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毅
目的:比较分析我院近两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区别,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近两年628例ADR监测报告,利用电子表格进行筛选、统计和比较,对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级别、患者年龄、发生部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近两年引起ADR多的仍是抗生素类,且呈上升趋势,其中注射剂的比例大幅提高;严重的、新的ADR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分布趋于30至39岁,且老年患者仍然占有很高比例;ADR发生的部位仍以皮肤及附件、消化系统常见.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用药,尤其对抗生素及注射用药应予高度重视,对新的、严重的ADR应及时上报,把药品不良反应降到低.
作者:罗意文;李成;曾繁涛;刘新宇;陈旎旎;王蔓琳;徐玉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并分析我院用药近况.方法:对2007年全院用药情况按销售金额排序分析.结果:全院用药金额占全年总收入45.37%,抗菌药占总用药金额31.80%,全院用药量大药品为参麦针,抗菌药物使用多的为头孢菌素类.结论:我院2007年用药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较为合理.
作者:汤铁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2例新生儿窒息的的复苏抢救和护理.结果:72例新生儿窒息中除2例死亡,其余全部恢复正常.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有效呼吸、正确及时给药,以及复苏后做好保暖、吸氧、合理喂养、预防感染和基础护理等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作者:张海英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并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156例老年EH与150例非老年EH患者的24h动态血压及靶器官损害的情况.结果: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心、脑、肾的损害多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在老年EH组多见,并且老年EH中ISH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并发靶器官损害多见.结论:老年EH具有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多见的临床特点,其临床特点与并发靶器官损害相关.因此,临床应重视老年EH的治疗,并且在降压治疗过程中注意血压节律的调整.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胶体果胶铋胶囊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胶体果胶铋胶囊饭后口服2粒,每日3次.对照组法莫替丁口服,2次/日,20mg,次,临睡前加服20 mg.治疗期间,以疼痛作为判断症状改善的指标,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均有良好的耐受性.结论:胶体果胶铋胶囊可有效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作者:范哲;温泉;梁林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膜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方法,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2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膜部室间隔缺损病例经国产膜部室间隔封堵器行封堵介入治疗,术前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初筛选,左室造影终筛选确定.男性13例,女性9例,年龄18~36岁,平均30岁,术中所有病例均使用经胸超声心动图监测.随访3个月~1年,胸超声心动图、X线观察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2例封堵手术成功,即刻手术成功率100%,无残余分流,无主动脉瓣反流、房室瓣反流,未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患者胸闷、心悸症状消失,心电图随访无房室传导阻滞也无束支传导阻滞并发症,封堵伞位置良好.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介入治疗成人膜部室间隔缺损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李志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本院2005~2007收治4例心脏穿透性损伤患者.其有以下共同特点:①患者均为年轻男性,既往体健;②受伤原因都是在工厂作业时被高速飞行的热金属碎片击伤左侧胸部;③受伤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进行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恶心等症状;④受伤后约20~30分钟急诊入院,入院前未行输液治疗:
作者:蔡泽贤;陈加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后残余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残余结石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4/33(72.7%)例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尽结石,3/33例经EST取尽结石,总的取尽结石成功率为81.8%.6/33例(18.2%)无法取尽结石,2/33例经再次胆道手术治愈.结论:应该重视术后残余结石合理治疗,经T管窦道取石及EST是治疗残余结石的重要方法,并非所有的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治疗.
作者:邓勇;何劲松;姚彬;周泽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明确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l临床特征和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结局.结果:妊娠合并卵巢成熟畸胎瘤、黄体囊肿和黄体瘤的发生率分别为75%、7.8%和6.25%.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扭转发生率为12.5%,扭转的卵巢肿瘤75%为畸胎瘤.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以成熟囊性畸胎瘤(或粘液性)囊腺瘤居多,占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90%,恶性者以无性细胞瘤及浆液性囊腺癌为多.不同孕期的卵巢良性肿瘤处理同.若诊断或疑卵巢恶性肿瘤,应尽早手术,其处理原则同非孕期.
