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惠娟;薛雪;虞健
目的 讨论冠心病患者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MAO)与其发生房颤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2月于该院就诊的2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40例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作为实验组,6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TMAO与房颤发生的相关性,根据入院时患者TMAO水平四分位分为4组,分析氧化三甲胺与房颤危险因素及心肌重构指标心房、心室腔内径大小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氧化三甲胺高于对照组,且其水平与房颤发生风险、心肌重构指标有正相关关系.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左心房前后经、右心房左右经、NT-proBNP、CTnI、TMAO、LEF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NT-BNP是诱发房颤的危险因素(P<0.05).氧化三甲胺四分位组间各指标差异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糖尿病比例、高血压比例、有房左右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敏C反应蛋白、LVEF、左心房前后径、NT-proBNP、CTnI有显著差异(P<0.001),随TMAO水平增高,房颤发生率越高(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TMAO与左心房前后径、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NT-proBNP、LVEF相关(秩相关系数分别为0.704、0.696、0.680、0.635、-0.561).结论 血浆TMAO水平与冠心病患者房颤发生相关,并与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BNP水平密切相关,且与心肌重构相关.
作者:张兰玉;张佩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损伤的临床救治效果.方法 该次实验主要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1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开始之后,这16例患者均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11例患者泼尼松药物口服,在患者服用8周后,减少泼尼松的服用;给予5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对于一些疗效不佳的患者给予一定的血液透析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观察患者的血白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患者的尿量及尿蛋白定量的具体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结束之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这16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存在18.75%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并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18,P=0.01.).结论 通过该次研究可以知道,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损伤严重的威胁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生命,若是尽早地进行医治,纠正一些可逆的因素,同时患者义可以获得积极的治疗,这样的话,就可以尽早地改善患者的情况,及时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避免危机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作者:黄晓琳;石咏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俯卧位呼吸机通气在重症肺炎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仰卧位呼吸机通气,观察组采用俯卧位呼吸机通气,两组患儿均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治疗两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不同时段的血气分析,以及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在6、12、24 h的PaO2变化分别为(89.9±2.1)、(91.2±7.2)、(92.1±8.2)mmHg,与对照组的(88.7±9.1)、(88.1±7.7)、(90.2±8.0)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12、24 h的PaO2/Fi02变化分别为(145.4±5.2)、(151.9±6.5)、(183.4±8.6),与对照组的(121.1±5.5)、(127.4±7.3)、(151.5±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40.00%).结论 俯卧位呼吸机通气可明显提高通气效果,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方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观察,探究两种方法的特点.方法 从来该院针灸康复医学科门诊治的2016年3月-2018年4月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68例,男性88例,女性80例,年龄范围51 ~82岁,平均年龄为(67±6.89)岁,出血性脑卒中110例,缺血性脑卒中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4例,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84例,采用康复治疗+针灸,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肢MAS评分水平(1.39±1.28)分、下肢(1.57±1.31)分,治疗前后差值为(1.10±0.35)分、(1.44±0.21)分,均高于治疗后对照组(t=4.733,5.683,5.793,4.893,P<0.05);观察组经3周治疗后的运动能力(98.25±4.42)分和生活行为能力(5.34±0.52)分高于对照组(t=6.483,4.55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疗总有效率(7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97,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疗法较单纯康复疗法更能提高脑血管意外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日常活动功能、运动功能和疗效,降低疼痛程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夏兆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探讨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临床疗效及可靠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100例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西帕依固龈液,金栀洁龈含漱液漱口,两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0 d)后开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第2周,第四周,观察组的3项指标(2.41±0.28),(1.02±0.41),(1.87±0.33),(1.27±0.44),(2.01±0.33),(1.07±0.39)与对照组(2.91±0.32),(1.92±0.39),(2.41±0.43),(2.12±0.47),(2.31-±0.36),(1.79±0.36)比较,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8,5.287,4.287,2.369,7.387,4.674,P<0.05).观察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的治愈率54%,治疗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30%,74%,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8,5.409,P<0.05) 观察组的牙龈充血消失时间(2.5±0.6)d,牙龈肿胀消失时间(3.1±0.4)d与对照组比较(3.4±0.7)d,(3.9±0.6)d,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8,7.366,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能够有效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安全性较高,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何福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4月-2018年4月为时限,择取该院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36例)和对照组(常规非溶栓治疗,36例),评价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1 d NIHSS量表(7.9±3.6)分,Barthel指数(71.5±11.3)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6.174,P<0.05;t=8.533,P<0.05);实验组治疗后PT(12.6±1.9)s,APTT(31.6±4.1)s,CRP(8.5±4.2)mg/L,不良反应率2.78%,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6,P>0.05;t=1.035,P>0.05;t=0.481,P>0.05;x2=1.578,P>0.05).结论 阿替普酶超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优于非溶栓治疗,可早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恢复,值得推广使用.但可引起出血不良反应,临床用药需加强观察,以保证疗效,提供安全性.
