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菲;尚少梅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长领导行为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领导行为量表调查精神科护士长的领导行为,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调查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结果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65.98±9.66)分;护士长领导行为中,待遇满意、集体精神、绩效规范、心理保健对护士外在工作满意度有影响;性别、工作绩效、工作激励、待遇满意对内在满意度有影响.结论 精神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士长领导行为密切相关,改善护士长领导行为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作者:田敏;陈景旭;许冬梅;赵丽俊;张亚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新形势下专科护理教师队伍建设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学历、资历、职称、专科知识考核成绩、临床工作经验及沟通交流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从护理骨干中选拔出18名护士组建专科护理教师队伍.对教师进行集中培训,规范教学行为.开办专科护理培训班,提供机会锻炼护理教师的教学能力.结果 新护士理论授课教师和护理操作带教教师教学能力总体评价为优良.80.00%以上的新护士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达到80分及以上,及格率达100.00%.结论 组建专科护理教师队伍有利于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促进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作者:张秀琼;凌云霞;黄晶;周永霞;江慕尧;杜晶晶;周智;杨雪春;徐小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鼻窦置换治疗因其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已成为鼻窦炎治疗的常规方法,尤其适用于儿童慢性鼻窦炎[1].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没有针对儿童的专用治疗床,治疗时患儿易产生恐惧心理和抵抗行为,需采取强迫体位[2].并且,操作时患儿悬垂的头搁在操作人员腿上[3],需要调节腿的高度托住患儿头部,使护理人员自身活动受限,体位紧张,增加了体力支出.为了给患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治疗及护理,坚持将护理技术的高标准与护理服务的人性化相结合[4],保证护理人员发挥大的工作效能.2010年9月,我院设计并制作了儿童鼻窦置换治疗床,经临床使用观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艳梅;梁革英;张三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成熟度分级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护士按工作能力和工作意愿等方面确定不同的成熟度,分别采取命令、说服、参与、授权等不同的领导方式.结果 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自我评价和其他员工满意度均提高(P<0.01或P<0.05).结论 评估护士的成熟度类型,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体现个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的发挥,对提高护理管理效能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樊霞云;薛爱华;陈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对住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应用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方法 在产一科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试行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并与产二科12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比较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及子痫发生率的差异,调查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子痫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首诊护士负责制下的健康教育路径应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健康,降低了子痫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林秀芝;齐丽敏;于彩霞;张海燕;南桂英;齐吉玲;任静华;张清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儿童肥胖的发生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儿童肥胖对儿童乃至成人后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跨理论模型在健康领域的研究较为成功,近年来国外跨理论模型用于肥胖儿童体质量管理取得一定成效,对跨理论模型在肥胖儿童体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可借鉴国外有关研究,将跨理论模型融入中国国情,管理肥胖儿童体质量,进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作者:蒋志;周乐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和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量表对128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内外向、神经质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精神质、掩饰性得分低于国内常模(P<0.01);临床实践行为总均分为(3.82±0.67)分;内外向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正相关,神经质、精神质与临床实践行为呈负相关.结论 护理本科生人格特征对其临床实践行为有重要影响,护理教育者可根据其人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提高护理本科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作者:吴艳平;赵琼兰;周蓓;欧阳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2例住院患者行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其中155例出现置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46%,分别为静脉炎、渗血、导管脱出、肢体肿胀、堵塞、导管异位、导管局部感染.结论 应对置管实行统一管理,以减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乔凤;岑敏琼;柯春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住院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发生状况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通过目的抽样法抽取住院乳腺癌患者320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心理痛苦管理筛查工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48.13%的住院乳腺癌患者心理痛苦评分≥4分;心理痛苦相关因素有6项,即与丈夫沟通差、疲乏、保险/经济、便秘是危险因素,年龄和病程是保护性因素.结论 医护人员应当关注乳腺癌患者引起心理痛苦的相关因素,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作者:陈静;刘均娥;苏娅丽;王会颖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急诊科工作人员锐器伤防护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对2009年1月至12月发生的锐器伤事件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从加强操作培训、加强环境和制度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方面制订整改措施,并监控实施情况和效果.结果 急诊科工作人员锐器伤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能有效减少急诊科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
作者:李淑芳;区智凤;黄珍玲;李美凤;黄少娟;李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与疾病认知水平、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希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脑卒中患者疾病认知水平问卷对20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5.19±5.43)分,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社会支持得分为(38.22±8.15)分,高于国内常模;疾病认知水平得分为(71.21±19.42)分,处于中等水平.脑卒中患者社会支持、疾病认知水平对希望水平均有显著性影响.结论 脑卒中患者希望水平的提升应从提高对疾病认知水平及社会支持两方面来实现,临床护理工作应利用好患者的希望水平、疾病认知水平、社会支持水平三者间的相互作用,从而达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标.
