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任
腹股沟疝在普外科疾病中较为多见,该病症指的是腹股沟缺损致腹腔脏器向体表外突形成的疝.按疝环、腹壁下动脉二者构造关系,可分为直疝、斜疝.外科手术是治疗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随着外科技术的完善,越来越多不同的手术方法可用于治疗腹股沟疝.该研究现针对外科手术在腹股沟疝治疗的进展作一简要综述,为日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作者:李延祥;陈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用动脉血代替静脉血做全血细胞分析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4-5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每个患者在同一时间分别抽取静脉血(EDTA-K3抗凝)及动脉血(0.2 mL的6 250 U/mL肝素钠).使用日本SYSMEX公司的XS-800i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EDTA-K3抗凝)及动脉血(0.2 mL的6 250 U/mL肝素钠)做全血细胞分析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用动脉血(0.2 mL的6 250 U/mL肝素钠)和静脉血(EDTA-K3抗凝)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白细胞分类等项目的相关性.结果 使用动脉血(0.2 mL的6 250 U/mL肝素钠)做全血细胞分析检测与静脉血(EDTA-K3抗凝)主要项目结果的相关系数:白细胞计数(WBC)0.982、红细胞计数(RBC)0.985、血红蛋白(HGB) 0.983、血小板计数(PLT) 0.975、红细胞压积(HCT) 0.965,除此之外,白细胞分类及红细胞相关项目指标均高度相关,血小板压积(PCT)0.814,相关性较低.结论 使用动脉血(0.2 mL的6 250 U/mL肝素钠)可以代替静脉血(EDTA-K3抗凝)做全血细胞分析检测,但血小板相关指标仅供临床参考.
作者:肖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患者拔牙后即刻行隐形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口腔科在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164例拔牙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82例,对照组在拔牙后即刻给予患者塑胶义齿进行修复治疗,研究组在拔牙后即刻给予患者隐形义齿修复治疗,3个月后复诊,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复诊时,成功51例,基本成功29例,失败2例,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88,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96.34%高于对照组75.61%,两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2,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显著低于对照组31.71%,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5,P<0.05).结论 患者拔牙后即刻行隐形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良好,患者的满意度高,不良反应低,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大力进行推广.
作者:殷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5年3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如下:A组:4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B组:4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组为40名健康人员.常规检测3组人员血清免疫球蛋白,A、B组患者经抗病毒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做出评价,对比好转患者与病情恶化患者对应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 A组IgA、IgM以及IgG分别为(2.93±0.14)g/L、(3.85±1.03) g/L、(18.94±2.15)g/L;B组IgA、IgM以及IgG分别为(2.74±0.35)g/L、(3.15±1.14)g/L、(16.46±2.34)g/L,C组IgA 、IgM以及IgG分别为(1.62±0.26)g/L、(1.36±1.02)g/L、(10.36±2.09)g/L,在IgM、IgG与IgA免疫球蛋白水平方面,A组明显大于B组、C组,B组大于C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恶化患者IgA、IgM、IgG分别为(3.95±0.74)g/L、(2.98±0.84)g/L、(16.69±2.86)g/L,病情好转患者对应的IgA、IgM、IgG分别为(2.62±0.42)g/L、(2.37±0.14)g/L、(13.04±2.12)g/L,病情恶化患者对应的血清免疫球蛋白高于病情好转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诊断以及预后评价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采用EBV-DNA载量检测方法了解EB病毒感染患者临床分布情况.方法 分析2014年11月-2017年5月期间在苏州市立医院东区的1 306例住院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及鼻咽部肿瘤、不明原因反复感染的患者进行EBV-DNA检测,并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结果 在检测的1 306例住院患者中共检出 407例EBV-DNA阳性患者,整体检出率31.16%.0~14岁儿童、14岁以上EBV-DNA阳性率分别318例(24.35%)和89例(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E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岁以下各年龄组检出 EBV-DNA例数分别:0~1岁5例、1~3岁60例、3~6岁158例,6~14岁95例,EBV-DNA阳性率分别为13.51%,27.4%,38.35%和32.87%,1~6岁儿童对EBV尤其易感.14岁以下患者感染EBV后临床表现有:呼吸系统疾病占8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9.7%,其他疾病2.3%,其中合并有支原体感染136例(43%).14岁以上EBV-DNA阳性患者临床表现以肿瘤为主.结论 1~6岁儿童更易于感染EBV.不同年龄段患者感染EBV后的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儿童期EBV感染后易潜伏,需引起重视并加强随访.
