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伟华;彭玉;张其梅;游辉
目的:观察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EN)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js,SAP)的治疗作用.方法:对经鼻空肠管EN30例(研究组)与肠外营养(PN)(即静脉营养)治疗SAP患者36例(对照组)在症状体征、白细胞、血红蛋白、生化指标恢复时间、体蕈、住院大数、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经鼻空肠管EN比PN的症状体征、体重、生化回复时间、费用明显减少.结论:EN的疗效优于PN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军;姚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年来应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48例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不良反应的主要剂型,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共涉及8个系统/类型,以皮肤症状为多见,排列前3位的药物分别是穿琥宁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和清开灵注射剂,占本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52.08%.结论:中药应提倡口服给药,加强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陈道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离、培养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干细胞(BRcscs),探讨其生物学特性及培养传代条件,为药敏试验及动物实验进行基础性研究.方法:从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组织中获取乳腺癌细胞(BRCCS),然后以FITC标记的CD24、CD44抗体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并分选CD44+CD24-/low细胞.结果:Erb-B2转基因小鼠乳腺癌组织中CD44+CD24-/low细胞约占细胞总数的2.6%(2.3%~2.9%).结论: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D44+CD24/low且具有干细胞特性的BRCCS,利用流式细胞仪可成功地将其从小鼠乳腺癌组织中分离出来.
作者:刘秀宝;陈建民;王公平;曾光伟;王占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齿状突骨折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我院骨科2004年5月~2008年5月共收治齿状突骨折患者19例,均施行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术前颅骨牵引护理、气管食管推移、心理护理:术后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饮食管理、早期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结果:本组19例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稳定.术后平均随访18.5个月,骨性愈合15例,不愈合2例,延迟愈合2例.结论:齿状突骨折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
作者:陈琼芳;唐四桂;覃瑜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足部钉刺伤后慢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2005年以来收治的10例足部铁钉刺伤后导致慢性骨髓炎的患者,其中跖骨7例,跟骨3例,总结分析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10例患者经治疗后均获Ⅰ期愈合,随访11个月~3 a无复发,效果满意.结论:足部钉刺伤后导致的慢性骨髓炎,要做到及早诊断,积极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涛;王利;陈传煌;宫云霞;李文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慢性重型肝炎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18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其病原学特征、病变基础、年龄、性别、抗病毒治疗与病死率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种不同病原学患者的病死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发病年龄患者的病死率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病毒治疗者与未抗病毒治疗病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重型肝炎乙肝病毒呈复制状态、病变呈肝硬化基础、男性、年龄较大、未应用抗病毒治疗者其病死家较高.
作者:刘添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截肢患者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2003年5月~2007年6月47例接受截肢手术的病例,术后采取加强心理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护理策略.结果:除3例患者死于术后严重感染外,所有患者皆能止确面对现实,痊愈出院.结论:正确的护理策略选择是截肢患者术后良好愈合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竹秀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60例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2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10,20,30 min的SBP、DBP、HR变化,同时观察两组局麻药用量、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及麻黄素的使用情况.结果:两组麻醉的效果相似,但腰硬联合麻醉组起效明显加快,局麻药用量也少,而且对老年患者的循环影响也较轻微.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用于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卫军;魏兵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商品名:立迈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了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u,每12 h皮下注射1次,连用7 d,辛伐他汀20 mg,每晚顿服1次,对照组给予普通肝素治疗,观察1个月.依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改变为标准判断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69%.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周承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3月~2007年7月收治的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75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静脉滴注,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付毅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乳腺纤维腺瘤占我院门诊外科手术室的第3位,近年来又有上升趋势.超声引导下乳腺纤维腺瘤Mammotome微创切除术、腔镜下切除术等微创手术方法日渐增多,但采用开放性微创手术仍为目前的主要手术方法.现将我院外科门诊自2007年10月~2009年10月所做的60例手术.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王志强;潘志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的治疗方法.方法:56例手足口病病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28例,应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2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治疗.观察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4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3.9%.两组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
作者:房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文论述了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认为档案管理既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医院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档案管理对于医院医疗、教学、科技等业务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现代医院管理者必须重视档案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苏艳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日的:观察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丁咯地尔200 mg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葛根素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1次/d,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丁咯地尔联合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朱廷彦;崔延东;张海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的疗效.方法: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照组选用头孢吡肟,两组均联合静点红霉素及口服希舒美(阿奇霉素),连续用药5 d.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率73.3%.结论:哌拉两林他唑巴坦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疗效优于头孢吡肟.
作者:韩丽;李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回顾性研究80例肺癌根治术术前的细胞学检查资料,并将细胞学与根治术病理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细胞学灵敏度Se值为66%.结果表明:细胞学检查仍可作为肺痛快速简便筛选的诊断方法,而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检查应作为肺癌细胞学的首选方法.
作者:朱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lO月~2009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成2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约物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尤瑞克林治疗连用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进行卒中量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卒中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尤瑞克林可有效促进脑梗死所致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恢复,改善病人的预后.
作者:曹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局限于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炎症过程,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到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病史漫长,常反复发作,可见于任何年龄,但20岁~30岁多见.
作者:胡晓萍;田小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醒腩静注射液对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7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纳洛酮联合醒脑静)49例,单用纳洛酮组46例,单用醒脑静组42例,用药10 d为1个疗程.对三组患者治疗后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及10 d、20 d后神经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意识状态好转的起效时间、神经功能评定,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优于纳洛酮组及醒脑静组(P<0.05或P<0.01).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比单用纳洛酮或醒脑静注射液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易超亮;易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LC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96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日6 d.结论:对LC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作者:赵亚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