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恒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肾炎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41例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依从性包括遵医嘱服药、不滥用药、不擅自停药进行评价,干预后3个月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C)评价自我效能,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限盐、心理调节、规律作息及定期复诊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两组慢性肾炎患者GSEC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患者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不擅自停药、不滥用药两方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自觉限盐、心理调节、按时作息、定期复诊的患者分别占87.80%、78.05%、73.17%、85.37%,以上四方面自我管理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升慢性肾炎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依从性.
作者:王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LDCT)管电流30mA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4245个高危人群进行L D C T肺部扫描,筛查肺部结节影,分析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评价每位受检者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胸部螺旋CT自动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82.63mGy,LDCT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6.56mGy,后者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而受检者受辐射剂量却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结论:LDCT相比常规自动剂量扫描肺部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段美玲;张福洲;曹金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M R扫描技术与C T检查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均给予M R扫描与C 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差异.结果:MR扫描检查膝关节外伤患者,结果表明:关节面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软骨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0.53%、26.32%、34.21%、100.00%、36.84%、39.47%;而采取C T检查,结果表明:关节腔积液检出率为26.32%、骨折检出率为7.89%,其余均未检出.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R扫描技术用于膝关节外伤诊断中,能够全方位反应各类组织损伤情况,依据不同扫描序列综合判断,组织损伤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皇甫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并比较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 R I与病理诊断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5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1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诊断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展开回顾性整合、分析,观察并比较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的MRI信号特征、关节内外组织侵犯情况、骨质侵蚀情况等.结果:本次研究选取的10例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中包含8例典型的含铁血黄素沉着患者,MRI在骨质侵蚀范围、关节内软骨及韧带侵蚀范围、关节外侵蚀范围的诊断方面显著优于X线片.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的MRI信号包含三种强度,一型:T1WI表现为高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或等信号;二型: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T2WI表现为低信号;三型:T1WI表现为低信号或等信号, T2WI表现为高信号.其中一型与病理诊断中的早期表现具有一致性,二型与病理诊断中的中期表现具有一致性,三型与病理诊断中的晚期表现具有一致性.结论:对膝关节色素性绒毛结节滑膜炎患者应用MRI诊断技术实现诊断过程,具有显著诊断价值,特征性变化为患者存在含铁血黄素沉着情形,T1WI表现为低信号,同时T2WI表现为低信号.
作者:李向群;曲红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的相关性,探讨COMP、MMP-13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健康对照人群100例(对照组).我科病房及门诊筛选明确诊断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治疗组),健康对照人群检测血清COMP,MMP-13水平;治疗组分别收集治疗前后WOMAC评分、VAS量表、血清COMP,MMP-13的水平,分析血清COMP,MMP-13的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P<0.0001).结论: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测定KOA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对进一步研究KOA早期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艾有利;陈蓓;郑英杰;陈艳平;石晓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总结C 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在C 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KPS评分、ZPS评分以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许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并根据情况结合增强扫描,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与统计两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20.0处理.结果:对照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依次为96.88%、94.44%、0.92,研究组则依次为100.00%、88.89%、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5.18±4.22msv,对照组则为22.38±5.27msv,同时研究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上可取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的效果,但可以更好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超声与C T诊断小儿急慢性阑尾炎的准确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儿,所有患儿均进行超声检查及CT检查,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对比超声诊断及CT诊断两种诊断方法急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62.5%VS82.5%),差异明显(P<0.05);对比超声诊断及CT诊断方法慢性阑尾炎诊断符合率(46%VS58%),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CT,考虑到CT对人体的辐射危害,应将超声诊断作为首选,必要时行CT诊断.
