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宽度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林;王文娟;花莲英;邹芳亮;蔡文智

关键词:气门芯, 结扎, 宽度, 脐带残端
摘要:目的 探讨气门芯结扎新生儿脐带的佳宽度.方法 将300例新生儿分成3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3 mm传统宽度的气门芯结扎脐带残端,两个观察组分别采用2 mm、4 mm改良宽度的气门芯结扎脐带残端,观察并比较3组脐带残端的脱落时间及愈合情况.结果 3组新生儿用不同宽度气门芯结扎脐带后,4 mm宽度气门芯组新生儿脐带残端脱落时间及愈合情况均优于其他两组(P<0.01).结论 使用4 mm宽度的气门芯结扎脐带效果佳.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为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对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术后3个月的8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评价二者相关性.结果 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35.65±2.06)分,处于高水平,生活质量总分为(630.88±9.39)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正相关(P<0.01).结论 提高腰椎dynesys动态稳定系统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与在院健康教育及指导显著相关.

    作者:刘秀梅;王崇伟;黎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工学结合的双导师制在助产专业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工学结合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助产专业妇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将2011级助产专业86名教学改革班学生设为实验组,采用工学交替的双导师制教学模式;将2010级84名学生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学生课程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更认同自身的教学模式(P<0.01或P<0.05).结论 院校合作背景下双导师制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助产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索虹蔚;方海琴;许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在手术室门控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指纹识别技术在手术室门控管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在手术室工作人员通道门口安装指纹门禁系统,需出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进行指纹注册,凭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进入手术室.结果 减少了手术室的人员流动人次,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率;节省了人力;保障了手术室安全.结论 指纹识别的身份认证在手术室门控管理的应用,是安全、简便、智能化进行手术室门控管理的有效措施.

    作者:彭英姿;任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军队医院护士对绩效考核了解程度及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目的 探讨军队医院护士对绩效考核的了解程度及满意度.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对军队3所三级甲等医院104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护士对绩效考核实施现状了解程度及对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56.73%的护士对绩效考核制度表示满意;护士对绩效考核的了解程度与满意度得分呈正相关(P<0.05);护士对绩效考核评价得分排序后5位的条目:绩效考核体系能发挥导向作用、考核过程公正、考核能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考核能促进护士长与护士之间的沟通、考核结果准确.结论 军队医院护士对绩效考核的总体满意度不高.管理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并通过培训使护士更多地了解绩效考核具体内容,以提高护士对绩效考核的认可程度与满意度,从而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

    作者:孙莹;万巧琴;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低年资护士共情能力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低年资护士的共情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临床护士共情能力测评量表、工作环境评价量表、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和同事支持量表对220名工作5年以内的护士进行共情能力的调查分析.结果 低年资护士的共情能力总分为(71.00±6.32)分,影响年轻护士共情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和同事支持(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共情能力水平偏低,护理管理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增加管理者及同事的支持度和护士的满意度,以提高低年资护士的共情能力.

    作者:吴鸿雁;周辉;幺佳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个体化护理对癫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对癫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改善效果.方法 将住院治疗的136例癫癎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出院后1年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结果 出院3个月、6个月、1年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1);出院1年后,研究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癫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杨青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母亲分娩的足月新生儿血糖监测及喂养时间模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母亲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喂养时间及血糖监测关系的模式.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的168例由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孕妇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4例,实验组出生后12h内每次喂奶前监测指尖血糖,12~24 h每两次喂奶前监测指尖血糖;对照组出生后12 h内监测血糖每2h一次,12~ 24 h监测血糖每4h一次,比较两组发现新生儿低血糖的概率.结果 实验组共发现低血糖190次,低血糖新生儿50例;对照组发现低血糖116次,低血糖新生儿34例,实验组较对照组发现低血糖的概率高.结论 相比定时监测血糖,喂奶前监测血糖有助于糖尿病母亲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现,可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孔艳霞;郭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住院期间患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住院期间患者意外伤害发生情况,探讨有效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医院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类型、诱发因素等.结果 意外伤害的类型有跌倒、坠床、碰撞伤、砸伤、烫伤、刀割伤、扭伤、交通伤、皮肤撕脱伤9种.53例意外伤害中轻度28例(52.83%),中度20例(37.74%),重度5例(9.43%).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因素有患者因素、设备因素和护理操作因素.结论 患者住院期间意外伤害发生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加强患者意外伤害的风险评估,采取综合措施防范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彭加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家庭关怀度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度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对34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分层回归分析家庭关怀度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结果 258例患者(74.78%)存在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为(31.52±4.21)分;家庭关怀度总分(7.29±1.47)分.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关怀度中的适应度、亲密度、情感度和合作度可联合解释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总变异的22.6%.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发生率较高,家庭关怀度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可从家庭关怀角度进行护理干预来改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作者:毛小丹;颜佩华;江黛琪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国内外长期护理机构护理人员资质及培训现状研究

    文章综述了国内外长期护理机构护理人员资质及培训现状.通过对国内外现状的比较分析,提出对我国长期护理机构护理人员从业资质及培训的可行性建议,包括建立完善的老年护理教育体系和相应的法律保障、所有护理人员持证上岗.