作者:杨莘;刚婷婷;韩洋;岳鹏;李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麝香生肌膏对Ⅱ度以上压疮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40例Ⅱ期以上压疮患者,分别用麝香生肌膏和凡士林纱布换药各20例,观察创面愈合效果、愈合时间和疼痛情况.结果 麝香生肌膏组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情况均优于凡士林纱布组(P<0.01或P<0.05).结论 麝香生肌膏能够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启月;朱保华;李永祥;顾娟;程喜荣;袁素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新疆地区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的认知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733名外科护士进行包虫病相关知识及对培训方式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 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存在一定欠缺;影响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度的因素包括年龄、医院等级和学历.外科护士对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针对性的特点.结论 管理者应针对性选择培训方式,提高外科护士对包虫病知识认知的水平,从而为包虫病患者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作者:姜婷婷;黄丽丽;王梅新;孙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与大五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职业倦怠量表、简版大五人格问卷对93名急诊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程度较高,且高于国内护士群体常模(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大五格特征的5个维度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倦怠总分具有预测作用(P<0.01或P<0.05).大五人格特征对情绪耗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降低及职业倦怠总分的解释变异量分别增加16.3%、15.8%、21.2%和19.5%.结论 大五人格特征能够有效预测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倦怠,预防和矫正护士职业倦怠水平必须采取改变个人和组织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作者:张小曼;刘莹莹;许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大、中专护生在实习不同阶段对临床技能操作的需求现状.方法 根据实习大纲和《新编护理学基础》编制问卷,在实习初期与后期对大、中专护生技能操作的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大、中专护生在实习初期、后期对技能操作需求排前5项的以基础技能操作为主,后5项以基础护理中的生活护理为主.实习初期,中专护生有2项基础技能操作需求高于大专护生;大专护生有5项专科技能操作需求高于中专护生.实习后期,大专护生有5项基础技能操作需求高于中专护生,中专护生有1项基础技能操作需求高于大专护生;大专护生有2项专科技能操作需求高于中专护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中专护生对技能操作的需求在各个时期不一致,带教老师应根据护生的需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和帮助护生在操作技能上取得进步.
作者:焦燕琴;唐浪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肿瘤科护士关怀照护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关怀行为量表,对115名肿瘤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关怀照护行为得分为(59.64±11.82)分.3个维度的得分从高到低为:协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的过程(2.00±0.43)分、了解患者需求(1.99±0.47)分、患者权益的维护(1.97±0.44)分.不同学历和工作性质的护士整体关怀照护行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称、工作年限以及工作性质的护士“协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的过程”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协助患者度过疾病不平顺关怀照护行为较好,维护患者权益的关怀照护行为较差.低学历、低职称以及合同制护士的关怀行为亟待提高.
作者:姬广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关键指标法在骨科科室护理绩效考核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确定护理质量、护理工作量、岗位系数、年资系数、专业素质为关键指标,并赋予不同权重,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评分.结果 临床护士满意度、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均提高(P<0.05).结论 关键指标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客观、公正,操作方便,有利于推动护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作者:董云红;蔡霞;杨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指导大专护生书写反思日记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4月的40名护生为对照组,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的大专护生4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带教老师指导护生书写反思日记并进行定期批改,对日记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结果 书写反思日记提高了护生临床综合能力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指导护生书写反思日记,能够促进护生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相长.
作者:陶新莉;王丽君;李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护生对《护士条例》认知度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护士条例》设置为护生的必修课程,加强岗前培训、营造依法执业环境、加强临床带教管理等.结果 除对医院床护比的认知外,护生对《护士条例》相关制度、执业行为、违法行为的认知度及自身权益的关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 将《护士条例》设为护生必修课程并进行结业考试,制订加强岗前培训与临床带教管理等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护生对《护士条例》的认知度.
作者:崔素芬;何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癌术后常规给予胸壁及腋下负压引流,由于引流效果好、不需反复更换引流装置等优点,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为进一步规范引流管及引流瓶管理,基于符合消毒隔离要求及方便临床护理工作的原则,设计制作了引流瓶放置袋.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艳;裴艳;张男;方琼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