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坤;王德辰
生活中人们难免会出现头疼脑热的健康问题,对于一些常见的小毛病或不需要去医院就诊的慢性病,这时候家中的小药箱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可是有些人当需要用药时才发现许多药品都超过了有效期限.我们接触的患者对此有着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有些人一看药物已经失效,当机立断地处理掉;但也有人认为,过期时间不长没有关系,依然可以使用;还有人认为,中成药不用在乎有效期,中药都是越久效果越好……那么,这些过了期的药品还能使用吗?
作者:王晓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从前我常生病,退休后身体奇迹般好起来同事讨要养生秘诀”,我顺口说了“身、心、食、环、律、测”几字的小窍门.“身”,即注重身体本身的健康.主要是要加强对身体的锻炼和保养.富兰克林说:“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所以,我退休后每天都要做适合自己身体的运动,如早晨打太极拳,午休后散步三里,晚饭后又去公园游玩.人老了,锻炼也要取“中庸之道”,不要参加剧烈运动.有次我与年轻人去爬山,结果第二天几乎动弹不得.这使我明白,身体是锻炼出来的,也是保养出来的,只有适当的锻炼方式和力度,才是好的健身方法.
作者:潘华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说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我们就会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夕阳红》,温馨的画面立刻浮现在眼前.可是,老年人常见的疼痛性疾病就像夕阳下的乌云,霎时间打破这如诗的意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年人常见的疼痛性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人群疾病的发生率逐年提高,而疼痛性疾病尤为常见.在常见的老年人疼痛性疾病中,疼痛不是单独作为一种疾病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症状或者一组综合征出现在许多疾病中,涉及内科、外科、妇科、疼痛科等诸多学科,其覆盖面之广发病因素之多、患病率之高,都足以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樊碧发;刘波涛;朱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膝关节骨关节炎成为一个重要的世界性卫生问题,也是中老年人慢性残障的常见原因之一.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单纯膝骨关节炎的致残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佳治疗手段,也是一种终极治疗方法.
作者:王卫国;丁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为什么肛瘘不能自愈?肛瘘是由肛周脓肿转变而来,即脓肿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脓腔逐渐缩小形成了由内口、外口、管道组成的全瘘.因此说肛瘘与肛周脓肿是肛门周围间歇感染化脓的两个病理阶段.那么为什么肛瘘不能自愈呢?首先,肛周脓肿或肛瘘基本上存在内口,内口与直肠相通,肠腔内的各种细菌及肠黏液时常进入内口,造成原发病灶继续存在,使瘘管长期处于慢性炎症之中.
作者:范学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打呼噜也叫打鼾,是人们睡眠时很常见的现象,据统计,约有三分之一以上成年人睡眠时会打呼噜.人在睡觉时尤其是睡得很实的时候,全身肌肉放松,小舌下垂,小舌受进出空气的冲击会产生一种声音,这就是呼噜.另外,鼻子不通气空气流动受阻,此时用嘴呼吸,在吸气时口腔后上方的软腭受到振动,并随着空气进出口腔发生颤动,这样也会发出呼噜声.很多人认为打呼噜尤其是严重的打呼噜是一种个人习惯,是睡得香的一种表现,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若不纠正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作者:杜金行;魏康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风是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大威胁.据近统计显示,我国现有中风患者7000万人,每年新发中风200万人,每年中风死亡人数为165万,即我国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中风、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中风.中风分为出血性脑中风(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中风(脑梗死、脑血栓形成)两大类,以脑梗死为常见.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上期杂志我们介绍了民国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马老离世时,他的学生于右任题了一副挽联:“光荣归上帝,生死护中华”,被传为佳话.于右任也是民国时期的大家,颇有影响力的人物,高寿85岁,而且他的养生观也很有意思,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于右任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书法家,国民党元老,曾由孙中山介绍加入同盟会.于右任1879年生于陕西省三原县,在那个社会变革波澜壮阔的时代,他的一生也经历了起起伏伏.
作者:玲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与绚烂多姿的彩色食物不同,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白色总给人以单纯洁净的感觉.白色食品可以说是自成一派简单纯粹的风格,但其实它们却一点也不“单纯”,同样富含多种营养素,是健康食谱中不可或缺的一员.白色食品泛泛地说就是白色系食品,一提到白色食品,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米饭、面粉和白糖,这些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吃多了显然对健康不利.然而,也有很多白色食品富含各种营养物质,对健康十分有益.
