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教训与分析

岳词义;朱维宁;赵怀辉;董云生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摘要:从1995年7月~1998年8月,该科行腹腔镜手术580例,出现术后大出血1例,再次手术证实为胃壁撕裂;术后胆汁性腹膜炎1例;胆总管残余结石1例,术后再次手术取石;漏诊误治胃癌1例,术后出现顽固性腹水,失去根治时机.该文强调腹腔镜术前必须认真检查,术中仔细检查以防并发症及漏诊误治.
中国内镜杂志相关文献
  • 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在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高达4%[1],而术中经胆囊管插管造影术仍有7%的假阴性[2].自1997年我们采用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检查胆道的技术后未发生1例胆道残留结石,又避免了胆总管切开、T形管外引流术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鲁葆春;王荣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中的鼻中隔粘膜下局部切除术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往往伴有鼻中隔偏曲,过度偏曲的鼻中隔会妨碍鼻内窥镜自由放入鼻腔、妨碍鼻窦引流.在行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中,利用鼻内窥镜照明好、术野清晰的特点,对8例鼻窦炎伴重度鼻中隔偏曲的患者,同时行鼻中隔粘膜下局部切除术,二期手术一次完成.减少了患者痛苦,提高了鼻窦炎治疗效果.对其手术目的及鼻中隔切除范围等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冯一勋;王戈平;刘玉怀;段燕春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外科手术中的腹腔冲洗和引流

    目的:为了提高腹腔镜外科手术的技巧,减少并发症.总结7年来开展的各种腹腔镜手术术中行腹腔冲洗引流的方法和经验.结果:共15种腹腔镜手术564例病人接受了术中腹腔冲洗,冲洗时间1~45min,冲洗液用量20~6000ml.152例病人放置了腹腔引流管,除2例延期拔管外,其余病人均于术后1~2d拔出引流管.病人均痊愈出院,无与冲洗引流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正确应用术中冲洗引流技术对降低腹腔镜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提高疗效有重要作用,应受到重视.

    作者:许朋;王存川;陈均;徐以浩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外科急腹症的腹腔镜手术

    自1987年法国Mouret医师首次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腹腔镜技术在世界范围广泛普及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腹腔镜外科学[1].该技术已逐渐应用于腹部各种疾病的诊治,适应证及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急诊腹腔镜不仅使一些不明原因的急腹症得以早期诊断和处理,而且在腹部创伤中的应用亦引人注目.我院从1996年3月~1997年7月应用腹腔镜技术急诊手术30例,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牟永华;祁生俊;梁斌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纤维胃镜检查引起心跳呼吸骤停3例

    纤维胃镜检查引起心跳、呼吸骤停少见,我院1989~1997年做纤维胃镜检查38 722例,发生心跳、呼吸骤停3例,发生率为0.0775‰,3例均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笃源;易瑛;林鸿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应用2mm针式腹腔镜置管抗生素液灌洗治疗急性盆腔腹膜炎

    应用2mm针式腹腔镜置管抗生素液灌洗治疗急性盆腔腹膜炎,首先用2mm针式腹腔镜作腹腔检查,松解盆腔内组织器官粘连,直视下置管冲洗引流,再用乙基西梭霉素(立克菌星)抗生素液灌洗,该组6例全部治愈.作者认为应用该方法简单、安全、不易误诊,减少剖腹探查手术率,并具有微创优点.

    作者:吴兵;张林;李建平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术中超声和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附40例分析)

    该文评价了术中超声(Intraoperative Ultrasonography,IOUS)和纤维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中的应用价值,40例肝内胆管结石病例术中利用IOUS对结石行诊断性定位,并在IOUS引导下常规取石,胆道镜取石,经肝表面切开肝管取石,肝段切除,结果表明:IOUS引导结合多种取石方法取石彻底干净,残余结石率为0(0/40),结论:IOUS在肝胆道结石术中定位准确,引导取石,指导选择手术方式,减少结石残留有其重要价值.

    作者:梁国健;彭和平;陈德;胡以则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检查在中耳手术中的应用.方法:55耳中耳疾病患者,其中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15耳,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25耳,分泌性中耳炎15耳.分别在手术中及前、后进行耳内窥镜检查.结果:耳内窥镜检查能观察到手术显微镜不易观察到的部位,如:上鼓室、后鼓室、鼓窦入口、咽鼓管鼓口等,易于发现中耳病变,降低病变复发率.结论:耳内窥镜检查为中耳显微手术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作者:张欣;田湘娥;萧健云;方俭生;冯永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治进展

    大肠癌在发达国家已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美国每年有15万以上患大肠癌而每年有5万人死于该疾病[1].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大肠癌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据国内报道上海大肠癌发病率从1966年的6.6/10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24/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自第6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胃癌、肺癌、食道癌.

