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红;魏琴;李坤;冯艳广;魏思璐
目的: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搏动指数(PI),分析其与颅内小血管疾病局部血流动力学诊断指标的相关性,探讨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的相关因素,为MCI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符合轻度认知障碍诊断标准患者215例,进行经颅多普勒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分析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MCA PI)与脑白质病变(WML)、脑内微出血、腔隙性脑梗等疾病诊断标准间的关系.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与重度脑白质病变相关,OR=1.29,P=0.02;重度脑白质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35.7%,阴性预测值为84.9%.大脑动脉搏动指数与脑内微出血、腔隙性脑梗等疾病诊断指标间没有相关性.结论: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与MCI有相关性;经颅多普勒超声能为选择性磁共振成像扫描检测提供指导,有助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诊断.
作者:刘云凤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评估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并通过R e s i g h t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系统手术治疗的患者31例31眼,术后随访3—12月,记录佳矫正视力、术后并发症及眼压情况.结果:31例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术前平均BCVA为0.0302±0.0464(1ogmar),术后末次随访平均BCVA为0.1858±0.1253(1ogmar),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前平均眼压10.45±1.82(mmHg),术后末次随访平均眼压16.77±2.42(mmHg),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眼内炎、低眼压、继发性青光眼、脉络膜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Resight非接触广角镜联合23G玻璃体切割术可明显提高患者视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是临床上治疗原发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效而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何琼;何建中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2例严重产后出血的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疗效、术后出血、输血量和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总体有效情况39(95.12%)高于对照组33(80.49%),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术后出血和输血量优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球囊压迫联合B-Lynch缝合术治疗严重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患者较满意.
作者:刘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行微创手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我科并行微创手术治疗的43例脑出血患者护理经验.结果:43例脑出血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15~26天,平均(20.4±6.3)天,预后为良好恢复31例(72.09%),中度致残5例(11.63%),重度致残4例(9.3%).死亡病例3例(7%).结论:术前术后及时的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病情观察及术后早期相应的康复训练,如语言训练、肢体主被动训练等,对于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病人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史兰花 刊期: 2017年第18期
近几年进行健康检查的人数逐年上升,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但是健康检查项目中影像学检查的作用、目的、区别等,人们缺乏一定的认知,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本文就健康体检中影像学检查项目的选择进行综述,利于人们对影像学检查的认知和分辨.
作者:朱清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早期GUSS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在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脑出血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早期行GUSS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及相应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吞咽功能均较干预前有所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提高程度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USS评估吞咽功能措施可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吞咽功能,对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邢爱华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肝病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肝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AFP(甲胎蛋白)、TP(血清总蛋白)、ALB(白蛋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检测,对比这四个指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肝病患者及肝癌患者之间及对肝病检测的敏感度.结果:对照组和肝硬化组、肝癌组患者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肝炎组患者的AFP、ALB、SOD检测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P检测无明显差异(P>0.05);肝癌组和肝硬化组AFP、SOD检测结果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TP、SOD检测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肝病患者AFP、TP、ALB、SOD检测和健康人员具有显著性差异,并且在病情不断加重的而过程中,其检出率的异常值也在不断的增加,从而表示其能够成为肝病患者病情检测的指标.
作者:庹晓彬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CT、MRI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0例,行CT、MRI的检查,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对5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行,CT和MRI检查,发现病灶情况:CT扫描44个,MRI扫描160个.发现病灶数量情况MRI检查明显优理CT检查(P<0.05);MRI扫描检查发现55个直径小于5mm病灶,CT检查发现1个直径小于5mm病灶,MRI扫描检查病灶直径>5mm者105个,CT检查直径>5mm病灶43个;MRI检查小病灶检出率和大病灶检出数量显著优于CT检查(P<0.05).结论:临床首选CT检查,对某些小病灶或病变位于脑干时MRI较于CT,是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
作者:暴福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糖皮质激素防治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仍存在争议,因其不良预后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是有目共睹,但采取何种途径更有效应用糖皮质激素,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难题.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疗效,在临床工作中有目共睹,雾化吸入激素一直还在探讨阶段.作为临床工作者,我们在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尽量采用小剂量、短程的方法,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李玉红;王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疗法对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影响.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甲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序贯治疗,研究组给予盐酸莫西沙星序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过序贯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高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天麟;韩俊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6例EG 患者的影像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内镜表现和治疗随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粘膜型EG常见,胃气钡双对比造影检查胃窦部病变表现为黏膜走形紊乱,十二指肠球部病变表现为球部呈锯齿状改变;混合型EG立位腹部平片表现为肠梗阻改变,CT表现为末端回肠管壁增厚,管腔狭窄,邻近肠系膜密度增高,增强扫描见病变处肠管管壁明显强化.结论:EG的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鉴别诊断需要结合其它相关检查.
