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胡英花;杨志敏;王艳杰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 发作频率, 年龄
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急诊留观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包括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和心力衰竭发病诱因,采用自我护理行为和家庭关怀度问卷对其调查,并分析发作频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发作频率中位数为1.47次/年,发病诱因(4.00±1.47)条,自我护理行为得分为(6.35±2.56)分,家庭功能得分为(6.73±2.75)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年龄与慢性心力衰竭发作频率呈显著相关.结论 建议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预防心力衰竭发作的针对性健康教育.
护理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护生临床实习中一般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护生毕业实习中一般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和原因,分析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设的护生毕业实习一般护理差错发生情况及原因调查问卷,对北京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毕业实习护生及其带教教师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毕业实习一般护理差错发生率为40.06%,采血、输液和放置留置针这3项操作过程中一般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较高.带教教师临床工作过于繁忙、护生操作技术不熟练、护生对环境不熟悉、护生接触患者时心理紧张、护生基础专业知识不牢固,护生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是毕业实习护生护理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 学校及医院应对护生及带教教帅采取针对性的实习前指导,预防一般护理差错的发生.

    作者:孙静;甲芝莲;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360度反馈法在肾病风湿科护士绩效考核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360度反馈法在肾病风湿科护士工作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制订护士工作360度评估表并进行全员培训,对全科护士分别从医生、护士、实习生、患者及其家属的角度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实施360度反馈法后,提高了护士绩效考核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表论文2篇、获国家专利2项、1人获得海口市科技先进个人奖.结论 360度反馈法对全科护士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可以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作者:苏驳;邱平;刘金莲;潘妙霞;陈春荣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状况,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保障.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表,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30名外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满意度得分27~102( 68.45±13.23)分,为基本满意;工作年限<5年和因喜欢护理而选择护理工作的护士满意度得分低.结论 护理管理者应通过不断评估护士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需要,为护士的职业发展提供有效的组织支持系统,提高护士工作的满意度,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陶建双;李煜璇;黄茜;冯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倦怠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临床护理人员工作倦怠的现状,分析家庭功能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应用工作倦怠感量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对165名临床一线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的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呈高度倦怠,情绪耗竭呈中度倦怠,家庭总的功能处于健康水平.情绪耗竭与家庭角色呈正相关(P<0.05),去人性化与角色、行为控制,总的功能呈正相关(P<0.01).结论 家庭功能对护士工作倦怠有显著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对护理人员家庭的支持,从而预防和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倦怠,维护其身心健康.

    作者:王永卿;修旭日;张翠茹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患者增长对专科护理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目前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长,医疗技术水平亦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务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血管疾病专科护理领域出现了疾病的复杂性提高、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加和护士护理教育、人力配备、专业化发展方面的问题.通过分析现阶段心血管疾病护理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加强护士培训和探索心血管疾病专科护士培训方式等建议,以适应医学的快速发展,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秦彦荣;胡晓鸿;严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运动的研究进展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数量逐渐增加,心血管疾病已是老年人致死的首位原因,而适量运动是老年心血管疾病康复中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对国内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康复运动方法、实施地点及评价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能在家中进行康复运动提供参考.

    作者:顾媛媛;张岚;陈海花;韩瑜娇;高秀娟;戴世英;张丽;李秀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调查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倦怠状况,指导临床护理管理.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100名作为调查对象,应用工作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轻度、中度和重度工作倦怠检出率分别为24.00%、64.00%和8.00%.年龄36~45岁组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工作年限16~25年组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其他组(P<0.05);本科护士成就感降低得分高于大专、中专护士(P<0.05);已婚护士的耗竭得分高于末婚护士(P<0.01).结论 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存在工作倦怠,管理者及护士本身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心血管疾病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吕园园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的安全问题及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安全问题,为护理干预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165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整理、总结.结果 存在攻击他人的患者60例,占36.36%;出走33例,占20.00%;毁物28例,占16.97%;饮食障碍26例,占15.76%;自伤18例,占10.91%.结论 针对精神发育迟滞伴行为障碍患者主要存在攻击他人、出走、毁物、饮食障碍、自伤的问题制订相关措施,建立评估系统及干预措施,制订安全、有效、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进而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郭艳艳;杜春晖;李倩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艾滋病患者出院后管理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艾滋病出院患者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感染科护士接受艾滋病出院患者管理的岗前培训后,对出院患者及家属进行服药、生活方式、家庭消毒隔离等健康教育及信息化管理,并组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结果 实施出院后管理提高了艾滋病患者的满意度及抗病毒药物服用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实现了疾病零传播率.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出院后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药物服用率.

