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托洛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心脏结构及心功能的影响

黄海峰

关键词:美托洛尔, 贝那普利, 治疗, 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 影响
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结构合心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增加美托洛尔实施联合治疗,对比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都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值得运用和推广.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6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点.方法:2015年10月—2017年2月,于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中选取60例,将其归为观察组,另外再选取同时期60例非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患儿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与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肺部炎症、发热、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哮鸣音、肺部啰音以及肺部炎症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天内,观察组患儿好转率为30%,对照组为6.33%,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12.28±5.28)天,比对照组的(6.02±2.28)天长,P<0.05.结论:相对于普通哮喘,肺炎支原体感染哮喘发热、咳嗽正常十分常见,对支气管扩张剂不具备敏感性,在大环类酯类抗生素基础上联合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白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关节活动训练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关节活动训练对烧伤康复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在本院进行康复诊治8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号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关节活动训练.为期4周的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烧伤健康专用量表(BSHS-A)测定.结果:实验组在躯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状态、一般健康状态、总评分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活动训练可以提高烧伤康复期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经验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3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7例)使用中药口服+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征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体征积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9.23±1.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对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支原肺炎合并肝损伤小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门诊进行就诊的50例健康小儿作为健康组,两组小儿均进行生化检验,经过检验后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研究组小儿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小儿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沉水平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进行生化检验有效的诊断出来病情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方姝怡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分型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8例孕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2例,胎儿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5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2例引产,被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4例,其中单心室12例,右室双出口6例,房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4例,永存动脉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3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诊出率为9.67%,其中复杂性心脏病占65.39%.

    作者:许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持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持续护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妊娠结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2月期间接收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作为护理服务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82例产妇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41例产妇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41例产妇均给予持续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差异.结果:经不同护理模式干预后,观察组41例产妇的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41例产妇,且组内产妇的妊娠结局相应较好,剖宫产率及不良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持续性护理模式,可确保产妇血糖水平趋于合理范围同时,切实优化妊娠结局,避免分娩不良情况发生,值得临床综合应用推广.

    作者:马世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析B型超声诊断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妇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中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为医疗同行提供较为可靠的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以B型超声检查的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手术治疗、临床病理证实的结果为主进行对比.结果:B型超声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4.31%.结论:B型超声检查诊断对妇科急腹症诊断效果显著,可信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翔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对不同大小包块宫外孕的诊断能力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对不同大小包块宫外孕的诊断能力.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5日—2017年3月6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外孕患者,在术前54例患者分别进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在<3c m、≥3c m时的阳性检出率(88.24% %、93.70%)以及总阳性检出率(94.44%)均比经腹部超声检查(47.06%、78.38%、68.52%)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宫外孕方面的诊断能力优于经腹部超声,且对较小的包块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郭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出院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Barthel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出院计划护理.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出院计划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魏秀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

    目的:分析研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改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如疼痛状况、手术时间、伤椎高度等,并对比.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X线透视次数,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VAS评分,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伤椎高度,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疾病可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伤椎高度恢复明显,疼痛低,对术后恢复作用明显,值得应用.

    作者:李联奎;文坤树;蔡勇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3.0T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应用越来越广泛,3.0T磁共振比1.5T磁共振开展的项目更广,显示的细节更多,更容易发现细小病变,但是也更容易出现伪影,本文通过3.0T核磁共振的使用,就其产生伪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更好的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王经天;王艳玲;普云霞;杨耀铭;龚家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血清COMP和MMP-13在膝骨关节炎诊疗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的相关性,探讨COMP、MMP-13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健康对照人群100例(对照组).我科病房及门诊筛选明确诊断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治疗组),健康对照人群检测血清COMP,MMP-13水平;治疗组分别收集治疗前后WOMAC评分、VAS量表、血清COMP,MMP-13的水平,分析血清COMP,MMP-13的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P<0.0001).结论: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测定KOA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对进一步研究KOA早期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艾有利;陈蓓;郑英杰;陈艳平;石晓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标记点的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标记点.方法:利用影像引导技术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利用锥形束C T进行扫描,并将其与计划C T图像以其分别匹配图像,标记点选取的是胸椎、肿块和隆突,治疗床以配准为依据进行科学调整,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方向上的平移矢量分别记录下来,并对摆位失误进行客观分析.结果:在X轴、Y轴和Z轴上不同标记点摆位误差小的胸椎、其次为隆突,大的为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的标记点,可以选择胸椎与隆突,肿块不建议使用.

