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雄兵;齐琳;齐范
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异丙酚复合氯胺酮用于婴幼儿纤维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需行纤维胃镜检查的婴幼儿(5个月~3岁)40例,分为异丙酚-氯胺酮组(PK组,n=20)和氯胺酮-咪唑安定组(KM组,n=20)进行麻醉.常规监测MAP、HR、ECG、RR、SpO2,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和清醒时间等指标.结果:PK组麻醉起效和术后清醒明显快于KM组(P<0.05),PK组MAP、HR无明显变化,KM组HR增快,MAP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K组呼吸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KM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KM组(P<0.01).结论:PK组麻醉起效迅速,深度易控,循环稳定,苏醒快而完全,效果优于KM组.
作者:张溪英;屈双权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十二指肠球部腺癌是极为罕见的,其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基本相似,易被漏诊.我们在常规内镜检查4万余例患者中,发现并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十二指肠球部腺癌并出血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闫茂星;郭秀兰;赵银彪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经胸腔镜激光松解胸膜粘连在胸膜粘连所致的难治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9例难治性气胸并发胸膜粘连者,局麻下经胸腔镜应用Nd:YAG激光松解粘连带,观察治疗前后胸腔闭式引流持续时间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39例患者胸膜粘连带全部松解成功,全部患者肺均完全复张,完全复张时间为2.8±1.4d(1~5d),胸腔闭式引流持续时间由治疗前的20.5±2.1d(14~46d)缩短至治疗后3.8±1.2d(1~10d).术后除2例出现轻度发热外,未见出血及其它严重并发症.结论:局麻下通过胸腔镜应用Nd:YAG激光松解胸膜粘连而治疗胸膜粘连所致的难治性气胸,方法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纪全;陈正贤;高兴林;李惠英;刘伟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抗痨基础上用外科方法联合治疗早期结核性胸膜粘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全麻下经腹腔镜进胸腔,抽净胸水,剥离胸膜粘连带.经纤维支气管镜向胸腔内注入碘伏,并保留5~10min,温盐水冲洗后均匀喷洒玻璃酸钠,术毕放置闭式引流管.结果:本组共治疗20例,手术时间35~110min,引流时间24~72h,全部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无切口感染及胸膜再粘连.随访半年~3年,无1例复发.结论:腹腔镜代胸腔镜治疗早期结核性胸膜粘连是可行的,可有效缩短疗程、防止胸膜炎复发.但病程超过3个月的不宜手术治疗.
作者:刘波;靳利英;童超;潘新民;王新文;李丙贵;托里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毒力基因cagA、vacA抗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4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血清中的cagA、vacA抗体.结果:cagA、vacA抗体在440例患者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3%、37.0%.在慢性胃炎(CG)、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胃癌(GC)患者中,cagA、vac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2.9%,76.1%、96.9%与33.0%、31.0%、62.5%;经u检验显示:慢性胃炎组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胃癌组与慢性胃炎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文通过患者血清中Hp抗体(cagA和vacA)的检测,推知其cagA和vacA抗体的表达状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区分Hp感染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作者:吴水河;刘家双;张阳德;赵劲风;潘一峰;陈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一次性经尿道径路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联合膀胱镜碎石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21例.结果:21例,手术时间45~85min,平均为65.5min,21例膀胱结石均全部咬碎取出.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本术式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疗效满意,创伤小,恢复快,特别适合高危的前列腺增生症合并膀胱结石患者.
作者:曹明奎;谢群;许仲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为了观察内镜下尼龙圈好抓套扎治疗消化道息肉疗效,本文总结了30例消化道息肉的治疗结果.方法:采用内镜下尼龙圈套扎法.结果:30例均一次性套扎成功,其中2例较大息肉在电凝切除后大出血,行尼龙圈套扎后成功止血,4周后复查,息肉全部脱落,黏膜恢复如常.结论:尼龙圈套扎治疗息肉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对电凝切除困难的息肉,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并降低了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鹏;刘洪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阑尾炎腹腔镜手术方式的改进.方法:对15例腹腔镜顺行切除难以进行的急慢性阑尾炎,施行了免钛夹逆行阑尾切除术,并分析其手术特点、手术适应症及并发症.结果:除1例因阑尾周围严重粘连而中转开腹手术外,其余全部完成.手术时间平均38(25~66)min,术后平均4.6(3~8)d出院,术后1例出现脐切口感染.结论:对于腹腔镜顺行阑尾切除难以完成的部分惫慢性阑尾炎病例,可以通过腹腔镜逆行切炼达到目的.腹腔镜免钛夹逆行阑尾切除术具有技术简单、安全省时、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及术后恢复时间短等特点,优于开腹同样手术.
