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子中
目的:总结老年人胆囊良性病变3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处理经验.方法:为386例60岁以上的老年胆囊疾病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前除常规检查外,特别注意心、肺功能和血糖的检查;术中心电监护及监测血氧饱和度;术后侧重观察心肺功能和测定血糖.结果:380例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例中转开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24h均恢复胃肠功能,术后平均住院4.2d.结论:合理且周密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老年患者耐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重要环节.
作者:朱自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152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输尿管结石行URSL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碎石成功率为92.7%,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2%.结论:URSL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高效和容易操作,是输尿管结石的首选疗法.
作者:祖雄兵;齐琳;齐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钬激光前列腺切除术(HoLRP)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P)对有症状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HoLRP和TUEVP对248例BPH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RUV)比较均得到显著改善(P<0.00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oLRP组手术时间较TUEVP组长(P<0.001),术中出血HoLRP组较TUEVP组少(P<0.001),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HoLRP组较TUEVP组明显减少(P<0.001).术后阳痿发生率:HoLRP组为1.2%,TUEVP组为7.7%(P<0.05).结论:HoLRP能达到与TUEVP完全相同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是目前BPH激光治疗中较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新技术.
作者:王韧;保庭毅;巨生产;杨增悦;邱建新;魏继红;张鸿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癌灶周围病变的发生率及性质.方法:回顾100例电子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大肠癌,分析癌灶周围伴发的病变.结果:100例大肠癌中30例癌灶周围伴发病变,其中26例为息肉,4例为卫星癌.息肉与卫星癌多位于癌灶附近.结论:大肠癌中,伴卫星癌发生率占4%,伴息肉占26%.大肠癌伴息肉或卫星癌时息肉与卫星癌仍好发于左半结肠.尽量进行全结肠镜检方可不遗漏癌灶周围病变,并及早治疗,提高生存率.
作者:马红晶;周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18例中有13例(72.2%)为1次检查确诊,5例为2次或2次以上检查确诊;其中15例经内镜止血成功,首次治疗成功12例(66.7%),3例经2次内镜止血成功(16.6%),3例需外科手术(16.6%).结论:在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内镜为首选方法.
作者:吴明波;徐美东;姚礼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二种入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引流术的经验.方法:对28例肾囊肿经腹腔镜去顶、引流,其中合并胆囊结石经腹腔入路Ⅰ期手术13例,单纯肾囊肿经后腹膜腔入路15例.结果:28例中,经腹腔入路脾门轻度撕裂伤1例,肾周致密粘连解剖失败1例中转开腹手术,全组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腔镜肾囊肿去顶、引流术,可作该病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高鹏;裴军;黄海云;陈一戎;颜东文;王斌;马云涛;蔡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宫颈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1例宫颈管炎性增生患者采用强生公司的宫腔镜及双极气化电切环,在宫腔镜直视下,切除颈管炎性增生组织,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18例治愈(85.7%),3例有效(14.3%).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慢性宫颈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治愈率高.
作者:俎德学;夏利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对15例腹腔镜顺行切除难以进行的急慢性阑尾炎,施行了免钛夹逆行阑尾切除术,并分析其手术特点、手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结果:除1例因阑尾周围严重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全部完成.手术时间平均38(25~66)min,术后平均4.6(3~8)d出院,术后1例出现脐切口感染.结论:对于腹腔镜顺行阑尾切除难以完成的部分惫慢性阑尾炎病例,可以通过腹腔镜逆行切炼达到目的.腹腔镜免钛夹逆行阑尾切除术具有技术简单、安全省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优于开腹同样手术.
作者:刘全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该文通过对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并发症的分析,总结了降低并发症的经验教训.方法:通过回顾286例LC手术而发生的胆道损伤、胆瘘、术后出血、胆囊管残留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结果:对于LC手术适应症应慎重选择,并且强调了LC的中转开腹是其安全的保证;对Calot三角区的解剖应仔细慎重,这是LC成功的关键;LC的置管引流是术后胆瘘病人良好转归的必要条件;对于胆囊动脉的处理用钛夹夹闭,对于胆囊床与胆外胆管之间结缔组织上夹止血以期安全.该文4例严重并发症教训深刻.结论:认为LC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在于并发症的减少和手术的熟练;树立正确的中转开腹态度,克服自负麻痹思想,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卢运;闵好;黄军;胡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即刻中转开腹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1436例LC即刻中转开腹的临床资料.结果:LC即刻中转开腹手术的发生率为2.06%,主要原因是急性胆囊炎、近期有急性胆囊炎发作史,胆囊周围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Calot三角解剖不清、难以辨认胆囊管,胆总管损伤.结论:正确掌握中转开腹的时机是降低LC手术并发症的有效措施.提高腹腔镜基本技术,控制手术适应症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利于降低LC中转手术率.
