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兰花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LDCT)管电流30mA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4245个高危人群进行L D C T肺部扫描,筛查肺部结节影,分析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评价每位受检者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胸部螺旋CT自动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82.63mGy,LDCT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6.56mGy,后者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而受检者受辐射剂量却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结论:LDCT相比常规自动剂量扫描肺部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段美玲;张福洲;曹金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触诊阴性乳腺病变患者120例,均进行钼靶X线检查,发现异常部位后对病灶部位进行术前定位,置入乳腺定位针,行手术治疗,术中将切片进行检查,良性患者行单纯病灶切除治疗,恶性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者保乳手术治疗,分析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结果:本组120例患者,单纯钙化60例(50.00%),肿块合并钙化29例(24.17%),结节样高密度影31例(25.83%).乳癌38例(31.67%),其中黏液癌患者3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35例;不典型增生患者4例(3.33%),导管内癌患者11例(9.17%),剩余均为良性肿瘤.一次性切取标本活检成功患者113例,剩余7例患者在钼靶协助下,第2次切取成功,成功率100.00%.手术治疗均成功,给予出院指导后,成功出院,出院率100.00%,无死亡发生.结论:钼靶X线术前定位在触诊阴性乳腺病变定性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顾慷;赵玉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科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3例脑出血患者护理经验.结果:43例脑出血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15~26天,平均(20.4±6.3)天,预后为良好恢复31例(72.09%),中度致残5例(11.63%),重度致残4例(9.3%).死亡病例3例(7%).结论:术前术后及时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术后早期相应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训练、肢体主被动训练等,对于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史兰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X线与C T应用于矽肺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4例矽肺患者,均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院,对其一般资料予以回顾分析,所有矽肺患者均给予X线检查与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期矽肺检出率与总检出率.结果:与X线检查方式对比,C T检查方式的Ⅰ期矽肺检出率更高(P<0.05);X线检查方式与CT检查方式的Ⅱ、Ⅲ期矽肺检出率无差异(P>0.05);与X线检查方式对比,CT检查方式的矽肺总检出率更高(P<0.05).结论:CT应用于矽肺诊断中的效果优于X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建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妇科急腹症疾病诊断中B型超声检查的效果以及应用价值,为医疗同行提供较为可靠的借鉴.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176例妇科急腹症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内容以B型超声检查的结果与实验室检查、手术治疗、临床病理证实的结果为主进行对比.结果:B型超声检查诊断的符合率高达94.31%.结论:B型超声检查诊断对妇科急腹症诊断效果显著,可信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宇翔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开胸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即应用缩唇呼吸、有效咳嗽、叩背、雾化吸入、纤支镜检查或吸痰、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等措施对开胸术后患者进行护理,与应用呼吸道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的情况.结果:采用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术后患者血氧饱和度有明显改善,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明显低于采用呼吸道常规护理的患者.结论:胸部物理治疗集束化管理在开胸术后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中,是有效、安全的.
作者:张芹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收集58例卵巢囊肿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4年7月—20717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通过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研究组29例,分别行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指标,以及治疗前后卵巢功能进行比较.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围手术期指标数据差异显著,研究组患者的效果更确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卵巢功能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研究组卵巢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囊肿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且可有效促进患者卵巢功能的恢复,因此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分析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实验组给予阿米卡星、莫西沙星、丙硫异烟胺、乙胺丁醇及吡嗪酰胺.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24个月后的痰菌阴转及病灶吸收情况、临床疗效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中,无效患者为4例,好转患者为11例,显效患者为10例.对照组中,1例患者恶化,无效患者为9例,好转患者为8例,显效患者为7例.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0%与6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4个月后的痰菌阴转例数为23例,对照组24个月后的痰菌阴转例数为19例.实验组痰菌阴转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6.0%,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病灶吸收好转率分别为88.0%与68.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在耐药结核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耐药结核的治愈率.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不同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X线投影.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20例,选取同期牙齿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三种排牙法分别为每位无牙颌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测量并对比三种排牙法与有牙颌的 FH-OP角、MP-OP角、PP-OP角等.结果:上颌法排牙与有牙颌的FH-OP角、MP-OP角、PP-OP角相差较大,综合法与有牙颌MP-OP角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颌排牙法及综合排牙法更接近天然牙列.
作者:丁立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医学影像物理学作为一门医学影像专业的基础课程,在学科中发展十分迅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中占据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医学影像物理学的课程特点,对其在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以提高医学影像整体教学水平.
作者:黄凌云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5例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内镜后行外科开腹手术治疗,实验组(45例)于消化内镜下行黏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腺管分型相比,实验组(3.50±0.32)分更高;与对照组手术时间相比,实验组(0.70±0.20)h等临床指标更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诊断治疗中,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立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调查分析重庆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现状及需求,为今后制定和完善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标准化体系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7月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对重庆市6名社区护士进行访谈.结果:岗位培训形式欠丰富,内容需求多,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结论:岗位培训组织者应根据社区护士岗位培训需求,根据社区护士的具体工作需求,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安排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提高社区护士的岗位任职能力和参与岗位培训的积极性.
作者:任为;吴燕;张索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针灸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巴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血脂水平以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巴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中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丁远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结肠癌诊断中应用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门诊接待的诊查疑似结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对象愿意配合本研究,有完整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研究组接受低剂量C T结肠成像诊断,并根据情况结合增强扫描,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与统计两组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并记录两组的辐射剂量情况,利用统计学软件S P S S20.0处理.结果:对照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约登指数依次为96.88%、94.44%、0.92,研究组则依次为100.00%、88.89%、0.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 T扫描有效辐射剂量为15.18±4.22msv,对照组则为22.38±5.27msv,同时研究组放射剂量长度乘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C T结肠成像结合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在特异性、敏感性及约登指数上可取得与常规剂量CT扫描相似的效果,但可以更好地减少受检者的辐射剂量,安全性更好,值得借鉴.
作者:蒋永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2014—2016年收治介入栓塞术治疗的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护理干预,分为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实验组.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计算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配合围术期综合护理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娜;吴金凤;化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妊娠11~13+6周孕妇子宫螺旋动脉(UtSA)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妊娠11~13+6周行NT检查的孕妇160例,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其子宫螺旋动脉RI、PI、S/D值,根据妊娠结局分成FGR组及正常妊娠组,比较两组间各项数据的差异.结果:FGR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年龄、BMI两组间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分娩孕周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01);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RI、PI、S/D值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妊娠11-13+6周孕妇子宫螺旋动脉RI、PI、S/D值,对于预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邱燕生;毛羡仪;朱艳芳;杜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术后出血、输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39(95.12%)高于对照组33(80.4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患者较满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析超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改变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8月—2017年8月本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纳为参研的样本,将其作为试验组;同期选取50例本院常规体检健康志愿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采取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两组检查各项指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能够将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胰岛素抵抗等情况检出,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黄格会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