作者:张文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便于临床上更好地使用.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进行分析、统计、归纳.结果:我院使用的27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中,有11个列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症状有12类.结论: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注意配伍、合并用药、使用剂量、滴注速度、开瓶后放置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问题,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可大大降低.
作者:陈爱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多项生长因子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表明,生长因子用于骨折延迟连接或骨不连的治疗有良好效果.
作者:朱良亮;管华鹏;郑瑞;苏佳灿;张春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尼扎替丁氯化钠注射液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检查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色谱柱:Diamonsil C18 column(250 nm×4.6nm,5 μ m),流动相:乙腈-0.02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42nm.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5mg·mL---1.5mg·mL-1,平均回收率100.1%,RSD=0.52%.结论:本法分离效果佳,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龙江;戴智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调查分析粤西地区脑瘫的病因、相关因素及诊治经过,为防治脑瘫提供参考.方法:对90例脑瘫患儿病史(胎次、胎龄、性别、产式、出生窒息史、诊治经过、现状)和母孕期情况、家属作为、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进行多渠道调查,并查阅相关病案记录,整理、归纳、分析.结果:90例脑瘫中农村患儿是城镇患儿的2.3倍,农村男女积极与不积极治疗比较X2=5.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见高危因素为:①窒息;②早产和(或)低体重;③过期产等.还与不积极诊治、母孕期营养差、不重视、经济差等因素有关.结论:全社会都应大力支持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增强防病治病意识.大力宣传男妇平等、孕产健康、分娩安全、新生儿筛查和保健等知识.积极防病治病,尽可能避免或减轻残疾发生,提高病儿生存质量,并落实医疗保险工作,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使社会更加和谐美满.
作者:易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以探讨女性生殖道解尿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感染与子宫颈炎的发病关系,为临床有效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481例有自觉症状的宫颈炎患者和147例无自觉症状的宫颈炎症患者进行UU、CT、NG检测.结果:总检测628例,其中感染人数293例,总感染率为46.66%.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为14.33%.有症状组宫颈炎症患者UU、CT、NG的检出率分别为16.63%,8.73%,7.90%.无症状组宫颈炎症患者UU、CT、NG的要检出率分别为13.61%,8.16%,7.48%.结论:UU是宫颈炎患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宫颈炎症有无症状、病情轻重程度与病原体阳性感染无显著差异.
作者:毛锦芳;董燕群;侯玉卿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12例骨性关节炎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并在关节镜下行清理术.结果:随访时间为10个月~40个月,参照刘玉杰等的疗效评价方法,优良率为86.6%,无复发及并发症.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特点,是诊治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牛琼;王大平;刘黎军;梁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2006年9月诊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1例(GDM组)与随机选择同期住院中非妊娠期糖尿病、无内外科并发症的孕妇81例(对照组),就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围产儿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对孕妇影响及新生儿影响方面,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该及时发现,控制血糖,降低母婴并发症.
作者:张春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6年2月~2008年12月间所收治的32例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单纯西医治疗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方面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阴道炎效果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世芹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小切口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长期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和传统开腹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76例.术后口服雷尼替丁、甲硝唑1~2周,继续服用雷尼替丁等药物1~2个月,随访6个月~一年半.结果:术后3个月内溃疡愈合率为93%,术后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2.9%及5.2%.全组无因溃疡复发而再手术病例.传统开腹组与小切口组住院天数差异非常明显.结论:小切口单纯修补术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术式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欧阳春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鼻腔后部隐蔽部位鼻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112例鼻腔后部肉眼无法观察的鼻出血电凝止血.结果:112例全部治愈.结论:鼻内窥镜下电凝止血是鼻腔隐蔽部位出血的有效止血方法.
作者:刘卫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3月~2007年12月间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ascopic appendectomy,LA)联合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胆漏1例,无感染、出血和胆道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平均为5.7d.结论:只要严格掌握各自疾病的手术治疗原则及联合手术的适应证,对两种腹部病变的腹腔镜联合处理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灵活方便和多病联治的优点.
作者:李中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