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肠镜检查7395例临床分析

林国伟;黄跃;李剑英;吴联辉

关键词:大肠镜, 大肠疾病,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大肠镜对大肠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欧林巴斯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两人操作法,不采用X线透视下引导.结果大肠镜检查7 395例,到达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的成功率98.9%,并提示了18种结肠病变,其中以慢性结肠炎(55%),直结肠息肉(14%),直结肠癌(6.4%)为常见.大肠镜与X线钡灌肠在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结论大肠镜检查是大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大肠镜明显优于X线钡灌肠,特别在大肠癌的诊断方面.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腔镜意外胆囊癌的处理探讨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有效诊治意外胆囊癌(unsus-pected gallbladder carcinoma,UGC)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1 3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5例意外胆囊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有128例怀疑为胆囊癌而行冰冻切片检查,有4例被诊断为胆囊癌.1例Ⅲ期,放弃治疗,3个月后死亡.2例Ⅱ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分别于25和13个月后死亡.1例Ⅲ期胆囊癌病人中转开腹行根治术后8个月死亡.在余下的1 203例中,1例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胆囊癌Ⅰ期,随访3 a,仍存活.结论胆囊癌存活期短,预后差.腹腔镜术中仔细操作是减少切口转移的关键.及时根治是切除延长UG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有效手段.

    作者:付应峰;李恒;兰明银;江斌;狄茂军;周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内镜鼻窦手术62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提高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的方法.方法对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6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64例(74.8%),好转125例(20.2%),无效31例(5.0%),总有效率95.0%.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具有良好的疗效.认真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手术操作和严格的术后随访是提高治愈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刘丽岱;许燕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出血的处理体会

    随着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在检查和治疗中出血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一旦出现大出血,患者容易发生血压及血色素急剧下降、出血性休克甚至窒息,进而危及生命,纤支镜检查治疗中出血已成为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此如何防治出血在纤支镜的应用中就显得至关重要.现总结我科在开展纤支镜检查中的多年经验及体会,对防治出血提出如下要点及方法,供同道们参考与探讨.

    作者:秦军;高媛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电子胃镜下射频治疗晚期食管癌36例

    目的探索内镜下射频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作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射频治疗晚期食管癌癌性狭窄的疗效.结果36例病例中分别经一次至多次射频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结论内镜下射频治疗晚期食管癌是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其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费用低、可反复多次治疗,易于推广应用.

    作者:张铭;张全卯;单彬彬;郭斌;姜宝艳;赵素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作用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98例宫颈病变患者的液基细胞学(TCT)和阴道镜检查的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阴道镜检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75例(CINⅠ 320例、CINⅡ36例、CINⅢ19例)和宫颈癌11例,阴道镜对宫颈低度病变(CINⅠ)和高度病变(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8.03%和96.36%,特异度分别为72.38%和96.20%.液基细胞学(TCT)检出宫颈上皮低度病变(LSIL)331例、宫颈上皮高度病变(HSIL)48例和宫颈癌12例,TCT对LSIL、HSIL及宫颈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7.03%和88.23%.特异度分别为72.63%和96.50%.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低度病变中灵敏度较TCT高,两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x2=4.190,P<0.05),在诊断宫颈高度病变和宫颈癌中无差异(x2=3.329,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和阴道镜下定点活检联合应用能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

    作者:谢芳;毛玲芝;和秀魁;张江宇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治气管内异物16例报告

    目的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气道内异物存留患者进行诊治.方法采用(Pentaxeb-1830 G型)电子纤维镜直视局麻下操作行异物摘除.结果患者经纤维镜直视下摘取异物14例,2例经确诊后转胸科手术治疗.结论纤支镜下诊治摘取气道内异物,是一项要求准确度高,操作精细的可行的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亚林;杨佳丽;李琼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结肠克罗恩病8例分析

    目的分析8例结肠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克罗恩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总结分析8例结肠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生化特点、肠镜及病理活检特点.结果克罗恩病涉及胃肠道多部位及全身多系统,临床症状多样化,而且临床表现又缺乏特异性,致使克罗恩病难以诊断.结论提高对克罗恩病的认识,综合分析是诊断该病的关键.

