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窥镜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防治男童外伤性后尿道狭窄

齐桓;郑少斌;谭万龙;付晓幼

关键词:后尿道狭窄, 创伤的, 内窥镜术, 治疗, 尼龙线
摘要:目的提高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水平.方法陈旧性后尿道外伤男童15例.后尿道狭窄段长度0.8~2.0 cm,平均1.5 cm.均行尿道内切开(TUR)治疗,术中尿道内留置尼龙线.留置尿管2~4周,拔除尿管后即行尿道内尼龙线引导下改良软尿道扩张器的尿道扩张.结果15例患儿经平均2.5个月、长9个月的尿道扩张,排尿通畅后拔除尼龙线.随访6~36个月,排尿正常,无尿失禁.结论改良软尿道扩张器和医用尼龙线治疗后尿道狭窄效果显著,具有取材方便、简单、实用的优点.术中患儿耐受性好,易于配合,解决了男童尿道扩张问题,减少了因尿道狭窄复发而反复手术的次数,为男童创伤性后尿道狭窄的防治开辟了新法.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曲张高位结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3例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23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42min,术后平均住院3 d,随访16例6~25个月,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性手术术后复发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张经中;王昆峰;侯振宇;张超;王旺河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后路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

    目的应用后路脊柱显微内窥镜治疗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症.方法通过一个后正中微小切口,采用游离皮瓣和手术通道倾斜,实现多阶段减压和神经根通道松解,使用METRX完成非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结果术后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7.8%.结论METRX手术是传统开放式腰椎管狭窄手术的微创化和内窥镜化,可以彻底解除神经压迫,达到微创手术的目的,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作者:王玉记;王齐超;王海蛟;许纬洲;马培栋;谢广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5例鼻内窥镜下后鼻孔闭锁开放术

    后鼻孔闭锁是一种少见的畸形,主要症状是鼻塞和嗅觉障碍.如果为双侧先天性闭锁,出生后既有严重的呼吸困难、紫绀、甚至窒息[1].在闭锁的后鼻孔造口是本病唯一的治疗方法,目的是重新建立足够的鼻呼吸通道.传统上有4种手术进路:经鼻、经腭、经鼻中隔、经上颌窦.鼻内窥镜的出现使经鼻进路后鼻孔闭锁开放术获得进一步发展.1998~2002年我科共诊断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者5例,全部是经鼻行内窥镜下在后鼻孔闭锁开放术治疗的.

    作者:袁慧钧;刘江涛;王振霖;孔庆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附180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操作技能和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及总结该院连续3年施行的180例LC手术.结果180例LC手术,3例即刻中转开腹,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择日手术.175例成功实施LC.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时,预防手术并发症需要细心操作和正确的技术,认真选好手术适应证,把握中转手术的时机,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作者:曲方;毕郭龙;张思谦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内镜下微创治疗良恶性胆管梗阻

    目的总结内镜下微创治疗良恶性胆管梗阻的操作体会,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十二指肠镜行内镜下胆管引流术治疗1998年2月~2004年5月间的260例各类胆管梗阻患者,并进行总结探讨.结果该组行ENBD 164例,ERBD 76例,EMBE 8例.其中184例(74%)一次引流达到疗效满意,53例2次内镜治疗达到疗效满意.总体满意率91.2%.全部病例减黄有效,有效率100%.放置失败12例.所有病例操作过程中未发生损伤性并发症,发生早期胆管炎21例,并发症发生率8.6%,无死亡及需急诊手术的病例.结论内镜下微创治疗良恶性胆管梗阻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具有安全有效、损伤小、并发症少、成功率高的特点,达到了微创和显效的目的.其推广和应用,将会有力地促进胆胰病学的发展.

