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柿石22例诊治分析

汪平凡;陈加

关键词:胃柿石, 胃镜, 梗阻
摘要:目的探讨胃柿石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22例胃柿石的诊治病例.结果该组病例22例患者21例经药物联合内镜下治疗成功,4~28 d内胃镜复查柿石排出,成功率95.4%(21/22),1例治疗过程中碎石入肠道出现肠梗阻外科手术.结论药物联合内镜下治疗胃柿石可取得明显疗效,胃柿石的形成与胃内高酸状态及胃动力障碍有相关性.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62例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362例.结果一次碎石取石成功率为92.8%,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为62.5%(20/32),输尿管中段结石为97.7%(86/88),输尿管下段结石为99.1%(230/232).并发症主要为输尿管穿孔、撕裂、发热占1.1%(4/362).结论URS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损伤小,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好方法.

    作者:吴裕忠;刘士贵;王谷丰;张峻;肖茂林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内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上腔中压力变化规律的关系,初步探讨颞下颌关节上腔不同病变类型对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6例22侧,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关节上腔,分别测量患者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并记录波形和平均值,测压后进行颞下颌关节镜检查.结果将患关节分为低压型、反压型和高压型.低压型关节和反压型关节的镜下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02<0.01);反压型与高压型关节的镜下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03<0.01);而低压型与高压型病例差异无显著性(P=0.045>0.01).结论关节腔内部的粘连程度和类型的不同影响着关节腔内压的变化规律,关节内压分类法能部分体现关节腔内的病理状况.

    作者:许跃;张志光;郑有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肠镜检查739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镜对大肠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欧林巴斯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两人操作法,不采用X线透视下引导.结果大肠镜检查7 395例,到达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的成功率98.9%,并提示了18种结肠病变,其中以慢性结肠炎(55%),直结肠息肉(14%),直结肠癌(6.4%)为常见.大肠镜与X线钡灌肠在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结论大肠镜检查是大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大肠镜明显优于X线钡灌肠,特别在大肠癌的诊断方面.

    作者:林国伟;黄跃;李剑英;吴联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食管气管联合导管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sophageal tracheal combitube,ETC)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其优缺点.方法选择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每组各50例,分别在全麻诱导后插入气管导管(TT组)和插入食管气管联合导管(ETC组),并全程监测MAP、P、SpO2、ECG、R、PETCO2、PPEA及PEEP,并作统计处理分析对血液动力学和呼吸参数的影响.结果二组病人监测各时段的SpO2、PETCO2无明显差异(P>0.05).插管后即刻、插管后5min及清醒拔管时TT组的MAP、HR明显高于ETC组(P<0.05),插管后至手术结束时ETC组的PPEAk、PEEP明显高于TT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结论ETC可安全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全麻时的气道维持,具有操作时心血管反应轻、术后喉痛、咳嗽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刘玖昀;王希颖;杨勇明;刘秋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出血的处理体会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检查和治疗中出血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一旦出现大出血,患者容易发生血压及血色素急剧下降、出血性休克甚至窒息,进而危及生命,纤支镜检查治疗中出血已成为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防治出血在纤支镜的应用中就显得至关重要.现总结我科在开展纤支镜检查中的多年经验及体会,对防治出血提出如下要点及方法,供同道们参考与探讨.

    作者:秦军;高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气管内异物16例报告

    目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气道内异物存留患者进行诊治.方法采用(Pentaxeb-1830 G型)电子纤维镜直视局麻下操作行异物摘除.结果患者经纤维镜直视下摘取异物14例,2例经确诊后转胸科手术治疗.结论纤支镜下诊治摘取气道内异物,是一项要求准确度高,操作精细的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亚林;杨佳丽;李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应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目的探讨膝骨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及其疗效.方法对骨关节106例(111膝)施行关节镜清理术,随访8个月~4.5 a.结果术后随访经综合评分疗效优良率90.1%,差3.6%.结论关节清理术是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适应证的选择、技术操作及关节病变处理是治疗关键.

