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泰秦
加拿大的研究人员指出,让患者知道胆固醇怎样增加他们心脏病风险,将有助于患者坚持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治疗.
作者:尤子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鱼作为有益于心脏的食物而为人称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Omega-3脂肪酸.然而,研究显示鱼油似乎不能帮助安装了除颤器的患者,提示Omega-3脂肪酸的好处并没有惠及每一个人.
作者:安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代谢综合征这个名字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种媒体上,因为它越来越流行了.那么,到底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作者:肖美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刊登,一项新的调查指出,在急诊室里,医生认为患者出现心脏病发作的诊断有9.2%是错误的.
作者:马厉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说到胆固醇,受控制多久?什么时候开始得到控制?这两个问题跟胆固醇下降到多低一样重要.
作者:廖民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大剂量的B族维生素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但不能治疗心脏病经历了有争议性的难产后,同型半胱氨酸假说逐渐形成并为一些医生和研究者所接受,也为期待着简易而廉价防治心脏病方法为公众所接受.根据这个假说,同型半胱氨酸,一个蛋白质消化的副产品,对血管造成破坏,促进我们称为粥样硬化的血管狭窄过程.如果这一假说是真的话,那么用B族维生素降低血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应该可以对抗粥样硬化.
作者:唐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研究发现为社区提供更多的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能拯救更多的生命.一项新的研究指出,患者在没有医院设备的情况下心跳停止,由围观者施予心肺复苏结合自动体外心脏除颤仪(AED)的急救方法与单独施予心肺复苏比较起来,能使患者的存活率提高两倍以上.
作者:谭玉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虽随年龄的增加心血管发生老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增加.但心血管老化是可以预防或延缓发生与发展的.
作者:陈林祥;余泽洪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想每天多散步一公里?买个计步器,在散步的时候把它别在腰带上吧.它会无声无息的记录你每天步行的步数,这样或许你就可以走得更远些.
作者:文天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欧洲不列颠爱尔兰的一个研究所进行戒烟的研究,初步得到了可喜的结果.
作者:魏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美国心脏协会近日表示,如果更多人接受心肺复苏术的训练,那么死于心脏骤停的人数将大大地减少.它呼吁再次复兴心肺复苏术的培训,以及克服妨碍人们给患者施行心肺复苏的障碍.
作者:李茗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那些病人应该联合用药?美国第7次高血压联合学会(JNCⅦ)提出凡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115/75毫米汞柱的20毫米汞柱时治疗一开始就应该采取联合用药.HOT研究认为70%以上高血压病人都需要联合用药.作者认为任何高血压病人不论高血压水平是多少,是否是新病人还是老病人,都宜提倡采用联合用药.理由是联合用药不仅降压效果良好,而且药物副作用小、费用相对低廉,何乐而不为.
作者:徐南图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在冠脉阻塞的治疗领域中,关于搭桥手术和血管成形术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近美国纽约阿尔巴尼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副院长爱德华·汉南(Edward L.Hannan)教授作了一项研究统计,比较两种治疗在多支冠脉阻塞患者中的长期预后.研究结果发表于著名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的2008年1月刊.
作者:卿清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少数先天性心脏病畸形非常复杂.诊断、命名和描述比较棘手,为了诊断方便,而且又不易被误解或遗漏,自60年代以来VanPmagh等建议的心脏节段分析方法,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后,已被许多学者所接受.每个心脏的组成分成三个节段:心房,心室和动脉干.这种节段的诊断在临床上要靠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有的甚至需要手术探查或尸解后才能确诊.
作者:李渝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问:怎样才能计算出,一天里我需要摄入多少卡热量呢? 读者 欧阳女士 答:临床医生通常都会用几个方程式来计算一个人每天需要摄人多少卡热量,以维持较稳定的体重.
作者:刘医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从简单而准确的血压测量方法到现在,已有一个多世纪.此后,我们对什么因素影响血压以及高血压如何对人的全身造成损害有了很多认识.但我们还没能做到的是,让公众以及一部分医生认真对待高血压.美国6500万高血压患者中.接近2/3血压没有得到控制.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高血压是中风、心脏病发作、心功能和肾功能衰竭、早年死亡的主要原因.
作者:古越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冠心病的全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是对人类生命健康威胁和危害很大的疾病.冠心痛是因心脏上冠状动脉管腔内狭窄,造成心肌供血不足而缺血缺氧,使心脏衰弱、带病工作或不能工作,其要害是动脉内壁上沉积的脂质沉积越来越多,形成动脉粥样斑块,动脉内血容量和血流量越来越少.
作者:陆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来势都很凶猛,当出现心肌梗死前驱症状(心绞痛)30分钟之后,心肌就开始坏死,所以大多数心肌梗死在发病前没有明确的先兆,故目前医生尚不能准确判断某人近期会不会发生心肌梗死.
作者:冯海新;马永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一项试验发现,人体暴露于废气中会加速体内血凝形成,提高血小板活性,增加心脏病发和中风风险.
作者:邱新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日本岛根大学的家森幸男教授和我国医务人员对北京,上海,石家庄,拉萨,广州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核实,被测者尿中镁含量低,人群中的高血压,脑中风的发病率就越高.
作者:孙健慧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