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曾培;李俊

关键词:位点保存, 微创拔牙, 骨缺损, 即刻种植
摘要:牙槽窝自然愈合过程中内部血凝块凝聚而逐步形成骨组织,新生骨骨质较为疏松,钙化程度低,外部周围牙槽骨随着束状骨的丢失而吸收,特别是对于外伤、牙周炎本身存在牙槽骨缺损,导致后期种植骨量不足,影响种植成功率.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就是在拔牙术中或术后通过保存骨组织和软组织来减少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的方法,目前临床中常采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等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前牙美容区和后牙功能区牙位点保存,结合生物材料的使用,提高位点中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及再生效果.现将该技术作一综述,指导临床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M R扫描技术与C T检查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均给予M R扫描与C 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差异.结果:MR扫描检查膝关节外伤患者,结果表明:关节面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软骨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0.53%、26.32%、34.21%、100.00%、36.84%、39.47%;而采取C T检查,结果表明:关节腔积液检出率为26.32%、骨折检出率为7.89%,其余均未检出.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R扫描技术用于膝关节外伤诊断中,能够全方位反应各类组织损伤情况,依据不同扫描序列综合判断,组织损伤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皇甫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手术之后,患者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患者18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手术过程,手术后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了解到造成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手术,其中在术后出现出血的患者为8例,其中包含原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6例;8例出血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出血位置位于扁桃体窝上极,2例位于扁桃体窝内的弥漫性出血,5例患者位于扁桃体的下极,术后发生的出血率为4.41%.结论:在扁桃体手术之后,下极的出血几率比较高,而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术过程中止血工作不彻底、手术之后出现感染,术后饮食不当等因素造成的,还需要医疗机构给予关注,并且及时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以此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作者:张海东;刘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和SV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临床疗效较好,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于天宇;吴永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EG 患者的影像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粘膜型EG常见,胃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表现为黏膜走形紊乱,十二指肠球部病变表现为球部呈锯齿状改变;混合型EG立位腹部平片表现为肠梗阻改变,CT表现为末端回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邻近肠系膜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见病变处肠管管壁明显强化.结论:EG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它相关检查.

    作者:孟名柱;孙阳阳;潘昌杰;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肝癌影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肝癌影像介入手术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后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方法:收集肝癌影像介入手术患者共118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护理干预,将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负性情绪评分均更优;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肝癌影像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其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茂华;张小欣;文晓霞;邱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疝气修补术.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虽高于研究组,但总的来说两组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促进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3.0T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应用越来越广泛,3.0T磁共振比1.5T磁共振开展的项目更广,显示的细节更多,更容易发现细小病变,但是也更容易出现伪影,本文通过3.0T核磁共振的使用,就其产生伪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更好的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王经天;王艳玲;普云霞;杨耀铭;龚家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牙槽窝自然愈合过程中内部血凝块凝聚而逐步形成骨组织,新生骨骨质较为疏松,钙化程度低,外部周围牙槽骨随着束状骨的丢失而吸收,特别是对于外伤、牙周炎本身存在牙槽骨缺损,导致后期种植骨量不足,影响种植成功率.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就是在拔牙术中或术后通过保存骨组织和软组织来减少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的方法,目前临床中常采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等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前牙美容区和后牙功能区牙位点保存,结合生物材料的使用,提高位点中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及再生效果.现将该技术作一综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曾培;李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关节活动训练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活动训练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在本院进行康复诊治8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号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关节活动训练.为期4周的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测定.结果: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状态、一般健康状态、总评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活动训练可以提高烧伤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膝关节骨挫伤的MRI评价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挫伤的发生、基础病理、临床意义及治疗,并评价MRI在膝关节骨挫伤的应用.方法:在CKNI数据库中检索膝关节骨挫伤相关文献(文献日期限制为2005年-至今),进行系统综述.结果:纳入符合要求的中文文献6篇,从膝关节骨挫伤的发生、病理、临床意义、治疗及MRI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结论: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多见,因发生时膝关节内在骨髓发生局部出血、渗出及骨小梁微骨折,而软骨和皮质骨正常,因此常规X线及CT检查难以确诊,MRI可以较早发现此类变化.有研究表明,脂肪抑制技术STIR及化学位移脂肪成像(Chem-Sat)对显示骨挫伤的敏感性较高,对提高骨外伤的隐性损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6].

