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矫形鞋垫对扁平足的矫治效果的评价研究

曹萍;汪波;丛燕;徐静

关键词:矫形鞋垫, 扁平足, 效果评价
摘要: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扁平足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评价方法.着重从临床治疗选择及效果评价方法阐述矫形鞋垫在扁平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后,从临床研究出发证明了矫形鞋垫对扁平足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未来形成一个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运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开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将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3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保守治疗方式,观察组则是运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使用Lysholm评估法对两组患者的关节情况进行评估对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估分数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过程中实施膝关节镜下的关节清理术能够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近期疗效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满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比较X线与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为了对比X线与CT影像在糖尿病足手术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完善院内糖尿病足病理诊断方法.方法:根据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所收治的132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对全部病患均进行X线诊断和CT诊断,设对照组A为X线诊断结果,设对照组B为CT诊断结果,对比种诊断方法的差异和各自特点.结果:对照组B对足底、足背血管狭窄>50%、小腿动脉狭窄>50%、股动脉狭窄>50%的病灶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对足底、足背、小腿、大腿处骨质改变的检测结果优于对照组A,其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与C T是临床常用的两种糖尿病足的诊断方法,对糖尿病足的确诊、手术病理诊断、病情确定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意义,但CT诊断在影像清晰度上要优于X线诊断,尤其是在对足部、腿部血管、骨质、软组织病变和改变的诊断上要优于X线,临床应视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作者:李国恒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用于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 T小肠造影用于小肠疾病诊断的价值评价.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12月118例诊断不明并怀疑存在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造影检查,并行多平面重建和大密度投影,通过检查结果做出评价.结果:118例患者中存在小肠病变的有103例,占比为85.83%,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学检出率50.00%(23/46),腹痛病变检出率52.63%(30/57).与MSCTE检查前阳性病灶检出率25.42%(30/118)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诊断小肠疾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欢;卢治兰;郑章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骨质疏松诊断中骨密度检查与X线检查的必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在诊断骨质疏松时,应用X线检查和骨密度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50例骨质疏松患者作为对象,均接受X线检查和骨密度检查.对比各项检查方法的疾病检出率.结果:X线检查单纯应用的检出率为80.00%,骨密度检查单纯应用的检出率为82.00%,联合检查得到的检出率为98.00%,联合检查的检出率高于单纯检查(P<0.05).结论:X线检查、骨密度检查同时应用在骨质疏松诊断中价值较高且十分必要.

    作者:施秦利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74例,将其分为37例对照组与37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 I)情况及简易运动功能(F M 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优于72.97%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I及FMA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智力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更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作者:崔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LDCT)管电流30mA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4245个高危人群进行L D C T肺部扫描,筛查肺部结节影,分析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评价每位受检者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胸部螺旋CT自动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82.63mGy,LDCT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6.56mGy,后者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而受检者受辐射剂量却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结论:LDCT相比常规自动剂量扫描肺部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段美玲;张福洲;曹金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载药超声微泡造影剂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新型药物载体传输药物的原理、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等.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其原理、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等.结果:微泡超声造影剂作为一种新型的体内药物载体,具有安全、高效、靶向性好、可控性强等优点.在抗肿瘤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论:随着国内外对载药超声微泡造影剂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的超声介导靶向传输及治疗系统.现就超声微泡造影剂作为药物载体的原理、特点、制备方法和应用前景等做一综述.

    作者:李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血糖血脂异常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运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诊断骨质疏松的影响

    目的:使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诊断骨远端骨折患者的骨密度值,并观察血糖、血脂水平对其发生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有/无骨质疏松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两组患者均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同时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定桡骨远端骨密度(BMD).并以FBG、TC、TG水平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诊断绘制ROC曲线.结果:观察组FBG、TC、T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B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DL-C、HDL-C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615、0.718);直线相关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FBG、TC、TG水平与其BMD值均呈负相关(r=-0.985、-0.943、-0.941,P均<0.01).ROC曲线分析:FBG、TC、TG水平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BMD值关系密切.结论:血糖血脂异常是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危险因素.FBG、TC、TG水平是监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质疏松的预先指标.

    作者:谢勇;冒维海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氟尿嘧啶化疗患者应用异甘草酸镁保护肝功能临床观察

    目的:在接受氟尿嘧啶化疗的患者中应用异甘草酸镁,探究分析该药物起到肝功能保护作用.方法:从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并接受氟尿嘧啶化疗的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即对照组、观察组以及空白组,各组34例.在对照组患者中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一天1.2克;在观察组中静脉应用异甘草酸镁100毫克一天;而在空白组则不应用任何保肝药物.结果:三组患者在接受化疗的1周后进行肝功能指标的检查,在观察组中,所有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对照组和空白组中,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变化所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接受氟尿嘧啶化疗的患者中应用异甘草酸镁,可对患者的肝功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且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永力;云利峰;王烯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43例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科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3例脑出血患者护理经验.结果:43例脑出血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15~26天,平均(20.4±6.3)天,预后为良好恢复31例(72.09%),中度致残5例(11.63%),重度致残4例(9.3%).死亡病例3例(7%).结论:术前术后及时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术后早期相应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训练、肢体主被动训练等,对于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史兰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I与病理对照研究

    目的:探究并比较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 R I与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1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诊断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观察并比较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的MRI信号特征、关节内外组织侵犯情况、骨质侵蚀情况等.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0例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中包含8例典型的含铁血黄素沉着患者,MRI在骨质侵蚀范围、关节内软骨及韧带侵蚀范围、关节外侵蚀范围的诊断方面显著优于X线片.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I信号包含三种强度,一型:T1WI表现为高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二型: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三型: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一型与病理诊断中的早期表现具有一致性,二型与病理诊断中的中期表现具有一致性,三型与病理诊断中的晚期表现具有一致性.结论:对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应用MRI诊断技术实现诊断过程,具有显著诊断价值,特征性变化为患者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着情形,T1WI表现为低信号,同时T2WI表现为低信号.