作者:李心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2018年第10期是《中老年保健》杂志的第300期,杂志与读者相知相伴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位老读者在给编辑部的信中说:“我订《中老年保健》杂志二十多年了.儿子在外地工作,也人到中年了,现在他也订阅了杂志,好杂志全家受益!“一年前,一位老读者来到杂志社:“杂志一个月一本,看着太着急啦,我来杂志社看看,来个合订本吧.”还有一次,一个期刊会议上有《中老年保健》杂志的展示,一位90后小伙子找到我,仔细询问杂志订阅的途径,说:“从小是爷爷奶奶把我带大,现在我来北京工作,一年才回去一次,我想订一份《中老年保健》杂志给他们,每月一期,就像我一直陪在他们身边.”今年一位新订阅杂志的老人写信给我们,有对杂志的肯定,也提出了非常好的办刊建议.5页手写的信让我们非常感动!三十多年来,读者与《中老年保健》杂志一路同行,不离不弃,在此,让我们真诚地向您道一声感谢!感谢您对我们杂志的长期信任和支持!更好地为中老年读者服务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作者:一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国外养生理念认为,健康、幸福和成功的人生取决于:凡事适度.如果您能凡事适度,不走极端,让您的生活有点小紧张,有点兴奋感,而又不会感受到太大的压力,这就是健康养生的中庸之道,您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让身体机能保持在佳水平,产生的这些激素会保护您的身体,让有害物质无法侵袭您的身体.
作者:方陵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指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菊科有1000余属超过2万个物种,中国分布有200余属2000余种.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菊花声名显赫,在我国产量和用量巨大.因其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国人还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代诗人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写道:“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在各种古代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作者:艾木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疾病的认识愈加深入,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同时,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疼痛是许多患者就诊时的首要主诉,不同疾病都可能以疼痛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在慢性疼痛的治疗中,疼痛科有许多特有的治疗方法,在此我们把治疗方法分门诊治疗、日间病房治疗和手术治疗,向大家一一介绍.
作者:樊碧发;张毅;毛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除了支撑体重的重要作用外,脊柱关节间的运动还使得人体躯干能完成前屈、后伸、旋转、侧屈等活动.同时脊柱内椎管里保护着人体的神经中枢——脊髓,从脊髓发出的运动和感觉神经不仅感受外界环境变化,同时支配肌肉收缩.脊柱的椎体与椎体间主要通过椎间盘构成关节,姿势不当、脊柱周围肌力不均衡、椎间盘老化等原因都使得脊椎疾病越来越常见.发病几率高的便是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他还有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
作者:梁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医院挂号大厅墙壁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科室的名称,往往看得人眼花缭乱,即使对医疗系统有所了解的人也不一定能在第一时间确定自己需要就诊的科室.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选择合适的科室是帮助他们得到合理治疗的第一步.在众多科室中有一个大家不是非常了解的科室——“疼痛科”.在大众的印象中,肚子疼就去看消化科,腰疼去看脊柱外科,心绞痛去看心内科.殊不知,现在多数医院又开设了“疼痛科”.那么具体哪种疼痛需要去看疼痛科呢?疼痛科是不是什么疼都看,是不是只会开止疼药?
作者:樊碧发;王海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调心是静坐中主要的一环.具体说来方法很多.一是意守法把意念守持在身体特定部位,或体外特定的景物上,以一念代万念.常用的是意守丹田.不要过分用力,要似守非守,逐渐进入静的状态.否则,过分用力反会引起大脑皮层兴奋,而容易出偏.二是默念法可以默念一个句子,也可以从1数到10.抱病的人,也可以念“消炎,止痛,痊愈”等.
作者:辛若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渐减退,徒步远足时容易感到下肢疲劳,特别是上坡和下坡时,更加困难费力,且易发生跌倒、膝关节损伤等意外事件.那么老年人是否还能越野远行?有无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两根越野行走杖就可让出行无忧.
作者:李志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血小板聚集是人体应对外伤、出血的一种正常自我防卫措施.外伤出血后,血液中的血小板随血液流经伤口而被激活,大量血小板相互聚集,形成白色血栓;随后更多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被激活,使血液中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并网罗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成体积更大的红色血栓,使伤口完全封闭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作者:柯元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我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医药卫生费用增速居高不下、医保基金可持续运行压力增大等问题依然存在,促进合理用药作为这些宏观问题中的一个微观环节,其重要性可谓与日俱增.面对新的改革形势,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有着怎样的意义?政府部门应如何加强政策监管和引导,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近日,在《健康报》社主办的“新视角下的合理用药”专题研讨会上,多位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笔者将武术套路“站腿桩”“踢腿法”“摆腿功”经过精心筛选编排,创编出这套中老年人易学易练的“老年人健腿操”.此操共分八节,本刊将分为四期刊登,以便于读者学习与锻炼.本期介绍“老年人健腿操”的第三节“直立弹腿”和第四节“蹲式弹腿”.预备式:身体直立,面带微笑,目视前方.(见图一)
作者:许笑天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