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有上消化道症状及其接触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分析

黄立新

关键词:
摘要: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ylori)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致病的主要因素,亦是引发胃癌的危险因素[1].为了解原因不明反复腹痛、厌食、口臭等以及诊断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成人的H.pylori感染情况以及H.pylori感染与家族接触者的关系,特进行本项研究.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是我国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脑卒中救治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但幸存者中80.0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3.00%的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如何使脑卒中患者较好地康复,早日回归社会,社区康复护理成为开展脑卒中偏瘫社区康复的重要载体.

    作者:艾松娟;陈婕;仇冬雯;忻佳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阳光心园”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在各类别残疾人中,精神残疾人是特殊的群体.他们难以就业,家庭经济和精神负担沉重.为了让处于病情稳定期内的精神残疾人走出家庭,受到照料和康复,金山区残联配合落实中国残联和财政部“阳光家园计划”,在全区范围内建立了集日间照料、心理疏导、娱乐康复,社会适应能力训练等功能为一体的“精神残疾人日间康复照料站”-“阳光心园”.为探讨精神病患者开展社区干预的可行性措施,并评价其干预效果,我们对金山区11个街镇、工业区“阳光心园”的精神病康复者采取系统的社区干预,并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杨秀娣;张巧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上海市卢湾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社区综合管理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卢湾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效果,为评估干预方法和分配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综合干预前后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的危险性评估量表变化情况,分析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干预前,45例易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按医嘱服药率和家庭支持率分别为22.2%和48.9%,干预后分别提高为68.9%和75.6%;危险性等级从2~3级降低到0~1级.结论 对易肇事肇祸精神患者进行社区综合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危险性等级.

    作者:徐海飞;李德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控制情况及其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对80例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伴有慢性并发症患者与60例正常人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进行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lc与FBG呈显著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型糖尿病伴有慢性并发症患者的HbAlc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HbAlc有关,HbAlc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都非常重要.

    作者:沈雁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改良趾腹重塑手术治疗嵌甲性甲沟炎的疗效观察

    嵌甲性甲沟炎为社区外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医宗金鉴》日:“甲疽多因剔甲伤,甲长侵肉破成疮,胬肉高突痛难忍……”.在社区门诊中几乎每天遇见此类足痛患者,发病涉及老、中、青各年龄段,其中以老年居多.传统的拔甲术后易复发且远端甲床及趾腹有上翘畸形可能,有文献报道,全甲摘除后嵌甲的复发率在32.0%~78.0%[1].

    作者:沈建人;宋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目标管理卡在糖尿病患者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如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可导致各种并发症,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1],能有效改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增强治疗的依从性.我院自2008年以来探索在糖尿病教育中应用目标管理卡加强自我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峰;刘连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502例社区患者远程心电网络会诊结果分析

    “远程心电网络会诊系统”亦称“心电网络系统”.是通过网络、现代心电学、先进的12导心电终端等,形成连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居民家庭的网络,集医疗、保健、急救、会诊,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工作系统.随着社区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2009年5月心电网络会诊系统在上海市彭浦新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至今已有502例社区患者接受了实时心电网络会诊检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孙丽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财务现金监督管理初探

    现金管理工作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除了用医保卡刷卡记帐的医药费外,其他费用一般都需支付现金,收取现金是挂号、收费、出入院等窗口收费工作的主要形式.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财务部门同时发生对内、对外的现金收付.一家中等规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每月有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元的现金流量,门诊量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金流量就更大.

    作者:颜景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自由基清除剂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的应用

    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等疾病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危重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正常情况下,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和消除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故不发生自由基连锁反应和组织损伤.急性脑梗死时,由于脑缺血造成氧供应下降,使脑细胞正常代谢途径和自由基产生、清除状态受到破坏;再灌注时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并造成神经细胞损伤死亡.因此临床上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在常规抗凝、扩血管、溶栓疗法同时,常配合应用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等药物.现综述如下.

    作者:冯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社区家庭病床现状与推行家庭医生制服务的思考

    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作为护理场所,选择适宜在家庭环境下进行医疗或康复的病种,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医疗和护理,既有利于促进病员的康复,又可减轻家庭经济和人力负担.家庭病床的建立使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大门,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医疗护理要求,服务的内容也从单一的医疗服务转变为将预防、基本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的综合性服务.本文通过对家床服务现状分析,探讨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的可行性.

