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间质纤维化的防治进展

牟利军

关键词: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
摘要:肾间质纤维化(TIL)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和病理基础,TIF的早期防治对肾脏疾病的转归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TIF早期防治新进展作出综述.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相关文献
  • 蛋白质芯片SELDI-TOF-MS技术与泌尿系肿瘤研究

    蛋白质芯片SELDI-TOF-MS技术是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全新技术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就其技术原理及在泌尿系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t-derived growth,PDGF)是一类具有致增生、硬化和化学激活特性的促细胞生长因子,在肾脏病理改变中表达水平升高,在肾间质中通过诱导肾小管间质细胞增生、表型转化、炎性细胞浸润等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抑制PDGF表达及活性对肾脏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会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

    尿路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IP)为尿路肿瘤的一种.其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了,可能与炎症刺激、某些致癌因子的刺激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梗阻症状.诊断主要依靠尿道膀胱镜检及病理学检查,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可能有助于诊断.目前发现IP有复发及恶变倾向,与尿路移行细胞癌关系较为密切,因此需于术后定期随访.

    作者:陈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发病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炎症是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发生与持续进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概述了DN发病炎症实验与临床研究证据、可能的机制及干预措施,为进一步延缓或逆转DN的进展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吴国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上尿路结石51例患者行一期B超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PCNL.结果51例患者一次取净结石36例,一周后经瘘管再行PCNL取净结石10例,两次手术结石总取净率90.19%,手术时间平均15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7天,平均住院15天,其中5例患者输血,输血量平均3ml,未出现大的并发症.结论单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是有效的方法.

    作者:曾少明;常江平;王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转化生长因子β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近年的研究从多方面、多层次证实了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升高与肾间质纤维化密切相关,是导致肾纤维化重要的作用因子之一.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数仅处于细胞培养或动物实验阶段,且仅进行短期的观察.有关TGF-β在人类纤维化肾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作用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聂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常见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基因多态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薛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DBCCR1基因在膀胱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DBCCR1基因(deletedin bladder cancer chromosomeregion candidate1,DBCCR1)定位于人染色体9q32-33上的一种新的候选抑癌基因.目前研究表明DBCCR1编码蛋白对细胞周期G1/S期有负性调控作用.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和CpG岛的高甲基化(Hypermethylation)是导致DBCCR1失活的主要机制.在膀胱肿瘤组织及膀胱癌细胞系的研究中发现该区域异常改变普遍存在,提示DBCCR1的失活与膀胱肿瘤的发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作者:米军;李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终末期肾病血管钙化的防治

    血管钙化在终末期肾病患者很常见,它相似于骨的形成过程.深入认识这一疾病的特点、危险因素、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对于防治终末期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寻找治疗策略,阻止这一致命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在肾脏中的应用前景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自从1970年被发现,对于它的相关生物学特性、培养、分化及其多潜能的特点,许多研究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是对这些研究所得出的较为公认的结论的一个总结,并且就其在肾脏病治疗方面上的应用前景做了相关展望.

    作者:房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对氧化应激的影响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氧化应激的增加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的一个主要因素.氧化应激与肾性贫血程度呈正相关,提示我们尽可能地纠正贫血对于降低氧化应激,减少心血管发病率有帮助.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实行预防性抗氧化治疗,以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疾病和透析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张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与糖尿病肾病

    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轴在糖尿病肾病发病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可明显改善肾脏病变.

    作者:王战建;王依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醛固酮、高血压和心血管、肾脏疾病的关系

    本文主要综述醛固酮在介导心、肾疾病方面的作用,独立于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另外,讨论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意义.

    作者:郝丽荣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环氧化酶-2在膀胱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环氧化酶-2(COX-2)是环氧化酶的诱导型,是前列腺素(PGs)合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限速酶.近年来,COX-2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方面的研究日益深入,有望成为膀胱癌防治的一个新靶点.本文就其生物学特点及在膀胱癌中的研究现状及COX-2抑制剂在膀胱癌防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常峰;李成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炎症机制与肾小球硬化的新进展

    炎症细胞、炎症因子通过多种途径参与肾小球硬化的发生、发展,但炎症细胞与炎症因子并非单独起作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强大的网络,共同影响着肾小球硬化的进展.

    作者:黄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基质Gla蛋白(MGP)

    MGP是体内研究中首个报道的钙化抑制因子,它通过多个环节影响血管钙化过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中MGP基因多态性与临床表现及预后关系密切.

    作者:王开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与肾小球硬化关系的研究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作为内在的修复因子在削弱疾病进展中起关健作用.本文回顾HHGF与肾小球硬化发生的关系及其基因重组技术应用的研究.HGF作为治疗肾小球硬化的一种可能的新措施.

    作者:张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肾脏保护机制及应用

    近年研究表明肝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重要的肾脏保护因子,本文就其肾脏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在多种肾脏病模型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宋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理

    肾间质纤维化对机体的影响不仅看纤维化的范围,还应看是否有细胞因子,特别是纤维化特异蛋白1的存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与肾小管上皮转分化、多种细胞、细胞因子、血管紧张素Ⅱ、缺血缺氧等有关.过去认为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现发现有些基质金属蛋白酶促进肾纤维化.

    作者:张翥;苏克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ABO血型不合肾移植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ABO血型不合一直是肾移植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目前已有许多方法用于控制和避免ABO血型不合的移植排斥反应,延长移植肾的生存时间,保护移植肾的功能.这些方法有的已经在临床中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血浆置换或免疫吸附、脾切除术、免疫抑制剂等,有的尚处于研究阶段,如基因治疗、抗CD20单克隆抗体治疗等.本文就目前ABO血型不合肾移植的原理、主要的抗排斥反应措施的临床应用及评价作一综述.

    作者:何云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