作者:孟名柱;孙阳阳;潘昌杰;陈洁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观察细节护理在体检中心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以改善体检中心护理工作.方法:选择到我体检中心检查的392例体检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n=196)和观察组(n=196),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施以细节护理,比较两组体检人员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人员的体检时间为(92.61±19.57)m i n,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员的体检依从度为90.82%(178/1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为94.39%(185/1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体检中心实施细节护理之后,体检人员更加配合护理工作,体检效率大幅度提高,而且体检人员对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可见实施细节护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莲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手术之后,患者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某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扁桃体切除患者181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以及手术过程,手术后的情况进行分析,重点了解到造成患者术后出血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对策.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手术,其中在术后出现出血的患者为8例,其中包含原发性出血2例,迟发性出血6例;8例出血患者中有1例患者的出血位置位于扁桃体窝上极,2例位于扁桃体窝内的弥漫性出血,5例患者位于扁桃体的下极,术后发生的出血率为4.41%.结论:在扁桃体手术之后,下极的出血几率比较高,而造成出血的主要原因就是手术过程中止血工作不彻底、手术之后出现感染,术后饮食不当等因素造成的,还需要医疗机构给予关注,并且及时的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以此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作者:张海东;刘伟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心电监护时候出现的问题和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在心电监护仪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题的识别,找到其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正确处置.结果:189例患者均得到了正确处置,无一例延缓患者的病况.结论:正确的护理干预可以防治心电监护中出现的问题.
作者:黄露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对糖尿病(D 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特征进行研究.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诊治的27例D M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诊治的30例单纯性冠心病患者作为对比组,均行24h动态心电图监护,对比分析两组ST-T变化及心率变异(HRV)时域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律失常发生率整体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而缺血性ST-T改变无明显性差异(P>0.05);观察组HRV时域指标(AVGHR、SDNN、RMSSD及PNN50)均与对比组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DM会加重冠心病,更易引起心律失常,在治疗中应加强心电图监测.
作者:谭春奇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CT检查诊断及鉴别的特点,为甲状腺疾病的早期筛查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0例手术经前期影像检查及手术病理学确诊的甲状腺疾病的超声及CT检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理学检查显示100例甲状腺疾病中,84例为良性肿瘤疾病,16例为恶性肿瘤疾病.前期超声检查正确诊断出95例,诊断准确率为95.00%,误诊5例,主要为将2例结节性甲状腺瘤肿与1例甲状腺癌分别误诊为腺瘤,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甲状腺癌.C T正确诊断出90例,诊断准确率为90.00%,误诊10例,主要是将3例腺癌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误诊为腺瘤,3例腺瘤误诊为甲状腺癌.结论:临床中应用超声与CT诊断鉴别甲状腺疾病有重要价值,且超声检查要比CT检查更为敏感,因此将其作为前期诊断及鉴别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温静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分析PET-CT在淋巴瘤患者放化疗后判断疗效的应用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30例淋巴瘤患者,撷取时间是自2012年4月—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在治疗后予以PET-CT显像,研究组在治疗前后均予以PET-CT显像.比较两组疗效以及显像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疗效(46.7%)比较,研究组的(86.7%)较高,优势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S U V m a x平均值远比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SUVmax平均值远比对照组治疗后的高,差异突出,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予以PET-CT检查,可有效提高化疗效果,判断残余的病灶是否复发,为临床医师诊断患者疾病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进一步保证化疗、放疗效果,改善预后,值得借鉴.
作者:高志宏;郭明涛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素瘤的C 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C T资料.结果:C T平扫12例病灶为等密度,3例为稍低密度,2例为稍高密度,1例呈囊实性.增强扫描肿瘤病灶的实性部分均有明显强化,16例动脉期强化程度高于静脉期,2例静脉期强化程度高于动脉期,延迟扫描强化均有所减退.结论:功能性胰岛素瘤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扫描对胰岛素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韩波;张定;张桂枝 刊期: 2017年第18期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医疗事业的信息化管理进程也在紧追时代的脚步.医院信息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改革已经初步具有成效,本文结合医院信息系统的实践经验,探讨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将移动通信技术引入医院信息化建设之中.在医院信息系统和放射科影像信息系统的基础之上搭建短信服务平台,开辟了为患者服务的又一种新型的方式,对短信平台的信息化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作者:杨海容 刊期: 2017年第18期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74例,将其分为37例对照组与37例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高压氧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 I)情况及简易运动功能(F M A)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30%,明显优于72.97%的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I及FMA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高压氧联合治疗急诊一氧化碳中毒致迟发性脑病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智力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更值得临床进一步采用.
作者:崔丽 刊期: 2017年第18期