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短信平台的放射科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究

杨海容

关键词:放射科, 短信平台, 信息化管理模式
摘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事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也在紧追时代的脚步.医院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已经初步具有成效,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之中.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科影像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搭建短信服务平台,开辟了为患者服务的又一种新型的方式,对短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相关文献
  • 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低剂量(LDCT)管电流30mA扫描在肺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14年1月—2017年5月4245个高危人群进行L D C T肺部扫描,筛查肺部结节影,分析受检者受到的辐射剂量,评价每位受检者的检测图像质量.结果:胸部螺旋CT自动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82.63mGy,LDCT扫描受检者辐射剂量为56.56mGy,后者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影像诊断,而受检者受辐射剂量却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结论:LDCT相比常规自动剂量扫描肺部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段美玲;张福洲;曹金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浅谈子宫肌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对子宫肌瘤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子宫肌瘤的B超诊断和鉴别效果.方法:对182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超声诊断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超声影像特征进行观察,并分析其超声图像.结果:全部患者的子宫肌瘤超声图像表现可分为四种类型(高、中、低回声型和混合型),子宫肌瘤超声诊断、病理诊断的完全符合率达95.05%,总符合率高达97.25%.结论:B超作为一种检查方法对子宫肌瘤检查的准确率高,临床意义重要,就目前的医疗技术而言,应是值得首推的检查方法之一.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腹腔镜在妇科恶性肿瘤疾病中的运用情况.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确诊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选取164例,患者进行本研究,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并观察术后患者情况.结果:本研究中的164例患者进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的患者有45例,进行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患者有81例,进行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有38例.出现术后病变的有大血管破伤1例,肠道损伤1例,泌尿系统病变3例,肿瘤转移者3例,共8例.结论:腹腔镜技术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运用效果显著,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提高医护工作人员重视,救护更多妇科恶性肿瘤患者.

    作者:王世良;焦艳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双排螺旋C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双排螺旋C T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随机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不同的影像学检查,观察组为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诊断,对照组为患者进行B超检查,分析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方法诊断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差异不大,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差异显著,同时满足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对泌尿系统结石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诊断,准确性高,值得广泛采用.

    作者:宋玉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心电监护仪的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时候出现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识别,找到其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正确处置.结果:189例患者均得到了正确处置,无一例延缓患者的病况.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治心电监护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抗Sm抗体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的价值

    目的:通过检测自身抗体谱,探讨抗Sm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临床价值.方法:24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A组(LN组,121例)和B组(非LN组,127例),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自身抗体谱,分析抗Sm抗体与狼疮肾炎(LN)及SLE临床表现之间的的关系.结果:抗Sm抗体阳性组中血液系统受损、关节炎、皮疹、血清补体c3下降、狼疮肾炎的发生率均高于抗Sm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A组患者抗dsDNA抗体、抗rib-P抗体、抗Sm抗体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B组(P<0.05);联合检测中A组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S m抗体不仅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抗体之一,同时对SLE的临床表现和狼疮肾炎也有一定的相关性.

    作者:李长红;魏琴;李坤;冯艳广;魏思璐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不同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X线投影测量分析

    目的:分析不同排牙法形成全口义齿X线投影.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无牙颌患者20例,选取同期牙齿健康人群20例,作为对照组;按照三种排牙法分别为每位无牙颌患者制作3副全口义齿,测量并对比三种排牙法与有牙颌的 FH-OP角、MP-OP角、PP-OP角等.结果:上颌法排牙与有牙颌的FH-OP角、MP-OP角、PP-OP角相差较大,综合法与有牙颌MP-OP角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下颌排牙法及综合排牙法更接近天然牙列.

    作者:丁立元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锁定钢板掌侧入路切开与不切开旋前方肌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过程中,从锁定钢板掌侧入路,对比分析切开与不切开旋前方肌所产生的不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切开旋前方肌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不切开旋前方肌进行治疗,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活动程度、握力以及上肢功能能评定表腕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在手术后的六周,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评分、上肢功能能评定表腕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在活动程度、握力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健侧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完成三个月后,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腕部背侧的切线位上增加透视性,可进一步精准确定螺钉的长度,大程度的避免伸肌腱的损伤,同时,在对旋前方肌进行保留的情况下,也可有效保护屈肌腱,更加有效的帮助腕关节功能恢复和缩短恢复的时间.