    作者:李向群;曲红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呼吸内科慢性咳嗽症状临床特征及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分析在呼吸内科患者中存在慢性咳嗽症状的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从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74例慢性咳嗽的患者,对全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慢性咳嗽疾病的特点以及有效的治疗方式进行探讨.结果:研究显示慢性咳嗽症状的特点主要是反流、喘息、咽部发痒、咳痰,在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之后,患者的症状均获得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其中喘息症状的治疗效果相比其他症状较低(P<0.05).结论:临床上呼吸内科慢性咳嗽患者临床特征表现集中为反流、喘息、咽部发痒、咳痰,根据患者的特点针对性开展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显著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高翠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中死亡因素与对策

    目的: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造模的文献筛选出三类造模方法,分别实施后来统计实验中死亡动物的一般情况.总结、分析可能的致死原因.方法:选择同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动物48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2只.A组代表空白对照组;B组代表单纯激素组;C组代表内毒素加激素组;D组代表马血清加激素组.A组(空白对照组)与其他组同时间点注射等量生理盐水;B组(单纯激素组)同时间点兔臀肌注射地塞米松(DXM) 2.5mg/(kg·d),连续注射9周;C组(内毒素加激素组)第1天于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20μg/kg,间隔24h再次注射LPS,在第2次注射完大肠杆菌内毒素后随即肌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20mg/(kg?d),共3次,间隔24小时.每次注射前均重新称重后计算剂量.D组:(马血清加激素组)兔耳缘静脉注入马血清共10m l/(k g?次),共2次,间隔2周.第2次马血清注射后2周,连续3天臀部注射甲基强的松龙40mg/(kg?d).每天所有动物臀部肌注庆大霉素8万U/周,连续1周,以预防感染.用药后第3、6、9周随机各处死2只兔子取双侧股骨头行标本,常规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股骨头病理学改变确定是否造模成功.观察并记录各组动物的一般行为学,死亡率.结果:注射后C、D组9周DR片示股骨头有轻度骨坏死,结合病理切片示造模成功.A组,B组,C组和D组动物死亡率分别为8.33% (1/12),25%(3/12)42%(5/12),33.33%(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作者:赵道洲;李兴国;代长泉;张磊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方法:研究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从从我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诊的肺癌化疗患者中,选出86例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案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观察护理干预效果.结果:系统护理干预组无疲乏和轻度疲乏占比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减轻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申莉莉;汪春雨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浆中microRNAs表达的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microRNAs表达的作用.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放疗前0Gy、放疗2Gy、10Gy、20Gy和30Gy后的24h血,使用qRT-PCR方法对患者血浆中的microRNAs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剂量照射后,miR-210-3P、miR-221-3P、miR-21-5P在表达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m i R-150-5P在2G y照射后与照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随着剂量的增加,表达水平不断下降.结论:乳腺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后,能够诱导miR-150表达下降,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吕仁明;王伟;何玉婷;刘如燕;王泽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3.0T核磁共振临床应用中常见伪影分析及应对措施

    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应用越来越广泛,3.0T磁共振比1.5T磁共振开展的项目更广,显示的细节更多,更容易发现细小病变,但是也更容易出现伪影,本文通过3.0T核磁共振的使用,就其产生伪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措施,旨在更好的保证图像质量、满足诊断需求.

    作者:王经天;王艳玲;普云霞;杨耀铭;龚家顺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探讨

    目的:对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疗成人疝气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成人疝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电脑随机分配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其对照组采取的治疗方式为传统疝气修补术.结果:对照组的手术时间虽高于研究组,但总的来说两组数据并无明显差异.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治疗成人疝气效果显著,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复发率,促进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健康.

    作者:曲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T诊断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 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C T资料.结果:C T平扫12例病灶为等密度,3例为稍低密度,2例为稍高密度,1例呈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病灶的实性部分均有明显强化,16例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静脉期,2例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均有所减退.结论:功能性胰岛素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波;张定;张桂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及分型分析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12月—2017年6月收治的538例孕妇行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被诊断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2例,胎儿出生半年后行超声复查.结果:52例先天性心脏病胎儿中,42例引产,被诊断为复杂先天性心脏病34例,其中单心室12例,右室双出口6例,房室间隔缺损3例,法洛四联症或者五联症4例,永存动脉2例,完全性大血管转位3例,右心发育不良综合征4例.结论: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及其分型,诊出率为9.67%,其中复杂性心脏病占65.39%.

    作者:许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即应用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叩背、雾化吸入、纤支镜检查或吸痰、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等措施对开胸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与应用呼吸道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的情况.结果:采用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善,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明显低于采用呼吸道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开胸术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张芹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