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健;皮斌;朱晓宇
目的:探讨应用内外侧双钢板法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病例总数为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6~79岁,平均年龄为54岁;按照Schatzker分型,24例为Ⅴ型,26例为Ⅵ型.所有患者的骨折断端均使用双钢板进行固定,术后测量影像学指标,采用功能评价系统评估临床效果.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24月,平均18.3月.术后即时、6月及1年的平台内翻角和后倾角之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关节面塌陷恢复良好.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切开感染、关节僵直、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结论:双钢板法能有效地复位损伤的关节面,维持膝关节轴线稳定,保证良好的固定,有利于患者进行早期的功能康复.对SchatzkerⅤ、Ⅵ型的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双钢板法固定是有效的手术策略.
作者:张一健;皮斌;朱晓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牙槽窝自然愈合过程中内部血凝块凝聚而逐步形成骨组织,新生骨骨质较为疏松,钙化程度低,外部周围牙槽骨随着束状骨的丢失而吸收,特别是对于外伤、牙周炎本身存在牙槽骨缺损,导致后期种植骨量不足,影响种植成功率.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就是在拔牙术中或术后通过保存骨组织和软组织来减少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的方法,目前临床中常采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等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前牙美容区和后牙功能区牙位点保存,结合生物材料的使用,提高位点中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及再生效果.现将该技术作一综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曾培;李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使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诊断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值,并观察血糖、血脂水平对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有/无骨质疏松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并以FBG、TC、TG水平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绘制ROC曲线.结果:观察组FBG、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B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DL-C、HDL-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615、0.718);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FBG、TC、TG水平与其BMD值均呈负相关(r=-0.985、-0.943、-0.941,P均<0.01).ROC曲线分析:FBG、TC、TG水平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BMD值关系密切.结论:血糖血脂异常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FBG、TC、TG水平是监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预先指标.
作者:谢勇;冒维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在动物身上产生的抗体抵挡伤寒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的攻击情况.方法:用分别含2.5μ g伤寒V i多糖和甲型副伤寒O多糖、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免疫小鼠,免疫结束后9~11天分别用伤寒沙门菌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进行攻击,观察小鼠存活情况,同时跟同剂量伤寒Vi多糖和甲型副伤寒O多糖组进行比较.结果: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抵挡毒菌攻击方面比单纯的伤寒Vi多糖/甲型副伤寒O多糖组表现了更好的保护力.结论:我公司研制的伤寒甲型副伤寒结合疫苗在小鼠身上产生的抗体在抵挡毒菌攻击方面表现了很好的保护力.
作者:任晓莉;周富昌;张蕾;金坚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联合组给予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46/60);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2/60)与对照组6.67%(4/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为一种理想的微创介入疗法.
作者:刘尊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存在慢性咳嗽症状的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慢性咳嗽的患者,对全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慢性咳嗽疾病的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研究显示慢性咳嗽症状的特点主要是反流、喘息、咽部发痒、咳痰,在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其中喘息症状的治疗效果相比其他症状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征表现集中为反流、喘息、咽部发痒、咳痰,根据患者的特点针对性开展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高翠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抗体谱,探讨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2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A组(LN组,121例)和B组(非LN组,127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谱,分析抗Sm抗体与狼疮肾炎(LN)及SLE临床表现之间的的关系.结果:抗Sm抗体阳性组中血液系统受损、关节炎、皮疹、血清补体c3下降、狼疮肾炎的发生率均高于抗Sm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患者抗dsDNA抗体、抗rib-P抗体、抗S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联合检测中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 m抗体不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抗体之一,同时对SLE的临床表现和狼疮肾炎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长红;魏琴;李坤;冯艳广;魏思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开腹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进行时间等手术指标,并查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均要短.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产生概率较低.结论: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恢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概率低的优点,值得推广运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疝气修补术.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虽高于研究组,但总的来说两组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促进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在胎盘植入中采取磁共振成像,对其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回顾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为胎盘植入的孕妇38例分别展开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磁共振成像主要征象分析.结果:其中这38例胎盘植入孕妇中经检查有有植入型、穿透型、合并前置胎盘型分别有18例、6例、14例,并且T2WI胎盘-子宫肌层接触面呈毛糙、不规则的情况,且其T1WI植入信号胎盘等信号高或略高,信号轻度高于子宫壁.而T2WI胎盘信号强度高于宫壁.结论:在胎盘植入中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度极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伟;靳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糖皮质激素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仍存在争议,因其不良预后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是有目共睹,但采取何种途径更有效应用糖皮质激素,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题.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有目共睹,雾化吸入激素一直还在探讨阶段.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尽量采用小剂量、短程的方法,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玉红;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71例初治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检测,并分析其免疫学特点.结果:(1)71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中,其免疫学分型与FAB 分型符合率为97.8%(68/71).(2)在71例儿童初治急性白血病中,ALL43例,其中T-ALL3例,主要表达CD2、CD7、CD5、CD3,B-ALL39例,同时有淋巴系统和髓系抗原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28例,(28/71),占39.4%,主要表达C D13、C D33、C D117及C D64.结论:免疫分型技术在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提高了白血病MCHC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马兰;王辛;杨宗明;曹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C T血管成像诊断手部动静脉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2015年5月—2016年7月病理学确诊手部动静脉瘘患者10例,接受C T血管成像诊断,分析临床诊断结果.结果:手部动静脉瘘患者10例均清晰呈现血管重建图像,CT血管成像CTA清晰显示病症供血动脉与引流静脉,明确病变区域及累及肌肉组织,且与手术结果相符.结论:CT血管成像无创性成像技术准确度高,在诊治手部动静脉瘘方面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在手部动静脉瘘诊断中.
作者:罗光明;晏伟;胡宇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运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开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则是运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使用Lysholm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关节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实施膝关节镜下的关节清理术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满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中发展十分迅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对其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医学影像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通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对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检查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分析.
作者:包福兴;徐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合谷刺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偏瘫后肩手综合征肩关节活动度的疗效.方法:将50例偏瘫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予以合谷刺和肩关节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予关节松动术治疗,治疗前后用肩关节被动活动度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均有改善,且疗效具有显著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肩关节前屈、外展、外旋的被动关节活动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疗效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谷刺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肩关节活动受限疗效显著.
作者:李瑜;许正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术后出血、输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39(95.12%)高于对照组33(80.4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患者较满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动力髋部螺钉固定,观察组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具有手术切口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作者:陆坦;李临齐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