    作者:古丽巴哈尔·依斯马依;米娜娃;买孜娅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染色内镜与放大内镜诊治大肠息肉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大肠息肉表面结构形态和病理组织学关系,以提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及大肠息肉的实时诊治水平.方法对84例121枚大肠息肉用0.4%靛胭脂染色,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形态,在根据工藤法基础上增加了混合型,Ⅰ、Ⅱ型为非瘤性息肉,ⅢL、ⅢS、Ⅳ及混合型为腺瘤性息肉,Ⅵ、ⅤN型为癌变,比较息肉腺管开口形态与大体形态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带蒂息肉多为Ⅰ、Ⅱ型(14/18),ⅢL、ⅢS、Ⅳ、ⅤI、ⅤN及混合型主要为亚蒂和广基息肉(70/103),Ⅵ、ⅤN型均伴有糜烂或溃疡;小于1 cm息肉多见于Ⅰ、Ⅱ型(37/42),Ⅲ、Ⅳ、Ⅴ及混合型多大于1 cm(69/79);89.2%(108枚)的息肉位于直肠至脾曲结肠,各型与其发生部位无关.炎性、增生及幼年性息肉中非瘤性形态分型81.8%,瘤性形态分型18 2%;腺瘤中非瘤性形态分型3.1%,瘤性形态分型96.9%.分型判断瘤性和非瘤性息肉的敏感性为96.9%和81.8%,特异性为85.1%和95.7%,其诊断准确性为90.9%.结论黏膜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分析大肠息肉腺管开口形态,能有效鉴别大肠非瘤性息肉、腺瘤和癌,在检查过程中实时地选择性处理大肠息肉.

    作者:张志镒;吴正奇;米登海;卢林芝;石淑琴;赵光源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诊治急腹症126例分析

    目的了解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诊断和治疗作用.方法通过对126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对腹腔镜的确诊率、治愈率和中转开腹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组腹腔镜确诊率为95%,治愈率95%,中转开腹率为6%.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具有确诊率高、损伤小等优点,但还不能完全取代开腹探查手术.

    作者:陈昆;朱智辉;谢开汉;刘朝晖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脾切除(附20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的方法、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腹腔镜脾切除手术病例(包括6例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病人中有1例中转开腹,1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脾切除术或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13例腹腔镜脾切除平均手术165.0min,术中平均失血87mL,术后平均禁食1.5d,术后平均住院6 d.6例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平均手术268min,术中平均失血800mL,手术后禁食2.5 d,手术后平均住院8d.结论腹腔镜脾切除及腹腔镜脾切除联合断流手术是安全且效果良好的手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术中仔细操作,控制脾蒂,防止大出血.

    作者:黄飞;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黄玉斌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幽门螺杆菌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关系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性胃炎关系.方法采用珠海珠信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幽门螺杆菌诊断试纸检测Hp.结果胆汁反流性胃炎Hp阳性率45.46%,病理均符合慢性胃炎的诊断.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Hp检出率低,是因为胆汁反流造成不适宜Hp生长的微环境,也有人认为一定量胆汁可杀灭Hp,Hp检测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王其山;苏若瑟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在会诊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在会诊中的作用.方法使用便携式纤支镜对256例要求会诊的病人进行检查及治疗.结果应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腔气管插管18例,均一次性成功;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04例,经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后,肺部感染治愈及肺复张时间缩短,移植病人未出现下行性呼吸道感染;在机械通气中要求会诊的19例患者,经给予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机械通气;以呼吸困难原因不明要求会诊的15例患者中,其中3例术后误吸患者在床边成功地将误吸的分泌物吸取,其他患者在诊断明确后转入我科后给予介入等处理,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结论便携式纤支镜可在床边早期发现病变,并可给予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在会诊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鸿文;赖国祥;柳德灵;林庆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纤维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

