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及康复服务现状——以南京市城区养老机构为例

路飞扬

关键词:老年残疾人, 康复需求、康复服务
摘要:我国老年残疾人人数的增长已成为全国残疾人数变化的主要原因,老年残疾人是残疾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康复作为残疾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残疾人的康复问题将成为我国康复事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将以南京市为例,通过调查城区的主要养老机构中老年残疾人对康复的需求情况以及机构提供的康复服务情况,了解实际的康复需求与服务供给的情况,希望能为老年残疾人康复事业提供相应的建议.
心理月刊杂志相关文献
  • 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后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鼻内窥镜手术后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应用优质护理能有效加快患者病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依临床实际治疗将纳入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氨氯地平(对照组)和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观察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比对照组的73.33%高,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时,选择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亦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

    目的 探析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本院妇产科接诊的86例足月孕产妇,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产科护理新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自然分娩率及剖宫产率.结果 研究组自然分娩选择率及实际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 产科护理新模式可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结合一指禅推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电生理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结合一指禅推法对腕管综合征患者电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13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与结合组,每组66例.手术组患者行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结合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行一指禅推法治疗.治疗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的拇指-腕SCV、中指-腕SCV、拇指-腕SNAP、中指-腕SNAP、拇指展肌CMAP以及正中神经DML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拇指-腕SCV、中指-腕SCV、拇指-腕SNAP、中指-腕SNAP、拇指展肌CMAP指标较治疗前升高,正中神经DML指标降低;且结合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切口腕管松解术结合一指禅推法可有效的改善腕管综合征患者的周围神经电生理指标.

    作者:王国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发生机制与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脑卒中后的肢体痉挛是导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患者在病程发展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康复护理和健康指导.根据肢体痉挛的发生机制和病程特点确定不同时期康复护理重点,选择恰当的护理方法和健康教育内容,这样才能使患者得到及时、准确、有效且具有预见性的康复护理,维持康复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水平.

    作者:张艺琼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模块式产后访视护理计划在社区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模块式产后访视护理计划在社区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90例社区产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用普通护理,模块式产后访视护理计划组用模块式产后访视护理计划.比较两组母乳喂养率;泌乳量评分情况;护理前后产后角色适应评分;产褥感染、乳腺疾病、子宫复旧不佳以及营养性贫血发生率.结果 模块式产后访视护理计划组母乳喂养率、产后角色适应评分、泌乳量评分情况、产褥感染、乳腺疾病、子宫复旧不佳以及营养性贫血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P< 0.05.结论 社区产妇实施模块式产后访视护理计划效果确切.

    作者:章丽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早期胃癌29例ESD术后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本院完成的29例胃早癌患者ESD术中、术后、术后随访的情况,了解ESD对胃早癌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29例经NBI、靛胭脂染色和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早癌的患者,黏膜下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美兰生理盐水行ESD治疗,并进行至少5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后的情况.结果 29例患者切除标本0.8×0.8 cm至4.5×5.0 cm;ESD操作时间30~85min.剥离成功率93.1%.2例胃早癌患者病理示切除标本基底部有癌组织,转外科行根治性切除.2例胃早癌患者在手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情况,对此对患者实施内镜下止血治疗后症状消失,没有出现穿孔情况.患者住院天数为10~21 d,平均住院时间为12.5 d,随访短6个月,长5年,平均随访23.6个月;全部病例随访无异常,复查内镜示创面愈合,无复发.结论 ESD治疗胃早癌的疗效良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作者:宋文冲;吕巍巍;乔秀丽;高孝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的实现与可行性评估

    目的 了解临床护理管理中分层的实现与可行性.方法 将本院收集2017年1月~2018年2月的7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护理常规,分层管理组用分层的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满意度;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态度、技术水平;护理前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纠纷.结果 分层管理组满意度、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整体评价、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文书质量、护理态度、技术水平、护理纠纷方面相较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住院患者实施分层的护理管理方案效果理想.

    作者:石学萍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的麻醉效果

    目的 观察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40例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患者.年龄65~95岁.ASA分级Ⅱ-Ⅳ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体表定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分别于腘窝上坐骨神经、隐神经处注入0.375罗派卡因20 mL、10 mL;对照组于L3-4间隙穿刺,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派卡因1.6~2 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15(T1)、30 (T2)、45 (T3)、60(T4)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的麻醉效果和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和SpO2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观察组T1时的MAP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T1时的MAP有显著变化(P<0.01);两组麻醉前后HR和Sp02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的麻醉效果均满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8例尿潴留,4例恶心呕吐,2例心动过缓,而观察组只有2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腘窝上坐骨神经联合隐神经阻滞应用于糖尿病足清创骨水泥抗生素覆盖手术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比较稳定,副作用少.