    作者:雷宇峰;刘变英;汪嵘;侯波;刘丽萍;毕淑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治疗肺曲菌球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诊断治疗肺曲菌球的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肺曲菌球采用经纤支镜钳夹活检确定诊断,经镜下清除曲菌球、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等治疗方法进行治疗,部分大咯血病例在纤支镜治疗前先予支气管动脉双重栓塞治疗咯血,对上述病例的治疗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38例肺曲菌球病例均得到病理诊断,30例肺曲菌球全部清除干净的病例,咯血症状完全消失,X线及胸部CT示肺部病灶明显减少或消失,追踪观察2~45个月,肺曲菌球病情无复发,肺内无曲菌球再生长,X线及胸部CT复查肺部病灶无变化;8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彻底清除肺曲菌球的病例则出现咳嗽、咯血症状再发.结论经纤支镜可早期确诊肺曲菌球,并能对多数病例进行彻底清除,该治疗方法可行,损伤小,疗效确切,可作为除手术之外肺曲菌球的另一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张言斌;刘伟光;汤春梅;肖海浩;周强;李一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经内镜胆道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胆道良恶性梗阻时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支架内镜置入的操作技术及其临床疗效.方法该组塑料支架组52例,包括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24例,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4例,老年胆总管巨大结石5例,胆漏11例,胆管外科损伤狭窄7例,胰腺癌1例;镀金支架组28例,包括中下段胆管癌11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十二指肠乳头癌5例,胰腺癌6例.所有病人均行ERCP以证实狭窄部位及其程度,选择合适的支架.经十二指肠镜插入导丝至梗阻远端,狭窄明显者沿导丝进行球囊扩张;在X线监视下沿导丝用支架推送器将支架送至狭窄远端2 cm.术后观察病人黄疸改善情况,同时观察肝功能、血清淀粉酶变化,并随访3~6个月.结果该组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成功率100%.镀金支架置入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下降67.16%,谷丙转氨酶(ALT)下降58.37%,r-谷胺酰转肽酶(r-GT)下降40.63%,碱性磷酸酶(AlP)下降41.54%;塑料支架置入后1周,STB下降53.24%,ALT下降55.03%,r-GT下降37.15%,AlP下降34.12%.早期并发症包括:高淀粉酶血症、ERCP术后胰腺炎、胆管炎,晚期并发症有支架堵塞.镀金支架组随访期间有4例(14.29%)死于肿瘤进展.结论经内镜塑料和镍钛记忆合金镀金支架治疗胆道良恶性梗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塑料支架在胆漏及胆道损伤治疗中的应用为肝胆外科手术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了较好的弥补手段.

    作者:缪林;范志宁;季国忠;文卫;刘政;黄光明;蒋国斌;吴萍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胃巨大平滑肌瘤嵌顿于幽门及十二指肠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60岁.因上腹部胀痛不适、恶心、呕吐1年加重2 d来诊.患者1年前出现上腹部胀痛,伴恶心、呕吐,进食后加重,呕吐后症状减轻.2 d前上述症状加重,不能进食水.查体:T 36.5℃,P 82次/min,R 20次/min,BP 105/60 mmHg.腹平软,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可闻及振水音,上腹部轻度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胃镜检查:食道未见异常,贲门变形,呈唇状,从贲门前壁缓慢进入变形的胃腔,见黏膜充血、水肿,顺充血的黏膜与正常的胃和十二指肠黏膜之间进入十二指肠降段上部,见十二指肠扩张明显,反转观察到巨大表面光滑的肿物阻塞十二指肠,缓慢退镜后,从贲门后壁进入正常胃底体部,观察到其基底位于胃底体部,较宽的蒂黏膜充血、水肿,跃过胃角嵌入幽门,反复观察,考虑为胃巨大平滑肌瘤嵌入十二指肠.手术所见:胃黏膜水肿明显,幽门管至十二指肠内可触及10 cm×9 cm×8 cm大小肿物,幽门口几乎完全梗阻,将肿物由十二指肠拉出,钳夹肿物蒂部,将肿物完整切除.术后病理诊断:胃平滑肌瘤.

    作者:姚欣;冯子坛;刘洁东;宋巧云;甄四虎;赵增顺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节镜监护下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为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关节镜、微创技术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40例胫骨骨折.常规膝关节镜检查,在胫骨内侧建立皮下隧道,通过此隧道将解剖钢板安放在胫骨内侧骨膜上,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少数螺钉予以固定.结果35病例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2.5~4.5个月,平均3.1个月.未见骨不连,及钢板断裂、松动.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镜处理能提供关节内良好视野,有助于骨折的正确复位和固定;微创钢板接骨术能减低对骨折处血运的干扰,提高骨折愈合率.

    作者:卢小虎;肖德明;林博文;陈蓟;徐忠世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的关节镜治疗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结合术后持续冲洗引流,敏感抗生素使用及康复治疗等措施治疗13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患者.结果术后疼痛迅速缓解.3~5 d局部红肿明显减退,体温下降.术后6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提高35分.随访6~36个月,无1例感染复发.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发化脓感染,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创伤轻,痛苦小,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功能.

    作者:何江涛;蔚芃;吴青;蒋成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Rhino凝血快速止血材料用于鼻腔、鼻窦术后填塞的初步临床观察

    我科自2003年2月开始使用Rhino凝胶快速止血材料(Rhino材料)于鼻腔、鼻窦术后填塞,结果如下:

    作者:肖其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Mallory-Weiss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Mallory-Weiss综合征的发病特点、诊断措施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999~2002年确诊的26例Mallory-Weiss综合征患者的资料,归纳分析其临床、内镜下表现.结果26例中男22例占84.1%,女4例占15.4%;30~60岁16例,占61.5%.26例均有频繁呕吐,4例女性均为妊娠期,19例男性为饮酒、暴食后,2例男性为幽门梗阻,1例男性为顽固性呃逆.26例撕裂均为纵向行撕裂,撕裂口长4.0cm× 0.3 cm,短0.6 cm× 0.2 cm;19例为单处撕裂,3例为2处撕裂,1例为3处撕裂,3例为浅红色瘢痕;前壁19例,占73.0%,右侧壁4例,占15.4%,左侧壁2例,占7.7%,后壁1例,占3.9%.结论呕吐是Mallory-Weiss综合征的共同症状,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因素均可诱发该病;男性多于女性,多发于30~60岁;男性多见于酗酒、暴食,女性多见于妊娠;撕裂多发生于前壁;急诊胃镜是确诊的重要手段,该病经内科治疗多有效.

