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雨霞;赵岐;胡婷欣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科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手术治疗的256例乳腺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通过术中严格结扎腋窝淋巴管及血管、术后双管负压引流、多头胸带节段性分张力加压包扎、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抽吸局限性积液的综合处理方法.结果:通过上述的预防处理措施后,乳腺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大大减少.结论: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措施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疗效显著.
作者:邓修平;瞿智祥;杨宝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了解其化疗方案疗效.方法:收集免疫组化检测三阴性的106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其生存情况.观察其化疗方案分布并回顾分析其疗效.结果:中位发病年龄53.7岁.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未转移淋巴结数量,分期及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与TNBC生存有关.辅助治疗中,含紫杉类方案与葸环类方案相比,5 a生存率94.7%和76.0%.复发转移患者常使用的化疗方案依次为紫杉类76.9%,含铂方案46.2%,含吉西他滨方案42.3%.接受含铂方案化疗患者与未接受含铂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S)分别为36.0个月和2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NBC在我国的发病情况与文献报道相当.术后未转移淋巴结个数与TNBC预后相关.辅助治疗中,紫杉类方案优于其他方案.姑息治疗中,含铂方案可延长生存.值得进一步进行前瞻性研究.
作者:李大鹏;王振欣;冯军;王蓉;陈凯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宫腔内因素及输卵管开口堵塞引起不孕的疗效.方法:首先对阴道B超及碘油造影提示宫内异常及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有异常的患者行官腔镜下手术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115例宫腔内因素致不孕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87例,妊娠率75.65%;27例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中,24例双侧获通,术后再通率88.88%,其中8例妊娠,妊娠率33.33%.结论:宫腔镜手术及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不孕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作者:齐玉梅;张秋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银花泌炎灵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ⅢA型)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120例,口服银花泌炎灵片,每次4粒,每天4次,疗程30 d,以NIH--CPSI评分和前列腺液(EPS)常规中自细胞计数为指标,治疗前后进行评估、比较.结果:HIN-CPSI总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23.67±6.34)分和(13.79±5.32)分;症状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15.37±5.02)分和(8.72±3.50)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前后分别为(8.31±2.67)分和(5.07±1.93)分;EPS中自细胞计数治疗前后分别为(26.86±3.1)个/HP和(12.53±2.3)个/HP.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本组患者临床治愈20例,显效28例,有效5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8%.结论:银花泌炎灵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有较好疗效.
作者:蔡震宇;杨晨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大肠癌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四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J].因此对大肠癌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而化疗是大肠癌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大肠癌患者60例,均经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证实.
作者:罗秀玲;魏万高;姚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疗效正在逐渐受到大家的肯定.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频频出现安全问题,像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纷纷被叫停,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正在越来越多的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院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注射剂在我院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就2006年至2008年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做个浅析,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孔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典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36岁,26例患者均行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4/5间盘突出12例,L5/S1间盘突出8例,L4/5,L5/S1间盘突出6例.采用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RF系统(20例),USS系统(6例)内固定及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5个月,26例患者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结论: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彻底切除椎间盘组织,保留棘突、小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等结构,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重建下腰椎稳定,操作方便,费用适中,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邓思然;榻天勋;罗雨桥;李兴;罗柏锋;罗杰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法配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对照设计,100例肾阳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肾活血汤内服结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对照组给予单纯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两组共进行为期8 w的治疗,8 w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二组患者的VAS计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均获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75.41%高于对照组5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15<0.05).结论:温肾活血汤内服联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
作者:张雪飞;周厚明;孙保国;陈树清;陈泽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糖尿病患者在应用降糖药物治疗期间,因药物过量或饮食摄入不足,易发生低血糖症.轻者表现为饥饿感、心悸、手抖、出汗等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症状,易于诊治;重者则常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而就诊于神经科,临床易于误诊.现将我院诊治6例以偏瘫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舒刚明;孟晓落;张云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湿热痹片对湿热痹阻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Ⅰ组(10例)和对照Ⅱ组(10例),分别给予湿热痹片、非甾体药物(扶他林或英太青片)、湿热痹片合非甾体药物口服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对改善主要临床症状、血沉、中医证候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cRJ呒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比较,对改善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与对照Ⅰ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血沉、CRP,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片治疗湿热痹阻型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与非甾体药物合用不仅能增强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副反应.
作者:刘德芳;郭明阳;张俊;罗勇;郭玲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为常见,传统的治疗方法为脾切除.随着现代脾脏外科研究的深入,认为脾脏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保脾治疗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作者:刘乃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由于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的心理,导致患者在检查前后机体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无痛胃镜使患者在平稳、无痛状态下顺利完成检查,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100%.在无痛胃镜检查时提供整体化的护理措施,不仅解除了患者检查期间的不适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和生理的严重不适,而且整体化的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以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从而也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实质内涵.
作者:廖晶晶;姜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4月5日上午10时许,庄市街道庄市村民工在清理腌渍池污物时,吸入大量硫化氢造成三人重度中毒,送入我院急诊室.经急诊室和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积极抢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作者:陈晓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2例行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患者资料,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IOL-Master5.2测量手术前后ACD、角膜曲率及眼轴,从而分析AC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86只眼IOL植入术前平均ACD为2.2mm,术后平均ACD为5.4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只跟术后ACD的平均变化值为2.4 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r=0.662,P=0.01).52只眼术前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5.24 D,术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2.47 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增加,白内障选择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医源性角膜散光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方式.
作者:张雨霞;赵岐;胡婷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4例慢性腰痛患者行患处局部应用奇正消痛贴膏治疗,1次/d,持续3 d~5 d.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全部观察内容.经奇正消痛贴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98%.少数患者贴药部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满意.
作者:赵保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与比较喉罩(LMA)和气管插管(TT)在危重症急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救患者110例,随机分为LMA组和TT组.以往急救一般采用TT进行急救.由于患者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生理解剖特点等因人而异,急救TT相当一部分难度很大,成功率不高,反复操作失败延误抢救时机,心血管应急反应大甚至促使病情恶化.更甚至引起医疗纠纷.随着麻醉科学的发展,临床麻醉中麻醉插管器械的不断更新,LMA近年已应用于危重症的临床急救.结果;LMA组和TT组在急救的过程中难易程度,操作所需时间,一次性TT或置入LMA的成功率,复苏成功率及心血管反应有明显的差别.结论:LMA能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地用于临床急救,一次性成功率达97.4%.
作者:晏斌林;冯清洲;叶惠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重症肺炎60例治疗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83.33%(25/3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后重症肺炎的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其治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君;张娅妮;罗艳红;于沛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论述顺势疗法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十几年来星瑙灵在心脑血管领域的治疗作用,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新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董凌燕;刘培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骨科及风湿科门诊比较常见,是临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疾病.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做屈腕活动,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满意.
作者:郭庆华;卢向东;刘强;李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我院医护人员对新徒手心肺复苏培训流程的满意度.方法:对我院参加新徒手心肺复苏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随机调查参加培训的共128名医护人员,总体认为新培训方案优于原方案,特别是环境的判断、意识判断及操作流程明显好于原方案(P<0.05).结论:新的培训方案更适用于心肺复苏培训.
作者:孟凡山;赵玉兰;戴冬梅;李彦;郭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