    作者:赵云鹏;孙颖;张龙;张云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 在2017年6月16日~2018年6月16日期间选取112例疑似急性阑尾炎患儿为此次实验人员,均进行C-反应蛋白、尿常规检验,随后以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性和诊断正确率.结果 尿常规检验检测对急性阑尾炎的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76.00%、41.67%、24.00%、58.33%、76.00%;C-反应蛋白检测对急性阑尾炎的正确率、误诊率、漏诊率、特异性、敏感性分别为95.00%、8.33%、5.00%、91.67%、95.00%,相比之下,C-反应蛋白正确率高于尿常规检验正确率(P<0.05).结论 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时,运用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更高,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

    作者:徐君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扁桃体挤切术的干预

    目的 探讨儿童扁桃体挤切术后的管理,旨在总结儿童扁桃体挤切术后的经验.方法 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86例行扁桃体挤切术的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精心进行入院时的指导、手术前后的干预、疼痛干预、体温过高、术后出血的急救、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结果 所有患儿在术后48 h能够进行正常的饮食,在术后5~7d表现的症状均消失且痊愈,对患儿进行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儿童扁桃体挤切术患儿只要正确全面评估患儿的全身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就会充分发挥患儿及其家属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早日康复.

    作者:张永志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钛种植体表面改性及其对骨整合的影响

    骨内种植体已被广泛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种植治疗的成功是基于骨整合的过程,近年来,临床实践表明钛种植体的表面成分、表面形貌和表面粗糙度在骨整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种植体表面改性的方法及其在骨整合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作者:曹京悦;王冉;吴文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脑梗塞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1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一组设为对照组,实施循证护理的一组设为研究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及抑郁评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塞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龙然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高血压并发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AF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高血压伴房颤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常规应用胺碘酮,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以80mg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以160mg缬沙坦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给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心室构型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室构型各项检测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有效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可有效地改善高血压合并房颤患者心室构型,且随着缬沙坦剂量的增大,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韩强;龙艳丰;石磊;达立平;薛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舒适护理模式在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体会

    目的 分析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急性哮喘急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方法,将本院201 8年10月~2018年11月底所撷取的50例急性哮喘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急性哮喘患儿急诊护理中,实行舒适护理模式,能及早消除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效果较佳且安全、可行.

    作者:赵明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通过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分析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结合2018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本院产科门诊中进行产前检查的68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产妇34例,采取产科门诊常规检查和宣教的教育方式,观察组患者34例,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取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的教育方式,针对两组初产妇的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后2h出血量和新生儿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经过对比后,在总产程方面,观察组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会阴侧切率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助产士门诊模拟分娩教育的方式,可以帮助初产妇增强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和动力,改善分娩结局.

    作者:牟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静脉用药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8年6月来本院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186名,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口服药物的治疗方法,持续用药3~4d;对照组患儿采用静脉给药的治疗方法,持续用药1 ~ 2d.分析患者的自我恢复感受和医生对于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的评估,得到试验结果.结果 通过对186例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静脉给药和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性(P>0.05),且静脉用药与口服药物的治疗价格存在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 静脉给药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不显著,且治疗开销大,对患儿的抗生素耐药性影响较大.

    作者:李娜;杨国勇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早期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的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妊高征产妇48例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中,平均将其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4).两组患者均予以基础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加行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改善情况、不良情况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对照组其改善指标差于试验组,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其早产等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将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妊高征患者中,能够对血压指标改善,提升良好妊娠结局.

    作者:王迎春;张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细致化护理应用于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 为了研究在胸外科重症术后呼吸功能恢复当中应用细致化护理方法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胸外科2015年7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加以收集,其后随机将其全部划分为人数均为50例的对比组及研究组中.其中给予研究组细致化护理,对比组患者常规化护理.结果 从住院时间、不良事件、护理满意率来看,研究者的护理效果远远好于对比组,可以得出P<0.05有极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总而言之,在胸外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当中应用细致化护理方法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尤其是在呼吸畅通性保持、肺功能改善、抵抗力提高以及促进早日康复等方面的作用极其显著,因而值得在临床当中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作者:胡爽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脊柱骨折合并截瘫伴焦虑抑郁病人的心理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截瘫患者伴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 研究资料为54例脊柱骨折合并截瘫伴焦虑、抑郁病人,为了便于比较,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给予干预组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脊柱骨折合并截瘫伴焦虑、抑郁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由此可见这种护理措施是有价值的.

    作者:邵秀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心理月刊杂志

心理月刊杂志

主管:国家体育总局

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