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枫糖尿病1例磁共振影像表现

孙磊

关键词:枫糖尿病, 磁共振, 影像学
摘要:枫糖尿病又称支链酮酸尿症,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单基因缺陷疾病.枫糖尿病出生后即可发病,患者以尿、耵聍中有枫糖臭味,婴儿期喂食困难、中枢神经受损、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症状表现,新生儿发生率约为1/15万~20万.枫糖尿病危害极大,因发生率较低,容易被忽视.枫糖尿病的预后较差,及早诊断非常必要,有必要总结诊治经验.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与C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超声与C 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及CT诊断两种诊断方法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62.5%VS82.5%),差异明显(P<0.05);对比超声诊断及CT诊断方法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46%VS58%),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CT,考虑到CT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应将超声诊断作为首选,必要时行CT诊断.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容积异常的MRI研究

    目的:本文主要就抑郁症患者的海马与杏仁核的容积改变特点进行了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1例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21例精神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借助于MRI对于两组患者的海马以及杏仁核容积进行对比.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两侧海马容积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减少,其杏仁核容积 也出现了明显的不对称情况.结论:杏仁核以及海马容积异常可能是构成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表明了边缘系统在抑郁症发病机理中具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倪晶晶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比较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15年8月—2016年9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符合率为48例(96.00%);对照组诊断符合率为40例(8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采用阴道超声检查,可以精确的测出子宫肌层被浸润的情况与一些很微小的病灶.为临床医学诊断与建立治疗方案提供了为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隆琼慧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术后出血、输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39(95.12%)高于对照组33(80.4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患者较满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比较种植修复及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对比种植修复和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给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38例牙齿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9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种植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残根保存修复治疗方式.结果:修复时长六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修复与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残根保存修复方法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逄廷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运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开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则是运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使用Lysholm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关节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实施膝关节镜下的关节清理术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满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观察乳腺X线摄影在乳腺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来本院筛查乳腺癌的人群96例作为样本.入选所有女性均采用X线摄影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结果:96例女性中,脂肪型腺体占比33.33%、混合型21.88%、不均型34.38%、致密型10.42%.诊断结果为阴性者占比56.25%、良性病变占比31.25%、恶性病变占比12.50%.病理诊断结果提示,良性病变占比31.25%,恶性病变占比11.46%.两组对比结果提示,X线误诊1例.结论:采用乳腺X线摄影筛查乳腺癌,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龚欣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50例

    目的:探讨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昔洛韦片、泼尼松、阿昔洛韦软膏等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火针结合拔罐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8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组在疱疹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火针点刺的基础上,加用拔罐治疗带状疱疹,临床效果明显,在疱疹止疱、结痂、局部疼痛等方面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所花费用低,发生后遗神经痛的比率低,是治疗带状疱疹急性期的有效方法.

    作者:文小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分析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通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对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检查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分析.

    作者:包福兴;徐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低剂量C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在结肠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并根据情况结合增强扫描,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与统计两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20.0处理.结果:对照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依次为96.88%、94.44%、0.92,研究组则依次为100.00%、88.89%、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5.18±4.22msv,对照组则为22.38±5.27msv,同时研究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上可取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的效果,但可以更好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影像表现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EG 患者的影像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粘膜型EG常见,胃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表现为黏膜走形紊乱,十二指肠球部病变表现为球部呈锯齿状改变;混合型EG立位腹部平片表现为肠梗阻改变,CT表现为末端回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邻近肠系膜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见病变处肠管管壁明显强化.结论:EG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它相关检查.

    作者:孟名柱;孙阳阳;潘昌杰;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35例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患者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心肺复苏后护理经验.结果: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动脉压及心理状况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及时的心里护理、脑部保护和严密生命体征观察一系列护理措施有助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病人尽早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电监护仪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时候出现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识别,找到其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正确处置.结果:189例患者均得到了正确处置,无一例延缓患者的病况.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治心电监护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AFP(甲胎蛋白)、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对比这四个指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肝病患者及肝癌患者之间及对肝病检测的敏感度.结果: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肝炎组患者的AFP、ALB、SOD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AFP、SOD检测结果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P、SOD检测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和健康人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病情不断加重的而过程中,其检出率的异常值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表示其能够成为肝病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社区高危妇女乳腺癌筛查中使用乳腺超声联合X线摄影的效果

    目的:研究社区高危妇女乳腺癌筛查联合使用乳腺超声和X线摄影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2年5月—2017年5月对本社区年龄在31~68岁之间的2000名女性进行高危妇女乳腺癌筛查,采取钼靶X线(简称M A M)、乳腺超声(简称US)以及联合检查后,对比分析上述3种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情况.结果:所有女性经病理检查以后,乳腺癌共100例,其中MAM检出30例,其检出率为30.00%;US检出36例,检出率为36.00%;MAM与US联合检出91例,检出率为91.00%,经对比发现,MAM与US检出率对比,P>0.05,MAM联合US检出率明显高于MAM检出率和US检出率, P<0.05.结论:社区高危妇女乳腺癌筛查联合使用乳腺超声和X线摄影可提升疾病的检出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杨慧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谈体检超声中甲状腺检查体会

    目的:讨论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结果的体会.方法:通过常规超声检查方式,对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归纳总结分类.结果:甲状腺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分两大类:一、正常甲状腺;二、不正常甲状腺,后者又分三小类:弥漫性病变、局限性病变、弥漫性病变基础上局限性病变.结论:在健康体检中甲状腺超声检查因便捷、无创可重复性而被广泛推介开展,但也存在一些困惑.

    作者:汤文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矫形鞋垫对扁平足的矫治效果的评价研究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扁平足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评价方法.着重从临床治疗选择及效果评价方法阐述矫形鞋垫在扁平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后,从临床研究出发证明了矫形鞋垫对扁平足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未来形成一个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

    作者:曹萍;汪波;丛燕;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甲状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3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16例)和实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一周后、出院前通过健康测量量表SF-36、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况,此外在出院前评估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F-36、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一周后、出院前,实验组三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并发尿脓毒血症患者护理过程中结合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焦虑抑郁情绪,较常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蒲莉萍;黄晓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