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检查诊断536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

徐惠成;梁志清;常青;史常旭;张红梅

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 腹腔镜检查
摘要:目的:评价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983年~2001年536例腹腔镜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27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检查并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98.3%),有6例气腹失败(1.1%),有3例因腹腔镜检查时肠管损伤行剖腹肠管修补术(0.6%).在536例病例中,渗出型有67例(12.5%),粘连型有183例,(34.1%),干酪型286例(53.4%).粘连型腹腔镜检查失败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渗出型和干酪型.结论: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检查诊断536例结核性腹膜炎分析

    目的:评价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在结核性腹膜炎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对1983年~2001年536例腹腔镜检查诊断为结核性腹膜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527例患者成功行腹腔镜检查并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98.3%),有6例气腹失败(1.1%),有3例因腹腔镜检查时肠管损伤行剖腹肠管修补术(0.6%).在536例病例中,渗出型有67例(12.5%),粘连型有183例,(34.1%),干酪型286例(53.4%).粘连型腹腔镜检查失败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渗出型和干酪型.结论: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诊断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惠成;梁志清;常青;史常旭;张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胃、十二指肠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腹胀、黑便1周入院.入院后查体:皮肤、结膜、甲床苍白.手臂、前胸等身体多处可见大小不等青色瘤样结节多处,质硬、活动度差、界限清楚、无压痛.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既往足跟部黑痣20余年,4年前破溃行手术切除并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入院后胃镜检查:胃体中部可见8cm×4cm不规则粘膜隆起,表面黑褐色,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无法冲净,中央有溃疡,质脆,触之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前壁可见一处1.0cm×0..8cm不规则粘膜隆起,表面黑褐色.活检4块,病理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作者:杨蕾;李长锋;李丹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急性胆管炎内镜鼻胆管引流治疗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992~2001年间135例因胆石引起的重症急性胆管炎患者行鼻胆管引流治疗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对并发症的影响.结果: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有效地控制了感染,改善中毒症状,为择期手术创造条件;引流术后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确诊率,减少胆道残留结石.结论:鼻胆管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胆管炎可减少手术盲目性,降低术后并发症.

    作者:张新俊;孙志为;金焰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直肠癌的内镜下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直肠癌是指直肠齿线以上到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的癌,是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普及,内镜对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早期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更大.内镜检查不但可以直视、录像、打印,还可活检或全瘤切除,与其它检查方法比较既准确、直观,又敏感.通过对早期直肠癌尤其是黏膜层的直肠癌内镜切除,不但创伤小、简便、安全,而且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切除同样的效果.因此,内镜对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吴华星;王国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诊输尿管镜术在反复发作肾绞痛中的诊断治疗作用

    目的:论证输尿管镜术在肾绞痛发作时的诊断治疗作用.方法:在65例肾绞痛患者中运用输尿管镜术作常规检查,对因结石引起的进行取石或气压弹道碎石,对伴有增生性息肉者行镜下切除.结果:发现输尿管结石62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在肾绞痛发作时应用输尿管镜术不仅可以确定引起肾绞痛的病因,同时可以对因结石、血块、息肉、肿瘤等引起的梗阻进行治疗.

    作者:刘国光;彭海贤;何锋;周兴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关节镜下三股半腱肌肌腱重建后十字韧带

    目的:在关节镜下利用三股半腱肌肌腱和界面螺钉重建后十字韧带.方法:关节镜下移植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用于治疗后十字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10例患者平均随访8.2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58分提高到92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1例后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Lachman试验弱阳性.结论:关节镜下利用三股半肌肌腱和界面挤压螺钉重建后十字韧带是一种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可靠方法.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优点.

    作者:付三清;贺常仁;刘芳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部手术史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探讨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通过38例手术及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术后腹腔粘连的规律,并介绍了造气腹的方法和分离粘连的手术技巧.结果:38例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均成功地经腹腔镜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有腹部手术史的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不应再列为手术的禁忌证.

    作者:罗奎;曹扶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的适应症及其优越性.方法:回顾2001年1月~2002年11月,26例胆囊结石继发或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患者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与同期37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的同类患者进行总结、比较、分析.结果:26例患者均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成功,术后住院时间短,安全有效.结论:对有适应证的患者,经胆囊管用纤维胆道镜行胆道检查、取石,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德福;徐国宏;张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意义