作者:陈羽;高瑞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Dieulafoy病出血的疗效,并探讨其再出血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6年3月~2002年1月行上消化道急诊内镜并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Dieulafoy病病人.结果:35例Dieulafoy病出血的患者(男2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8.8±16.2,范围19~74岁)均实施了注射硬化治疗(内镜确诊后环绕血管残端或注血点注射5%鱼肝油酸钠3~4点,每点1.0ml,有活动性出血者再对出血点注射1.0ml).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成功率85.7%,4例(11.4%)病人内镜治疗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所有经内镜止血的病人总死亡率8.57%(3/35).32例存活的病人在长期随访中无1例再出血(平均3.8年).结论: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Dieulafoy病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减少了对外科治疗的需求并明显降低了死亡率.
作者:欧大联;刘德良;霍继荣;吴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肝、胆道、胰、脾外科手术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从1998年6月~2002年6月共行腹腔镜肝、胆道、胰、脾手术40例,其中肝脏手术21例,胆道手术14例,胰腺手术1例,脾脏手术4例.结果:40例手术中,37例在完全腹腔镜下手术,3例为腹腔镜辅助手术,全组手术均成功进行,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125min,平均术中失血85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7.3d.结论:腹腔镜外科手术应用于肝、胆道、胰、脾是安全可行的,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作者:梁中骁;罗建强;黄顺荣;赫军;刘天奇;黄栋;邹全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观察内镜下尼龙圈好抓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本文总结了30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结果.方法: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法.结果:30例均一次性套扎成功,其中2例较大息肉在电凝切除后大出血,行尼龙圈套扎后成功止血,4周后复查,息肉全部脱落,黏膜恢复如常.结论:尼龙圈套扎治疗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对电凝切除困难的息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鹏;刘洪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在食管-气管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8例食管-气管瘘患者经纤支镜治疗的疗效情况.结果:经纤支镜采用OB胶补瘘、镍钛记忆合金(NT-SMA)支架、高频电凝治疗食管-气管瘘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经纤支镜治疗食管-气管瘘疗效肯定,是一种较好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作者:周泸明;胡建林;刘平;熊玮;沈渝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了解Fitz-Hugh-Curtis综合征在输卵管妊娠和输卵管不孕中的发生率,探讨它们在输卵管妊娠和输卵管不孕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在腹腔镜检查和治疗妇科疾病时,确诊Fitz-Hugh-Curtis综合征遗留的典型病理改变和输卵管周围炎性病变.肿瘤、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肌瘤等非输卵管炎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在10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中,发现慢性肝周围炎15例(13.8%),升结肠-腹壁粘连10例(9.2%),单纯输卵管周围炎性粘连24例(20.2%).而在112例对照组患者中,发现慢性肝周围炎患者2例(1.8%),升结肠-腹壁粘连患者2例(1.8%),输卵管周围炎性粘连患者2例(1.8%).与对照组相比,输卵管妊娠中肝周围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升结肠-腹壁粘连发生率也高于对照组(P<0.05).在20例经腹腔镜检查诊断为输卵管不孕的患者中,发现肝周围炎5例(25%),未发现升结肠-腹壁粘连.与对照组相比,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中肝周围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极显著意义P<0.001).结论:Fitz-Hugh-Curtis综合征在输卵管妊娠和不孕患者中的发生率与国外接近.肝周围炎、升结肠-腹壁粘连从侧面反映了盆腔炎性疾病在输卵管妊娠和输卵管不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左绪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行肠镜检查病人的依从性及对肠镜操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病人随机分成药物组(55例,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和对照组(53例,常规操作),记录两组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5min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操作时间,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药物组操作过程中心率、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操作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及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麻醉辅助肠镜可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减少病人痛苦,但不能缩短操作时间及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张轶群;姚礼庆;周平红;高卫东;徐美东;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声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电子胃镜检查中发现的胃平滑肌瘤及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共检出上消化道平滑瘤15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8例,胃平滑肌瘤7例,有3例行内镜下手术摘除,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病理均支持平滑肌瘤诊断.结论:超声电子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佳方法.
作者:汤绍迁;谢明;戴绍军;杨元胜;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上尿路肿瘤包括肾盂和输尿管所发生的肿瘤,临床上少见.肾盂肿瘤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输尿管仅为1%~2%.目前,绝大多数上尿路肿瘤,通过一些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均能正确诊断,仅有少数病例难以确诊.自Huffman等[1]1985年首先报告应用硬性输尿管肾镜诊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以来,为输尿管、肾盂的常规内腔镜检查开辟了道路.
作者:于满;王珏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静脉浅全麻以减轻患者在结肠镜检查中的痛苦,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检查的成功率.方法:将216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10例,给予阿托品、芬太尼及异丙酚静脉麻醉)与对照组(106例,常规操作),对2组患者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以及检查前、中、后三阶段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检查成功率、检查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检查前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辅以阿托品、芬太尼及异丙酚静脉浅全麻行大肠镜检查是安全有效的,为无痛结肠镜检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作者:伊虹羽;钟军;黄蒙莎;梁仲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电切镜在肾输尿管全切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2002年1月,共有12例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用经尿道电刀环切输尿管口,腰部切口切除肾输尿管全长.结果:无1例出血、感染、尿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8~22个月,B超、膀胱镜检查未见环切口肿瘤种植,1例术后16个月发生膀胱肿瘤,予以电切治愈.结论: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沛泳;杨水法;王诗建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