作者:阚惠娟;薛雪;虞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探讨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的临床疗效及可靠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10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将100例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漱口,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西帕依固龈液,金栀洁龈含漱液漱口,两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10 d)后开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第2周,第四周,观察组的3项指标(2.41±0.28),(1.02±0.41),(1.87±0.33),(1.27±0.44),(2.01±0.33),(1.07±0.39)与对照组(2.91±0.32),(1.92±0.39),(2.41±0.43),(2.12±0.47),(2.31-±0.36),(1.79±0.36)比较,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8,5.287,4.287,2.369,7.387,4.674,P<0.05).观察组固定矫治中牙龈炎患者的治愈率54%,治疗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30%,74%,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98,5.409,P<0.05) 观察组的牙龈充血消失时间(2.5±0.6)d,牙龈肿胀消失时间(3.1±0.4)d与对照组比较(3.4±0.7)d,(3.9±0.6)d,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8,7.366,P<0.05).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联合金栀洁龈含漱液能够有效治疗固定矫治中牙龈炎,安全性较高,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何福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90例腹股沟疝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各45例,分析反映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指标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局部麻醉组患者手术时间为(40.53±3.11)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4.16±1.14)h,3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8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17.78%),9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3.82±3.65)min,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2.33±1.36)h,10例患者术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19例患者出现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为42.22%),18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0%),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中不良反应、术后切口疼痛和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麻醉应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优于硬膜外麻醉,具有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舒适度和手术满意度高、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钢板固定法,观察组实施带锁髓内钉固定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和输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术后引流量、术后感染率、并发症发病率及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117.8±20.9)min、输血量(400.5±14.7)mL、切口长度(13.8±2.7)cm以及引流量(90.8±7.9)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129.9±22.6)min、输血量(610.7±20.5)mL、切口长度(17.6±5.3)cm以及引流量(1 10.8±10.4)mL(t=4.398、3.098、5.384、6.364,P=0.013、0.020、0.011、0.010);观察组患者感染率(5.71%)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x2=5.398,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病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34.29%)(x2=5.483,P--0.006);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4.29%)(x2=6.092,P=0.013).结论 针对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患者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手术指标,降低患者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灿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低位小水囊在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120例医院收治的待产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A、B、C、D4组.A组采用子宫扩张球囊引产,B组采用地诺前列酮栓引产,C组采用米索前列醇引产,D组使用地位小水囊引产.观察4组产妇引产前后宫颈评分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差异,同时统计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A、B、C、D组引产前宫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引产后宫颈评分为(11.85±1.45)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为(9.85±0.12)分,A组引产后宫颈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而其余3组引产后宫颈评分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的软产道裂伤发生率为10.0%、剖宫产率为10.0%、宫缩过频发生率为10.0%、宫内窘迫发生率分别为3.3%、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0.0%,A组在软产道裂伤、剖宫产、宫缩过频、宫内窘迫、院内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在软产道裂伤、剖宫产、宫缩过频、宫内窘迫、院内感染等方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扩张球囊在临床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要高于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低位小水囊,能够提高宫颈成熟评分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从而降低分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李文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宫腔镜电切术并联合药物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该次的实验探究中将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研究组的患者将采取宫腔镜电切术并联合药物治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将只采取使用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患者在采取使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的治疗效果对比以及不良情况的比较,进而对两种治疗方法做出分析探讨.