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军
米非司酮与依沙丫啶在中期妊娠引产中的联合应用效果肯定,现将我院2002年3月~2007年6月孕17 w~26 w自愿要求终止妊娠者290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梅;王素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微小残留白血病(MRD)是目前国内外新提出的白血病中的一种,对MRD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对残留白血病的研究已深人开展,西医对MRD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基因治疗和骨髓移植.中医对MRD的研究刚刚起步,本文仅对MRD的中医认识和中医治疗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韩广成;李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电凝止血镊配合电刀改良肛瘘手术是在肛瘘手术中以电镊和电刀代替普通手术刀和剪刀,从而达到切口小、组织损伤小、伤口愈合快、愈后肛门功能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蔡尚党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肝爽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患者78例,并与安络化纤丸(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等指标.结果:肝爽颗粒可改善肝区疼痛、食欲不振、体倦乏力等症状;可降低血清HA、LN、IV-C肝纤维化指标,并可改善肝功能.结论:肝爽颗粒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有改善作用.
作者:祁冬雪;王丹;王小晶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腹腔穿刺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具有简便易行而又及时,适用于外科、妇科急腹症的诊断运用,特别是对闭合性腹部损伤病人定性问题是一些其他技术检查所不能比拟的,他不仅为诊断提供依据,同时也为手术时选择恰当的切口提供参考.
作者:孟建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肌的损害.方法:对近年抢救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20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心肌损害,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结论:农药中毒心肌损害在治疗上应及时给予心脏保护剂或(和)应用心肌营养剂,注意早期应用激素可预防和治疗心肌损害.同时,对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引起心肌损害在急诊救治过程中要给予充分重视.
作者:栾伟星;杜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参芎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芎注射液,疗程2 w,分别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心电图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有效、安全.
作者:董惠洁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改进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柱(150 min×4.6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三乙胺(60:40:1),用磷酸调节pH值至7.0,稀释样品的混合溶剂为水-乙腈-三乙胺(60:40:1),用磷酸调节pH值至10.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主峰和紧邻杂质峰能得到更好的分离.结论:此法结果准确,分离度好,可用于注射用兰索拉唑有关物质的测定.
作者:周来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3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内镜套扎术加术后奥曲肽25 ug/h持续3 d;对照组:单用内镜套扎术.结果:奥曲肽组与对照组相比,再出血率和不良反应明显下降(P<0.05),食管静脉(EV)曲张减轻高于对照组.结论:奥曲肽联合内镜套扎术可以明显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萍;郑苏云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求.方法: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根椐肌瘤类型,选择单极或双极官腔电切镜进行切割,对反复严重出血、年龄大于45岁的患者同时行子宫内膜电切除.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加强生命体征观察警惕并发症发生,协助医生处理并发症.结果:72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宫腔镜电切术均成功完成,子宫穿孔2例,低钠血症1例,术后发热11例.术后月经改善情况满意率91.7%(66,72).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术中术后严密监测护理及娴熟手术操作,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王霞芬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症之一,位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之首.由于临床上的重视和及时处理,发生Sheehan's综合征的报道罕见,但屡有发生尿崩症的报道.为探讨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现将我院产后大出血致尿崩症1例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李胜平;范雪梅;杨志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参松养心胶囊与传统常规药物相结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5例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服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降糖药物,而治疗组在服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4片,每日3次,服用12 w.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每周硝酸甘油的用量、运动试验结果、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每周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的用量明显下降(P<0.01),运动持续时间显著提高(P<0.01),至心绞痛发作时间及ST段下降1 mm的时间明显延长(P<0.01),而对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1,P<0.05),不良反应少.结论:在传统常规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可使稳定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减轻,运动耐量增强,可降低血糖水平,安全有效,易于耐受.
作者:陈晓云;杨庚明;欧阳雪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我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呈上升趋势,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目前我国高血压的控制率很低,约为6.1%,与美国控制率34%比较还有相当的差距,其原因较多,其中难治性高血压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作者:耿红梅;于黔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1月~2009年3月在我院待产的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单胎足月孕头位分娩的初产妇300例,按抽签随机法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中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作为观察组;选择150例在第一产程中仅精神安慰和鼓励等心理疗法,不用安定和曲马多设为对照组,两组均可以同时实行人工破膜、静滴催产素,并进行两组效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各个产程时间均比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手术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联合应用安定、曲马多能减轻产妇疼痛、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手术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
作者:韦育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61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81)和对照组(n=80),治疗组服用厄贝沙坦片(科苏)和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和稳心颗粒,记录每日血压变化和自觉症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 w和4 w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95.10%)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2.5%、85.0%),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并通心络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少玲;魏德新;林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34 β E12(角蛋白-903)、P63、P504S(α-甲酰-CoA-消旋酶)、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AP(前列腺特异性酸性磷酸酶)、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在PCa(Prostatic Cancer,前列腺癌)、BPH(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PCa和63例BPH中34 β E12、P63、P504S、PSA、PAP、PSMA的表达情况,资料进行秩和检验.结果:它们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34 β E12、P63、P504S、PSA、PAP、PSMA联合检测能够提高PCa、BPH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李彬;程慧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的病因,诊断方法和思维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年4月~2008年4月符合Fuo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58例.结果:58例中明确病因者52例,确诊率89.7%.确诊病例中:感染性疾病30例,确诊率51.7%,结缔组织病14例(24.1%)肿瘤性疾病5例(8.6%)其他疾病3例(5.2%).结论:根据临床经过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大部分Fuo病例可以明确病因诊断,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肿瘤性疾病是该组Fuo主要原因.
作者:徐新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其凶险的临床急症,早期死亡率很高,有时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现将我院2001年~2007年收治的2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报道如下:
作者:路广慧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传统中成药-六神丸因具独特的组成和配伍而具有良好的利咽止痛效果.本文深入阐述六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六神丸的功效提供基础.
作者:柳永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干扰措施.方法:对725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吸烟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方面,复发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发组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未坚持规则降血压或控制血糖患者复发率高,高血脂症尤其合并颈内动脉硬化斑块未启动他汀类治疗者复发率也较高.结论:积极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复发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方玲;倪福文;张伟国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