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银楚;应祝安;方薛泉;叶泉忠
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4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帆;肖丽华;欧海燕;陈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技术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2例,其中6例ESWL史,2例输尿管镜手术史,4例为初诊病例;结石长径1.2-2.5 cm,平均1.6 cm.结果 12例手术全部取石成功,手术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术后无并发症,随访3-6个月,肾积水及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好转,输尿管无狭窄.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可部分取代开放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程晓冬;丛军;施卫国;董坚;周云海;王建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的经验和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326例腰椎间盘镜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 13例因过程失败而中转为传统开放手术,287例患者获6~46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70例,良117例,可19例,差4例.结论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价值的微创疗法,病人的选择及对手术细节的注重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基本条件.
作者:张恭逊;邓勇;费勤勇;吴德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较经济的腹腔镜保肛术肛门外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腹腔镜下,锐性分离产生一个不间断的、光滑的完整标本(达TME水平),并将其经肛管拉出体外,行肛门外吻合.结果11例患者恢复良好,术中无副损伤,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70~180 mL,平均住院11d,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保肛术肛门外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传统的手术效果,安全,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是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微创技术.
作者:万德炎;何永越;汪姣娥;江庆斌;朱木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26例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病人用输尿管镜术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碎石6-20 min,术后无明显的出血、感染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果26例结石成功击碎并排出,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镜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损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向荣;杨罗艳;杨金瑞;张选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时,在减少内镜治疗并发症的同时保留乳头括约肌功能.方法应用十二指肠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部分切开(endoscopic shincterotomy,EST)并气囊扩张(endoscopic papillary balloon dilatation,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108例,同时进行胆总管内压的测定,钡餐透视,观察有无胆道逆流情况,以鉴定乳头括约肌功能.结果取石成功率98.15%,1次取净结石达86.79%,无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远期观察胆总管内压力无明显改变,钡餐透视无钡剂胆道逆流情况.结论内镜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部分切开并气囊扩张的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达到与EST的同样效果,弥补了EPBD的不足,在保留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的功能的同时减少了内镜治疗的并发症.
作者:傅继宁;孙亚新;杨维生;李亮;季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采用同期经尿道电切加电汽化术(TUEV),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4例中有7例同时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和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在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随访6-42个月,4例复发,未发现前列腺窝有肿瘤种植转移.结论同期TUEV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癌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经费,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方浒;朱汝健;申鹏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PL)治疗因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1次碎石成功,成功率达87.2%,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碎石效果也较满意.
作者:沈军;徐鹏程;袁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间嵴增生致尿潴留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间嵴增生致尿潴留6例.结果术后排尿显著改善,术后IPSS评分平均减少29.5分,生活质量指数为0-2,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均增加,残余尿明显减少.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间嵴增生致尿潴留能改善排尿,减少残余尿量,解除因输尿管间嵴增生导致的尿路梗阻.
作者:于祎斌;李大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估内镜下圈套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3月-2004年1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仅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术后2周复查胃镜,观察曲张静脉消失情况,随访患者8个月,指标为再出血率、死亡率、血常规等.结果治疗组曲张静脉消失快,再发出血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白细胞也显著性升高(P<0.01),机体免疫力提高,死亡率低.结论内镜下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丹;陈维顺;钟燎原;金少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应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断及治疗76例急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腔内治疗成功69例,经输尿管镜诊断为输尿管结石18例,穿孔2例,输尿管镜未能置入5例.结论输尿管镜用于急诊输尿管结石的诊治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赵文军;郭素银;高志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McCoy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6例在全麻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麻醉诱导后以Macintosh标准弯喉镜行气管内插管,所有患者喉镜下显露的视野根据Cormack和Lehane分级均在3级以上,经2名熟练的麻醉医师试插管2、3次仍失败,重新面罩给氧1、2min,再以McCoy喉镜进行气管内插管.结果改用McCoy喉镜,声门显露明显改善,其中1级8例,2级29例,3级8例,4级1例,声门显露提高1级31例,提高2级8例,气管插管1次成功39例,2次成功4例,失败3例.结论McCoy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效果确切,尤其对那些高喉头、上切牙前凸、舌肥大、甲颏距离短、颈部活动受限、颈椎损伤、下颌骨退行性病变或发育不良等病人有效.