    作者:刘德安;吴克明;孙保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推拿结合牵引治疗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神经根型颈椎病系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神经根受压引起相应神经分布区疼痛为主临床表现的总称.在其病因中,颈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生发展病理过程中为重要的原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肩背或颈枕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刺激或压迫的颈脊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及其行走方向有烧灼样或刀割样痛,伴麻电感,腱反射异常,肌萎缩,患侧上肢发沉、无力;颈椎正侧位、斜位X线摄片常显示椎间隙变窄,颈椎生理曲度减少、变直或反弓,项韧带钙化和椎间孔变小等形态学改变.本文作者运用针刺推拿结合牵引疗法治疗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华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上海市社区糖尿病患者干预管理模式的探讨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快的国家之一,目前约有4 000万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低减者.根据2009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进行的大中城市糖尿病新调查结果,我国城市人口中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在进行年龄标化之后已达9.70%.

    作者:汤红霞;徐琼;黄斌;储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人才公寓留住紧缺人才的做法和体会

    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了留住紧缺人才,解决青年骨干后顾之忧,与潍坊街道联手推出潍坊社区全科医师人才公寓,首批4套公寓喜迎新主人.在2010年浦东新区引进人才直通车项目中,人才公寓政策起到了筑巢引凤的作用.报告如下.

    作者:孟仲莹;杜兆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闸北区家庭医生制服务模式探讨

    闸北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北部,是上海的陆上北大门,总面积为29.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万.自上海市2010年提出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以来,闸北区作为上海市家庭医生制服务试点的地区,在国家和上海医改精神的指导下,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原有的卫生信息化、中医药服务、临终关怀等特色优势,立足全人群健康服务管理目标,积极开展家庭医生制服务,创新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人群健康为本,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导引,以政策为导航,逐步建立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长期、稳定的健康伙伴关系.

    作者:潘毅慧;姚有华;刘登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祝桥镇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控制结果分析

    随着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不断深入,高血压等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随访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要内容.为提升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整体水平,2010年12月我们对祝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血压管理进行质量控制督查,以探索社区高血压管理质量控制的有效途径,报告如下.

    作者:王卫忠;龚斌;顾品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彭浦镇社区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证型调查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引起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2009年6月至12月上海市闸北区彭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健康闸北2020工程”中,对辖区常住居民家庭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调查共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1 231例,患病率为21.30%.为探索本社区脂肪肝的中医发病机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社区慢性病干预,特开展本项调查.

    作者:桑久华;毛培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龙柏社区2156例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和预防措施探讨

    目的 了解龙柏社区常住妇女的妇科患病情况分析,提出有效预防措施.方法 对龙柏社区2 156名常住妇女进行妇科普查,内容包括常规妇科检查、宫颈刮片、阴道超声,冷光乳腺透照仪检查.结果 普查出妇科疾病739人,患病率34.87%.其中宫颈炎以30~39岁年龄组患病率高,60~69岁年龄段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疾病患者1 667人次,患病率87.05%.以<30岁年龄组患病率高,各年龄段乳腺疾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规范普查是预防妇科疾病的重要途径,而加强健康教育是基础的工作.

    作者:龚慧青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闸北区某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及认知情况调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疾病谱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脑卒中已成为人类三大死因之一.且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家庭、社会增加了负担.为了及时掌握本社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现状,制定合理、有效、可行的干预措施,提高居民的防病意识,我们于2009年3月至2009年5月,对闸北区某社区5 874名35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了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及认知情况调查,报道如下.

    作者:陈文斌;高鸿明;黄斌;储珏;罗剑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文化、职业因素对骨质疏松症认知影响的调查分析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简称OP)是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性增加为特征的一种系统性、全身性骨骼疾病.各地区的研究表明,我国的骨质疏松症及其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病率已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尤其是在老年女性中为常见疾病之[1].骨质疏松症可造成患者长期疼痛、活动受限,甚至骨折,不但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社区40~65岁中老年妇女进行骨质疏松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的调查,以便为不同人群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作者:虞先滢;邓伟;李文华;储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上海社区医疗急救现状和展望

    根据卫生部相关文件规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提供急救服务的功能,然而目前上海市社区急救能力还相当薄弱,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急救人员、急救设备等资源不足,公众缺乏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为此,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具体情况,提出提高上海市社区急救能力的措施,主要为:社区急救网络建设;社区急救网络与急救中心及医院的紧密衔接;社区急救设备配置,急救人员培训等.

    作者:赵华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

社区卫生保健杂志

主管:上海市卫生局

主办:上海市卫生工作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