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秋天吃白色食物宜养肺

鲁峰

关键词:
摘要:秋分过后,恼人的秋煤就会随之而至.秋燥容易伤人肺腑,使人口干舌燥、鼻干唇裂等.中老年人往往会有咳嗽气喘、皮肤干燥、皮肤瘙痒以及大便干结、便秘等症状.中医的五行理论认为:肺属金,其色尚白,所以白色食品有益于肺经.秋燥时节,打理自己的食谱,加入一些除燥养肺的白色食材,必对身体大有裨益.
健康指南杂志相关文献
  • 皮肤瘙痒,警惕荨麻疹

    进入秋季,很多人会觉得皮肤异常瘙痒,并伴随一些苍白色、粉红色的风团,严重的还会起水泡,这很有可能是患了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好发于季节交替的时候.它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的一种皮肤疾病;可迅速发生与消退,且伴有剧痒,也可引起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由于荨麻疹很难根治,平日应注意远离过敏原.

    作者:林怡亭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科学预防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脑血管意外”等,是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阻塞或出血)引起神经功能损害的一组综合征.患病后,轻者致残,重者致命,这对患者及其家庭,甚至整个社会都将造成沉重的负担.当前,脑卒中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有数据表明,全球每6秒有1人死于脑卒中,每6秒有1人因脑卒中致残.

    作者:周良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糖尿病和痛风病人用降压药有讲究

    一位痛风兼患糖尿病又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长期服用复方降压片,降压的效果很好.我告诉他,痛风或糖尿病患者服用复方降压片来降血压是不合适的,原因是复方降压片中含有双氢氯噻嗪,它有抑制尿酸排泄作用,又降低糖耐量,会加重痛风和糖尿病的病情,且痛风或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程度不等的肾病,它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双氢氯噻嗪并无保护肾脏的作用,故糖尿病或痛风患者不宜以含有双氢氯噻嗪的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来降压.

    作者:袁秉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保护关节,远离骨关节炎

    今年的10月12日是世界关节炎日.骨关节炎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且女性多于男性.据估计,我国约有1.2亿人患有骨关节炎,60岁以上的人群患病率达50%,而在75岁以上老人中,则有80%左右都患有骨关节炎,且该病的致残率高达53%.骨关节炎疾病早期由于受累关节疼痛、僵硬,患者活动能力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会随之下降.随着病情发展,则可能进一步导致关节功能丧失而致残,甚至生活无法自理.因此,对骨关节炎一定要及早预防,绝不可掉以轻心.

    作者:陈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中医肾虚的信号与调养

    人过中年以后,肾气开始虚损,不经意之间会出现一些小症状,提示我们的肾气已虚,需要调养肾气、补益肾气了.一、频繁起夜,肾阳亏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夜尿增多,多为肾阳亏所致.尿液的生成、排泄都通过肾脏完成,依靠肾对水的蒸腾汽化、重吸收.肾对水的吸收过程如同蒸馏器,只有给蒸馏器加热,水分才可被气化输送至各个组织器官,被身体充分利用.一旦肾阳不足,肾精缺乏,水液就无法顺利蒸腾汽化、重吸收,因此只能长时间潴留,导致尿频.

    作者:薛磊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颈部动脉夹层的诊治和预防

    颈部动脉夹层尽管发生率比较低,但对低龄中老年人危害严重,因此需要了解本病的防治知识.颈部动脉夹层是指颈部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继而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主要为颈内动脉夹层、椎动脉夹层.欧美研究发现,患者平均年龄44.0~45.8岁,无一般心血管危险因素,非开放性创伤是发生本病的重要原因.发生动脉夹层不一定与运动剧烈程度相关,咳嗽、擤鼻涕、颈部按摩、从事某些体育活动,如举重、羽毛球、高尔夫球、网球及瑜伽等都可能导致该病.

    作者: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肌梗死的紧急就医与治疗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常见的多发病,其引发的严重后果就是心肌梗死,而心梗需要争分夺秒地紧急就医和抢救.因此,冠心病患者应当多了解有关心肌梗死的就医知识,以防范万一.一、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先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先兆(前驱症状)可表现为新出现的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突然发作频繁或程度加重,常见的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其次是上腹部疼痛,少数表现为胸闷憋气、左颈部或左上肢发麻、心悸、头晕等.前驱症状大多数发生在发病前1星期内,也有的在发病前1~3星期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也可没有先兆症状而突然发病.

    作者:李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养心五境界,滋养长青树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人的健康长寿与遗传因素的关系只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因素占8%,气候条件因素占7%,而60%取决于自己 ”可以看出,心理养生是多么重要.善良——健康长寿的土壤心理养生必须以善为本,长寿者多数是敦厚为善之人.明代名医张景岳说:“欲寿,唯其乐;欲乐,莫过于善.”凡与人为善者,死亡率明显偏低.一个人多行善事,能经常帮助弱者,心中必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坚信自己活着于他人有益,甚至是他人的生活支柱,更会成为巨大的精神鼓舞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会使人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作者:范士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胆囊炎、胆石症怎么吃?

    胆囊炎与胆石症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胆囊炎与胆石症的发生与饮食有很密切的联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的饮食类型从“温饱”转向了“吃好”,食物过于精细,不少还都是高脂、高糖饮食,而长期食用高脂、高糖饮食、饮用酒类等都可能引起胆囊炎、胆石症.