结果 经过对比观察可得,研究组的治疗效果8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61.7% (x2=6.235,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情况42.9%(x2=5.935,P<0.05).结论 对于子宫息肉的患者而言,采取使用宫腔镜电切术并联合药物进行治疗较之前只使用宫腔镜电切术的治疗而言,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地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经过临床的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许慕慧;陈少妮;张燕燕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对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以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照组80例患者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率.结果 160例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观察组心肌缺血的诊断阳性率为91.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x2=7.452,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症状诊断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明姝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低蛋白饮食联合药物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氧化-抗氧化平衡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确诊,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5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蛋白饮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氧化产物指标、抗氧化指标以及尿液中足细胞损伤标志物.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CysC、Scr、BUN水平分别为(9.0±1.0)mmol/L、(1.14±0.15)mg/L、(106.4± 15.3) μmol/L、(7.5±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2.5±1.7)mmol/L、(1.88±0.24)mg/L、(130.6±15.3)μmol/L、(9.7±1.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48 1、18.488 4、7.908 5、10.786 4,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AOC、SOD、CAT水平分别为(35.2±3.7)U/L、(99.5±10.1)U/L、(44.0±5.4)U/L,明显高于对照组(26.9±2.3)U/L、(77.4±8.5)U/L、(37.8±3.5)U/L,AOPP、MDA水平(20.4±1.1)μmol/L、(9.0±1.1)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25.7±2.1) μmol/L、(11.4±1.4)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71 5、11.838 0、6.812 8、15.808 6、9.531 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odocinde、nephrin、ZO-1、α-actinin-4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53±0.07)、(0.65±0.06)、(0.59±0.06)、(0.66±0.10),明显低于对照组(0.72±0.07)、(0.82±0.11)、(0.79±0.09)、(0.84±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71 4、9.593 7、13.074 4、9.000 0,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联合药物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氧化-抗氧化平衡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法凤;于学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随机对照法对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收治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给药,对照组45例给予奥替溴铵片治疗,观察组45例给予调肝理脾方治疗.对两组患者腹痛程度、腹泻频率、Bristol评分及IBS-QOL评分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加以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均无差异性存在;治疗后相关指标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且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患者腹痛程度(2.14±1.08)明显低于对照组(3.39±1.82)、腹泻频率(1.54±0.53)次/d明显低于对照组(2.69±0.47)次/d、Bristol评分(1.14±1.28)分,较对照组(2.29±1.42)分,明显降低、IBS-QOL评分(97.48±5.4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6.31±8.43)分(t=6.314、t=2.132、t=2.365、t=2.086,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诸上指标较疗程结束时均无显著差异性,且观察组结果仍持续优于对照组.结论 调肝理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且疗效稳定、持续性强,值得深入研究与广泛应用.
作者:曾渊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在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中的应用.方法 自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对86例轻、中度上睑下垂患者行上睑提肌短缩术.术中用甲紫标记折叠的缝合点,一般需要两排共6个点位.上面一排在牵拉开后所暴露的是提肌的上缘,下面一排离上面一排的距离通常为6~8 mm.在提肌腱膜标记处横向剪开1个小口,略钝性分离撑大至3 mm左右.用7-0尼龙线,经过上方切口的上唇与下方切口的下唇,收紧打结,使两者对位缝合,起到缩短提肌的作用.结果 该组共86例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77例眼为满意(睑缘弧度自然,上睑缘遮盖角膜上缘约1~2 mm,双眼基本对称),6例为基本满意(一侧或双侧上睑缘遮盖2~3 mm),3例为矫正不足(一侧上睑缘遮盖角膜>3 mm).结论 采用改良式上睑提肌缩短术矫正轻、中度上睑下垂,具有操作简单,效果持久稳定,创伤和风险小,且便于术后效果不满意的再次调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倩倩;姜南;徐扬阳;张京珂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两组锁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重建钢板和S型钢板治疗方法,比较其疗效,谈谈两种手术方法的特征.方法 从到该院诊治的2014年4月-2017年9月闭合性锁骨骨折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实施重建钢板法;对照组实施S型钢板治疗法,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优良率,手术情况等.结果 对照组优良率30例(75%);治疗组优良率40例(100%)(x2=18.326,P<0.05),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为(91.49±1.28)分,治疗组为(93.81±1.03)分(t=12.024,P<0.05);治疗组的骨折愈合时间(14.98±3.25)周、手术出血量(27.63±5.57) mL、手术时间(40.56±12.54)min优于对照组(t=4.416,7.156,5.645,P<0.05);对照组总满意度28例(70%);治疗组总满意度36例(90%)(x2=19.431,P<0.05).结论 重建钢板手术较S型钢板手术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的患者,更能提高患者肩关节愈合的优良率,降低骨折愈合时间及手术时间、出血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项值得推广的锁骨骨折方案.
