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CU后综合征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敖漫;敖薪

关键词:ICU后综合征, 抑郁, 认知障碍, 筛查
摘要:ICU后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日渐突出.为了及时发现ICU后综合征的出现,并能有针对性的治疗,ICU后综合征的早期筛查和精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归纳了ICU后综合征患者认知方面、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等常用评估工具的研究背景、评价方法、适用范围、临床应用现状及优缺点,并为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ICU后综合征评估工具进行展望.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亲心理状态与亲职压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亲心理状态、亲职压力状况,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短式亲职压力量表、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对89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母亲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为(1.65±0.21)分,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分为(92.11±8.46)分;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与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分呈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出生后窒息、两个月总发育智商和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可预测症状自评量表总分56.8%的变异量,母亲文化程度、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和两个月总发育月龄可预测焦虑因子60.4%的变异量;短式亲职压力量表总分、出生后窒息和神经运动检查结果可预测抑郁因子44.8%的变异量.结论 关注亲子互动问题,减少早产儿母亲亲职压力,从而改善早产儿母亲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

    作者:钱小芳;苏晓娟;刘桂华;李国凯;欧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与乐观倾向、疾病感知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的创伤后成长与其乐观倾向和疾病感知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和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对15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乳腺癌患者的创伤后成长得分为(57.57± 10.11)分,乐观倾向得分为(15.13± 4.03)分,疾病感知得分为(41.07± 6.7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创伤后成长5个维度得分及其总分与乐观倾向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与疾病感知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且与乐观倾向和疾病感知存在相关.医护人员应关注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变化,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自我调适,减少患者的负性感知,以更好地促进其创伤后成长.

    作者:钱琴;刘敏;马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应用智能手机健康管理软件对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的效果

    目的 采用智能手机中的健康管理软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干预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12月28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根据手机使用情况分为智能手机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饮食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成立智能软件管理小组应用智能手机健康管理软件分模块循序渐进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干预,出院前对两组健康教育内容和健康教育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 观察组教育知识掌握程度与健康教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传统饮食指导结合智能手机健康管理软件对糖尿病患者饮食干预,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相关知识的掌握,提高健康教育满意度.

    作者:高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早产儿脐动脉置管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效果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超早产儿脐动脉置管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回顾性分析脐动脉置管及维护中的风险因素,制订并实施超早产儿脐动脉置管及维护的标准操作流程,加强理论和操作培训,并进行置管前、中、后干预.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脐动脉置管成功率提高(P<0.01),脐动脉置管中脐部渗血、导管堵塞、导管脱出、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 对超早产儿脐动脉置管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减少置管及维护中的各类风险因素,提高脐动脉置管成功率,为患儿提供安全的护理服务.

    作者:程莉萍;张岚;董建英;柯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顾者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顾者对延续护理的需求,为提供有效的延续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用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照顾者延续护理需求共提炼出4个主题:医院和社区卫生资源需求;疾病相关知识需求;康复护理服务需求;家庭、社会支持需求.社区卫生资源的可及性是照顾者的首要需求;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是照顾者的迫切需求.结论 构建医院-社区联合医疗模式,发展家庭护理服务,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切实满足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及照顾者的延续护理需求.

    作者:梁小芹;邵小珍;陶颖;胡薇;王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督导式营养及运动干预对老年患者健康的影响研究

    目的 评价督导式营养及运动干预对老年患者健康的影响.方法 成立研究团队制订督导式营养及运动计划并按计划内容实施.实施前后检测患者身体成分的蛋白质、无机盐、骨矿物质含量、体质量、骨骼肌、身体脂肪、身体重量参数、体脂百分数、腰臀脂肪比率、身体力量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督导式营养及运动干预后,患者蛋白质和骨矿物质含量增加,骨骼肌增加,体质量等均有明显下降,体质量管理、身体力量有明显进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督导式运动及营养干预可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成分,通过膳食调整和运动锻炼,可增加肌肉含量,改善老年患者的身体力量.

    作者:赖小星;霍晓鹏;朱宏伟;谢海雁;李冬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中文版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门诊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目的 探讨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价高血压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将英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译成中文,对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中文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36,重测信度为0.944,提示中文版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及稳定性;量表各个条目的CVI值在0.800~1.000之间,总CVI值为0.970,内容效度符合要求.根据血压值将患者分为达标和未达标两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文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预测价值,是评价高血压门诊患者服药依从性较理想的临床测量工具.