作者:刘全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一次硬化剂注射、心得安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138例病人分为三组.三组病人均先静脉使用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之后分别接受单纯心得安治疗(心得安组)、一次硬化剂注射治疗后继以心得安治疗(硬化剂+心得安组)、多次硬化剂注射治疗(硬化剂组).比较三组病人的平均止血时间、近期再出血率、远期再出血率、平均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硬化剂+心得安组、硬化剂组的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15.1±1.9h,14.8±1.9h,比心得安组的19.9±4.6h短(均P<0.01).但硬化剂+心得安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无差异.近期再出血率硬化剂组较心得安组低(P<0.05),硬化剂+心得安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及心得安组与硬化剂+心得安组间比较无差异.远期再出血率硬化剂+心得安组及硬化剂组均较心得安组低(P分别为<0.05,<0.01),硬化剂+心得安组与硬化剂组间比较无差异.平均住院日数则硬化剂组较其余两组长(均P<0.01),而硬化剂+心得安组与心得安组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奥曲肽或垂体后叶素、一次硬化剂注射、心得安序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与多次硬化剂注射治疗相似,是较好的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及预防再出血措施.
作者:凌红;肖酰德;许岸高;陈惠新;裘品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该文通过对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严重并发症的分析,总结了降低并发症的经验教训.方法:通过回顾286例LC手术而发生的胆道损伤、胆瘘、术后出血、胆囊管残留结石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原因分析.结果:对于LC手术适应症应慎重选择,并且强调了LC的中转开腹是其安全的保证;对Calot三角区的解剖应仔细慎重,这是LC成功的关键;LC的置管引流是术后胆瘘病人良好转归的必要条件;对于胆囊动脉的处理用钛夹夹闭,对于胆囊床与胆外胆管之间结缔组织上夹止血以期安全.该文4例严重并发症教训深刻.结论:认为LC手术成功率的提高在于并发症的减少和手术的熟练;树立正确的中转开腹态度,克服自负麻痹思想,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卢运;闵好;黄军;胡松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Dieulafoy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Dieulafoy病的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治疗方法与效果.结果:18例中有13例(72.2%)为1次检查确诊,5例为2次或2次以上检查确诊;其中15例经内镜止血成功,首次治疗成功12例(66.7%),3例经2次内镜止血成功(16.6%),3例需外科手术(16.6%).结论:在Dieulafoy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内镜为首选方法.
作者:吴明波;徐美东;姚礼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评价输尿管镜检、汽压弹道碎石及双J管内引流等腔内技术在处理输尿管梗阻所致的肾周炎中的作用.方法:24例输尿管梗阻所致的肾周炎,急诊行输尿管镜检、汽压弹道碎石及双J管引流,随诊3~7个月.结果:24例手术成功,经术后引流及抗感染治疗,肾周炎的症状体征消失,血常规正常,尿检正常,无输尿管狭窄及返流.结论:腔内技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患者恢复快,是治疗由输尿管梗阻所致的肾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春;彭瑞元;黄小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索输尿管镜硬性扩张置管术在尿道狭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输尿管镜直视下寻找正确引导方向,利用其镜体的扩张并术后置管治疗早期、轻度尿道狭窄35例.结果:35例均获随访,29例排尿正常,治愈率83%;失败6例,均改为开放手术治愈,无1例发生尿外渗.结论:在尿道狭窄扩张治疗中,输尿管镜直视扩张置管术具有较满意的疗效,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尤其对小儿病例更是如此.
作者:韦华玉;梁建波;何大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大肠黑变病的病因以及黑变病与肿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通过结肠镜和病理确诊的28例大肠黑变病.结果:黑变病可能致病因素为便秘23例,长期服泻药20例,结肠癌术后1例,合并结肠癌1例,合并腺瘤性息肉3例.结论:黑变病病因主要与便秘和服泻药有关,黑变病与肿瘤关系密切.