    作者:宋连英;宫媛媛;宋志超;刘磊;张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2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观察并对比临床诊断结果和穿刺活检结果、淋巴结大小以及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的阴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结果:293例患者超声引导下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未能诊断6例(2.05%),阴性15例(5.12%),阳性272例(92.83%),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7.95%.287例首次穿刺后病理诊断结果中,阳性预测值100.00%(272/272),阴性预测值93.33%(14/15),特异度100.00%(14/14),敏感度99.63%(272/273).293例患者中20例患者在入院检查时未见锁骨上淋巴结,但术前影像学检查锁骨上区可疑淋巴结,故而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3例阴性,17例阳性,阴性患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阳性患者继续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可靠手段.

    作者:郑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疼痛状况、手术时间、伤椎高度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VAS评分,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伤椎高度,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可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恢复明显,疼痛低,对术后恢复作用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李联奎;文坤树;蔡勇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作用

    目的: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在早期乳腺癌影像诊断中的作用,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协助医生诊断患者相关疾病.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进行的磁共振动态增强受检患者资料80例.其中,所有的患者均为早期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影像材料,以诊断患者的相关疾病,探究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技术对患者的诊断疗效.结果:根据患者的时间信号曲线显示,Ⅰ型的患者一共有72例、Ⅱ型的患者一共有5例、而Ⅲ型的患者一共有3例.其中8例发现病变的患者当中,5例为癌前改变患者,而另外的3例患者确诊为乳腺癌.对患者进行腺叶切除术与保乳手术或是根据症状进行改良手术治疗.结论:对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磁共振动态增强的形式,其所呈现的影像能够有效地诊断患者的疾病.采取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检出率,帮助患者对症下药,尽快恢复身体健康,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磁共振动态增强的手段,使患者能够尽快进行疾病的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 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C T资料.结果:C T平扫12例病灶为等密度,3例为稍低密度,2例为稍高密度,1例呈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病灶的实性部分均有明显强化,16例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静脉期,2例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均有所减退.结论:功能性胰岛素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波;张定;张桂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MAS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量的差异分析研究

    肾素-血管紧张素是人体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肾素血管-紧张素素系统(RAS)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调节系统.RAS系统包含经典轴ACE-AngII-AT1R和替代经典轴的ACE2-Ang(1-7)-Mas.作为非经典替代轴受体的MAS基因,发挥了重要的拮抗经典轴的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对MAS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做了研究,发现其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报道称,MAS基因在其它组织中也有异常表达.目的:分析MA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与对应的癌旁组织对照,更加全面的了解MAS基因在人体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MAS在人体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数据来源GEO数据库.结果:结果显示MAS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高,并且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结论:综上所述,提示我们MAS基因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为研究MAS基因的拮抗机制提供更好的思路.

    作者:李建玲;孙芳;廖维芳;林文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在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在女性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不孕症患者,以SonoVue为超声造影剂,经阴道超声造影实时动态观察造影剂在输卵管内充盈及盆腔弥散情况,并采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重建技术评估输卵管的通畅性.患者中有20例因宫外孕切除一条输卵管,5例有宫外孕保守治疗史.结果:100例患者180条输卵管经阴道超声三维重建显示,输卵管通畅151条,输卵管通而不畅18条,输卵管阻塞11条.结论:经阴道三维子宫输卵管超声造影可以更加直观的、全面的地显示输卵管的空间走向,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并且安全、易操作,可作为评价不孕症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首选检查.

    作者:沈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血糖血脂异常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

    目的:使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诊断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值,并观察血糖、血脂水平对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有/无骨质疏松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并以FBG、TC、TG水平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绘制ROC曲线.结果:观察组FBG、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B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DL-C、HDL-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615、0.718);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FBG、TC、TG水平与其BMD值均呈负相关(r=-0.985、-0.943、-0.941,P均<0.01).ROC曲线分析:FBG、TC、TG水平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BMD值关系密切.结论:血糖血脂异常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FBG、TC、TG水平是监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预先指标.

    作者:谢勇;冒维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结构合心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增加美托洛尔实施联合治疗,对比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都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黄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医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中医骨伤科康复治疗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9月在我院中骨伤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共110例,随即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的方法进行治疗,针对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注射医用的透明质酸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患者46例,有效患者7例,无效患者2例,总效效率96.36%,对照组55例有20例效果显著,16例无效,有效率是70.91%;两组数据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结合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安全性,进一步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正畸治疗,分析组行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磨牙位置、上中切牙倾角情况、上中切牙凸距差等指标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分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51%(4/47)明显低于对照组27.66%(13/47) (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刘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