    目的:探讨内镜下的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或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2年8月结肠镜检查2*!926例次,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结果:检出大肠隆起性病变共608个,非肿瘤性病变189个,占31.1%,其中增生性息肉114个(18.8%),炎性息肉56个(9.2%),P-J息肉4个(0.7%),幼年性息肉15个(2.5%);腺瘤性息肉260个,占42.8%;进展期癌159例(26.2%).非肿瘤性息肉以Ⅰ、Ⅱ型腺管开口为主,占95.2%(180/189);而在腺瘤性息肉中,Ⅱ、ⅢL、Ⅳ型腺管开口分别占26.5%、56.9%、16.5%,尤其是管状腺瘤,Ⅱ型腺管开口伴轻至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百分率为33.3%,ⅢL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57.3%,而Ⅳ型腺管开口伴中至重度不典型增生者为71.4%;进展期癌均表现为黏膜腺管开口破坏无结构,为ⅤN型.结论:大肠腺管开口分型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并指导及时的内镜治疗或手术切除具有重要意义及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白岚;万田谟;姜泊;周殿元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腹腔镜诊治盆腔脓肿10例分析

    目的:使盆腔脓肿得到早期诊断及早期有效治疗,防止近期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寻求佳诊治方法.方法:对10例确诊或怀疑盆腔脓肿者进行腹腔镜术,镜下进行盆腔粘连松解、输卵管积脓引流、逆行冲洗、病灶清除、盆腔冲洗等操作,术后应用抗生素治疗.结果:10例患者很快明确诊断同时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症状体征迅速消失,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结合抗生素是目前诊治盆腔脓肿的佳有效方法.

    作者:孙信;薛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内镜胆道内支撑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经内镜内支撑术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恶性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病人108例采用内镜胆道内支撑术作胆汁引流124例次,其中ENBD 39例次、ERBD 47例次、EMBE 38例次.结果:引流总的有效率(引流满意+引流效果一般)90%~95%,并发症发生率为14.6%,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比较ERBD与EMBE患者的支架通畅时间,结果金属支架的通畅时间(135±14d)明显长于塑料支架(49±5d)(P<0.01).结论:以上资料表明经内镜内支撑术能有效解除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的胆道梗阻,有良好的临床疗效,ENBD、ERBD和EMBE各有其适应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钟芸诗;姚礼庆;高卫东;何国杰;周平红;徐美东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用活检钳行小儿气道内异物摘取82例

    我院1994年5月~2002年9月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用活检钳进行小儿道内异物摘取82例,取得较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吕燕平;沈绚梅;张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急危重病人监护病房的应用

    目的:讨纤维支气管镜在呼吸急危重病房(ICU)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床旁应用便携式纤维支气管镜对55例慢阻肺和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吸痰、取痰细菌培养、管和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40例显效,10例有效,有效率达90%;痰培养55例阳性率80%,准确性88%;经鼻气管插管36例次,成功率100%;经气管导管行支气管肺泡灌洗40例次,与未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者比较明显缩短上机时间P<0.05.没有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呼吸ICU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合并重症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的患者,是一种安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黄灿成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322例分析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的病例资料.结果:除24例上段输尿管结石过大过长者辅以体外震波碎石外,其余病例全部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均一次成功.结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方法具有损伤少、可重复、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子芳;李立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内笔套金属环1例

    1 临床资料男性,17岁,学生,住院号358531;因咳嗽、咳痰、咯血8年,加重4月,于2003年3月10日入院.

    作者:刘为舜;刘玉全;任思群;余元书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治及临床分析

    消化道类癌又称嗜银细胞瘤,是一种生长相对缓慢、具有潜在恶性的内分泌肿瘤.我室1991年10月~2000年12月,经内镜检出消化道类癌17例,其中11例经内镜高频电成功摘除了病灶,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晓青;张立玮;王顺平;高扬;吴明利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病变的内镜及临床分析

    胃大部分切除后常有许多并发症的发生,现就我院1979~2002年对残胃258例检查结果及完整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安海;赵逵;文学铨;熊弦;刘同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贲门失弛缓症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及复发的预测因素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复发率,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治疗后复发的预测因素.方法:应用球囊扩张治疗并随访半年以上,比较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食管大径、球囊扩张直径、球囊扩张类型及扩张时间等方面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球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率为100%,复发率为23.3%,复发组与非复发组在年龄及病程两方面存在差异,病程的回归系数为-1.358(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有效的方法,但存在一定的复发率,病程是贲门失弛缓症球囊扩张治疗后复发的唯一预测因素.

    作者:夏忠胜;朱兆华;钟英强;陈为宪;李楚强;王凌云;莫旭艳;陈勉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126例分析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4年来126例胆道结石病人,在行胆道手术及胆总管T行管外引流术后,应用纤维胆道镜经T行管窦道取出残余结石.结果:126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取石,结石取净率94.4%.结论: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有显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马冬岩;谢强;孙玉华;章及晓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内腔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44例报告

    目的:探讨经尿道腔内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StorzF24肾镜直视下应用Wolf气压弹道碎石机治疗膀胱结石.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碎石治疗成功,碎石率达到100%.结论:该法不仅降低了传统的开放手术取石的并发症,而且大大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具有安全、微创、高效的特点.

    作者:张磊;赵晓昆;刘任;蒋宏毅;杨金瑞;张选志;苏阗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