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目的:超声对心房内横纹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超声判断肿瘤部位,大小,活动度,明确心腔内及心肌内肿块.结果:心脏超声能对心脏横纹肌瘤做出正确诊断.结论:超声因无创性、重复性好、准确性高等优点,被公认为诊断横纹肌瘤的首选检查手段.
作者:杨志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糖尿病(D 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27例D M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治的30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作为对比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对比分析两组ST-T变化及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整体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缺血性ST-T改变无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HRV时域指标(AVGHR、SDNN、RMSSD及PNN50)均与对比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DM会加重冠心病,更易引起心律失常,在治疗中应加强心电图监测.
作者:谭春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卵巢癌治疗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40例卵巢癌患者,在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间入我院接受手术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20例.常规组接受开腹手术,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为卵巢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疗效确切,能够帮患者有效改善术中、术后情况,相比于开腹手术更加安全可靠,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颖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与杏仁核的容积改变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1例精神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借助于MRI对于两组患者的海马以及杏仁核容积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两侧海马容积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减少,其杏仁核容积 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情况.结论:杏仁核以及海马容积异常可能是构成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表明了边缘系统在抑郁症发病机理中具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倪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和SV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临床疗效较好,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于天宇;吴永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妇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中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为医疗同行提供较为可靠的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以B型超声检查的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手术治疗、临床病理证实的结果为主进行对比.结果:B型超声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4.31%.结论:B型超声检查诊断对妇科急腹症诊断效果显著,可信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翔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采取统计学软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洲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方式治疗,治疗后1周,根据NCI通用毒性标准3.0评价患者不良反应,包含有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电解质等方面内容,通过不良反应评价治疗安全性.治疗后4~8周,评价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不良反应方面,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包含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以及肝功能变化两个方面,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和33.3%,主要以骨髓抑制以及谷丙转氨酶升高为主,患者不存在有严重不良反应;在治疗效果方面,经过治疗,14例患者病情得到明显的缓解,156例患者病情稳定,30例患者病情发展,疾病控制率85%.结论:针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采取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血管内皮抑制素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晓恒;陈万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手术之后,患者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患者18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手术过程,手术后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了解到造成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手术,其中在术后出现出血的患者为8例,其中包含原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6例;8例出血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出血位置位于扁桃体窝上极,2例位于扁桃体窝内的弥漫性出血,5例患者位于扁桃体的下极,术后发生的出血率为4.41%.结论:在扁桃体手术之后,下极的出血几率比较高,而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术过程中止血工作不彻底、手术之后出现感染,术后饮食不当等因素造成的,还需要医疗机构给予关注,并且及时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以此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作者:张海东;刘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5年—2016年间治疗的应用抗生素的患者1108例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108例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出现109例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8%,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皮疹、体温升高、恶心或呕吐、寒战、呼吸不顺、血压升高、咽喉水肿,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药物为:青霉素、头孢曲松钠、头孢拉啶、头孢唑林钠、哌拉西林钠、头孢地嗪钠.结论: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中会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对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AFP(甲胎蛋白)、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对比这四个指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肝病患者及肝癌患者之间及对肝病检测的敏感度.结果: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肝炎组患者的AFP、ALB、SOD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AFP、SOD检测结果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P、SOD检测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和健康人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病情不断加重的而过程中,其检出率的异常值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表示其能够成为肝病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双排螺旋C 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观察组为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诊断,对照组为患者进行B超检查,分析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方法诊断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差异不大,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诊断,准确性高,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宋玉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输精管结扎手术作为我国男性绝育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逆、简单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层单位中.但若手术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较为常见,且多由于感染、出血、术中组织损伤过多,异物刺激、精子肉芽肿等引起 [1],临床表现为手术部位疼痛,有时放射至腰骶部、双下肢等部位,触诊可及输精管结节较大,伴有程度不一的触痛,给结扎者术后生活和精神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治疗方法主要分手术治疗与非手术.笔者收治1例因泌尿系结石行经皮肾(PCNL)术后,短期内行男性节育术——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术后患者出现双侧痛性结节,反复感染、高热,经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后,行双侧痛性结节切除术、双侧输精管再通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罗明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评价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6.00%(48/50),术后1例出现关节腔血肿,通过关节腔血肿穿刺、引流及加压包扎后纠正,1例出现膝关节积液,术后1个月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膝关节ROM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Lysholm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临床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简长春;郑林;邓春彪;蔚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改变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50例本院常规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采取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两组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检出,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格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在我院中骨伤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1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注射医用的透明质酸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6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2例,总效效率96.36%,对照组55例有20例效果显著,16例无效,有效率是70.91%;两组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改良棒球缝法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对改良棒球缝法15例与常规两层连续缝合1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25.46±2.34m i n,术中出血量65.34±23.5m l,针眼渗血率13.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对照组手术时间47.32±10.15min,术中出血量125.32±30.34ml,针眼渗血率8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及针眼渗血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改良棒球方法对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明显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从锁定钢板掌侧入路,对比分析切开与不切开旋前方肌所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切开旋前方肌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不切开旋前方肌进行治疗,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活动程度、握力以及上肢功能能评定表腕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在手术后的六周,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上肢功能能评定表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活动程度、握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健侧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完成三个月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腕部背侧的切线位上增加透视性,可进一步精准确定螺钉的长度,大程度的避免伸肌腱的损伤,同时,在对旋前方肌进行保留的情况下,也可有效保护屈肌腱,更加有效的帮助腕关节功能恢复和缩短恢复的时间.
作者:牧亭亭;张海峰;鲁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在动物身上产生的抗体抵挡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攻击情况.方法:用分别含2.5μ g伤寒V i多糖和甲型副伤寒O多糖、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免疫结束后9~11天分别用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同时跟同剂量伤寒Vi多糖和甲型副伤寒O多糖组进行比较.结果: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抵挡毒菌攻击方面比单纯的伤寒Vi多糖/甲型副伤寒O多糖组表现了更好的保护力.结论:我公司研制的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小鼠身上产生的抗体在抵挡毒菌攻击方面表现了很好的保护力.
作者:任晓莉;周富昌;张蕾;金坚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