    作者:王黎;郭红艳;谢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的方法改造手术室标本管理工作流程的效果.方法 成立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工作小组,绘制工作流程图,识别病理标本管理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分析原因,根据高风险因素制订和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结果 实施工作改进后,各项失效模式危机值均下降,送检病理标本不合格率降低(P<0.01).结论 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运用于手术室病理标本管理工作中效果良好,能有效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侯晓敏;张军花;冯茜;郑莉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实施电子社区管理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电子社区管理对出院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临床“痊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06例按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4例).出院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抗精神药物维持治疗和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电子社区管理,观察时间为1年.结果 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和总分、康复状态量表总分均降低(P<0.01或P<0.05);服药依从性提高(P<0.01),复发率降低(P<0.05).结论 电子社区管理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

    作者:孙红娟;赵惠英;季彩芳;夏丽萍;杨州;包勤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PDCA循环在预防动脉压迫止血器致皮肤损害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通过采用PDCA持续改进肝癌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使用方法,以期减少因动脉压迫止血器致皮肤损害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选取肝癌介入术后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患者305例,应用PDCA循环缩短压迫时间、建立皮肤损害高危评估机制,评估患者局部皮肤损害情况.结果 通过PDCA持续改进,动脉压迫器所致患者皮肤损害的发生率降低(P<0.01).结论 缩短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时间、实施皮肤破损高危评估基本解决了介入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致皮肤损害的问题,在发现、解决护理问题中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刘春梓;张晓宁;孙艳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医护人员中心静脉导管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主题,对中心静脉置管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针对要因制订对策并实施.结果 医护人员集束预防策略的依从性提高(P<0.0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医护人员集束预防策略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

    作者:窦英茹;王加凤;闫坤丽;潘春芳;谢金兰;朱庆捷;史甜;郭凌翔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红丝带关爱中心”在艾滋病患者护理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红丝带关爱中心”在艾滋病患者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 为患者建立健康电子档案,实施网络和电话健康咨询、心理咨询、行为干预、健康教育及法律援助等服务.结果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P<0.01),减少了艾滋病的传播(P<0.01).结论 “红丝带关爱中心”在艾滋病护理服务中深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减少了艾滋病的传播.

    作者:陈菊娣;任勇;居朝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的研究进展

    文章介绍了国内外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环境的研究工具及相关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增加高职护生临床学习的机会、重视护理教学氛围建设的建议,希望可以为广大护理教育者及管理者改善临床学习环境、提高护生临床学习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倩倩;肖华鹏;张建;杨健;李文佳;游晓功;刘晶;赵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临床实习后期本科护生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护生临床实习后期的心理体验,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在护理临床实习第30周,对12名实习护生进行深入访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即工作压力持续存在;工作热情与懈怠情绪并存;人际沟通逐渐顺畅;职业发展前景迷茫;难以寻求有效支持.结论 护生临床实习后期仍存在特定的心理体验,管理者及教育者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改善护生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护理实习质量.

    作者:段淼;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冠心病监护室实施专职夜班排班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冠心病监护室实施专职夜班排班方式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16名护士专职夜班,除主班、辅助班、心电监护班外其余10名护士专职白班,每1~2个月轮换.结果 患者责任护士和优质护理知晓率(P<0.01)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5);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实施专职夜班排班方式落实了责任制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作者:王红;许红凤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 编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并对自评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方法 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形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并对全国18所招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院校的317名护理研究生进行测评,对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由7个维度,57个条目组成,问卷总体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61,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在0.834~0.914之间;问卷与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修订版中内容相近维度的得分呈中度相关;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自评问卷57个条目进行分析,发现各条目在相应共同因子上的载荷在0.356~0.838之间,7个共同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8.41%,自评问卷的因子结构与理论构想基本一致.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自评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用于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的评价.

    作者:岳彤;孙宏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 调查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的448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进行疾病不确定感调查.结果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为(89.86±11.84)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居住地、手术方式、肿瘤有无转移对疾病不确定感有影响.结论 消化系统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受多种因素影响,根据其个体特征设计个性化的应对方式和健康教育是降低疾病不确定感的重要措施.

    作者:吴秀玲;潘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