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丽娜
目的 调查县级综合公立医院急诊护士遭受医院暴力事件的状况.方法 采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修订版)对江苏省6所县级公立医院的179名急诊护士遭受的医院暴力事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96.65%的急诊护士在过去12个月中遭受过医院暴力,多为辱骂和威胁.发生医院暴力地点多为急诊抢救室、输液中心,时间多为前夜班,施暴的原因多为对护士的技术不满意、候诊时间长、不合理要求被拒绝;医院暴力事件发生后护士的应对方式多为忍让回避、耐心解释,大多数护士感觉委屈、气愤和工作热情下降等.结论 县级公立医院急诊护士的医院暴力发生率较高,管理者必须予以重视,注重预防并积极干预,从而降低医院暴力的发生率,保护护士的合法权益.
作者:樊霞云;孙国珍;陈娟;环小琴;石爱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教育对实施人工耳蜗治疗患儿父母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制订健康教育内容,建立合理的院内、院外健康教育方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医学应对问卷对两组患儿父母心理状况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患儿父母症状自评量表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在出院当天及出院后1个月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医学应对问卷中回避因子出院1个月时评分,时间、交互及组间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全程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降低人工耳蜗患儿父母的负面情绪,有利于促进患儿的康复.
作者:刘霞;陈海燕;夏英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应用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在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102名临床护士通过“书写表达积极情绪”的方式进行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在干预前后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8周后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和自我效能感总分均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自我效能感有促进作用,也为护理管理者加强对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支持提供了思路.
作者:田荣辉;蒋维连;胡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极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改革极早产儿家属探视制度,指导极早产儿父母参与基础护理,对家属实施相关知识教育,实施阶段性评估和心理护理,做好出院及随访指导.结果 产后1个月极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评分下降,极早产儿家属相关护理知识掌握评分提高(P<0.01);出院1个月门诊再就诊率下降(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极早产儿及家属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极早产儿的家庭照护.
作者:马盼盼;李杏良;刘亭君;高玉先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对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初步探索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用于年轻护士管理的理论依据,为管理者实施个性化管理提供建议和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迈尔斯布里格人格特征测试表-M版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296名年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性格类型的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在社会或专业上的交流、交往机会”和“对工作的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两个维度上,不同性格类型的年轻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呈中等偏下水平,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反映了性格特征能够影响年轻护士工作满意度,建议利用迈尔斯布里格性格测试实施因人而异的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团队.
作者:郭丽;孙黎惠;单信芝;孙红;薛彩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外科模式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建立胃肠外科快速康复项目小组和多学科专家团队,举办快速康复外科循证课程、召开多学科协调“圆桌会议”,并以循证指南为指引,为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提供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照护.结果 术前禁食禁水、术后进食和下床活动时间缩短(P<0.01),鼻胃管、腹腔引流管留置率降低,鼻胃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P<0.01或P<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快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吴茜;马晶晶;陈静娟;施雁;龚美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干预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6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生物治疗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对患者疼痛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干预后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自我疼痛控制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知信行模式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作者:仇蓉;吴绮珣;周娟;刘吉子;郭煜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医院网络平台研发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构建护理不良事件自愿报告系统管理的有效模式.方法 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审核反馈、动态警讯处理、现场追踪、汇总分析等流程的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的模板,实施不良事件的闭环管理.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漏报率及重复发生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处置时间缩短(P<0.01或P<0.05).结论 闭环式护理不良事件警讯上报系统为护理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作者:谢萍;周慧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回肠导管术后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101例膀胱癌回肠导管术后患者,对其调查,根据三元交互理论围绕患者个人因素(如社会人口学因素、心理状态)、行为因素(如造口护理行为)、外在环境(如家庭与社会支持)进行造口护理自我效能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得分为(70.92±21.92)分,患者能否接受造口、能否独立更换造口袋、造口知识主要来源于造口师、自我概念、患者造口护理技能是患者造口护理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建议从加强人力资源的支持和培训、建立规范化的干预流程和延续机制、增强患者造口护理独立性等方面着手,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和远期生活品质.