作者:王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资料,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时间段本院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资料,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检查指标等进行比较,且均给予有效的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高血压等易患因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呼吸困难、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等也均更高,P<0.05;观察组左心室肥大、左右心室肥大、缺血性S T-T异常、电轴左偏、陈旧性心肌梗死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具有呼吸困难、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高等临床特征,且经各项检查可有效鉴别与未合并冠心病的区别,同时给予针对有效治疗措施利于改善患者症状,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刘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70例,年龄范围为60~69岁, B组50例,年龄范围为70~79岁,C组30例,年龄范80~88岁.三组患者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观察比较患者的心脏病变情况.结果:(1)150例患者中有26例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达17.33%,其中A组、B组和C组的检出率分别是8.57%(6/70)、18%(9/50)36.67%(11/30),三组检出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2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中检出12例主动脉瓣病变,检出率为46.15%,其中A组、B组、C组分别是4例、3例、5例,检出率分别是50%、22.22%、100%.(3)26例患者中的反流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线性反流为主动脉瓣呈不完全闭合状,部分左室内流出道被占据;3级反流严重且呈现喷泉状,左室流出道被完全占据.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可以将患者瓣膜的活动度、回声强弱、厚度进行直接反映,准确了解其瓣环的反流与钙化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郑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析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侧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治疗,评价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6.00%(48/50),术后1例出现关节腔血肿,通过关节腔血肿穿刺、引流及加压包扎后纠正,1例出现膝关节积液,术后1个月自行消失.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膝关节ROM指标有显著变化(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与术前比较Lysholm评分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临床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采用关节镜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简长春;郑林;邓春彪;蔚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讨论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支原肺炎合并肝损伤小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到我院门诊进行就诊的50例健康小儿作为健康组,两组小儿均进行生化检验,经过检验后对其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研究组小儿肝功能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小儿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沉水平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患儿,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检验在小儿支原体肺炎合并肝损伤诊断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进行生化检验有效的诊断出来病情的发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作者:方姝怡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特征对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 T 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研究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行甲状腺切除+颈部淋巴结清扫术33例P T C患者,共36例结节,术前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将此36例结节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成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然后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两组的常规超声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所有结节内部均存在微钙化,无淋巴结转移组58.82%(10/17)例结节内存在微钙化,两组间结节内微钙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结节存在的位置、结节的大小、结节内部回声、内部回声均匀性、结节的血流信号、结节形态、结节包膜、结节边界、结节声晕及结节纵横比等常规超声特征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 T C结节内微钙化对预测其颈部淋巴结转移有帮助,可指导临床术前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延误病情.
作者:程红;戚庭月;孙红光;李念芬;张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40例,查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病理资料,对患者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和范围以及术后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53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87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对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结论:良性肿瘤患者在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确保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可以对手术治疗加以耐受,围术期做好相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颇为重要.
作者:关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价多种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并植入产前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43例超声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伴植入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当时情况应用普通经腹+经会阴+高频浅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应用普通经腹+经阴道+高频浅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较好诊断效果.结论:多种超声检查方法的联合应用提高凶险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准确诊断率,在临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欣华;张军辉;姜群英;王丽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3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7例)使用中药口服+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征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体征积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9.23±1.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搏动指数(PI),分析其与颅内小血管疾病局部血流动力学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相关因素,为MC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患者215例,进行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 PI)与脑白质病变(WML)、脑内微出血、腔隙性脑梗等疾病诊断标准间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重度脑白质病变相关,OR=1.29,P=0.02;重度脑白质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35.7%,阴性预测值为84.9%.大脑动脉搏动指数与脑内微出血、腔隙性脑梗等疾病诊断指标间没有相关性.结论: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与MCI有相关性;经颅多普勒超声能为选择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测提供指导,有助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云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本文梳理和总结了扁平足的定义、临床表现和评价方法.着重从临床治疗选择及效果评价方法阐述矫形鞋垫在扁平足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后,从临床研究出发证明了矫形鞋垫对扁平足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未来形成一个规范有效的评价体系进行了展望.
作者:曹萍;汪波;丛燕;徐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镇静评分、BIS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时EC50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前瞻性、安慰剂平行对照的方法.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及对照组(C组),采用Dixon序贯实验.D组:n=24,右美托咪定(1μg/kg),生理盐水稀释至20ml静脉泵注10min;C组:n=31,生理盐水20ml,方法同D组.两组均以丙泊酚进行靶控输注(TCI),初始靶浓度Ct,观察15分钟内患者的BIS值能否降至60,调整下一位患者的靶浓度.麻醉全程监测患者BIS、Ramsay评分、心率、血压及呼吸等相关体征的变化.结果:D组患者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右美托咪定输注完毕(T1)及10min后(T2)Ramsay镇静评分分别为3.21±0.415和4.21±0.415,而C组为2.10±0.301、2.16±0.374(P<0.01).D组患者B I S值明显低于C组,T1、T2两个时间点B I S值分别为81.00±6.871和75.63±5.896,而C组为93.39±3.922和93.13±2.754(P<0.01).TCI丙泊酚诱导麻醉期间,BIS降至60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95%CI)D组为1.42μg/ml(1.14~1.76μg/ml),C组为3.02μg/ml(2.67~3.42μg/ml).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显著改善镇静程度,降低BIS值;右美托咪定能显著降低全麻诱导期间丙泊酚的EC50.
作者:张晓黎;嵇富海;杨建平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