作者:梁海峰;刘敏华;杜守云;薛晓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对于老年骨骼转子间骨折采取PFNA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取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患者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动力髋螺钉固定术,治疗组患者采取髓内固定系统(PFNA),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 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55.33±39.77)mL,手术时间为(83.54±47.28)min,下床负重活动时间为(10.38±2.7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t=12.315,9.886,4.423,P<0.05);Harris评分为(84.56±11.2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属于等级良(t=6.815,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35(17.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5(5.7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x2=6.743,P<0.05).结论 采取PFNA的方式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风险小,有利于患者减少恢复时间从而尽早下床行走以及负重,并具有较小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许家亮;杜晓春;丁骁鹏;胡继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病痛和经济负担,且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因此,股骨头坏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从中医“治未病”角度出发,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作整理总结,以期发现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更有效防治方法.
作者:王振亚;郭珈宜;李峰;张云飞;郭艳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患者拔牙后即刻行隐形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口腔科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164例拔牙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82例,对照组在拔牙后即刻给予患者塑胶义齿进行修复治疗,研究组在拔牙后即刻给予患者隐形义齿修复治疗,3个月后复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复诊时,成功51例,基本成功29例,失败2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8,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34%高于对照组75.61%,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31.71%,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5,P<0.05).结论 患者拔牙后即刻行隐形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度高,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大力进行推广.
作者:殷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宫腔镜电切术并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该次的实验探究中将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的患者将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并联合药物治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将只采取使用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采取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效果对比以及不良情况的比较,进而对两种治疗方法做出分析探讨.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可得,研究组的治疗效果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1.7% (x2=6.235,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情况42.9%(x2=5.935,P<0.05).结论 对于子宫息肉的患者而言,采取使用宫腔镜电切术并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较之前只使用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而言,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经过临床的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许慕慧;陈少妮;张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以39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酵母组(Y组)和“酵母+苯溴马隆”组(YB组),每组13只.Y组给予酵母粉[10 g/(kg·d)],YB组给予酵母粉[10g/(kg·d)]和苯溴马隆[5 mg/(kg·d)],C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分2次灌胃给药,持续4周.实验前和实验后,大鼠外眦静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0)、葡萄糖、胰岛素(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干预后,Y组大鼠血清UA水平没有明显升高(t=-1.169,P>0.05).Y组大鼠血清XO活性升高[干预前(9.7±0.8) U/L,干预后(10.8±1.0) U/L,t=-3.700,P<0.05],且高于对照组[(9.0±1.1) U/L,t=-4.384,P<0.05];同时Y组大鼠血清INS水平降低[干预前(1.61±0.15) mU/L,干预后(0.91±0.29) mU/L,t=-8.381,P<0.05],并低于对照组[(1.15±0.21) mU/L,t=2.970,P<0.05].结论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升高使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损伤所致.
作者:马淑丽;李省三;李洪龙;娄峰阁;李继媛;孙威;陈影;梁馨元;刘畅;张淼刚;薛阳;薛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价值评价.方法 参与研究的94例患者,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人院接受治疗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接受氯吡格雷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的治疗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CPK、CK-MB水平、LVEDD、LVEF指标.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CPK、CK-MB水平、LVEDD、LVEF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PK(150.29±15.29) U/L、CK-MB(20.57±3.75) U/L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CPK (200.85±16.28)U/L、CK-MB (43.83±8.22) U/L水平,观察组患者的LVEDD (51.93±3.84)mm、LVEF水平(48.28±7.2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LVEDD (47.48±3.95) mm、LVEF水平(48.39±2.8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312 3,t2=8.141 3,t3=13.522 4,t4=5.256 3,P<0.05).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接受氯吡格雷联合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CPK、CK-MB水平,保护患者的心肌细胞,促进疾病的好转,值得推广.