    作者:崔淑节;李湘萍;陈嘉兴;褚福永;佟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伴极重度肥胖局部软组织坏死患者围手术期的皮肤管理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伴极重度肥胖局部软组织坏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措施,为加速患者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对2型糖尿病伴极重度肥胖局部软组织坏死患者进行综合入院评估,制订围手术期管理方案,包括密切观察病情、完善术前准备、细致的创面处置、加强正常皮肤管理、积极心理疏导、合理饮食指导6个方面.结果 患者坏死创面愈合良好,住院期间未发生正常皮肤损伤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伴极重度肥胖局部软组织坏死患者,制订针对性、一体化的护理方案,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杨林娜;魏雪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6个月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6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低于国内常模;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患者躯体健康方面的生活质量受年龄、性别、经济收入、不良生活方式、坚韧、乐观、客观支持影响,患者精神方面的生活质量受年龄、经济收入、自强、乐观、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影响.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老年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术后患者的心理弹性,同时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进一步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丁庆彬;李艳双;吴怀兰;陈美宏;王晓缘;王宇超;季艳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ICU后综合征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ICU后综合征发病率逐年增高,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日渐突出.为了及时发现ICU后综合征的出现,并能有针对性的治疗,ICU后综合征的早期筛查和精确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归纳了ICU后综合征患者认知方面、心理方面、生理方面等常用评估工具的研究背景、评价方法、适用范围、临床应用现状及优缺点,并为开发具有我国特色的ICU后综合征评估工具进行展望.

    作者:敖漫;敖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乌鲁木齐市属65所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与消毒质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各级医疗机构医院感染控制及消毒工作现状,为加强全市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65所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及其70名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70名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中,以女性(91.43%)和护理专业(80.00%)为主,其中32.86%的业务水平不合格;医院感染管理现场调查评分为(70.32±12.55)分,消毒质量监测总体合格率为96.92%.结论 乌鲁木齐市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还有待提高,应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李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简化改良的Rankin问卷对142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82例患者3个月后预后不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与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3个月预后不良有关.结论 大多数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是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徐艳;吴继云;于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孕晚期分娩球运动对临产时胎方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孕晚期孕妇进行分娩球运动对临产时胎方位的影响.方法 将孕满32周的初产妇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孕妇选择自我感觉良好的自由舒适体位;观察组孕妇由专人指导进行分娩球运动前准备和分娩球运动训练,并进行居家联系,告知注意事项.结果 观察组临产时胎头以枕前位衔接率和自然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低危初产妇孕晚期进行分娩球运动训练能有效降低临产时胎头位置异常的发生,从而改善因胎头位置异常而发生的不良分娩结局.

    作者:黎英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认知行为取向小组干预对空巢老人非理性信念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取向小组干预对空巢老人非理性信念的影响.方法 组建认知行为取向小组对62名空巢老人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非理性信念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后空巢老年人的非理性信念总分、低挫折耐受、概括化评论及绝对化要求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或P<0.05).结论 认知行为取向小组干预能帮助空巢老人纠正非理性信念,更好地管理情绪.

    作者:隆春玲;贺美玲;李占江;郭志华;马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中医护理大专生学习适应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对中医护理大专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大专护生90名为对照组,90名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中医护理岗位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组建培训师资、构建培养大纲及实施培养方案.教学结束后,对两组中医护理大专生的考核成绩、学习适应能力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中医护理大专生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学习适应能力总均分及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院校合作的岗位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升中医护理大专生的学习适应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并使其对教学的满意度提高,有助于提高中医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何海艳;段艮芳;吴学华;谢玉先;王金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国外孕产妇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研究现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归纳了国外早期预警评估工具和孕产妇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包括基于循证证据和临床数据分析构建本土化孕产妇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明确预警触发机制并规范孕产妇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流程、借助护理信息化平台整合风险预测预警预控系统、建立多学科协作的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并培训专业知识与团队合作能力,以期为我国孕产妇早期预警护理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者:黄雯婧;陆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PDCA循环管理法在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护理质量控制采用信息系统辅助下的PDCA循环管理方法,突出整改时效性,普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确保全程客观真实.结果 改进质量控制方式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改进质量控制方式能促进质量检查结果的真实性、反馈的及时性和PDCA循环的有效性,有利于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杨名钫;马芳;李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