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锦;张德明
目的:观察金天格胶囊治疗107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治疗组在治疗方案中加用金天格胶囊治疗,2周评价短期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用药前后骨痛改善更为明显.结论:金天格胶囊能很好缓解骨质疏松症所出现的骨痛症状.
作者:赵文韬;陈涛;王琦;李帆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用自拟方泄热和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方法:自拟方泄热和胃汤每日一剂,水煮2次,合均分3次,分别于早中晚饭前30钟服用.对照组单独口服吗丁啉10mg,日二次口服.结果: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检验),总有效率及临床痊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痊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贾德广;杨诗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AO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将35例37足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按Sand-ers分型,采用AO解剖钢板进行复位有限坚强内固定通过手术将后跟距关节面解剖复位,同时恢复Bhler's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必要时植骨.结果:本组病例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优15足,良17足,中3足,差2足,优良率86.5%.结论:本方法治疗跟骨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中自体髂骨植骨,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疗效肯定,是一种目前治疗跟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孙学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调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传播卫生保健知识和技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纳健康的行为和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张新元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晚发性维缺乏症是指婴儿期维生素缺乏引起凝血功能障碍所导致的自发性出血性疾病,多在生后1~3个月发病,可合并腹泻,可与使用抗生素患肝胆疾患有关,常常表现为颅内出血,由于本病起病突然、来势凶猛、死亡率高,存活者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近年来已经引起我们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现就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致颅内出血18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蔡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2004年1月~2007年6月共手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24例,X光片上表现均有明显移位短缩畸形,经肩关节前内入路,复位后,对仍有明显骨质缺失的部位,填充骨水泥替补缺损骨皮质后,行肱骨近端解剖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后吊带悬吊,3周后功能锻炼.结果:24例患者术后获得1.3年随访,平均1.5年.无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骨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发生.肩关节可外展至90度,能够提物,优8例,良12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3%.结论:对于骨质疏松及骨质缺损严重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骨水泥填塞加解剖钢板内固定技术,术后配合康复锻炼,可大限度恢复肩关节功能.
作者:陈宝维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33例(36眼),治疗前每例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0CT)检查.采用4mg的1.A(O.1m1)玻璃体内注射.用药后平均随访8.7个月,观察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视力、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晶状体及眼底改变.结果:用药后36例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评价.
作者:齐黔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面膜固定重复摆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精度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周一次在模拟定位机下拍正、侧位片的方法,比较靶区中心的偏差.结果:2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4次验证与首次相比,X、Y、Z方向平均偏差分别为2.5mm、2.9mm和2.7mm,偏差总量均为2.7mm.结论:面膜固定重复摆位对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靶区位置精度有一定影响,必要时需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
作者:邵惟玉;陈英海;杨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4年11月至2007年10月对收治的32例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肩胛骨体部骨折10处,肩胛颈骨折13处,盂缘骨折2处、肩钾盂骨折1处、肩峰骨折3处,肩胛冈骨折3处.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随访时间6个月至18个月.采用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1],优20例,良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4.3%.结论:对不稳定型肩胛骨骨折应在严格掌握指征的基础上,根据骨折类型选择合适入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合理的运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早期行功能锻炼,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阳闽军;窦庆寅;刘国龙;梁旭强;韩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喉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治疗.方法:分析4例喉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4例喉炎性假瘤的临床表现根据受累部位及程度不同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影像学不具有特异性.病理学具有特异的组织结构及细胞特点;为确诊该病的主要依据.结论:喉炎性假瘤是一种喉部良性病变;其诊断需靠病理学确诊,其治疗主要以手术加激素治疗为主.
作者:赵建东;陈伟峰;王嘉陵;王湛博;武文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合并心肌损害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患儿85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其中合并心肌损害28例,治疗1~2周所有患儿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对于手足口病患儿应早期观察心电图及心肌酶的改变,避免病情发展而危及生命.
作者:冯舜;汪红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2007年6月到2008年10月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住院患者3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9例.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常规治疗;对照组:鼻导管吸氧+常规治疗.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差异.结果:①两组之间性别和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②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O2、PCO2及PH值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应用.
作者:梁利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疗髌骨骨折的优缺点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近年来20例髌骨横行骨折患者采用空心拉力螺钉张力带钢内固定治疗.结果:经6个月~3年随访20例患者骨折均愈合其中:优14例,良4例,可2例.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张力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可靠,固定牢靠.
作者:石光越;王西伦;李成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做好溶栓前、中、后的护理.结果:30例行溶栓治疗后23例获得再灌注.结论:争取溶栓的时机和护理的配合是心肌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李梅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不稳定膀胱(Unstable bladde USB)是前列腺良性增生症患者常见症状,前列腺切除术后由于局部出血、气囊压迫等因素加重USB发生的频率及程度.应用托特罗定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满意.自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们对55例诊断前列腺增生症并行前列腺切除患者应用术前膀胱灌注辣椒辣素防治术后不稳定膀胱发生,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井汉国;曹桂萍;王腾春;程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适应症和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手术方法,围术期治疗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48个月,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64%,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基本满意,优良率为89.29%.结论:手术是治疗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理想方法,老年人髋部骨折后并发症多,常伴有心血管系统或呼吸系统疾病,应掌握好手术适应症,加强围术期管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武光;聂俊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在肛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氯胺酮+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n=30),在鞍麻下行肛门手术,手术结束时接微量镇痛泵,氯胺酮+芬太尼组药量为氯胺酮100mg、芬太尼0.4mg,芬太尼组为芬太尼0.4mg,观察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结果:氯胺酮组镇痛效果高于芬太尼组(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与芬太尼有协同镇痛作用,适用于肛门术后PCIA(patient controlled intervein analgesia,PCIA).
作者:孙虹;吕国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高龄胃癌病人手术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方法:总结43例胃癌高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38例,切除率88.3%,根治性切除21例,占48.8%,姑息切除17例.术后并发心功能不全10例,占21%.肺部感染9例,占20%.高血糖症12例,占28%.结论:对高龄胃病病人术前应全面检查,认真评估,积极治疗并发症,手术持积极态度,警惕术后心肺等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海刚;郭予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分析ACCOMPLISH在抗高血压药联合应用中的重要地位,重点探讨轻中度高血压中药物的应用方案,选定贝那普里和氨氯地平作为轻中度高血压的单药首次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对效果不明显者采用联合治疗的方式以确定在门诊轻中度高血压中两者谁更应该作为基础用药.研究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的效果明显优于贝那普利,更适合作为基础用药.
作者:李福京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异位妊娠患者1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8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效果好、痛苦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杨青菊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