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前;王存川;耿可亭;吴东波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特殊类型阑尾炎中的治疗体会.方法 3年来该院共有78例特殊类型的阑尾炎患者采取LA,并且随机选择同期95例特殊类型阑尾炎非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对照,对其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术后的恢复情况、术后疼痛和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和费用等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8例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阑尾炎,5例患者术中探查发现并存有其他疾病并且同时应用腹腔镜治愈,3例术前没有完全确诊,术中经腹腔镜探查确诊,1例因为腹腔广泛粘连而转为开腹.术后患者疼痛感轻微,无切口感染及院内感染,平均住院4.5d,住院费用与同期同类手术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对于特殊类型的阑尾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可避免误、漏诊的优点.
作者:江厚象;潘凯;夏利刚;陈小春;谢友龙;洪英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右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石串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同时左肾窦旁囊肿行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治愈出院,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斌;俞增福;蒋振华;何屹;侯岩松;李海强;徐刚;彭紫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应用输尿管镜行球部损伤尿道会师术的疗效.方法 18例尿道球部损伤患者应用输尿管镜急诊行尿道会师术,同既往22例常规行膀胱切开会师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平均大尿流率(MUF)、平均膀胱残余尿量、尿道狭窄发生情况.结果应用输尿管组患者术后8周平均大尿流率、平均膀胱残余尿量、尿道狭窄发生情况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输尿管镜行尿道会师术比常规会师术疗效好,能有效减少尿道狭窄的发生.
作者:明爱民;张新际;郭君毅;唐金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和网篮取石术后的一个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因其病情凶险,诊治不易,引起了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曾志武;龚昭;刘彦;肖新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4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帆;肖丽华;欧海燕;陈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腹腔充气前5min分别静注0.9%生理盐水10mL(对照组N组);格拉司琼3mg(G组);格拉司琼3mg合用地塞米松10mmg(G+Dex组).观察手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格拉司琼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格拉司琼组高于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组(P<0.05).结论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和格拉司琼均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PONV的发生,格拉司琼合用地塞米松优于格拉司琼.
作者:旷昕;郭立平;尹峰;李玉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无钛夹法处理胆囊管及胆管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无钛夹法胆囊切除625例,术中应用超声刀或单极电刀封闭切断胆囊动脉,丝线结扎、套扎器结扎或可吸收夹结扎疸囊管.结果术后无1例病人出现腹腔感染、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未见有腹痛、肩背部疼痛、黄疽及发热等症状.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无钛夹法处理胆囊管及胆管动脉安全、可靠,能避免使用钛夹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李前;王存川;耿可亭;吴东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26例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病人用输尿管镜术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碎石6-20 min,术后无明显的出血、感染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果26例结石成功击碎并排出,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镜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损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向荣;杨罗艳;杨金瑞;张选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30例不同部位的消化道息肉的内镜下氩等离子体凝固器(APC)与智能电刀联合治疗结果的回顾分析,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3年8月-2004年6月对30例内镜检查病人所发现的消化道息肉样病变予以内镜下APC与智能电刀联合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该组中直径小于5mm的无蒂息肉18枚均以APC凝固1次清除,无出血及穿孔;直径为5mm或大于5mm的亚蒂和有蒂息肉均经圈套器切除后再用APC处理残断,共19枚,效果满意,安全可靠.仅1例出现无症状的局部黏膜下气肿,未做处理,自愈.结论 APC与智能电刀联合应用处理各种消化道息肉样病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
作者:王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即腹腔镜下治疗小儿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对1994-2004年10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均获满意的疗效,无术后并发症.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金兴硕;柳宏;连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双气囊推进式电子小肠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7月该院13例有消化道症状,但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餐、核素显影等检查为阴性者,进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根据患者病情,以决定从口侧或肛侧进镜,其中2例从口侧未达末端回肠者,择日改从肛侧进镜.结果13例病人中发现小肠疾病11例,检出率为84.6%,其中空回肠克罗恩病3例,空回肠多发溃疡3例,空回肠憩室2例,回肠重复畸形并血管畸形1例,小肠平滑肌瘤1例,小肠粘连性狭窄1例.2例未发现病变.结论双气囊小肠镜能安全快速地检查全小肠,具有直视、可控性好、图像清晰、能取活检及进行镜下治疗等优点.
