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豆对冠心病的重要作用

王彦

关键词:
摘要: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根源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怎么产生的呢?超量的活性氧自由基是罪魁祸首,体内超量的活性氧自由基,氧化并损伤血管壁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炎症免疫反应,单核免疫细胞与血小板等聚集在血管内壁,形成泡沫细胞,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壁硬化.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痔疮综合康复法

    痔是直肠下端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种.直肠上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叫内痔;直肠下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叫外痔;而两静脉丛相邻部位同时发生扩大、曲张,称为混合痔.对于痔疮的治疗除了执行医生处方外,还可采取自我综合康复疗法,可收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王东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乐在生活的每一方寸——周有光先生的百岁之道

    近日,百岁寿星周有光先生发表了新作<周有光百岁口述>.这位时年103岁、半个多世纪来默默无闻埋首于中国汉字改革和语言文字学的首席专家,曾参加邓小平同志亲自确定的中美文化合作项目--<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翻译、编审工作.

    作者:肖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超越寿命极限——黄帝内经的养生大智慧

    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第-部养生宝典、第-部生命百科全书.<黄帝内经>提出了先进的养生理念--养生就要超越寿命极限,并对实现目标提出了四个等级和标准,远远超越了现代医学的界定,值得广大中老年人学习与借鉴.

    作者:朱正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茵陈治疗肝炎效果喜人

    茵陈是中医治疗肝炎的专用药物,现代广泛应用于黄疸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的治疗,在日本也获得了喜人疗效.一、具有利胆保肝作用现代研究证明,茵陈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的作用,能增加胆汁中固体物、胆酸和胆红素的排出量.

    作者:陶祥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久病延年重在养护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今年77岁.1994年查出肝硬化、脾肿大,便抓紧治疗,经过15年的治疗,病情一直稳定.我还患胆结石、胆囊炎及胃炎、颈椎病、痔疮等.在长期的治病过程中,我深感养护特别重要,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作者:周树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饮食防治新观点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代谢性疾病.其分解代谢的产物--尿酸在体内堆积,形成尿酸钠结晶,引发高尿酸血症或痛风性关节炎或尿酸性肾结石.1998年上海市曾调查2103名成年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约占10%,到2002年青岛市亦调查2438人,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已达25%.需要注意的是,许多高尿酸血症并无症状,不经化验自己还浑然不知,直至发展成痛风才急着求医.因此,广大中老年人一定要加强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作者:顾景范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如何防范静电的危害

    干燥的季节,人们经常发现自己带静电产生放电现象.一些心律失常的病人,无法查到器质性病变,然而改穿纯棉衣服后,心律迅速恢复正常.这一怪异现象,是静电惹的祸.

    作者:谢在永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春季餐桌野菜香

    春天如约而至,餐桌也该添上一道新的风景线了,这就是野菜.野菜比栽培蔬菜拥有更高的养分,如蛋白质高20%,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也胜过一筹,微量元素多达数十种之多,具有口感清香及污染少等优势,不可失之交臂.

    作者:汪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学会自我管理健康

    受社会竞争、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不少人出现抵抗力下降、慢性疲劳、腰酸背痛、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兴趣甚至感到苦闷等症状.如果出现了上述症状又查不出明确疾病,那么您很可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了.

    作者:林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老年痴呆核酸饮食疗法

    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达600万人,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癌症之后的第四大杀手.此病对老年人危害极大,核酸饮食疗法则是预防老年痴呆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敖拉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健身九段功

    我今年96岁,常年坚持体育锻炼,在长期的锻炼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健身九段功.此功不仅能活动肌肉、关节,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抵抗疾病和延缓衰老作用,适合高龄老人操练.

    作者:徐建铭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胃痛如何选用中成药

    胃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症状,常由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引起.慢性胃痛一般预后良好,服用中成药时,需要根据中医分型选择对症药物,才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王佩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国专家建议——住院患者要预防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是引起住院患者突然猝死或重大并发症的危险事件,其中有些人危险发生前毫无症状,更加重了此症的危险性.目前,外科住院患者对此症的预防已受到重视,与此相比,对内科住院患者的预防尚显不足.原因一方面是内科患者病情复杂,难以及时识别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者;二是还没有被内科医生和病人普遍重视.有鉴于此,特将我国专家新建议介绍给大家.

    作者: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国内丹学——养生抗衰老的至高宝藏

    在防治疾病与延缓衰老领域内,现代医学日新月异地为人类提供着新观念、新医药、新的保健产品.然而在逆转衰老的命题前,却仅仅刚开始打破禁区,发起了在基因和千细胞工程领域的抗衰老探索.到底有没有逆转衰老之路?路在何方?这是现代人还不敢倾注希望的问题.然而在中国.早有一条金丹之路铺设千年,等待我们去驰骋.

    作者:古涵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豆浆并非人人皆宜

    ▲乳癌高危人群不要大量喝豆浆目前医学理论界对豆浆存在着争议:一方面,很多营养学家比较强调豆浆的养生作用,例如其中的异黄酮对女性身体的保健作用、大豆低聚糖有改善肠道菌群等作用.但另一方面,国外有研究报告称,高剂量的异黄酮素不但不能预防乳腺癌,还有刺激癌细胞生长的可能.所以,有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妇女好不要摄取大量异黄酮素或长期大量喝豆浆.

    作者:王晶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国外糖尿病食疗新方

    1.上午11:00血糖值很关键法国糖尿病专家路易·莫尼耶教授研究认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关键的是上午11时的血糖值.它关系到全夭血糖水平,这一时刻的血糖浓度越高,其在11~17时血糖浓度上升就越为严重.莫尼耶认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如控制在10~10.6毫摩尔/升以下,整个下午的血糖值将基本能保持正常.

    作者:孙淑芝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紫苏——药食两用的保健新星

    紫苏的叶称紫苏叶、茎称紫苏梗、子称苏子,全部都是中药,也可以食用,是中老年药食两用的保健佳品.防治感冒与胃病的良药紫苏除含维生素和矿物质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物质,有特异芳香.

    作者:高花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水果次生物质的抗癌功能

    医学研究表明,水果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合成与积累了许多次生物质,生物活性显著,具有良好的抗癌功能,证实了水果的良好保健作用.兹将现代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李思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白藜芦醇——对抗衰老与疾病的重要生物素

    发展治疗老年疾病的药物,其本身应该具有明显的抗衰老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关注与研究的白藜芦醇,就是这样一种新型生物素,它不仅是强抗氧化剂,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还是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激活剂,可对抗许多老年性疾病,预防肿瘤.下面对白藜芦醇的作用做一全面综述.

    作者:张秀敏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哪里疼都要警惕——痛在此处,病在何方

    疼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症状,具有警示作用.一般说来,疼痛部位就是疾病所在,但是也有许多远离病灶的放射陛疼痛,需要我们及时识破原发病灶,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李增烈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