    作者:梁家龙;闫飞;张湘生;施向春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脾切除(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的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病例(包括6例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中有1例中转开腹,1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或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13例腹腔镜脾切除平均手术165.0min,术中平均失血87mL,术后平均禁食1.5d,术后平均住院6 d.6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平均手术268min,术中平均失血800mL,手术后禁食2.5 d,手术后平均住院8d.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是安全且效果良好的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中仔细操作,控制脾蒂,防止大出血.

    作者:黄飞;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玉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诊治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以提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及大肠息肉的实时诊治水平.方法对84例121枚大肠息肉用0.4%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Ⅵ、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大体形态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4/18),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肉(70/103),Ⅵ、ⅤN型均伴有糜烂或溃疡;小于1 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37/42),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 cm(69/79);89.2%(108枚)的息肉位于直肠至脾曲结肠,各型与其发生部位无关.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1.8%,瘤性形态分型18 2%;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3.1%,瘤性形态分型96.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6.9%和81.8%,特异性为85.1%和95.7%,其诊断准确性为90.9%.结论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作者:张志镒;吴正奇;米登海;卢林芝;石淑琴;赵光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6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患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卵巢肿瘤等具有子宫切除指征的6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结果全组58例手术成功,中转开腹手术7例,成功率为89.2%,平均手术时间108 min(80~205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40mL(95~265 mL),术后住院时间7~10 d.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创伤小,腹腔干扰轻,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林长华;邵珊珊;周芬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36例分析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2004年10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60岁以上老年人胆道结石36例资料.结果36例全部手术成功,手术70~240 min,放置T管引流33例,行胆总管Ⅰ期缝合3例;术后有1例发生胆漏,经治疗后治愈;2例有肝内残余结石,于术后1个月经T管窦道用胆道镜取净结石.结论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后,腹腔镜治疗老年人胆道结石是安全有效、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作者:黄栋;罗建强;梁中骁;黄顺荣;李辛平;潘金飞;邹全庆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胆胰管内超声微探头探测的途径及价值

    现将我科利用超声微探头(miniprobe sono-grapy,MPS)进行胆胰管内超声探测(intraductal ul-trasonography,IDUS)诊断胆胰疾病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陈天敏;钱俊波;丁文彬;王亚民;朱云松;葛振明;李玉明;陆华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手术结束前腹腔注水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肩痛发生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后肩痛的预防方法.方法2004年6月~2004年8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一病房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9例)于手术结束时向腹腔内注入2 000mL乳酸林格氏液,按传统方法排出腹腔内残余气体,之后再将腹腔内液体引流.对照组(49例)仅按传统方法排出腹腔内残余气体.采用国际通用的10分视觉量表法观察两组术后6h和1~4d的肩痛的发生率、程度及持续时间.结果术后出现肩痛症状者研究组有18例,占36.7%;对照组有27例,占55.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双侧肩痛的比例对照组27例中占25例(92.6%);而研究组18例中仅占7例(38.9%),其比例明显以对照组为高.肩痛出现的时间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以术后6 h和术后3 d之内常见,肩痛的持续天数研究组为(1.8±1.3)d,对照组为(2.4±13)d,P=0.056.疼痛者日平均疼痛分值研究组为(2.9±1.4),对照组为(3.3±1.6),p>0.05.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恢复工作的时间相似,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相似.结论肩痛是腹腔镜手术后的常见的并发症,手术结束前腹腔内注入液体协助排出腹腔内残余气体能明显减少患者术后肩痛的发生.

    作者:连蕊;张郁蓉;于绍红;刘春华;周应芳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钬激光内切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加留置7~12 F外套式双J管治疗输尿管狭窄的效果.方法2001年3月~2004年10月采用经输尿管镜钬激光内切开治疗56例62次输尿管狭窄,术中留置7~12 F外套式双J管,术后2、3个月拔除双J管,拔管后4周、12周、0.5 a进行超声、排泄性尿路造影及肾图检查.结果术后56例共随访了50例,随访率89.2%,随访3~40个月;42例/50例治愈(治愈率84.0%),36例/50例一次内切开治愈(1次切开治愈率72.0%),6例/50例行2次以上内切开治愈(占12.0%).IVP检查提示:输尿管狭窄段消失.B超示:肾盂集合系统分离从术前平均31mm缩小到术后平均16 mm(P<0.01).2例因肾脏无功能伴感染行肾切除术;1例术后出现大出血;1例行输尿管膀胱移植.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加留置7~12 F外套式双J管治疗原发性和继发性输尿管狭窄具有创伤小,疗效较佳的优点.

