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文
目的:对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术后出血、输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39(95.12%)高于对照组33(80.4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患者较满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71例初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并分析其免疫学特点.结果:(1)71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其免疫学分型与FAB 分型符合率为97.8%(68/71).(2)在71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中,ALL43例,其中T-ALL3例,主要表达CD2、CD7、CD5、CD3,B-ALL39例,同时有淋巴系统和髓系抗原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8例,(28/71),占39.4%,主要表达C D13、C D33、C D117及C D64.结论:免疫分型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白血病MCHC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马兰;王辛;杨宗明;曹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SAH)诊疗中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CT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DSA)技术的应用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方法:从我院s-SAH患者中抽取58个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TA及DSA技术进行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58例病人中,CTA诊断技术下呈阳性的病人有22个,DSA诊断技术下呈阳性的病人23个,两种诊断结果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DSA标准之下,CTA诊断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和精准性依次达到96.96%,100.00%和98.82%.按从高低的顺序,CTA诊断技术图像处理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组、曲面重组以及高密度投影图像.CTA技术下动脉瘤直径是(5.67±3.93)mm,瘤口直径是((1.97±1.113)mm,与DSA诊断技术下的结果进行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SAH64患者的诊疗中,可以推广应用排螺旋CTA诊断技术,但是与DSA结合起来使用将更有意义.
作者:王永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片、泼尼松、阿昔洛韦软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疱疹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火针点刺的基础上,加用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明显,在疱疹止疱、结痂、局部疼痛等方面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所花费用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比率低,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文小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8月—2016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48例(96.00%);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40例(8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以精确的测出子宫肌层被浸润的情况与一些很微小的病灶.为临床医学诊断与建立治疗方案提供了为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隆琼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骨科老年病人受伤后由于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易出现并发症、延长老年人下床时间,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减少骨科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本人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朱雅莉;王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74例,将其分为37例对照组与37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 I)情况及简易运动功能(F M 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优于72.97%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I及FMA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智力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更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作者:崔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8例孕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2例,胎儿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5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2例引产,被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4例,其中单心室12例,右室双出口6例,房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4例,永存动脉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3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诊出率为9.67%,其中复杂性心脏病占65.39%.
作者:许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X线与C T应用于矽肺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矽肺患者,均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院,对其一般资料予以回顾分析,所有矽肺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期矽肺检出率与总检出率.结果:与X线检查方式对比,C T检查方式的Ⅰ期矽肺检出率更高(P<0.05);X线检查方式与CT检查方式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无差异(P>0.05);与X线检查方式对比,CT检查方式的矽肺总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CT应用于矽肺诊断中的效果优于X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对恢复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运动能力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自由选择,将患者随机分为临床路径组和常规康复组,分别于入组前和研究结束时记录患者的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和根据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 FMA)评估的分值.结果:与常规康复组比较,临床路径组的MBI评分差值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MA评分的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治疗方案对脑卒中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提高作用显著,但对运动能力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作者:康晓平;苏婷婷;刘远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的相关性,探讨COMP、MMP-13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健康对照人群100例(对照组).我科病房及门诊筛选明确诊断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治疗组),健康对照人群检测血清COMP,MMP-13水平;治疗组分别收集治疗前后WOMAC评分、VAS量表、血清COMP,MMP-13的水平,分析血清COMP,MMP-13的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P<0.0001).结论: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测定KOA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对进一步研究KOA早期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艾有利;陈蓓;郑英杰;陈艳平;石晓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特征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 T 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3例P T C患者,共36例结节,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此36例结节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然后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常规超声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所有结节内部均存在微钙化,无淋巴结转移组58.82%(10/17)例结节内存在微钙化,两组间结节内微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节存在的位置、结节的大小、结节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性、结节的血流信号、结节形态、结节包膜、结节边界、结节声晕及结节纵横比等常规超声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 T C结节内微钙化对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帮助,可指导临床术前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
作者:程红;戚庭月;孙红光;李念芬;张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X线投影.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20例,选取同期牙齿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三种排牙法分别为每位无牙颌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测量并对比三种排牙法与有牙颌的 FH-OP角、MP-OP角、PP-OP角等.结果:上颌法排牙与有牙颌的FH-OP角、MP-OP角、PP-OP角相差较大,综合法与有牙颌MP-OP角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颌排牙法及综合排牙法更接近天然牙列.
作者:丁立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AFP(甲胎蛋白)、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对比这四个指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肝病患者及肝癌患者之间及对肝病检测的敏感度.结果: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肝炎组患者的AFP、ALB、SOD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AFP、SOD检测结果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P、SOD检测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和健康人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病情不断加重的而过程中,其检出率的异常值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表示其能够成为肝病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C T检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分析其C T检测结果.结果:肺癌患者60例利用C T检测到结节100个,其中良性结节有40个(40.00%),恶性结节有60个(60.00%).同一肺叶内诊断为恶性结节的几率较大,以转移性恶性结节多见.结论:通过CT检测,能够确定结节性状、分布位置以及边缘情况,这对于肺癌患者肺内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聂成刚;谢华辉;柯红;王正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以SonoVue为超声造影剂,经阴道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输卵管内充盈及盆腔弥散情况,并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重建技术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患者中有20例因宫外孕切除一条输卵管,5例有宫外孕保守治疗史.结果:100例患者180条输卵管经阴道超声三维重建显示,输卵管通畅15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18条,输卵管阻塞11条.结论: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以更加直观的、全面的地显示输卵管的空间走向,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且安全、易操作,可作为评价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首选检查.
作者:沈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40例,查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病理资料,对患者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和范围以及术后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53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87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对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结论:良性肿瘤患者在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确保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可以对手术治疗加以耐受,围术期做好相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颇为重要.
作者:关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联合组给予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46/60);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2/60)与对照组6.67%(4/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为一种理想的微创介入疗法.
作者:刘尊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几年进行健康检查的人数逐年上升,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但是健康检查项目中影像学检查的作用、目的、区别等,人们缺乏一定的认知,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影像学检查项目的选择进行综述,利于人们对影像学检查的认知和分辨.
作者:朱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