    作者:王健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不容忽视的1.5型糖尿病

    经过多年的科普宣教,目前大众对1型(胰岛素依赖型)和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都已经比较熟悉,而对1.5型糖尿病则仍然非常陌生.其实这种糖尿病并不罕见,只是过去人们对它不认识或认识不够,往往误诊为2型糖尿病,从而导致治疗方法不正确或不及时,产生不良后果.近年来,由于医生对其认识的加深和检测手段的提高,这种糖尿病的病人被发现越来越多.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的10%~15%,应当引起中老年人的广泛注意.

    作者:王雪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牙龈出血病因多

    在我国,很多人都有牙龈出血的经历,尤其是在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或者在吃较硬的食物如苹果、馒头后发现食物上有血迹.很多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牙龈出血到底是什么原因以及如何治疗,甚至往往有些患者担心自己得了血液系统的不治之症.其实,造成牙龈出血的常见的原因是牙龈炎,换句话说,患者发现自己牙龈出血表明自己至少是罹患了牙龈炎.

    作者:荣文笙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治疗呃逆有妙方

    呃逆也称打嗝,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吸入冷气、摄入过冷或过热的饮料或食物、进食过快等都有可能引起“打嗝”.大多数的呃逆是一种暂时性的生理现象,能够自然缓解,无须治疗;偶尔也有一些因其他疾病引发的,往往也较轻微而能自愈.但是,当呃逆持续不断发作,给患者带来不便和痛苦时,则必须加以调治.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些制止呃逆的方法.

    作者:陈君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按照膳食指南,设计平衡膳食食谱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应用和实践,是把营养和健康科学知识转化为平衡膳食模式的促进和推广过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消费者健康生活的指导,在生活实践中可广泛运用.一、设计平衡膳食,管理一日三餐设计家庭一日三餐的基本原则包括:食物种类和数量能满足一家营养需要;是全家喜爱的食物和菜肴、价格适宜;烹饪用较短时间和较少劳动、并大限度地保持了营养不损失;三餐饭菜食物多样并有饱腹感;挑选食物时考虑其营养和健康功能等.把平衡膳食模式作为自己的膳食模式,并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充分发挥平衡膳食对健康的有效作用.

    作者:中国营养学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理性地看待“他汀”

    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氯伐他汀、匹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这一家子是调脂药,它们能降低人们血中的胆固醇等脂肪类的物质.胆固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提起胆固醇,真让人“头痛”,因为如今威胁人们健康之“”的心脑血管病,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塞、脑溢血之类疾病的罪魁祸首竟然就是这胆固醇!血中胆固醇越多,对人的健康威胁也就越大.

    作者:杨秉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抗氧化抗衰老家族与新秀

    自由基对细胞和组织的侵害,导致各类疾病的发生,也促使人体过早衰老.因此,人类抗衰老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抗氧化,通过减轻细胞氧化损伤而延缓衰老.下面就让我们翻开抗氧化家族的家谱,了解一下这个家族中的各位新老成员吧.

    作者:孙存普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高龄老人要加强血压管理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重大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80岁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我国每年有200万人死于高血压,脑卒中导致的死亡71%与高血压相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53%与高血压相关.高血压是高龄老年人心血管病治疗的难点和重点,因此,必须加强对高龄老年人的血压管理,提高血压达标率,以有效降低高血压对高龄人群的危害.

    作者: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当癌症骤然降临时

    在人的一生中,三分之一的人可能罹患癌症,其中又有四分之三的人可能死于癌症.尽管癌症如此常见,但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被宣布患上了癌症.癌症的骤然降临,犹如晴天霹雳,它对生命威胁的不可预知性,它的治疗手段及过程的复杂性,往往使患者及家属不知所措.由此而引发的震惊、怀疑、否认、愤怒、恐惧、悲伤等一系列负面情绪随之迸发.对于每一位癌症患者来说,无论社会经历、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经济支持状况如何,癌症都可能是他一生中面临的大危机.

    作者:于世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防治骨质疏松为长寿储备骨量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当今骨质疏松已是继高血压、糖尿病之后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白皮书》报告,我国至少有6944万人患骨质疏松症,大约每5人中即有1例患者,其中男性1534万人.另有2.1亿人骨量低于正常标准,存在骨质疏松的风险;我国50岁以上的人群骨质疏松总患病率为15.7%,而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这一比例还将逐步增加.

    作者: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心理调节推迟老化进程

    人上年纪以后,不仅生理机能方面出现老化,在心理动机方面也进入老化进程.如何让自己做到合理接受衰老?有没有一些适当、适度的延缓衰老的方法能够有益于老年人做好心理适应?下面为您推荐几种推迟老化的方法,老年朋友们可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方法加以采用.

    作者:王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当心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常见的有致盲并发症的视网膜血管病,发病率约2%.~8%..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平均发病年龄在60~70岁,90%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该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和视野缺损等症状.如未能及时治疗,会导致玻璃体积血,严重者在视力丧失的同时还会导致顽固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且患者会出现持续眼胀、头痛等症状,终会导致失明.

    作者:黄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健康指南杂志

健康指南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