    作者:席智文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输尿管镜膀胱镜联合治疗多发性膀胱结石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膀胱镜联合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多发性膀胱结石采用输尿管镜膀胱镜联合治疗.结果结石1次取净率100%.结论输尿管镜膀胱镜联合治疗多发性膀胱结石,具有安全可靠、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微创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许琛;谢群;段鲁永;曹明奎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性慢性鼻炎

    目的探讨有结构异常的慢性鼻炎的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对67例分别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代偿性肥大、钩突和筛泡肥大、中鼻甲肥大和内移的慢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应用电动切割器进行微创手术治疗,随访半年以上.结果痊愈39例(58.21%),显效21例(31.34%),有效4例(5.97%),无效3例(4.48%);总有效率为95.52%,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有结构异常的慢性鼻炎患者有必要尽早行鼻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伴变应性鼻炎者,效果不肯定.

    作者:欧阳顺林;田湘娥;肖健云;张建国;江青山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及结肠镜检查分析

    目的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与结肠镜检查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102例临床及结肠镜检查情况.结果轻度50侧(49.0%),中度34例(33.3%),重度18例(17.7%)结肠镜下分级Ⅰ级、Ⅱ级、Ⅲ级分别为18例、29例、55例,以慢性复发型多占53.9(55/102),以慢性复发型和初发型两性占87.2%(89/102),重度UC全结肠者占55.4%,重度UC中66.3%为结肠镜下Ⅲ级.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临床严重程度与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镜下分级及病变范围有相关性.

    作者:苏锐;张桂霞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25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胶囊内镜检查分析

    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该科25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的胶囊内镜检查结果,并与小肠钡餐、血管造影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症状为:鲜血便7例、暗红色或黑便16例、便潜血阳性2例.病程平均41.08个月,贫血者血色素低水平平均为56g/L,13例进行了平均量为800ml的输血治疗.25例患者中检查成功24例,检出小肠病变23例,明确小肠出血部位及病因20例,诊断率为83.33%.病因包括:血管畸形11例,平滑肌瘤4例,Crohn病1例,霍奇金淋巴瘤1例,十二指肠球炎1例,小肠糜烂或溃疡2例.胶囊内镜病变检出明显高于小肠钡餐、血管造影.结论不明原因小肠出血患者对胶囊内镜检查具有良好的耐受性,胶囊内镜是小肠出血诊断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孝;张子其;张建萍;张钰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关节镜下诊断和治疗膝关节疾患

    目的通过对105例膝关节疾患的关节镜检查和治疗,探讨关节镜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术中应该注意的方面.方法105例患者行膝关镜检查,随访72例.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14个月.疗效标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来评定.结果优良率为87.5%.结论关节镜手术是一种安全实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反复发生膝关节疼痛而难以确诊的患者应早期施行关节镜检查和治疗.

    作者:鄢宏;张洪;岑景文;李伟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检查对慢性乙肝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技术,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10月间42例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后HBV DNA含量的变化.同时,利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步测定其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和总胆红素(TB)值.结果慢性乙肝病人实施腹腔镜检查后第3天和第7天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均分别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而术后15 d其血清HBV DNA拷贝数、ALT和TB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慢性乙肝病人行腹腔镜检查,可影响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有必要加强围手术期乙肝病毒量及肝功能的监测.

    作者:周丁华;朱武晖;卫冰;王正元;赵玮;黎介寿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宫壁置卡孕栓防治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60例足月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8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子宫下段前壁近切口处浆膜下置入卡孕栓1 mg;对照组80例,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催产素10 u及静滴20 u,观察产后2 h的出血量.结果第三产程试验组(3.75±3.4)m血,对照组(5.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试验组平均为134.2 ml,对照组平均为215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前后血压变化不明显,术后两组的体温变化及切口愈合情况差异不明显.结论卡孕栓比催产素具有更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能减少产后出血量,而宫壁给药更有效更方便.

    作者:高燕 刊期: 2004年第11期

  •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42例分析

    目的探讨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并发胆囊阑尾良性疾病的42例患者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0~90 min,术后3~5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孔法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日短等优点,治疗胆囊阑尾良性疾病安全有效,并可明显降低医疗费用.

    作者:古少东;李平;吴柳春;王霏 刊期: 2004年第1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