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干预研究

沈伟珍;徐伟;万秋萍

关键词:
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将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达1200万,且绝大部分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2].同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抑郁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3],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物学、躯体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4],直接影响肿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况的改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社区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街道两社区的糖尿病患者,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给予糖尿病的规范化管理和干预:派出团队医师给予患者①强化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②制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③指导患者定期自我血糖检测和结果分析;④有关医师每月一次对患者逐个上门随访.对照组仅作常规糖尿病治疗.共随访9个月.结果 规范管理后管理组主动运动、规律血糖监测和药物优化3项指标的参与者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或<0.01),非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规范化管理,随着患者对健康生活行为的接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作者:崔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跌倒风险评估表在护理病房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跌倒是住院病人经常发生的事件,跌倒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防止老年人在住院期间跌倒而发生意外,本院从2009年1月起应用<跌倒危险因素评估监控表>,对65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逐项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作者:蒋文珍;刘薇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对社区高脂血症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健康教育、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分别以及同时对社区居民高脂血症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社区干预试验,对全科医生全程干预前后居民的血脂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结果 实施干预措施半年后,综合干预组(健康教育+辛伐他汀)的TC、TG、LDL-C明显下降,HLD-C明显升高,与健康教育组及药物干预(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包括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措施,能达到大的降脂效果.

    作者:孙逊;廉启国;陈冬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中青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4例报道

    宫颈癌是全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健康.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中青年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4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 患者38岁,于2006年5月因白带增多在本中心就诊,妇科检查示宫颈重度糜烂,颗粒型,伴接触性出血及肥大,巴氏分类为Ⅱ级,行宫颈多点活组织检查,病理检查诊断为CINⅡ级,转外院行LEEP刀手术,随访至今正常.

    作者:肖华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护理标识在医院安全管理中的效果初评

    护理标识是指医院为预防患者在住院过程中,由于生理、病理、心理、社会、环境等诸多不确定因素或难以预料的意外或风险事件的发生,而采用特殊制作的各种有针对性、科学性的标准记号,以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1,2].近几年,由于医院管理理念的进步和患者自主意识的增强,病人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医院管理领域重视的议题之一.为确保护理安全,细节化管理及人性化服务越来越受重视.2009年南码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开始探索用各种护理警示标识、患者身份识别标识来降低护理意外、护理差错纠纷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卫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可调式鞋垫治疗老年性足底痛疗效观察

    足底痛包括跖痛和跟底痛.足横弓劳损、足跟脂肪纤维垫部分挛缩、急性滑囊炎、跟骨骨刺及平足、高弓足等均可引起足底痛.其疼痛多为刺痛或灼痛,波及两踝,不能久立或远行,局部无明显红肿[1],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影响生活质量.在2007年10月至2008年12月,我们采用可调式鞋垫技术治疗老年性足底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该项技术简便易行,费用低廉,受到广大患者欢迎,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建人;王乐;夏梅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外阴白色病变又称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组女性外阴皮肤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慢性疾病,研究表明该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真皮层,表皮的病变是继发的[1].至今国内外对其病因的研究尚未彻底解决,因而是妇产科常见的难治之症[2].微波是一种无创性治疗技术,自2005年起我科采用微波治疗外阴白色病变,报告如下.

    作者:吴佩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吸毒人员子女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的公害,近年来我国吸毒人员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毒品不仅仅危害着吸食者自身的健康和生存,也给其子女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痛.由于家庭中父母是吸毒人员,教育的失当、抚育的缺失、自我的封闭使得吸毒人员子女这一特殊青少年群体容易与社会隔离产生对立情绪或是受其父母影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查了解,给予适当的干预,则会对其心身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针对吸毒人员子女这一特殊青少年群体进行相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为今后进一步制订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作者:陈支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幼女小阴唇粘连28例防治分析