    作者:塔西乌(ELH.I.M.TASSIOU);姚礼庆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经皮肾镜行肾囊肿去顶治疗

    我院1998年6~10月,共进行经皮肾镜治疗肾囊肿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鸿钧;董泽泉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56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具有创伤小、痛苦轻、进食早、恢复快等优点,深受病人欢迎.1996年12月~1998年9月共施行LC 56例,对正确掌握LC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熟练掌握手术技术和预防并发症等进行了讨论.强调术中解剖好胆囊三角区是完成LC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吴水来;陈卫彬;汤小仲;谭明杨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35例

    该院1997年3月~1998年11月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35例.病人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56例进行比较,术后无需应用止痛剂,发烧少,住院时间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作者:张军;李斌;刘陶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电凝电切胆囊管及胆囊动脉(附46例报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在国内开展了7年多的时间,因其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受到患者和外科医师的欢迎,并在国内得以迅速普及.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医疗费用较高,并且随着磁共振、CT等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体内存留的钛夹会对磁共振、CT等检查方法产生干扰,而导致诊断上的困难,所以我院在1998年2月~1998年4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电凝电切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共46例,术中未用一个钛夹,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浩雷;方登华;李奎;梁宏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大肠腺瘤970例临床病理分析

    大肠腺瘤是一种常见疾病,分为管状腺瘤,管状绒毛腺瘤和绒毛腺瘤三种病理亚型.本文报告我院经纤维大肠镜诊的大肠腺瘤患者970例,讨论其临床病理特点.

    作者:戴益琛;陈文柳;戴禄寿;郭世春;高飞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鼻内窥镜手术使用电动切割器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客观评价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在内窥镜下手术使用电动微型切割器的疗效,对96例鼻窦鼻炎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手术器械及常规手术器械基础上加用电动切割器进行手术.术后通过随访和内窥镜检查,以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手术并发症和临床治愈率为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术后临床症状减轻率大致相同; 使用电动切割器组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常规手术器械组;手术并发症则低于常规手术器械组.结论:在内窥镜鼻窦手术中使用电动切割器的手术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手术器械组,手术并发症则明显减少.电动切割器确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特点,它在内镜手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是内窥镜鼻窦手术器械的又一重大发展.

    作者:叶兆熊;程慰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825例湖南人大肠息肉的分析

    大肠癌在我国发生率较高,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其发生与肠道息肉有关.有关大肠息肉的分析在我国报道较多,有一定的地区差异.本文就湖南地区825例大肠息肉进行分析,以期了解该地区大肠息肉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及年龄的分布规律.

    作者:粟芹;李镇麟;汪春莲;卢放根;吴小平;廖克军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ERCP在胰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患者均行胰胆管造影,并和B超检查进行了对照.结果:胰胆管显影正常者8例,异常者64例,其中胆管结石39例,胰胆肿瘤11例.插管失败者4例,插管造影成功率94.4%.B超诊断符合率为40.5%.结论:对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ERCP优于B超.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林国伟;李剑英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自制腹壁提拉器辅低压气腹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有效方法.该院自1994年10月~1997年12月利用自制的腹壁提拉器在低腹压状态下施行了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切口疼痛较单独使用腹壁提拉器为轻,随访2个月~3年,病人无明显不良反应.认为此术式为多数病人,尤其心肺功能不良的老年病人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提供了帮助.

    作者:孟凡杰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气道球囊扩张型支架与自膨胀型支架的临床应用

    14例晚期肺癌患者应用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其气道狭窄,其中6例置入球囊扩张型不锈钢Palmaz支架,8例置入钛记忆金属自膨胀Ultraflex支架,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缓解,气促分级从(3.57±0.51)降至(1.36±0.49).显示两种支架均能有效改善气道的狭窄病变,但两种支架的应用有所不同,Palmaz支架适宜于气道狭窄程度高,狭窄形式多样的患者,但易于出现少量咯血和支架网眼内肿瘤组织生长致再狭窄,后者可经激光消融术处理而改善,而Ultraflex支架适宜于气道狭窄程度低、管腔较大、狭窄情况单一的患者,但易于出现支架移位,可经活检钳牵引和球囊扩张固定解决.

    作者:陈正贤;郭纪全;赵国栋;高兴林 刊期: 1999年第01期

  • 关节镜对膝关节滑膜病变的诊疗价值

    膝关节滑膜病变常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易误诊.该组66个经关节镜诊治的膝关节滑膜病变中,病种包括:慢性非特异性滑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滑膜结核,滑膜软骨瘤病及痛风性关节炎,其中关节镜术后修正临床诊断10个膝关节.所有病例均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随访2~31个月,优良率80%.认为膝关节滑膜病变,若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即应行关节镜检查治疗,部分病例尚应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尽快明确诊断.关节镜下滑膜切除可大部分取代开放性滑膜切除,但对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病例要慎重.

    作者:李奇;靳安民;陈仲;邵振海 刊期: 1999年第01期

中国内镜杂志

中国内镜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