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娟
目的: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的相关性,探讨COMP、MMP-13在膝骨关节炎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体检健康对照人群100例(对照组).我科病房及门诊筛选明确诊断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治疗组),健康对照人群检测血清COMP,MMP-13水平;治疗组分别收集治疗前后WOMAC评分、VAS量表、血清COMP,MMP-13的水平,分析血清COMP,MMP-13的水平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01).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P<0.0001).结论:血清中COMP,MMP-13水平与临床症状(VAS、WOMAC评分)呈正相关,测定KOA患者血清中COMP,MMP-13水平对进一步研究KOA早期发现并应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艾有利;陈蓓;郑英杰;陈艳平;石晓兵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估急性脑动脉闭塞急诊取栓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2017年7月急性期脑动脉取栓术37例,术前、术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评分,判断手术期疗效,术后3月随访行改良Rankins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3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成功取栓,6例行动脉碎栓术,14例有颅内出血并发症,6例死亡.术前NISS评分中位数为16(18.5,20.0)分,术后评分中位数为12(6.5,18.0)分,术后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下降(Z=4.41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mRS评分13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急性期脑动脉闭塞取栓安全有效,能够大大减少致残率,中期随访显示预后良好.
作者:张雪梅;李军荣;李圣华;沈鑫;徐晨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40例,查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病理资料,对患者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和范围以及术后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53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87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对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结论:良性肿瘤患者在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确保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可以对手术治疗加以耐受,围术期做好相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颇为重要.
作者:关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保守治疗,联合组给予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56/60),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46/60);治疗后1个月,联合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2/60)与对照组6.67%(4/6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热凝联合臭氧融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为一种理想的微创介入疗法.
作者:刘尊章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增强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行多层螺旋CT增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舒适护理,通过患者满意度及图像质量,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满意度评分以及图像质量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应用舒适护理效果好,提升检查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温晓琴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淋巴结结核应用超声造影诊断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住并进行诊断的淋巴结结核患者68例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并将筛选患者的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检查进行分析诊断,观察分析筛选的淋巴结核患者诊断的临床效果与特征.结果:68例患者超声表现为部分淋巴结内合并钙化,部分为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核,部分合并少许液化、超声造影,表现为均匀性增强、中央蜂窝状增强、边缘环形增强、中央不规则增强、边缘环形增强与中央无增强等特征,而病理表现分别为肉芽组织增生、肉芽组织合并干酪样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合并干酪样坏死以及淋巴结边缘炎性反应、肉芽组织增生、抗酸染色阴性、抗酸染色阳性等病理特点.结论:针对淋巴结核的诊断需要高度重视,采用超声造影检查具有较好的效果,为临床一线对淋巴结核的程度分型及初步诊断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应用.
作者:阿瓦古丽·阿布都克热木;段晓玲;热依汗·吐尼亚孜;郭倩如;梁萍;努比亚·阿不力孜;马潇;李远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通过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对甲状腺结节应用超声检查对良恶性鉴别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分析.
作者:包福兴;徐晓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的系统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在本科室住院的186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系统性护理从引流管、引流瓶、拔管、并发症等多个方面进行.结果:186例患者在整个胸腔闭式引流当中,出现并发症者15例,13例皮下气肿,2例感染,经过紧急处理后均得到了好转.结论:系统性护理在胸腔闭式引流中有着积极作用.
作者:龚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X线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但在X线穿透人体时,会因为电离作用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严重时会出现细胞死亡.大剂量的放射反应会使病人出现多种临床反应,主要表现为无力、头晕等.为了避免X线检查时给病人带来损伤,除了严格控制X线检查时间以及照射量万,在检查进行的同时使用防护手段必不可少.文本对X线在检查中造成的损伤一一叙述,并对防护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以保障每位病人生命安全.
作者:于梅月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结果,探究超声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管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孤立性髂动脉瘤伴髂动脉瘤-输尿瘘的医学影像资料以及手术结果,研究超声对该类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诊断证实:(1)右肾体积增大 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并积血;(2)膀胱内低回声团块(考虑血凝块);(3)右侧髂窝无回声包块(髂动脉瘤可能,建议进一步检查);(4)左肾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结果证实:(1)右侧髂总动脉起始部动脉瘤,形态规则性差,病变位置和右侧输尿管关系紧密,建议进一步复诊.(2)右侧肾脏增大,肾盂扩张,右侧输尿管扩张,输尿管和膀胱内呈高密度影,建议结合病史检查,在必要情况下开展膀胱镜检查.(3)盆腔积液.血管CTA证实:右侧髂总动脉起始部动脉瘤,病变与右侧输尿管关系密切.手术证实:右侧髂动脉感染性动脉瘤,右侧髂动脉-输尿管瘘,右侧肾盂、输尿管、膀胱积血.结论:使用超声检查孤立性髂动脉瘤疾病,有着无创、价格经济、重复性强等优势,该法能准确判断出瘤体大小和形态以及是否存在附壁血栓等情况,可视为诊断孤立性髂动脉瘤的首选方式,该法在诊断此疾病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姚亚宁;白小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骨科老年病人受伤后由于活动受限,卧床时间长,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等因素,易出现并发症、延长老年人下床时间,有时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要减少骨科老年病人并发症发生,早期预防及加强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本人在护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作者:朱雅莉;王红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肾素-血管紧张素是人体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肾素血管-紧张素素系统(RAS)是人体非常重要的调节系统.RAS系统包含经典轴ACE-AngII-AT1R和替代经典轴的ACE2-Ang(1-7)-Mas.作为非经典替代轴受体的MAS基因,发挥了重要的拮抗经典轴的作用.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对MAS基因在肝癌中的表达差异做了研究,发现其在肝癌组织和血清中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有报道称,MAS基因在其它组织中也有异常表达.目的:分析MA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与对应的癌旁组织对照,更加全面的了解MAS基因在人体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方法:本文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MAS在人体不同部位的表达差异,数据来源GEO数据库.结果:结果显示MAS基因在心脏中的表达高,并且其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对应的癌旁组织.结论:综上所述,提示我们MAS基因在人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为研究MAS基因的拮抗机制提供更好的思路.
作者:李建玲;孙芳;廖维芳;林文珍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事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也在紧追时代的脚步.医院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已经初步具有成效,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之中.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科影像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搭建短信服务平台,开辟了为患者服务的又一种新型的方式,对短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杨海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总结C 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所有患者在C T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KPS评分、ZPS评分以及QOL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 T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痛苦,利于病情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许玲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科行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的患者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心肺复苏后护理经验.结果:全组患者护理后心率、动脉压及心理状况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各项观察指标明显改善,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后及时的心里护理、脑部保护和严密生命体征观察一系列护理措施有助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对病人尽早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赵红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究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心脏结构合心功能所带来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选取60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0例,常规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增加美托洛尔实施联合治疗,对比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和射血分数都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美托洛尔与贝那普利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有效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和心功能,值得运用和推广.
作者:黄海峰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比种植修复和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给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治疗提供良好的指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338例牙齿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69例.其中对照组使用种植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使用残根保存修复治疗方式.结果:修复时长六个月,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种植修复与残根保存修复治疗牙齿缺损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残根保存修复方法效果更加显著,临床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逄廷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序贯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天麟;韩俊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 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C T资料.结果:C T平扫12例病灶为等密度,3例为稍低密度,2例为稍高密度,1例呈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病灶的实性部分均有明显强化,16例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静脉期,2例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均有所减退.结论:功能性胰岛素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波;张定;张桂枝 刊期: 2017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