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射频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刘隆;王秋生;冀涛;申占龙

关键词:射频刀, 腹腔镜手术, 胆囊疾病, 甲状腺腺瘤
摘要:目的探讨射频刀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射频刀对38例病人进行了腹腔镜手术.其中胆囊切除术21例、早期胆囊癌根治术1例、甲状腺腺瘤切除术4例、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例、胃底折叠术1例、十二指肠肿物切除术1例、阑尾切除术1例、肠粘连松解术1例、腹腔镜探查活检术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直肠癌根治术2例等.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6~12h拔胃管、8-24h下床活动、进流食,1-3d拔除引流管,2~5 d出院,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射频刀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组织消融、切割及止血,而且对周边组织损伤极小,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附41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PL)治疗因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1次碎石成功,成功率达87.2%,发生输尿管穿孔2例.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体外冲击波碎石失败的输尿管结石的碎石效果也较满意.

    作者:沈军;徐鹏程;袁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孔法、三孔法阑尾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两孔法、三孔法阑尾切除术,讨论两孔法阑尾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对比研究两孔、三孔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手术恢复时间及切口感染率上均明显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两孔法阑尾切除术相对于三孔法阑尾切除术无明显优势,化脓性阑尾炎两孔LA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三孔LA.结论两孔LA手术适应证应限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

    作者:张强;李波;王建新;付勤烨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附40例病例报告)

    我院自2003年10月~2004年2月应用电视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4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杨帆;肖丽华;欧海燕;陈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右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石串伴左肾窦旁囊肿腔内治疗1例

    右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石串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同时左肾窦旁囊肿行后腹腔镜下囊肿去顶术,治愈出院,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林斌;俞增福;蒋振华;何屹;侯岩松;李海强;徐刚;彭紫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17例报告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项术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项术治疗肾囊肿17例.结果 17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60-150min,平均80min,术中出血20-54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与经腹腔途径比较,无脏器干扰,无腹腔污染和肠粘连,暴露简便,创伤小,患者康复快,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应成为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术式.

    作者:井元恒;陈光耀;许新民;张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术式改良与探讨(附6例报告)

    目的探讨该院常规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术改良方法.方法经人工穴道钳夹翼状腹膜皱襞上缘,牵拉至穴道外口,形成阴道壁,镜下利用膀胱顶、直肠前及两侧盆壁腹膜作镜下荷包缝合,形成阴道顶;改良术式改为钝性剥离盆底腹膜及盆侧壁腹膜,钳夹盆底腹膜低点,而不是翼状腹膜皱襞上缘.结果手术:原术式60-100min,平均70min;改良术式35~50min,平均40min.结论牵拉腹膜容易,术后阴道壁腹膜易成活,对膀胱无干扰,手术简便易行.

    作者:黄沁松;马浩楠;涂持坤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超声刀和LigaSure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刀和LigaSure联合应用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的价值.方法运用超声刀结合LigaSure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32例,其中结肠癌手术15例,直肠癌手术17例.均在全麻下实施腹腔镜手术.结果32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160~210min,平均出血80~250mL.淋巴结清扫平均个数11.5~18.0枚.无并发症,恶性肿瘤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腺癌,上下切线无癌组织残留.结论超声刀和LigaSure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中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费用,并可达到开腹手术一样的根治效果.

    作者:李瑾;张雪峰;金红旭;王希泽;宗修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无钛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25例经验

    目的探讨无钛夹法处理胆囊管及胆管动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无钛夹法胆囊切除625例,术中应用超声刀或单极电刀封闭切断胆囊动脉,丝线结扎、套扎器结扎或可吸收夹结扎疸囊管.结果术后无1例病人出现腹腔感染、胆漏和出血等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未见有腹痛、肩背部疼痛、黄疽及发热等症状.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无钛夹法处理胆囊管及胆管动脉安全、可靠,能避免使用钛夹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李前;王存川;耿可亭;吴东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2000年1月-2004年1月,应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食管平滑肌瘤12例.结果 12例均手术成功,其中2例有食管黏膜损伤,予以修补.全组病人无严重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结论电视胸腔镜治疗食管平滑肌瘤符合小手术、小切口的要求,易为患者接受.