    作者:徐庆康;徐哲丰;应向军;严晗;于田强;于永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芬太尼伍用异丙酚、咪唑安定用于胃镜检查中的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程度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无痛胃镜患者40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A组即对照组(异丙酚1.20 mg/kg+咪唑安定0.04 mg/kg),B组(异丙酚1.20 mg/kg+咪唑安定0.02 mg/kg+芬太尼0.50μg/kg),C组(异丙酚1.20 mg/kg+咪唑安定0.02 mg/kg+芬太尼1.00μg/kg),D组(异丙酚1.20 mg/kg+咪唑安定0.02 mg/kg+芬太尼1.50μg/kg)各100例.观察术中HR、MAP、SpO2及镇静程度、呼吸抑制、清醒时间等.结果4组基础HR、MAP、SpO2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B、C和D组与A组比较经咽MAP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各组间查胃MAP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B、C和D组经咽HR值及查胃HR值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B和C 3组经咽SpO2值及查胃SpO2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D组经咽SpO2值及查胃SpO2值与A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B、C和D 3组呛咳病人显著少于A组(P<0.01),C、D组躁动病人显著少于A组(P<0.05,P<0.01),D组呼吸抑制病人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异丙酚1.20 mg/kg+咪唑安定0.02 mg/kg复合芬太尼0.50~1.00μg/kg用于胃镜检查安全且效果佳,为无痛胃镜术的佳方案.

    作者:唐珩;唐天云;李勇军;刘睿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32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201例,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24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51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45例,比较4种子宫切除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去除宫颈的2种术式明显多于保留宫颈的2种术式;术中出血LSH组少,LAVH组多,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恢复4种术式均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都是安全可行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内镜鼻窦手术6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的方法.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64例(74.8%),好转125例(20.2%),无效31例(5.0%),总有效率95.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认真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随访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丽岱;许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梗阻

    目的探讨膀胱颈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16例膀胱颈梗阻.结果16例随访1~3 a,治愈14例,复发1例,再次手术治愈,1例失败.无并发症.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梗阻效果满意,创伤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杨国山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宫腔镜在宫腔粘连诊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1例宫腔粘连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在镜下电切分离子宫内粘连,术后予以抗生素、人工周期、IUD留置治疗.结果31例宫腔粘连完全分离,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8例月经恢复正常,3例经量仍较少.20例痛经者术后缓解18例.结论宫腔镜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粘连准确、理想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延华;薛芳;王翠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内膜息肉误诊2例分析

    1临床资料例1患者35岁,月经规律,MC17Y 3-4/30 d量中等,无痛经.G1P0.因停经46 d,无诱因阴道少量出血20 d,于2004年12月21日来院,门诊检查:宫颈前唇见一个赘生物,大小为31.5 cm×1.0 cm,表面暗红色,基底较宽,在宫颈管前壁,触血(+),子宫孕7周大小,质软,余(-).尿hCG(+),门诊诊断:宫内早孕,宫颈肌瘤?宫颈TCT结果良性反应性改变,中度炎症,建议手术治疗.于2005年1月6日住院,完善各项检查和化验,于2005年1月10日在局麻下行宫腔镜下宫颈息肉电切术.术中无出血.切除物送病理.术后口服保胎药多力妈1周,体温正常,阴道无出血.术后病理回报:子宫内膜息肉,腺体成淋巴管样改变,少数腺体高度分泌反应,间质蜕膜样改变,肌肉表面炎性糜烂.住院1周,痊愈出院.出院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宫内早孕.术后1个月复查,宫颈光滑,胎儿发育正常.

    作者:宋文萍;夏恩兰;黄晓武;刘玉环;郑杰;于丹;彭雪冰;李伟;马宁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