    作者:马国栋;刘炎芳;李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

    目的:探究并比较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腰椎形态和骨组织细微结构改变、测量腰椎指数及松质骨C T值三种方式实现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其应用多层螺旋C T腰椎形态和骨组织细微结构改变、测量腰椎指数及松质骨CT值三种方式实现临床诊断过程,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探讨.结果:诊断发现,本次研究选取的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T值为-5.1~-2.6,平均为(-3.7±0.7),经腰椎形态和骨组织细微结构改变方式评断结果显示,表现正常患者、轻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对应病例数为19例、28例、5例、48例;经测量腰椎指数方式评断结果显示,表现正常患者、轻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对应病例数为88例、7例、5例、0例;经松质骨C T值方式评断结果显示,表现正常患者、轻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对应病例数为8例、6例、9例、77例.结论: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三种不同诊断方式处理过程中,以松质骨C T值方式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高,而将三种诊断方式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接下来临床相关治疗方式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选富;曲红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对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并通过R e s i g h t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31眼,术后随访3—12月,记录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及眼压情况.结果:31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术前平均BCVA为0.0302±0.0464(1ogmar),术后末次随访平均BCVA为0.1858±0.1253(1ogmar),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眼压10.45±1.82(mmHg),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6.77±2.42(mmH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眼内炎、低眼压、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何琼;何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NOD小鼠胰腺β细胞凋亡和再生机制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以慢性及进行性免疫反应引起β细胞破坏致严重胰岛素缺乏为特征.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可能由易感基因背景下的环境因素引起.免疫反应一旦激活,免疫细胞侵入胰岛并破坏β细胞.β细胞破坏机制有如Fas/Fasl,穿孔蛋白/粒酶,活性氧及活性氮类和前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与β细胞表面受体结合激活MAP激酶,转录因子STAT-1和NF-B,造成β细胞功能障碍,内质网破裂,终凋亡.同时β细胞的增值、分化也相对减少.此篇综述讨论了致1型糖尿病β细胞破坏和再生潜在的机制.

    作者:张丽娟;张沂洁;孙妍;秦苗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研究磁共振成像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胎盘植入中采取磁共振成像,对其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回顾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为胎盘植入的孕妇38例分别展开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磁共振成像主要征象分析.结果:其中这38例胎盘植入孕妇中经检查有有植入型、穿透型、合并前置胎盘型分别有18例、6例、14例,并且T2WI胎盘-子宫肌层接触面呈毛糙、不规则的情况,且其T1WI植入信号胎盘等信号高或略高,信号轻度高于子宫壁.而T2WI胎盘信号强度高于宫壁.结论:在胎盘植入中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度极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伟;靳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小儿急性非穿孔阑尾炎患者中的疗效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在小儿急性非穿孔阑尾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自愿到科室接受治疗的小儿急性非穿孔阑尾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阑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治疗小儿急性非穿孔阑尾炎患者中效果理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光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情况.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确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64例,患者进行本研究,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并观察术后患者情况.结果:本研究中的164例患者进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的患者有45例,进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有81例,进行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有38例.出现术后病变的有大血管破伤1例,肠道损伤1例,泌尿系统病变3例,肿瘤转移者3例,共8例.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运用效果显著,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医护工作人员重视,救护更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作者:王世良;焦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从《金匮要略》历节病论治类风湿关节炎

    《金匮要略》中历节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与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之间密切相关,并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有一点指导参考意义.

    作者:徐薇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