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凤;黄蓉;吴泽慧
1心血管病流行趋势总体上看,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2.3亿人,其中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
作者: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文章针对临床护士离职率不断上升的现状,归纳了临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即临床护士个人特征因素和工作满意度、工作负荷、职业尊重、职业发展和组织承诺等工作因素,指出了离职意愿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将为减少护理人员流失提供自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作者:束翠华;熊正香;李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是老年人致死的首位原因,而适量运动是老年心血管疾病康复中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康复运动方法、实施地点及评价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在家中进行康复运动提供参考.
作者:顾媛媛;张岚;陈海花;韩瑜娇;高秀娟;戴世英;张丽;李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佳时机.方法 选择156例行补片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按照常规于术后3 d下床活动,评价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日下床活动可以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费用.
作者:范艳敏;杨玲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秦玉霞;安颖;蔡国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技术,是日常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1].穿刺用止血带是患者输液治疗所必须的用物,其连续使用1h后,病原菌检出率为100%[2].由此可见,止血带消毒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护理工作.目前临床在消毒止血带时,将止血带放于装有消毒液的消毒桶内,消毒后由护理人员手工捞取,放于托盘中晾干,易造成护理人员的皮肤损伤及止血带的二次污染.因此,笔者于2011年3月研制了消毒用止血带晾干架,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喜芹;郑守华;李海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急诊留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和心力衰竭发病诱因,采用自我护理行为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其调查,并分析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中位数为1.47次/年,发病诱因(4.00±1.47)条,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为(6.35±2.56)分,家庭功能得分为(6.73±2.75)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年龄与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呈显著相关.结论 建议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预防心力衰竭发作的针对性健康教育.
作者:胡英花;杨志敏;王艳杰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家庭功能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工作倦怠感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165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的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情绪耗竭呈中度倦怠,家庭总的功能处于健康水平.情绪耗竭与家庭角色呈正相关(P<0.05),去人性化与角色、行为控制,总的功能呈正相关(P<0.01).结论 家庭功能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显著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护理人员家庭的支持,从而预防和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王永卿;修旭日;张翠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长,医疗技术水平亦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务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专科护理领域出现了疾病的复杂性提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和护士护理教育、人力配备、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现阶段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士培训和探索心血管疾病专科护士培训方式等建议,以适应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秦彦荣;胡晓鸿;严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过敏原点刺试验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 针对过敏原点刺试验中存在的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加强质量控制和学习培训.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点刺处出血、点刺针划伤发生率降低(P<0.01),无意外事件发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邹贤凤;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反交班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接班护士提前到岗了解所分管患者的情况,并在交接班时汇报,汇报不完全时,由交班护士负责补充.并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与传统交班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反交班模式后,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反交班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感,是一项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史广玲;刘夕珍;方英;汤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饮食及运动量化行为干预在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应用“知己能量监测仪”和“知己生活方式疾病综合防治系统软件”对456例明确诊断高血压的患者进行饮食、运动量化干预;根据患者病情制订适宜的摄入量和运动量,纠正不良嗜好和习惯.结果 通过3个月量化行为干预,改善了患者体重指数、血压、血脂等指标,膳食摄入量减少,有效运动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饮食及运动量化干预具有科学化、个性化特点,护士便于监测,患者易于掌握.
作者:马春红;马鹏涛;韩晶颖;赫敬;顾军军;王丽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30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满意度得分27~102( 68.45±13.23)分,为基本满意;工作年限<5年和因喜欢护理而选择护理工作的护士满意度得分低.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通过不断评估护士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要,为护士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陶建双;李煜璇;黄茜;冯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为护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果 存在攻击他人的患者60例,占36.36%;出走33例,占20.00%;毁物28例,占16.97%;饮食障碍26例,占15.76%;自伤18例,占10.91%.结论 针对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主要存在攻击他人、出走、毁物、饮食障碍、自伤的问题制订相关措施,建立评估系统及干预措施,制订安全、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而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郭艳艳;杜春晖;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360度反馈法在肾病风湿科护士工作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制订护士工作360度评估表并进行全员培训,对全科护士分别从医生、护士、实习生、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360度反馈法后,提高了护士绩效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表论文2篇、获国家专利2项、1人获得海口市科技先进个人奖.结论 360度反馈法对全科护士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作者:苏驳;邱平;刘金莲;潘妙霞;陈春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出院患者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感染科护士接受艾滋病出院患者管理的岗前培训后,对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服药、生活方式、家庭消毒隔离等健康教育及信息化管理,并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结果 实施出院后管理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满意度及抗病毒药物服用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实现了疾病零传播率.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出院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药物服用率.
作者:任勇;胡新亚;殷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急症入院患者血糖水平与住院日、医疗费用和救治效果的关系.方法 在1 835例急症入院成年患者病情平稳后,根据早晨空腹和早餐后2h快速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比较3组患者的住院日、医疗费用、治愈率.结果 不同急症中血糖水平高的患者住院日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医疗费用增加,治愈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血糖水平影响急症患者住院日、医疗费用和救治效果,建议密切关注急症入院患者尤其是内科急症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其管理.
作者:杨小平;韩卓琳;程玉霞;马军梅;苏学荣;李静薇;王燕;李爽;李翔;那薇;许樟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酒依赖患者配偶对酒依赖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为酒依赖患者家庭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促进酒依赖患者的康复.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6名门诊及住院酒依赖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 对酒依赖复饮危险总的态度认识方面,完全了解的占34.38%,了解一些的占38.54%;对酒的渴求和欲望来临时的表现及应对策略方面,完全了解的占23.96%,了解一些的占46.88%;对其他12个方面的康复相关知识知晓率均较低(知晓率<40.00%),特别是在替代兴趣发展训练、家庭心理治疗、家庭长期应对模式和家庭及患者的社会适应方面(知晓率<20.00%).结论 洒依赖患者配偶对酒依赖康复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建议医务工作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干预,以利于洒依赖患者的康复.
作者:柳学华;骆蕾;马莉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急诊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管理机制及运行效果.方法 明确人员职责与排班,制订合理的管理模式、工作流程、门诊患者输液流程、急诊患者输液流程及质量管理规范,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制订管理规范和工作流程,进行分层质量控制.结果 管理制度的运行保证了临床静脉用药安全,减少了不合理用药、药品浪费以及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 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提高患者静脉用药安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苏涣新;黄灿炘 刊期: 2012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指导临床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10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工作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4.00%、64.00%和8.00%.年龄36~45岁组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工作年限16~25年组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本科护士成就感降低得分高于大专、中专护士(P<0.05);已婚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末婚护士(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工作倦怠,管理者及护士本身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吕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