    目的探讨咽喉部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纤维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结果36例中,34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纤维喉镜下半导体激光治疗咽喉部血管瘤,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是治疗咽喉部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作者:马民;张现忠;郭莉;朱琳;乔冰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肠黏膜下脂肪瘤内镜下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大肠黏膜下脂肪瘤的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据脂肪瘤的大小及其蒂的有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灼圈套器对5例确诊为大肠黏膜下脂肪瘤患者进行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后标本送病理,定期随诊.结果全部病例手术顺利.切除过程中及术后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术后所有病例随诊至少1 a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是治疗大肠黏膜下脂肪瘤的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微创新方法.

    作者:焦洋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内压相关性分析

    目的了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关节镜检查与关节上腔中压力变化规律的关系,初步探讨颞下颌关节上腔不同病变类型对其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16例22侧,用关节内压测量仪通过穿刺针进入关节上腔,分别测量患者张闭口位的关节上腔内压,并记录波形和平均值,测压后进行颞下颌关节镜检查.结果将患关节分为低压型、反压型和高压型.低压型关节和反压型关节的镜下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02<0.01);反压型与高压型关节的镜下表现差异有显著性(P=0.003<0.01);而低压型与高压型病例差异无显著性(P=0.045>0.01).结论关节腔内部的粘连程度和类型的不同影响着关节腔内压的变化规律,关节内压分类法能部分体现关节腔内的病理状况.

    作者:许跃;张志光;郑有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采样诊断肺部念珠菌感染58例分析

    目的探讨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防污染毛刷对135例可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变部位采样,将采集的分泌物进行真菌培养和涂片检查,对肺部念珠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采样135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诊断肺部念珠菌感染58例.58例均有基础疾病和感染诱因,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属为主(68.97%),病死率为20.69%.结论肺部念珠菌感染的易患因素逐渐增多,发病呈上升趋势,病死率高,早期诊治是关键.

    作者:郏容增;张国俊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胸腔镜术与开胸术治疗术后乳糜胸回顾性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1例术后乳糜胸病人施行胸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5例行VATS(VATS组).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导管结扎术,VAT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开胸组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P<0.05)、术后住院时间(P<0.05)均较开胸组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评分(P<0.05)、术后强止痛药(吗啡)用量(P<0.05)明显少于开胸组,胸管引流时间(P>0.05)、胸管引流量(P>0.05)、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随访率100%,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切口愈合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治疗术后乳糜胸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子衡;谷力加;翁毅敏;冯卫能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对321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201例,腹腔镜次全子宫切除术(LSH)24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51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45例,比较4种子宫切除术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去除宫颈的2种术式明显多于保留宫颈的2种术式;术中出血LSH组少,LAVH组多,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术后恢复4种术式均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4种术式都是安全可行的,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况等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

    作者:张庆华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良性卵巢肿瘤剥除术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的疗效.方法将近两年来住院的166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传统手术组,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中失血量、术后病率和住院日比较明显少与传统手术组(P<0.01).结论腹腔镜对机体内环境干扰少,在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较安全,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赵素萍 刊期: 2005年第11期

  • 大肠镜检查739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镜对大肠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欧林巴斯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两人操作法,不采用X线透视下引导.结果大肠镜检查7 395例,到达回盲部及回肠末端的成功率98.9%,并提示了18种结肠病变,其中以慢性结肠炎(55%),直结肠息肉(14%),直结肠癌(6.4%)为常见.大肠镜与X线钡灌肠在大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为70.2%.结论大肠镜检查是大肠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大肠镜明显优于X线钡灌肠,特别在大肠癌的诊断方面.

    作者:林国伟;黄跃;李剑英;吴联辉 刊期: 2005年第1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