    作者:李乃斌;晁栋;刘惠萍;张宏伟;张德海;李忠铭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价值.方法采用德国ERBE公司生产的APC 300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经病理学证实的消化道息肉进行氩离子凝固术.结果 24例息肉患者,其中19例为广基、扁平息肉,经内镜氩气刀治疗均治愈,另有5例为有蒂息肉,经高频电圈套治疗配合氩气刀治疗后全部治愈.结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佳,并发症少,安全性好,对广基、扁平息肉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樊锦河;李玉明;王亚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电切治疗输尿管囊肿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尿道手术治疗输尿管囊肿的经验.方法对34例患者中的17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15例采用开放手术.结果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17例,14例肾积水,11例消失,囊肿复发1例;开放手术15例,10例肾积水,9例消失或改善.结论对较小的输尿管囊肿行经尿道输尿管囊肿电切开窗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永生;殷淑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附63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Gyrus等离子切割系统的内鞘(21 F),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低压生理盐水冲洗,并采用Gyrus专用电极,其默认功率为PK3160W,DES 80W,对6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电切治疗,并对其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一系列生理生化指标记录分析.结果平均切除前列腺重19.5 g,平均手术53.4 min,平均冲洗液24 653 mL,IPSS术前平均28.6,术后平均4.1,QOL术前平均5.1,术后平均1.2,残余尿量术前平均160.3 mL,术后平均30.9 mL.(P<0.01).结论 Gyrus等离子切割设备具有安全性高、疗效好、可延长手术时间,尤其适于初学者.

    作者:张世杰;王文斌;郑三国;肖汉文;贺玉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低位直肠癌经济型腹腔镜手术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较经济的腹腔镜保肛术肛门外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腹腔镜下,锐性分离产生一个不间断的、光滑的完整标本(达TME水平),并将其经肛管拉出体外,行肛门外吻合.结果11例患者恢复良好,术中无副损伤,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70~180 mL,平均住院11d,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保肛术肛门外吻合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有传统的手术效果,安全,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费用低,是具有一定应用前景的微创技术.

    作者:万德炎;何永越;汪姣娥;江庆斌;朱木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肠粘连分析(附27例报告)

    目的探讨治疗小儿粘连性肠梗阻的新方法,即腹腔镜下治疗小儿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行性和适应证.方法对1994-2004年10月因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下肠粘连松解术的27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病例均获满意的疗效,无术后并发症.均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创口小、腹膜创面少、操作轻柔、腹腔干扰少,能较大限度地减少术后腹腔内再粘连,为粘连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作者:金兴硕;柳宏;连树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镜下结扎联合部分脾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

    目的评估内镜下圈套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02年3月-2004年1月收治的54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仅行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术后2周复查胃镜,观察曲张静脉消失情况,随访患者8个月,指标为再出血率、死亡率、血常规等.结果治疗组曲张静脉消失快,再发出血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小板、白细胞也显著性升高(P<0.01),机体免疫力提高,死亡率低.结论内镜下结扎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丹;陈维顺;钟燎原;金少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附26例报告)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疗效.方法对26例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病人用输尿管镜术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碎石6-20 min,术后无明显的出血、感染和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结果26例结石成功击碎并排出,成功率100%.结论输尿管镜配合腔内气压弹道碎石,损伤小,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治疗尿道结石并急性尿潴留的重要手段.

    作者:朱向荣;杨罗艳;杨金瑞;张选志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椎间盘镜手术经验报告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的经验和技巧.方法回顾性总结326例腰椎间盘镜患者的手术资料.结果 13例因过程失败而中转为传统开放手术,287例患者获6~46个月随访(平均32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170例,良117例,可19例,差4例.结论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是一种有价值的微创疗法,病人的选择及对手术细节的注重是获得良好结果的基本条件.

    作者:张恭逊;邓勇;费勤勇;吴德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内镜在胆道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道损伤诊断与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Medline(1996-2004)光盘检索有关内镜诊断与治疗胆道损伤的文献.结果在胆道损伤诊断中,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可以明确胆道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在胆道损伤的治疗方面,各种内镜治疗方法的合理应用,对小范围的主胆管缺损、胆囊管残端漏、小范围的胆道狭窄等病变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主胆管横断、大范围胆道狭窄的内镜治疗效果较差.结论内镜是一种胆道损伤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在治疗方面,其适应证的把握是重要的.

    作者:余少明;查勇;陈训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同期电切加电汽化治疗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癌患者采用同期经尿道电切加电汽化术(TUEV),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排尿症状均有明显改善,24例中有7例同时患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和严重的肺功能障碍,在术中及术后未出现任何并发症.随访6-42个月,4例复发,未发现前列腺窝有肿瘤种植转移.结论同期TUEV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膀胱癌效果满意,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经费,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方浒;朱汝健;申鹏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99-2004年收治的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患者应用腹腔镜探查技术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确诊为肝外胆管损伤致胆漏,术中转开腹手术;10例被确诊为胆瘘(4例胆囊管瘘,3例迷走胆管瘘,3例副肝管损伤后胆瘘),4例胆囊管漏和2例副肝管损伤者行腹腔镜下缝扎或钛夹夹闭,另1例副肝管损伤采用腹腔镜下置T管引流,所有胆瘘病例均在右肝下置腹腔引流管,10例胆瘘腹腔镜探查术后均痊愈.结论腹腔镜探查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诊断尤其是胆瘘的治疗方面能充分发挥其有效和微创价值.

    作者:黄秋林;龚连生;李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