作者:朱德锋;林梅珠;宋志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电视宫腔镜电切术术前准备的合理方式.方法:108例宫腔镜电切手术,术前全部患者行B超、宫腔镜检查并刮宫或活检标本作病理检查;子宫内膜切除术患者于月经周期早期手术,其余患者手术时机不限;术前宫腔插管或舌下含服400μg米索前列醇扩张宫颈.对手术时机、手术经过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切除术手术时间在月经第4~7天,中位数第5天;其余患者手术时间在月经周期第5~28d,中位数第10天;11例绝经后出血患者于出血控制后手术.术前宫腔插管或舌下含服400μg米索前列醇均均能顺利通过9号Hegar扩张器.98例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粘膜下肌瘤切除、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手术时间29.2±17.9min(5~95),有效率95.8%;10例腹腔镜下子宫纵隔切开术手术时间61.0±9.7min(50~80min),术后2例妊娠.结论:B超、宫腔镜检查是宫腔镜手术前必要的评估手段;电视宫腔镜电切术不作术前预处理是可行的.米索前列醇术前扩张宫颈效果好.
作者:刘穗玲;谌小卫;李小毛;陈京力;罗启东;陈湘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总结二种入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引流术的经验.方法:对28例肾囊肿经腹腔镜去顶、引流,其中合并胆囊结石经腹腔入路Ⅰ期手术13例,单纯肾囊肿经后腹膜腔入路15例.结果:28例中,经腹腔入路脾门轻度撕裂伤1例,肾周致密粘连解剖失败1例中转开腹手术,全组无远期并发症.结论:腔镜肾囊肿去顶、引流术,可作该病治疗的首选方式.
作者:高鹏;裴军;黄海云;陈一戎;颜东文;王斌;马云涛;蔡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超声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平滑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常规电子胃镜检查中发现的胃平滑肌瘤及隆起性病变患者进行超声电子胃镜检查.结果:共检出上消化道平滑瘤15例,其中食管平滑肌瘤8例,胃平滑肌瘤7例,有3例行内镜下手术摘除,3例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后病理均支持平滑肌瘤诊断.结论:超声电子胃镜是诊断上消化道平滑肌瘤佳方法.
作者:汤绍迁;谢明;戴绍军;杨元胜;王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分析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方法:观察华西医大附一院收治的PJS10例.结果:10例中男性3例(30%),女性7例(70%),平均年龄17岁.有家族史8例.10例均从幼年起出现皮肤黏膜黑色素斑,同时伴有多发性胃肠道息肉.部分病例有便血、腹痛、肠套叠、不全性肠梗阻等并发征.病理检查8例(80%)为错构瘤,2例(20%)腺瘤样改变伴不典型增生.治疗:2cm以下息肉在内镜下分批行电凝、电切术切除,2例癌前病变转外科手术.结论:内镜治疗对PJS疗效满意,同时鉴于PJS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长期监测,定期复查有利于恶性病变的早期发现与治疗.
作者:黄忠;邹天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行肠镜检查病人的依从性及对肠镜操作的影响.方法:将108例病人随机分成药物组(55例,辅以异丙酚静脉麻醉)和对照组(53例,常规操作),记录两组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5min的心率、血压、氧饱和度,操作时间,是否完成肠镜,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检查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药物组操作过程中心率、血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操作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药物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操作时间及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麻醉辅助肠镜可增加病人的依从性,减少病人痛苦,但不能缩短操作时间及提高检查成功率.
作者:张轶群;姚礼庆;周平红;高卫东;徐美东;王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上尿路肿瘤包括肾盂和输尿管所发生的肿瘤,临床上少见.肾盂肿瘤占尿路上皮肿瘤的5%,输尿管仅为1%~2%.目前,绝大多数上尿路肿瘤,通过一些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均能正确诊断,仅有少数病例难以确诊.自Huffman等[1]1985年首先报告应用硬性输尿管肾镜诊断上尿路移行细胞癌以来,为输尿管、肾盂的常规内腔镜检查开辟了道路.
作者:于满;王珏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