作者:夏怡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中耐药菌和敏感菌中的差异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8年5月该院接诊的75例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取空腹静脉血检测患者PCT、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不同痰培养结果(多重耐药菌株组26例,广泛耐药菌株组20例,敏感菌组29例)和不同疾病程度(重症30例,非重症35例)患者血清PCT、WBC、hs-CRP水平差异.结果 广泛耐药菌株组PCT水平为(5.25±0.60)ng/mL,高于多重耐药菌株组、敏感菌组的(3.83±0.37)、(0.74±0.2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株组与广泛耐药菌株组hs-CRP水平分别为(50.36±3.70)、(52.27±4.56)mg/L,均高于敏感菌组的(30.65±2.7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WBC水平以及多重耐药菌株组、广泛耐药菌株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PCT水平为(3.95±0.63) ng/mL,高于非重症组的(1.41±0.55)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WBC、hs-CRP水平与非重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WBC、hs-CRP相比,PCT可更好的判断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疾病严重程度、区分耐药菌与敏感菌;早期鉴别PCT水平变化,可早期评估、诊断患者病情,指导临床使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王林仙 刊期: 2018年第05期
股骨头坏死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给人们带来严重的病痛和经济负担,且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因此,股骨头坏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从中医“治未病”角度出发,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防治股骨头坏死的相关文献作整理总结,以期发现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更有效防治方法.
作者:王振亚;郭珈宜;李峰;张云飞;郭艳幸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对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7年9月以39只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酵母组(Y组)和“酵母+苯溴马隆”组(YB组),每组13只.Y组给予酵母粉[10 g/(kg·d)],YB组给予酵母粉[10g/(kg·d)]和苯溴马隆[5 mg/(kg·d)],C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每天分2次灌胃给药,持续4周.实验前和实验后,大鼠外眦静脉取血,测定大鼠血清中尿酸(UA)、黄嘌呤氧化酶(X0)、葡萄糖、胰岛素(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干预后,Y组大鼠血清UA水平没有明显升高(t=-1.169,P>0.05).Y组大鼠血清XO活性升高[干预前(9.7±0.8) U/L,干预后(10.8±1.0) U/L,t=-3.700,P<0.05],且高于对照组[(9.0±1.1) U/L,t=-4.384,P<0.05];同时Y组大鼠血清INS水平降低[干预前(1.61±0.15) mU/L,干预后(0.91±0.29) mU/L,t=-8.381,P<0.05],并低于对照组[(1.15±0.21) mU/L,t=2.970,P<0.05].结论 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升高使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可能是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损伤所致.
作者:马淑丽;李省三;李洪龙;娄峰阁;李继媛;孙威;陈影;梁馨元;刘畅;张淼刚;薛阳;薛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俯卧位呼吸机通气在重症肺炎患儿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就诊的重症肺炎患儿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仰卧位呼吸机通气,观察组采用俯卧位呼吸机通气,两组患儿均采用保护性通气模式.治疗两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不同时段的血气分析,以及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在6、12、24 h的PaO2变化分别为(89.9±2.1)、(91.2±7.2)、(92.1±8.2)mmHg,与对照组的(88.7±9.1)、(88.1±7.7)、(90.2±8.0)mmH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6、12、24 h的PaO2/Fi02变化分别为(145.4±5.2)、(151.9±6.5)、(183.4±8.6),与对照组的(121.1±5.5)、(127.4±7.3)、(151.5±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40.00%).结论 俯卧位呼吸机通气可明显提高通气效果,有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且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维生素C治疗稳定期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特点.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月-2018年5月诊治的稳定期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为治疗组,将治疗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实施抗感染、化痰平喘和氧疗等常规的临床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维生素C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另选取40名同期体检的老年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GSH水平(97.91±11.26)U/L高于常规治疗组(t=13.231,P<0.05),SOD水平为(74.18±9.17)kU/L高于常规治疗组(t=15.24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GSH和SOD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偏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EV 1%pre水平(72.98±5.72)%优于常规治疗组(t=12.322,P<0.05),呼吸困难评分(1.64±0.29)分低于常规治疗组(t=11.97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EV 1%pre均较正常对照组偏低,呼吸困难评分较正常对照组偏高(P<0.05).结论 维生素C可减轻老年精神分裂症伴发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发展,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
作者:许青 刊期: 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