    作者:任勇;胡新亚;殷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认知功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3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内随机抽取2个社区,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对713名空巢老人进行调查.结果 713名空巢老人中有认知障碍者153名,占21.46%.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等对乌鲁木齐市空巢老人认知功能均具有影响作用.结论 鼓励并指导空巢老人参加适当的运动,开设老年人兴趣班等,有助于延缓或改善空巢老人的认知障碍.

    作者:王彦茹;郑玉建;梁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机的研究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患者下床活动的佳时机.方法 选择156例行补片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后6h开始下床活动,对照组按照常规于术后3 d下床活动,评价两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平均住院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早日下床活动可以促进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住院天数,减少患者费用.

    作者:范艳敏;杨玲云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过敏原点刺试验的护理风险管理体会

    目的 探讨过敏原点刺试验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方法 针对过敏原点刺试验中存在的及潜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加强质量控制和学习培训.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点刺处出血、点刺针划伤发生率降低(P<0.01),无意外事件发生;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降低了护理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邹贤凤;陈萍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合同制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与离职意愿的相关研究

    目的 探讨合同制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寻找导致合同制护士离职的原因,以稳定护理队伍.方法 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的338名合同制护士,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和离职意愿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合同制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现状不理想,其中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的比例为79.88%,超负荷状态的比例为85.21%.合同司制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P<0.01),付出-获得不平衡是导致合同制护士离职的主要因素之一.结论 为减少人员流失,降低离职意愿,护理管理者可提高合同制护士福利待遇,给予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多渠道纠正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作者:刘晶;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合作学习在本科实习护生小讲课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合作学习在本科实习护生小讲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某医院实习的本科护生60名,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名,分别采取合作学习与护生个人独立完成小讲课两种形式教学,运用护生小讲课评价表与学生小讲课效果自我评价问卷,比较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小讲课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护生自评提高了健康教育、团队合作、克服困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结论 将合作学习应用于小讲课有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作者:刘英;张振香;方东萍;张旋;林秀如;陈梅桂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某部官兵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部队官兵对心理健康教育需求的情况.方法 对某部566名官兵采用自制“部队心理服务工作问卷调查提纲”进行调查.结果 部队官兵对心理素质训练要求高.年龄大、农村籍官兵对心理科学知识普及需求高,军龄短、年龄大、城市籍官兵对心理素质训练需求高,城市籍官兵对心理咨询服务需求高,军龄长、年龄大、文化程度高的官兵对心理疾病治疗需求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较突出的是如何减少心理压力.认为当前影响和制约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成效的原因是缺乏专业人才.结论 进一步加强基层部队心理服务工作,配备心理服务基本设备,科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满足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作者:翟丽;赵春海;刘一;李文涓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概要

    1心血管病流行趋势总体上看,我国人群心血管病的发病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阶段.估计全国心血管病2.3亿人,其中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至少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力衰竭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湿性心脏病250万人,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人.

    作者: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哮喘患儿家长的哮喘相关知识调查

    目的 了解已确诊哮喘的患儿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哮喘专科医生与护士对哮喘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哮喘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71名哮喘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儿家长对哮喘相关知识同答正确率在32.39%~ 45.07%,认知程度处于中低水平;患儿家长主要通过医护人员获得哮喘相关知识和用药方法.结论 哮喘患儿家长的哮喘相关知识有待提高,需要医护人员扩充、改进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哮喘患儿在院外的自我管理,有效控制哮喘发作.

    作者:陈燕芬;罗雁青;梁爽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 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秦玉霞;安颖;蔡国梅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反交班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反交班模式在ICU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接班护士提前到岗了解所分管患者的情况,并在交接班时汇报,汇报不完全时,由交班护士负责补充.并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与传统交班模式进行比较.结果 实行反交班模式后,在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感方面均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反交班模式可以提高护士对危重患者病情知晓度、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和护士自我效能感,是一项提高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史广玲;刘夕珍;方英;汤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1期

  • 我国护理立法的现状与建议

    对我国护理立法的现状进行综述,介绍了护理立法相关概念,阐述了完善护理立法的必要性、护理立法的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尽快出台《护士条例》实施细则、注重加强护理立法的研究等建议.

    作者:郑硕;王红敏;王国平 刊期: 2012年第01期

护理管理杂志

护理管理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主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