达98.67%.结论遵循辨-切-辨三字原则,准确可靠地处理胆囊三角,是手术成败的关键.
作者:陈梅福;吴金术;周海兰;杨平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01年3月~2003年6月收治的胸腹腔镜术后8例,胸腔镜术后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其中2例肺动脉栓塞的病人资料.结果12例病人诊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均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用肝素、尿激酶抗凝、溶栓.2例肺栓塞行2 h溶栓,1例发生肺栓塞后出现心跳、呼吸骤停,予心肺复苏、溶栓抢救成功.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发病率,要尽早抗凝、溶栓治疗,其中部分病人可能发生大面积肺动脉栓塞,要及时予以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才能挽救病人生命.高危病人术前可植入腔静脉滤器防治致死性肺动脉栓塞.
作者:卢永明;邱振明;林祖朝;叶加洪;陈宝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介导的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的安全性及高渗盐激发的支气管收缩反应,同时收集肺泡灌洗液作相关细胞因子测定.方法选择对象为缓解期慢性气道疾病患者(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分为气道高反应组、COPD组及对照组(肺部病变为右肺中叶以外,无慢性咳喘及COPD者),其中气道高反应组26例,C0PD组23例,对照组21例.所有受试者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及肺段内高渗盐激发试验,观察激发后肺段内压力变化、激发试验中、试验后的安全性.结果高渗激发后气道高反应组的压力升高明显(6.20±0.60)cmH2O,COPD组次之(3.38±0.34)cmH2O,对照组较弱(1.32±0.34)cmH2O,气道高反应组与COPD组、对照组比较,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01);该组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患者耐受良好,仅气道高反应组中有3例哮喘患者诱发支气管哮喘发生,术后经支气管解痉、平喘及气雾剂等治疗缓解,无重症哮喘出现,有5例出现少量痰血,术后3 d内基本消失,行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者均能耐受,无心律紊乱、呼吸衰竭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支气管镜介导的肺段内隔绝激发试验对气道高反应性研究在技术方法、激发试验、激发剂释放等方面有较好的安全性,为开展气道内激发研究建立了新方法.
作者:廖力微;黄惠珍;吴绪伟;梁咏雪;魏星;虞涛;戴路明;史有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用自制镰刀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应用膀胱注射针经尿道膀胱黏膜下注射1%利多卡因,再用自制镰刀状电极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T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45例.结果45例术中无1例发生膀胱穿孔,也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术后随访1~5a,复发3例(6.7%).结论经尿道利多卡因黏膜下注射并以自制镰刀状电极电切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具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止血彻底、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瞿兆奎;沈华才;卢晓明;王峰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