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治疗不孕症的应用

齐玉梅;张秋香

关键词:宫腔镜, 宫腔镜手术, 输卵管插管通液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宫腔内因素及输卵管开口堵塞引起不孕的疗效.方法:首先对阴道B超及碘油造影提示宫内异常及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有异常的患者行官腔镜下手术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115例宫腔内因素致不孕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87例,妊娠率75.65%;27例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中,24例双侧获通,术后再通率88.88%,其中8例妊娠,妊娠率33.33%.结论:宫腔镜手术及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不孕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转律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的转律情况.方法:选取2007年~2009年我院住院期间的年龄在20岁~70岁之间的阵发性或初发房颤的病人(病史<1月)共35人(均没有血流动力学改变),1 5位患者予以先常规稀释后胺碘酮150 mg静推,继以450 mg加入500 ml补液中静滴维持24 h左右,后改0.2 tid po,每2周减量,直至0.2 qd po维持.20位患者直接予以胺碘酮0.2 tjd po,每2周减量,直至0.2 qd po维持.用药期间常规随访心电图,看QT间期,转律情况以住院期间,转律为有效,未转律为失效.结果:35人中转律33人,未转律2人,有效率为94%,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转律率高,短期应用安全性较高.

    作者:沈飞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IOL-Master测量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2例行白内障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术患者资料,用德国ZEISS公司生产的IOL-Master5.2测量手术前后ACD、角膜曲率及眼轴,从而分析ACD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结果:86只眼IOL植入术前平均ACD为2.2mm,术后平均ACD为5.4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只跟术后ACD的平均变化值为2.4 mm,术后ACD的变化值随眼轴长度的增加而增大,呈线性正相关(r=0.662,P=0.01).52只眼术前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5.24 D,术后角膜曲率的平均值为42.47 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植入术后ACD因眼轴长度不同而不同程度的增加,白内障选择经巩膜隧道切口术后角膜曲率无明显变化,医源性角膜散光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切口方式.

    作者:张雨霞;赵岐;胡婷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致浅表静脉炎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胺碘酮注射液引起浅表静脉炎的原因.方法:将5例患者从性别、年龄、治疗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胺碘酮引起浅表静脉炎原因有滴注浓度,给药时间,血管选择,不同生产厂家.结论:不同生产厂家胺碘酮引起浅表静脉炎几率可能存在差异.

    作者:陈萍;刘金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温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法配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纯随机对照设计,100例肾阳虚血瘀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肾活血汤内服结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对照组给予单纯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两组共进行为期8 w的治疗,8 w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二组患者的VAS计分与膝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后均获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显效率75.41%高于对照组5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0.015<0.05).结论:温肾活血汤内服联合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优于单纯温感型好及施贴剂外敷.

    作者:张雪飞;周厚明;孙保国;陈树清;陈泽雄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对比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纤溶酶200 U,以生理盐水250 ml稀释后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7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存活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比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无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结论: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晁文波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湿热痹片对湿热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湿热痹片对湿热痹阻型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Ⅰ组(10例)和对照Ⅱ组(10例),分别给予湿热痹片、非甾体药物(扶他林或英太青片)、湿热痹片合非甾体药物口服治疗,观察其总有效率及临床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三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对改善主要临床症状、血沉、中医证候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cRJ呒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比较,对改善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候,与对照Ⅰ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Ⅱ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改善血沉、CRP,与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片治疗湿热痹阻型骨关节炎是安全有效的,与非甾体药物合用不仅能增强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副反应.

    作者:刘德芳;郭明阳;张俊;罗勇;郭玲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对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94例慢性腰痛患者行患处局部应用奇正消痛贴膏治疗,1次/d,持续3 d~5 d.观察治疗前后腰部疼痛、压痛及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治疗前后局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94例患者中86例完成全部观察内容.经奇正消痛贴膏治疗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腰椎功能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为93.98%.少数患者贴药部位发生皮肤过敏反应.结论:奇正消痛贴膏治疗慢性腰痛效果满意.

    作者:赵保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曲安奈德与奇正消痛贴膏并用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50例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在骨科及风湿科门诊比较常见,是临床常见运动系统慢性疾病.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做屈腕活动,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不满意.