    小阴唇粘连发生率低,主要发生于年龄2~3岁的幼女,3岁以内发病占80%[1],但因护理不当,幼女时有发生,且常因诊断、治疗措施不当,对患儿造成较大危害.小阴唇粘连遮盖部分或全部阴道口及阴道前庭部,粘连严重时会影响排尿和分泌物排出,易引起泌尿道感染.现对我社区儿童保健科发生的28例幼女小阴唇粘连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张宗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治疗合理性调查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合理使用情况.方法 调查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路街道社区的613例3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结果 ①2.20%的患者使用2个及以上磺脲类药物治疗;②肥胖/超重(BMI≥24)者317人中服用二甲双胍仅108人(34.10%);③7例空腹血糖≥10mmol/L且糖尿病病程≥10年有5例(71.40%)仍未进行胰岛素治疗.④盅糖水平与不合理用药显著相关(x2=14.059;P=0.001).结论 上海市中心城区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亟待加强.

    作者:龚伶伶;金静君;徐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社区干预新进展

    在2010年初我国<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基层版)>启动会上,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国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公布了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的新数据:到2009年年底,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突破2亿,而且还在以每年1000万的速度增长.因此关口前移、重心下沉,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已成为慢性病管理的佳选择.笔者根据近年国内外有关资料,对社区高血压干预的方法和途径综述如下.

    作者:卢永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上海市奉贤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分析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生长发育和学习效率[1].为进一步了解奉贤区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和变化趋势,以便为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就奉贤区2004~2008年中小学生的营养状况数据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慧萍;汤海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团队管理理论对全科服务团队建设的启示

    上海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多个年头,全科服务团队作为新型的社区卫生服务形式已经成为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有效、经济、安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如何提高全科服务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是每一个团队领导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团队理念及团队管理理论人手,对如何有效的开展全科服务团队建设进行探讨.

    作者:江涛;宋朝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难治性心衰(RHF)的临床疗效.方法 30例难治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NIPPV治疗,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呼吸、心率、血压、动脉血气变化及治疗前后脑利钠肽水平(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2h、24h及脱机1h,患者呼吸、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血氧分压在治疗后2h、24h及脱机1h较治疗前均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机后1h,BN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PPV对于难治性心衰的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秦晓云;金美玲;孙立民;刘悦;曾军;王一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

    对机体而言,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它治疗疾病的一面,也要看到它副反应的一面,不同人群、不同个体、不同疾病对药物的反应各不相同,因此,加强用药指导是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当患者能遵守医师确定的治疗方案及服从药师对其用药方面的指导时,就认为这一患者具有依从性,反之为不依从性[1].我院从2009年5月-2009年11月对180例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综合干预对慢阻肺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且呈进行性发展[1].由于疾病的反复发作,进行性加重,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带来严重的影响.为提高COPD患者生活质量,2007~2009年我们选择本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通过社区综合干预改善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取得初步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惠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卫生服务是新型的服务模式,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对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促进居民健康,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新型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乡统筹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深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还存在一些难点与问题.现就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与对策谈一些肤浅的看法.

    作者:鲁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嘉兴社区高龄老人健康状况分析

    上海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城市之一.高龄老人所占比例也相应提高.而老年人是疾病高发阶段,为了解社区高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况,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9年对本社区8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起健康档案数据库.

    作者:赵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社区恶性肿瘤患者抑郁干预研究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目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均呈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将有2000万新发癌症病例,其中死亡人数达1200万,且绝大部分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1-2].同时,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抑郁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3],通常伴有相应的认知、行为、心理生物学、躯体症状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改变或紊乱[4],直接影响肿瘤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状况的改善,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作者:沈伟珍;徐伟;万秋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杨浦区医疗机构药学人力资源现状与对策

    国外医院药学在近20年来有了迅猛发展.已经从简单的供应服务模式向综合参与式服务扩展.现代医院药学充分汲取各学科的新进展,借助现代医药科技技术,正在成为整个医疗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因此,医疗机构药学服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将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季敏;奚玉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