作者:王艳青;郭曲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胆石症的技术关键.方法该组共23例,胆总管纵向切开1.5-2.0 cm用取石钳、胆道镜等取石.结石取净者作胆总管一期缝合,不能肯定取净者作T管引流.术中胆管外径≥1.0 cm,术前无明确结石者作术中胆道造影;术前置鼻胆管的胆源性胰腺炎作延期胆道探查术.结果胆管造影7例,结石阳性2例;胆总管一期缝合8例;T管引流15例,结石残留2例,经术后胆道镜取净残石.结论腹腔镜胆道探查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胆石症的方法.
作者:詹银楚;应祝安;方薛泉;叶泉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腹腔充气前5min分别静注0.9%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N组);格拉司琼3mg(G组);格拉司琼3mg合用地塞米松10mmg(G+Dex组).观察手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格拉司琼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格拉司琼组高于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和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ONV的发生,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优于格拉司琼.
作者:旷昕;郭立平;尹峰;李玉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该院常规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改良方法.方法经人工穴道钳夹翼状腹膜皱襞上缘,牵拉至穴道外口,形成阴道壁,镜下利用膀胱顶、直肠前及两侧盆壁腹膜作镜下荷包缝合,形成阴道顶;改良术式改为钝性剥离盆底腹膜及盆侧壁腹膜,钳夹盆底腹膜低点,而不是翼状腹膜皱襞上缘.结果手术:原术式60-100min,平均70min;改良术式35~50min,平均40min.结论牵拉腹膜容易,术后阴道壁腹膜易成活,对膀胱无干扰,手术简便易行.
作者:黄沁松;马浩楠;涂持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即腹腔镜下治疗小儿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对1994-2004年10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均获满意的疗效,无术后并发症.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金兴硕;柳宏;连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道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Medline(1996-2004)光盘检索有关内镜诊断与治疗胆道损伤的文献.结果在胆道损伤诊断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以明确胆道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在胆道损伤的治疗方面,各种内镜治疗方法的合理应用,对小范围的主胆管缺损、胆囊管残端漏、小范围的胆道狭窄等病变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主胆管横断、大范围胆道狭窄的内镜治疗效果较差.结论内镜是一种胆道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在治疗方面,其适应证的把握是重要的.
作者:余少明;查勇;陈训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30例不同部位的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器(APC)与智能电刀联合治疗结果的回顾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6月对30例内镜检查病人所发现的消化道息肉样病变予以内镜下APC与智能电刀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该组中直径小于5mm的无蒂息肉18枚均以APC凝固1次清除,无出血及穿孔;直径为5mm或大于5mm的亚蒂和有蒂息肉均经圈套器切除后再用APC处理残断,共19枚,效果满意,安全可靠.仅1例出现无症状的局部黏膜下气肿,未做处理,自愈.结论 APC与智能电刀联合应用处理各种消化道息肉样病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王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2例.结果 12例均手术成功,其中2例有食管黏膜损伤,予以修补.全组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符合小手术、小切口的要求,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李乃斌;晁栋;刘惠萍;张宏伟;张德海;李忠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治疗的61例急性盆腔炎病例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其中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组(A组)为26例,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35例.结果 A组病人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B组.追踪治疗后1 a病人49人.A组病人迁延反复发作者明显少于B组病人.手术组均无腹腔镜手术操作引起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盆腔炎能缩短病程,降低盆腔炎症反应,减少盆腔粘连,更有利于保存生育能力.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对有生育要求的年青盆腔炎患者来说,可能是一种好的早期治疗手段.
作者:陈慧明;高瑞平;臧新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