作者:闫弘睿;孟令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腹股沟疝在普外科疾病中较为多见,该病症指的是腹股沟缺损致腹腔脏器向体表外突形成的疝.按疝环、腹壁下动脉二者构造关系,可分为直疝、斜疝.外科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完善,越来越多不同的手术方法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该研究现针对外科手术在腹股沟疝治疗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日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李延祥;陈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随机对照法对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给药,对照组45例给予奥替溴铵片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调肝理脾方治疗.对两组患者腹痛程度、腹泻频率、Bristol评分及IBS-QOL评分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加以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无差异性存在;治疗后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2.14±1.08)明显低于对照组(3.39±1.82)、腹泻频率(1.54±0.53)次/d明显低于对照组(2.69±0.47)次/d、Bristol评分(1.14±1.28)分,较对照组(2.29±1.42)分,明显降低、IBS-QOL评分(97.48±5.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6.31±8.43)分(t=6.314、t=2.132、t=2.365、t=2.086,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诸上指标较疗程结束时均无显著差异性,且观察组结果仍持续优于对照组.结论 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且疗效稳定、持续性强,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
作者:曾渊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5例,分析反映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53±3.1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16±1.14)h,3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17.78%),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82±3.6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2.33±1.36)h,10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9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42.22%),1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具有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舒适度和手术满意度高、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低位小水囊在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120例医院收治的待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D4组.A组采用子宫扩张球囊引产,B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C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D组使用地位小水囊引产.观察4组产妇引产前后宫颈评分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同时统计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D组引产前宫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引产后宫颈评分为(11.85±1.45)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85±0.12)分,A组引产后宫颈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余3组引产后宫颈评分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为10.0%、剖宫产率为10.0%、宫缩过频发生率为10.0%、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3.3%、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A组在软产道裂伤、剖宫产、宫缩过频、宫内窘迫、院内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在软产道裂伤、剖宫产、宫缩过频、宫内窘迫、院内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扩张球囊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要高于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低位小水囊,能够提高宫颈成熟评分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从而降低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3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如下:A组: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B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为40名健康人员.常规检测3组人员血清免疫球蛋白,A、B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做出评价,对比好转患者与病情恶化患者对应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A组IgA、IgM以及IgG分别为(2.93±0.14)g/L、(3.85±1.03) g/L、(18.94±2.15)g/L;B组IgA、IgM以及IgG分别为(2.74±0.35)g/L、(3.15±1.14)g/L、(16.46±2.34)g/L,C组IgA 、IgM以及IgG分别为(1.62±0.26)g/L、(1.36±1.02)g/L、(10.36±2.09)g/L,在IgM、IgG与IgA免疫球蛋白水平方面,A组明显大于B组、C组,B组大于C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恶化患者IgA、IgM、IgG分别为(3.95±0.74)g/L、(2.98±0.84)g/L、(16.69±2.86)g/L,病情好转患者对应的IgA、IgM、IgG分别为(2.62±0.42)g/L、(2.37±0.14)g/L、(13.04±2.12)g/L,病情恶化患者对应的血清免疫球蛋白高于病情好转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80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结果 16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观察组心肌缺血的诊断阳性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x2=7.452,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症状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明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以2016年1月-2018年8月该院68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实验组(中西医结合治疗,34例)和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34例),对比观察两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10.5±2.9)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79.1±8.5)分,两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4.193,P<0.05;t=5.730,P<0.05);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4.12%)、生活自理能力优良率(79.41%)高于对照组(x2=4.611,P<0.05;x2=7.308,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2.94%)与对照组(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457,P<0.05).结论 采用活血化瘀法予以脑梗塞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确切且不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生理自理能力恢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强锴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C-反应蛋白和血清降钙素原及内毒素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83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细菌培养结果的不同分为革兰阴性菌G-感染组(49例)和革兰阳性菌G+感染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内毒素水平及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 G-感染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110.4±5.6)mg/L、血清降钙素原水平(12.2± 1.0)μg/L及内毒素水平(8.9±1.2)ng/L均明显高于G+感染组患者(66.1±1.4)mg/L、(6.3±0.4)μg/L、(5.3±1.5)ng/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19,P=0.034;t=7.861,P=0.015;t=9.527,P=0.013).通过对G-感染组和G+感染组患者进行血培养,结果显示,G-感染组共分离出61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62.9%,包含22株(22.7%)肺炎克雷伯杆菌、10株(10.3%)大肠埃希菌、7株(7.2%)铜绿假单胞菌、16株(16.5%)鲍式不动杆菌、6株(6.2%)脑膜炎毒金黄杆菌;G+感染组共分离出36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37.1%,包含22株(29.9%)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7.2%)肠球菌.结论 C-反应蛋白联合血清降钙素原及内毒素水平对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致脓毒症早期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作者:常海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