    作者:牧亭亭;张海峰;鲁敏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4年7月收治的心内科老年患者150例,根据患者的年龄分为A组、B组、C组,其中A组70例,年龄范围为60~69岁, B组50例,年龄范围为70~79岁,C组30例,年龄范80~88岁.三组患者都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观察比较患者的心脏病变情况.结果:(1)150例患者中有26例检出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检出率达17.33%,其中A组、B组和C组的检出率分别是8.57%(6/70)、18%(9/50)36.67%(11/30),三组检出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26例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患者中检出12例主动脉瓣病变,检出率为46.15%,其中A组、B组、C组分别是4例、3例、5例,检出率分别是50%、22.22%、100%.(3)26例患者中的反流程度差异较大,其中线性反流为主动脉瓣呈不完全闭合状,部分左室内流出道被占据;3级反流严重且呈现喷泉状,左室流出道被完全占据.结论: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变,可以将患者瓣膜的活动度、回声强弱、厚度进行直接反映,准确了解其瓣环的反流与钙化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郑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术后出血、输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39(95.12%)高于对照组33(80.4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患者较满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治疗经验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90例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3例)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7例)使用中药口服+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体征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体征积分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9.23±1.7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灌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4,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n=34,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中药、针灸等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血脂水平的变化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和巴氏指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RP、血脂水平以及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巴氏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医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中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丁远良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2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观察并对比临床诊断结果和穿刺活检结果、淋巴结大小以及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的阴阳性预测值、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性.结果:293例患者超声引导下锁骨上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未能诊断6例(2.05%),阴性15例(5.12%),阳性272例(92.83%),穿刺活检准确率为97.95%.287例首次穿刺后病理诊断结果中,阳性预测值100.00%(272/272),阴性预测值93.33%(14/15),特异度100.00%(14/14),敏感度99.63%(272/273).293例患者中20例患者在入院检查时未见锁骨上淋巴结,但术前影像学检查锁骨上区可疑淋巴结,故而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其中3例阴性,17例阳性,阴性患者改用其他治疗方法,阳性患者继续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区淋巴结穿刺活检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检查方法,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的可靠手段.

    作者:郑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近年来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140例,查阅病历资料、手术资料、病理资料,对患者肿瘤类型、手术方式和范围以及术后处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恶性肿瘤患者53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腹腔淋巴清扫、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良性肿瘤患者87例,主要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双侧附件切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等,采用的主要麻醉方式为全身加硬膜外麻醉.术后,均对14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结论:良性肿瘤患者在高龄妇科肿瘤患者中占有很大比例.为了确保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可以对手术治疗加以耐受,围术期做好相应的准备、监测和护理颇为重要.

    作者:关瑞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74例,将其分为37例对照组与37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 I)情况及简易运动功能(F M 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优于72.97%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I及FMA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智力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更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作者:崔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膝关节外伤诊断中MR扫描技术与CT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究M R扫描技术与C T检查在膝关节外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膝关节外伤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均给予M R扫描与C T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诊断效果差异.结果:MR扫描检查膝关节外伤患者,结果表明:关节面软骨损伤、韧带损伤、半月板软骨损伤、关节腔积液、骨髓水肿、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10.53%、26.32%、34.21%、100.00%、36.84%、39.47%;而采取C T检查,结果表明:关节腔积液检出率为26.32%、骨折检出率为7.89%,其余均未检出.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 R扫描技术用于膝关节外伤诊断中,能够全方位反应各类组织损伤情况,依据不同扫描序列综合判断,组织损伤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皇甫风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多层螺旋CT腰椎骨结构分析和测量研究

    目的:探究并比较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腰椎形态和骨组织细微结构改变、测量腰椎指数及松质骨C T值三种方式实现诊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我院接收诊治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均为我院依据相关标准确诊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对其应用多层螺旋C T腰椎形态和骨组织细微结构改变、测量腰椎指数及松质骨CT值三种方式实现临床诊断过程,对诊断结果展开分析、探讨.结果:诊断发现,本次研究选取的100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T值为-5.1~-2.6,平均为(-3.7±0.7),经腰椎形态和骨组织细微结构改变方式评断结果显示,表现正常患者、轻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对应病例数为19例、28例、5例、48例;经测量腰椎指数方式评断结果显示,表现正常患者、轻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对应病例数为88例、7例、5例、0例;经松质骨C T值方式评断结果显示,表现正常患者、轻度骨质疏松患者、中度骨质疏松患者及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对应病例数为8例、6例、9例、77例.结论: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三种不同诊断方式处理过程中,以松质骨C T值方式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高,而将三种诊断方式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接下来临床相关治疗方式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作者:王选富;曲红道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颅内动脉取栓术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评估急性脑动脉闭塞急诊取栓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5月—2017年7月急性期脑动脉取栓术37例,术前、术后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SS)评分,判断手术期疗效,术后3月随访行改良Rankins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37例患者中,有31例患者成功取栓,6例行动脉碎栓术,14例有颅内出血并发症,6例死亡.术前NISS评分中位数为16(18.5,20.0)分,术后评分中位数为12(6.5,18.0)分,术后评分较术前评分明显下降(Z=4.415,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mRS评分13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急性期脑动脉闭塞取栓安全有效,能够大大减少致残率,中期随访显示预后良好.

    作者:张雪梅;李军荣;李圣华;沈鑫;徐晨辉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基于短信平台的放射科信息化管理模式探究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事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也在紧追时代的脚步.医院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已经初步具有成效,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之中.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科影像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搭建短信服务平台,开辟了为患者服务的又一种新型的方式,对短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杨海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 超声检查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价值的探讨

    目的: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临床超声诊断情况进行探析.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妇科诊治的35例PCOS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常规体检的50例正常育龄女性纳入对比组,均行阴道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的卵巢体积(V)、髓质面积(S)、卵巢总面积(TA)、S/TA、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大分值血流速度(PSV)均大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能够检出PCOS,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子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

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

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