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

岳北阳

关键词:苦杏仁, 炮制, 历史沿革
摘要:苦杏仁已有两千余年的药用历史,为传统的止咳平喘药.自汉代以来大量的医药文献中,保存了苦杏仁炮制方面的丰富资料.认真整理和研究这些传统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苦杏仁炮制现代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对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问题探讨如下.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刺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42例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炎是中心性血管痉挛性视网膜病变,主要的病变在黄斑部水肿.本病为眼科较为常见的眼底病之一,笔者在临床中采用针刺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科

    作者:庄仪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将93例原发性肾综合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和调节血脂、抗凝等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联合参麦注射液.疗程16w.结果: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血脂、血浆白蛋白、泼尼松的用量、复发率等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泼尼松、调节血脂、抗凝等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纯泼尼松、调节血脂、抗凝等治疗的效果.

    作者:李有跃;华伟;刘福文;郭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联合用药治疗人工流产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两种方案治疗人工流产前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试验组:联合用药组,给予氟康唑胶囊口服,阴道放置克霉唑阴道片以及硝酸咪康唑乳膏涂擦外阴,疗程3 d;对照组:单纯阴道放置克霉唑,当晚用.自首次用药第4 d复查,作妇科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检查,假丝酵母菌阴性者可安排手术;无效者重复治疗,第7 d复查.术后14 d和月经后随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第4天的临床总有效率,试验组92.6%,对照组72.2%,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试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月经来潮后复查,两组之间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人工流产前合并严重VVC的患者采用口服氟康唑+阴道内放置克霉唑+外用咪康唑乳膏治疗,能够缩短疗程,近期疗效优予单纯阴道内置克霉唑栓.

    作者:段娟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苯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联合苯那普利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是在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应用ACEI(洛丁新).治疗组是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房颤复发率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房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心功能改善、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洛丁新联合比索洛尔作为干预药物,双重拮抗AngⅡ阻断RAAS,不仅改善了心功能,还明显减少了AF的复发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孙俊华;袁义强;于力;王瑞敏;孙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解剖研究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显微解剖及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10例尸头标本,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对面神经及其周围血管逐层解剖,观察,测量及照相,临床应用该入路治疗面肌痉挛10例.结果:小脑下前动脉是主要的责任血管;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能够到达CPA区,充分暴露面神经、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结论:血管压迫是面肌痉挛的主要病因,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可获得足够的操作空间,能够满足微血管减压术的需要.

    作者:彭志强;何永垣;田广永;谢锐滔;欧阳林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肺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肺炎对病程的影响.方法:40例小儿肺炎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判断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小儿肺炎,可缩短病程.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可明显缩短肺炎的病程.

    作者:谢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肺癌患者和肺结核患者及健康人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可望检测血清中VEGF能成为对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定量检测40例肺癌患者、20例健康人、20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肺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与健康人、肺结核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肺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和肺结核患者,血清VEGF是有助于肺癌诊断及与肺结核鉴别诊断的一项有效指标.

    作者:付和谊;王仁敏;卢冰;王文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起病在1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29).对照组予胞二磷胆碱、维脑络通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于第1、3、5 d加用降纤酶10 BU,5 BU,5 B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比较治疗1 W后两组的治疗效果.降纤酶治疗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88.6%;而对照组总有效率6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改变,而纤维蛋白原降低.结论: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作者:周世玲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与东菱克栓酶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东菱克栓酶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用组和东菱组各40例,联用组予依达拉奉联合东菱克栓酶治疗,东菱组只用东菱克栓酶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欧洲卒中量表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的比较.结果:联用组治疗后ESS评分、ADL评分均优于东菱组(P<0.05),联用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与东菱克栓酶联用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安全有效.

    作者:许东梅;张燕柳;白雁明;陈国军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坤复康胶囊治疗腹痛7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坤复康胶囊治疗腹痛的疗效.方法:采用坤复康胶囊治疗腹痛77例.结果:治愈29例,占37.7%;有效37例,占48.1%:总有效率85.8%.结论:提示坤复康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清利湿热之功效,治疗属气滞血瘀、湿热蕴结之腹痛有很好疗效.