    作者:郭庆华;卢向东;刘强;李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抗菌在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重症肺炎60例治疗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硫酸依替米星联合头孢他啶抗感染治疗,对照组30例接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抗感染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3.33%(28/30),而对照组为83.33%(25/30).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后重症肺炎的有效率有明显的提高.结论:硫酸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在重症肺炎的治疗中,其治愈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作者:刘君;张娅妮;罗艳红;于沛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腔镜治疗不孕症的应用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治疗宫腔内因素及输卵管开口堵塞引起不孕的疗效.方法:首先对阴道B超及碘油造影提示宫内异常及输卵管近端梗阻的不孕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对有异常的患者行官腔镜下手术及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结果:115例宫腔内因素致不孕的患者经治疗后,妊娠87例,妊娠率75.65%;27例双侧输卵管梗阻患者中,24例双侧获通,术后再通率88.88%,其中8例妊娠,妊娠率33.33%.结论:宫腔镜手术及官腔镜下输卵管插管治疗不孕具有可视、微创、输卵管再通率高、可提高妊娠率的优点.

    作者:齐玉梅;张秋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浅析

    中药注射剂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药物制剂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产物,它的疗效正在逐渐受到大家的肯定.但近年来中药注射剂频频出现安全问题,像鱼腥草注射液、双黄连注射液、刺五加注射液等纷纷被叫停,中药注射剂的安全问题正在越来越多的引起大家的注意.我院是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注射剂在我院有着广泛的应用,现就2006年至2008年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使用情况做个浅析,以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孔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HPLC法测定保健保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保健保片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二苯乙烯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公司TC-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一水(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70μg~133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8),10 h的RSD为0.6%.结论:该方法测定二苯乙烯苷含量灵敏度高、定量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保健保片的质量.

    作者:宁德山;唐青涛;谭廉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整体化护理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

    由于胃镜检查是一项侵入性的操作,患者在检查的时候存在着一些恐惧或焦虑的心理,导致患者在检查前后机体出现一些应激反应.无痛胃镜使患者在平稳、无痛状态下顺利完成检查,避免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镇痛效果100%.在无痛胃镜检查时提供整体化的护理措施,不仅解除了患者检查期间的不适及由此引发的心理和生理的严重不适,而且整体化的护理更注重给予服务以人性化的关怀和照顾,从而也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实质内涵.

    作者:廖晶晶;姜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顺势疗法-药物星瑙灵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概况

    论述顺势疗法的特点和优势,总结十几年来星瑙灵在心脑血管领域的治疗作用,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新的理论与方法.

    作者:董凌燕;刘培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58例

    目的:临床观察以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为基础的三联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总体效果.方法:将58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奥美拉唑、替硝唑、胶体果胶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胶体果胶铋.结果:在改善临床症状和溃疡愈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Hp转阴率方面,治疗组效果大大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使用奥美拉唑、替硝唑、胶体果胶铋的三联疗法能有效治疗Hp阳性胃溃疡,并显著提高Hp转阴率.

    作者:邓冲雨;吴向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围操作期处理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10点穿刺510例,术前2 d使用肠道消炎药物;术前清洁洗肠,预防性使用抗菌素1次.穿刺均成功.术后常规直肠压迫止血.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前列腺癌145例,PIN 10例,前列腺炎66例:术后1 d~2 d出现败血症12例,血尿116例,直肠出血14例,予抗炎压迫止血后均治愈.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降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文峰;林哲;叶珊;何素群;于月仪;谢莉敏;梁梅香;张海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修补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24耳)行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鼓膜中、小穿孔的愈合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愈合率为91.7%,平均听力提高(9.6±4.8)dB,23例术耳无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中、小型鼓膜穿孔的修补,对中、小型鼓膜穿孔愈合者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义;王振英;陈国锋;胡永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临床观察

    大肠癌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世界四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上海的调查显示,我国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J].因此对大肠癌患者进行规范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而化疗是大肠癌治疗的三大手段之一.自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我们共收治大肠癌患者60例,均经手术切除并获得病理证实.

    作者:罗秀玲;魏万高;姚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符合条件的病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脉络宁和胞二磷胆碱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并对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进行比较,观察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纤维蛋白原指标改善明显,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降纤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可增加疗效,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

    作者:王冬青;郝富仙;闫志刚;梁红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共收治典型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6例,男12例,女14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36岁,26例患者均行CT检查显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4/5间盘突出12例,L5/S1间盘突出8例,L4/5,L5/S1间盘突出6例.采用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RF系统(20例),USS系统(6例)内固定及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2个月,平均5个月,26例患者中,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8%,结论:后路双侧半椎板切除,椎弓根钉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彻底切除椎间盘组织,保留棘突、小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软组织等结构,解除脊髓、神经根压迫,重建下腰椎稳定,操作方便,费用适中,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邓思然;榻天勋;罗雨桥;李兴;罗柏锋;罗杰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