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有利;陈蓓;郑英杰;陈艳平;石晓兵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肺内小结节良恶性的C T检测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肺癌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分析其C T检测结果.结果:肺癌患者60例利用C T检测到结节100个,其中良性结节有40个(40.00%),恶性结节有60个(60.00%).同一肺叶内诊断为恶性结节的几率较大,以转移性恶性结节多见.结论:通过CT检测,能够确定结节性状、分布位置以及边缘情况,这对于肺癌患者肺内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聂成刚;谢华辉;柯红;王正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几年进行健康检查的人数逐年上升,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但是健康检查项目中影像学检查的作用、目的、区别等,人们缺乏一定的认知,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影像学检查项目的选择进行综述,利于人们对影像学检查的认知和分辨.
作者:朱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触诊阴性乳腺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发现异常部位后对病灶部位进行术前定位,置入乳腺定位针,行手术治疗,术中将切片进行检查,良性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治疗,恶性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者保乳手术治疗,分析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单纯钙化60例(50.00%),肿块合并钙化29例(24.17%),结节样高密度影31例(25.83%).乳癌38例(31.67%),其中黏液癌患者3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5例;不典型增生患者4例(3.33%),导管内癌患者11例(9.17%),剩余均为良性肿瘤.一次性切取标本活检成功患者113例,剩余7例患者在钼靶协助下,第2次切取成功,成功率100.00%.手术治疗均成功,给予出院指导后,成功出院,出院率100.00%,无死亡发生.结论: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慷;赵玉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加压包扎与VSD负压引流的疗效.方法:特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跟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V S D负压引流组(n=30)和加压包扎组(n=30),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VSD负压引流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加压包扎组而言,明显更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跟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而言,将VSD负压引流术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作者:张守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为今后制定和完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6名社区护士进行访谈.结果:岗位培训形式欠丰富,内容需求多,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结论:岗位培训组织者应根据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需求,根据社区护士的具体工作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作者:任为;吴燕;张索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本文主要就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与杏仁核的容积改变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1例精神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借助于MRI对于两组患者的海马以及杏仁核容积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两侧海马容积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减少,其杏仁核容积 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情况.结论:杏仁核以及海马容积异常可能是构成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表明了边缘系统在抑郁症发病机理中具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倪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C T血管成像诊断手部动静脉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病理学确诊手部动静脉瘘患者10例,接受C T血管成像诊断,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手部动静脉瘘患者10例均清晰呈现血管重建图像,CT血管成像CTA清晰显示病症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明确病变区域及累及肌肉组织,且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血管成像无创性成像技术准确度高,在诊治手部动静脉瘘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在手部动静脉瘘诊断中.
作者:罗光明;晏伟;胡宇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种植修复和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给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38例牙齿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9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种植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残根保存修复治疗方式.结果:修复时长六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修复与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残根保存修复方法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逄廷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X线投影.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20例,选取同期牙齿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三种排牙法分别为每位无牙颌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测量并对比三种排牙法与有牙颌的 FH-OP角、MP-OP角、PP-OP角等.结果:上颌法排牙与有牙颌的FH-OP角、MP-OP角、PP-OP角相差较大,综合法与有牙颌MP-OP角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颌排牙法及综合排牙法更接近天然牙列.
作者:丁立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糖皮质激素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仍存在争议,因其不良预后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是有目共睹,但采取何种途径更有效应用糖皮质激素,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题.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有目共睹,雾化吸入激素一直还在探讨阶段.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尽量采用小剂量、短程的方法,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玉红;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输精管结扎手术作为我国男性绝育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逆、简单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层单位中.但若手术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较为常见,且多由于感染、出血、术中组织损伤过多,异物刺激、精子肉芽肿等引起 [1],临床表现为手术部位疼痛,有时放射至腰骶部、双下肢等部位,触诊可及输精管结节较大,伴有程度不一的触痛,给结扎者术后生活和精神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治疗方法主要分手术治疗与非手术.笔者收治1例因泌尿系结石行经皮肾(PCNL)术后,短期内行男性节育术——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术后患者出现双侧痛性结节,反复感染、高热,经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后,行双侧痛性结节切除术、双侧输精管再通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罗明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共计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螺旋C 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方法诊断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8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诊断出42例脑梗死患者中28例患者的梗死直径小于18mm;14例患者的梗死直径大于18mm;以及84例患者的脑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大脑前动脉狭窄22例患者、中动脉狭窄48例患者、后动脉狭窄14例患者.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相比于螺旋C 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蔡春柳;程忠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8月—2016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48例(96.00%);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40例(8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以精确的测出子宫肌层被浸润的情况与一些很微小的病灶.为临床医学诊断与建立治疗方案提供了为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隆琼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抗体谱,探讨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2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A组(LN组,121例)和B组(非LN组,127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谱,分析抗Sm抗体与狼疮肾炎(LN)及SLE临床表现之间的的关系.结果:抗Sm抗体阳性组中血液系统受损、关节炎、皮疹、血清补体c3下降、狼疮肾炎的发生率均高于抗Sm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患者抗dsDNA抗体、抗rib-P抗体、抗S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联合检测中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 m抗体不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抗体之一,同时对SLE的临床表现和狼疮肾炎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长红;魏琴;李坤;冯艳广;魏思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介绍计算机模拟静脉全麻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应用的经验和体会.将计算机模拟静脉全麻与多媒体、临床见习有机结合,可以提高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实践工作的能力.并且对医学生临床思维和科研思路的建立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作者:彭丹晖;黄冰;杜学柯;黎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在我院中骨伤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1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注射医用的透明质酸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6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2例,总效效率96.36%,对照组55例有20例效果显著,16例无效,有效率是70.91%;两组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EG 患者的影像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粘膜型EG常见,胃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表现为黏膜走形紊乱,十二指肠球部病变表现为球部呈锯齿状改变;混合型EG立位腹部平片表现为肠梗阻改变,CT表现为末端回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邻近肠系膜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见病变处肠管管壁明显强化.结论:EG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它相关检查.
作者:孟名柱;孙阳阳;潘昌杰;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应用内外侧双钢板法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总数为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为54岁;按照Schatzker分型,24例为Ⅴ型,26例为Ⅵ型.所有患者的骨折断端均使用双钢板进行固定,术后测量影像学指标,采用功能评价系统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月,平均18.3月.术后即时、6月及1年的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关节面塌陷恢复良好.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切开感染、关节僵直、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双钢板法能有效地复位损伤的关节面,维持膝关节轴线稳定,保证良好的固定,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康复.对SchatzkerⅤ、Ⅵ型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双钢板法固定是有效的手术策略.
作者:张一健;皮斌;朱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8例孕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2例,胎儿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5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2例引产,被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4例,其中单心室12例,右室双出口6例,房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4例,永存动脉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3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诊出率为9.67%,其中复杂性心脏病占65.39%.
作者:许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