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出院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出院后Barthel评分的影响

魏秀芳

关键词:出院计划, 脑卒中, Barthel评分
摘要:目的:探讨出院计划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出院计划护理.结果:干预组出院后3个月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出院计划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居家护理需求,对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基于多元化的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改革探索

    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中发展十分迅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对其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医学影像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牙槽窝自然愈合过程中内部血凝块凝聚而逐步形成骨组织,新生骨骨质较为疏松,钙化程度低,外部周围牙槽骨随着束状骨的丢失而吸收,特别是对于外伤、牙周炎本身存在牙槽骨缺损,导致后期种植骨量不足,影响种植成功率.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就是在拔牙术中或术后通过保存骨组织和软组织来减少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窝内新骨形成的方法,目前临床中常采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等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前牙美容区和后牙功能区牙位点保存,结合生物材料的使用,提高位点中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及再生效果.现将该技术作一综述,指导临床应用.

    作者:曾培;李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男扎术后痛性结节伴反复感染输精管再通术1例

    输精管结扎手术作为我国男性绝育的一种安全、有效、可逆、简单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基层单位中.但若手术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输精管结扎术后痛性结节较为常见,且多由于感染、出血、术中组织损伤过多,异物刺激、精子肉芽肿等引起 [1],临床表现为手术部位疼痛,有时放射至腰骶部、双下肢等部位,触诊可及输精管结节较大,伴有程度不一的触痛,给结扎者术后生活和精神带来了巨大压力.其治疗方法主要分手术治疗与非手术.笔者收治1例因泌尿系结石行经皮肾(PCNL)术后,短期内行男性节育术——双侧输精管结扎术,术后患者出现双侧痛性结节,反复感染、高热,经反复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后,行双侧痛性结节切除术、双侧输精管再通术,术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罗明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6年收治介入栓塞术治疗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娜;吴金凤;化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标记点的研究

    目的:研究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标记点.方法:利用影像引导技术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放疗前利用锥形束C T进行扫描,并将其与计划C T图像以其分别匹配图像,标记点选取的是胸椎、肿块和隆突,治疗床以配准为依据进行科学调整,在此基础上将各个方向上的平移矢量分别记录下来,并对摆位失误进行客观分析.结果:在X轴、Y轴和Z轴上不同标记点摆位误差小的胸椎、其次为隆突,大的为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于肺癌影像引导放疗图像配准的标记点,可以选择胸椎与隆突,肿块不建议使用.

    作者:马国栋;刘炎芳;李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对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对照组用动力髋部螺钉固定,观察组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手术各项指标均优、治疗总有效率高,与对照组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接受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治疗的效果显著,并具有手术切口短、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短的优势,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

    作者:陆坦;李临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对医院管理的影响

    目的:分析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对医院管理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从2014年1月开始使用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在2014年1月之前均采用按总额预付制,分别在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观察组,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实施后)与2013年1月—2013年12月(对照组,按病种分值结算方式实施前)收治的阑尾炎、老年白内障、腹股沟疝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次均药品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阑尾炎、老年白内障、腹股沟疝的占药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种分值结算方式能够提高医院管理质量.

    作者:郑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短信平台的放射科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究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事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也在紧追时代的脚步.医院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已经初步具有成效,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之中.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科影像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搭建短信服务平台,开辟了为患者服务的又一种新型的方式,对短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杨海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4月—2017年8月间收治的诊断为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共计84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以及螺旋C 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方法诊断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诊断正确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诊断正确率为8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诊断出42例脑梗死患者中28例患者的梗死直径小于18mm;14例患者的梗死直径大于18mm;以及84例患者的脑动脉狭窄部位分为大脑前动脉狭窄22例患者、中动脉狭窄48例患者、后动脉狭窄14例患者.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相比于螺旋C 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应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率更高、效果更好.

    作者:蔡春柳;程忠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针灸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巴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血脂水平以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巴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中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丁远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在结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并根据情况结合增强扫描,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与统计两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20.0处理.结果:对照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依次为96.88%、94.44%、0.92,研究组则依次为100.00%、88.89%、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5.18±4.22msv,对照组则为22.38±5.27msv,同时研究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上可取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的效果,但可以更好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研究磁共振成像在胎盘植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胎盘植入中采取磁共振成像,对其应用价值展开分析.方法:回顾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疑为胎盘植入的孕妇38例分别展开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磁共振成像主要征象分析.结果:其中这38例胎盘植入孕妇中经检查有有植入型、穿透型、合并前置胎盘型分别有18例、6例、14例,并且T2WI胎盘-子宫肌层接触面呈毛糙、不规则的情况,且其T1WI植入信号胎盘等信号高或略高,信号轻度高于子宫壁.而T2WI胎盘信号强度高于宫壁.结论:在胎盘植入中采取磁共振成像,检查准确度极高,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蒋伟;靳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枫糖尿病1例磁共振影像表现

    枫糖尿病又称支链酮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单基因缺陷疾病.枫糖尿病出生后即可发病,患者以尿、耵聍中有枫糖臭味,婴儿期喂食困难、中枢神经受损、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症状表现,新生儿发生率约为1/15万~20万.枫糖尿病危害极大,因发生率较低,容易被忽视.枫糖尿病的预后较差,及早诊断非常必要,有必要总结诊治经验.

    作者:孙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疝气修补术.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虽高于研究组,但总的来说两组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促进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骨科老年病人护理浅析

    骨科老年病人受伤后由于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易出现并发症、延长老年人下床时间,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减少骨科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本人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朱雅莉;王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早中孕期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在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应用

    目的:探讨妊娠11~13+6周孕妇子宫螺旋动脉(UtS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妊娠11~13+6周行NT检查的孕妇16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子宫螺旋动脉RI、PI、S/D值,根据妊娠结局分成FGR组及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数据的差异.结果:FGR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年龄、BMI两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娩孕周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S/D值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11-13+6周孕妇子宫螺旋动脉RI、PI、S/D值,对于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邱燕生;毛羡仪;朱艳芳;杜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4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观察组给予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临床疗效和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和SV等指标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临床疗效较好,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于天宇;吴永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电监护仪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时候出现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识别,找到其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正确处置.结果:189例患者均得到了正确处置,无一例延缓患者的病况.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治心电监护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背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男,67岁.发现后背部肿物半年,近来自觉肿块逐渐变大而前来我院就诊.肿物部位没有发热、疼痛及其它不适感.近阶段没有明确发热病史.检查:后背部触及肿物,深度较浅,局部有隆起,大小约3c m×2c m,质地较硬,边界欠清,没有明显的压痛感,表面皮肤未见红肿.

    作者:李娜;钱斌;李明;陈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