作者:衣龙志;宋波;黄留业;邢艳芳;吴承荣;童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对肾上腺偶发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90年1月-200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例肾上腺偶发囊肿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病人均为体检中发现,其中4例B超、2例CT检查诊断为肾上腺偶发囊肿,4例行开放手术,2例行后腹腔镜手术治疗,随访5例囊肿无复发.结论肾上腺偶发囊肿临床少见,诊断主要靠B超和CT,需注意:与周围器官的占位性病变鉴别;区别囊肿的良恶性;鉴别囊肿有无内分泌功能.手术是肾上腺囊肿治疗的主要方法,腹腔镜下手术值得推荐应用.
作者:胡卫列;曹启友;王尉;何恢绪;吕军;张小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经验.方法对34例患者中的17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15例采用开放手术.结果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17例,14例肾积水,11例消失,囊肿复发1例;开放手术15例,10例肾积水,9例消失或改善.结论对较小的输尿管囊肿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永生;殷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既能达到内窥镜清洁和灭菌的要求,又能满足接台手术台次需求的内窥镜消毒灭菌方法.方法根据内镜手术病人先后顺序随机分组,单数入传统方法组,复数入改进方法组,两组各50例,每例中随机采样3件内窥镜器械部件进行隐血试验监测,来比较两种清洁方法的清洁效果.然后,采用汇日Waywin-2000型医用内窥镜灭菌器进行灭菌处理并进行效果检测.结果两种清洁方法隐血试验差异有显著性(x2=11.63,P<0.005).医用内窥镜灭菌合格率100%.结论采用改进方法对内窥镜进行清洁和灭菌处理,确保内窥镜生物安全性.
作者:戴金平;朱秀静;陈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心脏病人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术前评估心脏功能,对不同类型心脏病进行治疗;术中气腹压不超过12mmHg,注气速度不超过2L/min;监测生命体征并持续用药;术后继续治疗心脏病,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处理并发症.结果 110例腔镜手术,108例成功,2例中转开腹,无肝胆管损伤,手术18~150 min,平均29min.术后发生室上速3例,房颤2例,心绞痛2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脑血栓1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严重心脏病人必须及时进行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以确保腔镜手术安全.
作者:赵国强;王怀志;张建春;汪海;石献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应用输尿管镜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总结应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断及治疗76例急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腔内治疗成功69例,经输尿管镜诊断为输尿管结石18例,穿孔2例,输尿管镜未能置入5例.结论输尿管镜用于急诊输尿管结石的诊治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赵文军;郭素银;高志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临床治愈率的措施.方法观察288例(523侧)慢性鼻窦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术后术腔的变化及处理.结果 87.2%术腔在术后2周清洁,92.4%术腔经过综合治疗后在24周内完全上皮化,其中66.0%在16周内完全上皮化.结论总结各阶段术腔出现情况及处理办法,表明建立一整套严格的随访制度,对提高疾病治愈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李英;张炜;范崇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研究两孔法、三孔法阑尾切除术,讨论两孔法阑尾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比研究两孔、三孔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手术恢复时间及切口感染率上均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两孔法阑尾切除术相对于三孔法阑尾切除术无明显优势,化脓性阑尾炎两孔LA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三孔LA.结论两孔LA手术适应证应限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
作者:张强;李波;王建新;付勤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咯血病因.方法对227例咯血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经肉眼观察、活检、支气管分泌物或灌洗液行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结果咯血原因:炎症160例,占70.5%,居首位;肺癌36例,占15.9%,居第2位;结核14例,占6.2%;其次为支气管扩张9例,约占4%;正常8例,占3.5%.总阳性率96.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不明原因咯血是临床检查中一项必要手段,并发症少,较为安全.
作者:杨祚明;刘宜峰;潘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行胃镜检查术前,不用麻药,单用祛泡剂,照样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将3 600例应用祛泡剂检查者和3 600例应用麻药者及2000例单用水者对照.结果应用祛泡剂方法,插镜效果好,检查者口感好、无不适.结论应用祛泡剂法在时间、耐受性、经济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玉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