    作者:王素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研究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60例脑动脉瘤患者行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均顺利完成,治疗后GCS 13~15分48例,GCS 9~12分8例,3~8分4例,住院时间为7~15 d,术中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半年随访无再出血.结论: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除给予一般护理外,还应重视术前评估,充分的准备,心理护理,密切观病情变化,进一步加强护理操作规范,才能确保治疗的良好效果.

    作者:李穗燕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浅谈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

    苦杏仁已有两千余年的药用历史,为传统的止咳平喘药.自汉代以来大量的医药文献中,保存了苦杏仁炮制方面的丰富资料.认真整理和研究这些传统经验,对于深入开展苦杏仁炮制现代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对苦杏仁炮制的历史沿革问题探讨如下.

    作者:岳北阳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酚妥拉明、阿拉明联合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阿拉明联合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4例,治疗组34例,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阿拉明静滴,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酚妥拉明、阿拉明联合治疗小儿肺炎具有起效快、疗效显著、缩短病程之功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欣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关于临床用药咨询工作的探讨

    目的:探讨开展临床用药咨询工作,提高药物咨询工作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药学服务.方法:收集药物咨询内容,分析药物咨询的意义.结果:用药咨询工作可以解决医生用药、护士护理以及患者治疗疑问等诸多问题,提高药物治疗的作用,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药物使用更加安全、经济、合理、有效,也起到改善医患关系的作用.结论:药物咨询工作可以让药师积累丰富的用药实践经验,掌握更扎实的药学知识,缓解了医患关系所存在的误解和矛盾.

    作者:林蔓娇;何鸿帅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阴道镜检查320例分析

    近几年来内窥镜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阴道镜,改变了传统的固定点活检的方式,采用阴道镜下异常部位进行活检,提高了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本文通过320例阴道镜检查就如何尽快掌握镜检技巧,提高镜下分辨力谈谈笔者的体会.

    作者:姚建菊;尚丽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我院冷藏药品采用冷链管理的体会

    为了确保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冷藏药品,引入冷链管理加强了对冷藏药品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

    作者:詹峰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评价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16例严重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固定,术后行早期CPM无痛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长期随访6个月至18个月,平均12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至8个月.按Iowe[1]膝关节评分,优4例,良7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7.5%.结论:经皮微创外侧解剖板结合内侧重建钢板治疗严重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切口坏死感染发生率低,避免后期胫骨平台塌陷及膝关节内翻畸形,可早期功能锻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陈逸明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在ICU危重病人机械通气镇静镇痛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ICU里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各类呼吸衰竭的危重病人120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各60例,先静注咪唑安定0.04~0.06 mg/kg+芬太尼1~2 ug/kg行镇静镇痛诱导,以咪唑安定0.03~0.2 mg(kg·h)、芬太尼0.05~0.2ug/(kg·h)的剂量,用注射泵持续混合静脉内泵入.维持理想的镇静深度约2级~3级.观察各项镇静指标.结果:达到满意镇静深度的时间(54.4±9.6)s,镇静效率94%.停药后苏醒时间(142±28)min,有8例用药后出现血压下降,经短暂处理后恢复,6例停药清醒后再入睡,5例停药后出现恶心.结论: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作为ICU镇静镇痛剂安全有效,只要合理地实施镇静镇痛方案,能使ICU病人取得满意的镇静镇痛效果,可减少对危重病人的刺激,减少痛苦,降低氧耗量和能量消耗.

    作者:誉铁鸥;周立新;马明远;方滨;毛克江;李轶男;邹毅成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的比较

    目的:观察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入选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硬通道组(n=35)和软通道组(n=33),硬通道组实施颅内血肿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术,软通道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治疗.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血肿清除量和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差别.结果:硬通道组的临床效果、血肿清除量及ADL评分均好于软通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性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吕建华;田力学;郑仕奇;张洪兵;王浩 刊期: 2009年第10期

  • 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86例报告

    目的:探讨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6例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结果:8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 min~55 min,术后1 d~5 d出院.结论: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创伤小、治疗效果好,尤其对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和开放手术后复发者可以作为首选.

    作者:高向林;吴振声;何暖坚 刊期: 2009年第10期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临床医药实践B版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 山西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