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19例临床分析

马俊秋

关键词:
摘要:孕期弛缓素和黄体素这两种激素可以使韧带松弛,骨盆的伸缩性变大,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并有利于分娩之进行,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发生在所有妊娠的妇女.
中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

    锁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何使其得到满意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探索的问题,我们自2004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国产不锈钢锁骨解剖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82例,取得了十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光仁;沈志伟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的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咳痰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行清除咽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呕吐物及分泌物的误吸,人工气道建立后局部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等,易造成肺部感染,引发呼吸道系统并发症,其并发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时,易发展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作者:周宝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皮瓣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报道皮辩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根据手部软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中指尺侧及环指桡侧岛状皮辩、V-Y推进皮瓣、局部旋转皮瓣、邻指皮瓣、鱼际皮瓣、足背复合组织游离皮瓣、掌骨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髂腹股沟皮瓣、足趾带足背皮瓣游离移植等进行修复共389例.结果:389例皮瓣中,5例坏死,其余全部成活,其中276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短4个月,长3年,194例外形和功能恢复较满意.82例皮瓣臃肿或手功能欠佳,经手术修补及功能重建后好转.结论:根据软组织的不同缺损情况早期选用恰当的皮瓣移植修复,具有感染率低、住院时间短和手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较好等优点.

    作者:吴永辉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硬膜外导管打结一例报道

    硬膜外麻醉过程中导管在硬膜外腔打结非常罕见,及时发现并成功取出至关重要.我院利用深静脉穿刺扩张管引导成功取出,避免了一起医疗投诉发生,现报道如下.

    作者:项以柱;季劲松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分娩中手指扩张宫颈术

    在产科临床上,我们常遇见一些骨盆及产力正常,胎儿不过大,胎位正常,胎头能随宫缩加强而下降,但宫口都不能按时开大,致使产程延长,又不能施行任何阴道助产手术,不得已只好剖宫产术结束分娩.为了既能保证母婴安全又不增加剖宫产率,近十余年来,我们采用手指扩张宫颈法,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血压急诊700余例临床分析

    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收住院的700例高血压急诊(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临床资料及血压水平,入院前病人对本病的认识、治疗和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目的:控制高血压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病人的远期预后.

    作者:崔玉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肉桂与其非正品的鉴别

    肉桂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是一种常用中药,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等功效.口前市场上的肉桂饮片掺杂有很多非正品,对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存在很大的危害.笔者根据在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出肉桂及其非正品的区别.

    作者:刘鹏飞;陈庆先;孙立梅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留置导尿拔管后预防尿潴留方法探讨

    导尿是一项侵袋性操作,易引起尿道粘膜的损伤,留置导尿时间过长,拔管后常易发生尿潴留.急、慢性脑血管病病人由于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留置尿管时间长短不一,病人拔管后常因尿潴留而需再次导尿.为探讨有效预防拔管后尿潴留的方法,对38例留置尿管的女性病人拔管前采取膀胱内注药及脉冲按摩的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彦红;杨莉红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与分型预后

    目的:了解病毒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以及心肌细胞的病理生理损害特征,对病情分型指导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近一年的18例患者对比临床症状和治疗后的转归.结果:大部分患者可以痊愈,近少数遗留心脏后遗症.

    作者:黄雷鸣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外文期刊的管理及利用

    图节情报信息工作是一种长期的科学研究工作,现代科技信息资料浩如烟海,要想站在地方病防治科研的前沿,必须收集分析大量的信息资料,并进行科学预测,从中了解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信息,为此,医学科技期刊在存储和传播科技信息,加速医学科技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戴英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肺神经纤维瘤一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0岁,胸痛一年,体检发现左上肺肿块.无咳嗽、咳痰、咯血等呼吸道症状,查体未发现异常.X线表现:胸正侧位片见左上叶段7cm×5cm×4.5cm肿块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图1).

    作者:阿汗·巴干接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内固定355例报告体会

    四肢开放性骨折早期内固定,多年来一直有不少争论.2000年至2006年355例四肢开放性骨折实施了早期内固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权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水压法在十二指肠破裂并肠瘘的临床应用

    目的:总结水压法[1]在十二指肠破裂并肠瘘的应用的临床经验及体会.方法:利用水压法在十二指肠破裂并肠瘘应用10例,在肠瘘的腹腔引流管尾端剪一小孔,管尾端连接输液装置,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水压调至9.8Kpa,滴入水量约24小时1000ml,根据肠瘘的愈合情况调节入水量及持续时间.结果:利用水压法在十二指肠破裂并发肠瘘的10例病人的临床应用,平均住院时间为62.6天,全部获得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水压法在十二指肠破裂并肠瘘的应用,既减少了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又明显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是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

    作者:黄晓礼;黄建民;李燕萍;刘莉平;吴军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清宫治疗药物流产不全30例分析

    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终止早孕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作为各种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经较人工流产更简便、安全、痛苦小、无创伤等优点.但药物流产也确有一部分发生流产不全的情况,若处理不及时,将会使病人健康受到影响,临床上不容忽视.现将我院2007年6月~2008年6月清宫治疗的药物流产不全30例分析如下.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浅谈越鞠丸在肿瘤疾病治疗中的运用

    在大多数国家,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甚至已取代心脏疾病,成为常见的死因.目前肿瘤疾病的治疗,大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以及免疫等治疗,在治疗中,癌症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和应对方式对其病情的发展和生存期有严重影响,心理社会因数也是癌症发病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肿瘤疾病的心理康复治疗不应忽视,越鞠丸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现浅谈如下.

    作者:曾洪长;罗萌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avl损伤图形的意义

    目的:讨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avl导联损伤图形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入选急性前壁(包括前壁、广泛前壁、前壁+侧壁)心肌梗死患者69例,分析入院当时心电图.avl导联损伤图形包括以下情况之一:①ST段抬高≥0.05mv;②ST段抬高幅度<0.05mv同时伴有T波对称性倒置;③ST段在等位线而伴有T波对称性倒置和病理性Q波形成(时间≥30ms).所有的患者于发病两周行超声心动图并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入院期间心脏事件情况.结果:伴avl导联损伤图形者CK、CK-MB峰值明显增高而LVEF明显降低.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avl导联的表现损伤图形是判断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

    作者:张琴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骨科抗生素使用抽查与分析

    目的:探讨骨科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在本院骨科200份病例中,调查逐个进行登记,分析获得资料.结果:使用抗生素的占98.50%,未使用占1.50%,预防使用的占88.64%;用于治疗占11.36%,全身用药占96.92%.结论:骨科抗生素的使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方案.

    作者:熊明智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探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做好健康教育、观察局部反应、置管期间护理、输0液前后的护理.

    作者:詹晶晶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探讨

    1 临床资料三年来,本科应用高频彩超诊断小儿腹股沟斜疝40例,均为男性,年龄1岁至14岁.左侧斜疝16例,右侧斜疝20例,双侧斜疝4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使用仪器为德国西门子J-60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选用7.5~10MHz线阵高频探头,采取平卧位直接多切面探查.

    作者:许建华 刊期: 2008年第10期

  • 孕产妇耻骨联合分离19例临床分析

    孕期弛缓素和黄体素这两种激素可以使韧带松弛,骨盆的伸缩性变大,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并有利于分娩之进行,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发生在所有妊娠的妇女.

    作者:马俊秋 刊期: 2008年第10期

中国医学杂志

中国医学杂志

主管:

主办:中华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