作者:邓益君;郑美春;张俊娥;王小俊;卢惠明;罗宝嘉;黄锦萍;谢丽芬;李思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心房纤颤患者口服抗凝血药物的依从性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抗凝血药物知识问卷、抗凝血药物治疗依从性调查表,对82例符合诊断标准的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12周随访.结果 患者抗凝知识问卷总均分为(11.39±5.33)分,抗凝血药物治疗依从性总均分为(15.12±3.87)分,患者抗凝血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和患者抗凝知识得分、既往病史、抗凝血药物种类、同时服用药物数量相关.结论 代谢综合征合并慢性房颤患者口服抗凝血药物的依从性总体不佳,有利因素是既往血栓事件和较高的抗凝知识得分,不利因素是口服华法林抗凝、同时服用7种以上药物和既往出血病史,护理人员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作者:王卫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压疮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两种预防指南要求床头抬高角度存在冲突,分别为30°~ 45°和30°.为了解决临床工作者体位管理时的困惑,深入研究机械通气患者理想的床头抬高角度,文章就抬高床头45°、30° ~45°、≤30°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压疮影响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为临床工作者在管理同时存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压疮风险的机械通气患者时提供建议.
作者:刘树佳;芦桂芝;王晓慧;曹婷婷;郑天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护理人员手卫生的质量对于医院控制感染相当重要.文章阐述了目前影响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主要因素及提高手卫生依从率的主要措施,以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医疗安全.
作者:温慧敏;林平冬;李嫣然;冷英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门诊实施孕期体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评估孕妇孕12周前、孕28周、孕36周体质量和膳食摄人情况,对孕妇实施针对性饮食指导及体质量管理.结果 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巨大儿和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结论 助产士门诊对孕妇实施孕期体质量管理,可有效降低巨大儿与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素英;代小维;曾晓华;孟翠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对大专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52名大专护生,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7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方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实施前后分别用支持性沟通量表测评两组大专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结果 实施教学后试验组大专护生人际沟通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施教学后试验组大专护生人际沟通能力高于实施前(P<0.01或P<0.05).结论 基于实训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大专护生的人际沟通能力.
作者:段艮芳;何海燕;周万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肿瘤科临床护士对于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角色职能的认同程度及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为国内设置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必要性、应承担角色的职能以及培养对象的选拔条件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认知状况调查与能力评价表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11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临床护士认同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临床实践者、教育咨询者、协调者、管理者、研究者5个角色职能,但认为自身的协调能力、临床实践相关能力、教育咨询相关能力、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与成为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尚有距离.结论 尽管肿瘤科临床护士对肿瘤科高级实践护士的角色职能较为认同,但是其对相应的自身能力评价不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锻炼.
作者:赵艺媛;翁庚;路潜;丁玥;杨萍;庞冬;金三丽;陆宇晗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肿瘤医院护士的职业价值观现状与同情心疲乏程度,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抽取肿瘤医院456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价值观量表和同情心疲乏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评分为(111.43士10.53)分,同情心疲乏评分为(103.03±9.31)分;职业价值观各维度评分和总分均与同情心疲乏总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肿瘤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着重培养护士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降低同情心疲乏程度,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康丽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母婴同室新生儿呕吐的效果.方法 建立新生儿风险预警标识,提高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照护能力,保持新生儿正确卧位,加强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应急能力培训,母婴同室配置多功能新生儿吸痰车.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溢乳呕吐发生率降低,产妇满意度提高(P<0.01);护理人员专科理论和应急能力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呕吐窒息的发生率,保障新生儿的安全.
作者:王芳;刘曼华;陈建荣;薛莉莉;朱向华;王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住院患者中,因疾病和手术需要绝对卧床患者较多,患者大小便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皮肤破损,甚至压疮;频繁搬运患者也存在加重病情的危险.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在普通床单元基础上进行结构改良,设计了一种方便大小便管理的新型床单元,得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现报道如下.
作者:沈宇;沈思雯;徐琳;陈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对于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作用.方法 将300例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气、深呼吸,并于训练期间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测量呼吸困难情况及耐受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呼吸困难得分、心率、6 min步行距离改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收缩压改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呼吸训练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情况,提高患者运动耐力.
作者:杨满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 调查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哈尔滨市4所医院263名临床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临床沟通能力量表及人际反应指针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总均分为(3.94士0.46)分,共情能力总均分为(2.74士0.37)分.医院等级、观点采择是护士临床沟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临床沟通能力受其共情能力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多途径为护士创造再教育的机会,不断提高其共情能力,进而提高其临床沟通能力.
作者:刘丽双;杨玉辉;徐文翠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